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联素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急性时相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的标志物 ,近年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血浆急性时相蛋白浓度升高 ,这可能与其体内激素改变、营养状态、胰岛素抵抗和种族因素等有关。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蛋白升高与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相关性 ,药物可以降低血浆急性时相蛋白的浓度 ,从而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急性时相蛋白与糖尿病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急性时相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的标志物,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浆急性时相蛋白浓度升高,这可能与其体内激素改变,营养状态,胰岛素抵抗和种族因素等有关,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蛋白升高与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相关性。药物可以降低血浆急性时相蛋白的浓度,从而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时相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和2型糖尿病组100例进入本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1例)。采用数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α1-AAG)、铜蓝蛋白(cER)浓度,用快速比色法测定唾液酸(SA)。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急性时相蛋白浓度随UAER的增加而增加。(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部分急性时相蛋白(α1-AAG,CER,SA)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急性时相反应,而且急性时相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序存存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黄葵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0):979-980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相蛋白,在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时浓度迅速升高,它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及脑梗死的形成。hs—CRP浓度升高是缺血性卒中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降低hs-CRP水平可减少缺血性卒中复发,改善预后.hs—CRP作为一种新的脑梗死的危险标志,通过检测其血浆基础水平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但hs—CRP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年龄及不同体积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年龄及梗死体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谢群  王颖 《实用老年医学》2005,19(4):201-202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形成与血栓调节蛋白(TM)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浆TM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血管病变组(A组)的血浆TM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M水平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程度,血浆TM水平仅在糖尿病出现并发症时升高,因而认为TM可作为判断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 h以内(PCI术前),发病后9 h、12 h、24 h、48 h血浆H-FAB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将AMI患者分为死亡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患者血浆H-FABP浓度为(35.13±5.7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1.4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亚组中无并发症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发病后4~6 h达高峰,12~24 h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并发症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各个时间点都高于无并发症组,而且峰值延迟、持续不降并有增高趋势.三组的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是AMI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生化标记物,对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AMI患者血浆H-FABP峰值延长甚至持续升高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各种并发症对心肌细胞的持续损伤有关,H-FABP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患者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72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浆H-FABP、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H-FABP、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存活组治疗前血浆H-FABP、NT-proBNP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H-FAB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血浆H-FABP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变化,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2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的关系。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冠状动脉造影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者,其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依次增高。相关分析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显著正相关(r=0.737和r=0.758,P<0.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升高,二者可能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拟探索一种早期灵敏和特异的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方法在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15例非冠心病人群中测定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Ⅰ。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对照者(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无相关性。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升高不代表心肌特异性坏死改变,而可能提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8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次日,病情发展高峰日和第21天的血浆CRP进行测定,并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次日血浆CRP浓度即开始升高,病情发展高峰日明显升高,至21天时下降近对照组水平,病情发展高峰日血浆CRP水平与病情高峰日及治疗后21天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轻重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是一种锌结合金属蛋白酶,研究发现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浓度升高,可以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识别标志之一,本文就PAPP-A的产生、分子结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变化,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2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的关系。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冠状动脉造影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者,其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依次增高。相关分析发现,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浓度显著正相关(r=0.737和r=0.758,P〈0.001)。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细胞阃粘附分子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升高,二者可能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和糖尿病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近年的研究发现其血浆浓度水平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从而提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是炎症性疾病的假说,C-反应蛋白可以预测糖尿病未来风险及评估临床治疗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12 h(PCI术前),术后24 h、48 h、72 h、5 d、7 d、14 d及25例对照组PAPP-A和sCD40L浓度.将AMI组分为3个亚组:死亡组、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血浆PAPP-A[(27.84±6.37)pg/ml比(10.69±2.48)pg/ml,P〈0.01]和sCD40L[(555.40±63.63)ng/L比(343.24±26.35)n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个亚组中,无并发症组血浆PAPP-A及sCD40L术后24 h迅速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5~7 d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发症组及死亡组血浆PAPP-A及sCD40L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且随着并发症持续时间的延长两种炎症因子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死亡组术后持续升高,术后14 d仍然居于很高水平.三组的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PAPP-A与sCD40L浓度明显升高,其峰值延迟甚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病情严重,二者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患者PCI术后近期不良心脏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激活素A、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浆的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88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浆中激活素A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不同亚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负荷对血浆激活素A浓度的影响.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激活素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108.6(378.1~12 957.3)vs.470(380~550),P<0.0001].三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闭塞和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激活素A浓度稍低,其变化趋势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反.结论 激活素A对冠心病具一定预测意义,可能与斑块稳定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72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H-FABP、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H-FABP、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存活组治疗前血浆H-FABP、NT-proBNP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H-FAB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血浆H-FABP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和糖尿病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近年的研究发现其血浆浓度水平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从而提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是炎症性疾病的假说,C-反应蛋白可以预测糖尿病未来风险及评估临床治疗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心衰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探讨两种血管活性物质在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1例正常人及5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单纯高血压32例、高血压并心衰27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血浆ADM及hsCRP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心力衰竭组血浆hsCRP、ADM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在心力衰竭组和高血压组中,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和高血压分级的患者随心功能衰竭加重和高血压级别的升高,血浆hsCRP浓度及ADM的浓度均有所升高;患者血浆hsCRP及ADM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ADM、hsCRP合成增加是原发性高血压心衰过程中血管活性物质调节紊乱的特点,可以作为观察高血压心衰过程中心功能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由于患者脑出血后病情变化迅速,往往难以在发病时即判断其转归。在脑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内合成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通称为急性时相蛋白,其中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C-反应蛋白有反应灵敏、受干扰小的特点,采用速率法、免疫比浊法等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20.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研究发现SAA与C-反应蛋白相比,其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尤其病毒感染时其血清水平显著升高,而C-反应蛋白血清水平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其研究涉及呼吸系统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囊性纤维化、肺结节病;此外在淀粉样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及心血管疾病中也有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