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有否差异。方法:调查标本来源于1983-06-01/2003-05-31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及任何类型的躁狂发作的患者177例。以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及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应。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收集到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9例无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6例。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之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3)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χ2=4.14,P<0.05),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2,P<0.01,6A>M;6A为各组每个家系的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有自杀行为的单、双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差异。方法:于1983-07/2003-06选择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心境障碍中抑郁发作标准的、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的抑郁患者。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家系59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家系31例。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然后再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症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用Haldance和Smith法观察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及双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应。结果:符合入组诊断标准者共151例,完成家系调查的共122例,其中纳入分析的单相抑郁症家系59例,双相抑郁症家系31例。①单相抑郁症患者胎次为1的13例,胎次为2的15例,胎次为3的13例,胎次为4的8例,胎次为5的8例,胎次为7的2例;双相抑郁症患者胎次为1的10例,胎次为2的11例,胎次为3的7例,胎次为4的1例,胎次为5的2例,胎次为7的0例。②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育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2,P<0.01,6A>X6A);有自杀行为双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育龄及胎次无显著关系(C=0.74<2,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越大和胎次越高者易发生自杀行为,双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和胎次自杀行为的发生无明显关系。提示适龄婚育对防止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与自杀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自杀行为与睡眠脑电图的关系。方法:对6例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12例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10例正常对照者检测睡眠脑电图。分析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快波睡眠的情况。结果:①自杀组的醒起时间[(13.3&;#177;6.4)min]比对照组的[(3.1&;#177;2.8)min]明显延长(t=4.45,P&;lt;0.05),而非自杀组与对照组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②非自杀组慢波睡眠1相百分率[(16.5&;#177;8.6)%]比自杀组[(8.4&;#177;1.7)%]和对照组[(10.0&;#177;1.9)%]显著为高(t=2.25,2.33,P均&;lt;0.05),而自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①醒起时间延长是抑郁症易感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记。②抑郁症常伴有慢波睡眠1相百分率增加,如果抑郁很重,而慢波睡眠1相百分率反而正常化,预示自杀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背景:遗传因素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往的关注的重点主要为双相抑郁自杀的遗传效应,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和遗传效应有何特征?目的:探讨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设计:回顾性调查。单位:一所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对象:单相抑郁症组(n=115)为1983—06—01/2002—05—3l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重性抑郁发作标准,且抑郁发作次数≥3次或发作一两次已缓解≥8年者。方法:以符合入组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由2名主治医师及其以上医师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填写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以往治疗及自杀情况。由2名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并由1名主任医师核查,一致确诊的病例则予入组。对所有现存活的先症者(107例)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14例)进行面检;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337名)进行面检和信函调查(380名);死亡者(患者8例,一级亲属5例)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对照组由2名研究者进行面检,同时询问一级亲属情况并填写家系调查表。对所得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基因阈值理论Falconer模式估算自杀行为的遗传率和标准误,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主要观察指标: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和遗传方式。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51.30%(59/115)较其一级亲属2.58%(19/736)高(x^2=283.16,P〈.01),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2.58%(19/736)较对照组0.12%(3/2469)高(x^2=50.36,P〈0.01),有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2)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x^2=4.14,P〈0.05)。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70.16&;#177;0.79)%;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3.1%,实际发病率为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766,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5.
背景遗传因素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往的关注的重点主要为双相抑郁自杀的遗传效应,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和遗传效应有何特征?目的探讨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设计回顾性调查.单位一所市级精神卫生中心.对象单相抑郁症组(n=115)为1983-06-01/2002-05-3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重性抑郁发作标准,且抑郁发作次数≥3次或发作一两次已缓解≥8年者.方法以符合入组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由2名主治医师及其以上医师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填写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以往治疗及自杀情况.由2名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并由1名主任医师核查,一致确诊的病例则予入组.对所有现存活的先症者(107例)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14例)进行面检;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337名)进行面检和信函调查(380名);死亡者(患者8例,一级亲属5例)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对照组由2名研究者进行面检,同时询问一级亲属情况并填写家系调查表.对所得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基因阈值理论Falconer模式估算自杀行为的遗传率和标准误,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主要观察指标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和遗传方式.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51.30%(59/115)较其一级亲属2.58%(19/736)高(x2=283.16,P<0.01),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2.58%(19/736)较对照组0.12%(3/2469)高(x2=50.36,P<0.01),有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2)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x2=4.14,P<0.05).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70.16±0.79)%;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多基因遗传方式验证显示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3.1%,实际发病率为2.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766,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情况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家系脂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家系21个。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关于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分为5组:①正常对照组,选先证者和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的配偶(n=68)。②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组(n=83)。③一级亲属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组(n=26)。④新诊断糖尿病组(n=15)。⑤糖尿病组(n=48)。比较各组血脂水平。结果:一级亲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三酰甘油水平[(1.77&;#177;0.83),(3.06&;#177;2.91),(2.01&;#177;1.26)m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1&;#177;0.52)mmol/L](P&;lt;0.05~0.01)。糖尿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组(P&;lt;0.05)。新诊断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组和一级亲属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组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一级亲属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组和新诊断糖尿病组总胆固醇、LDL-C高于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糖尿病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组(P&;lt;0.01)。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糖尿病家系成员在正常糖代谢状态下已存在血脂紊乱,表现为三酰甘油升高;当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血脂变化为三酰甘油、LDL—C、总胆固醇均升高。  相似文献   

7.
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实质。方法:来源于1983—07—01/2003-06—0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的患者235例。359名对照组为患者的朋友、同事及领居,与研究对象无血缘关系。以双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双相抑郁标准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4%)及面检(46%)。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完成家系调查的共209例,其中可纳入分析的共184例(男68例,女116例),对照组共359名(男134名,女225名)。经分离分析表明本组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不符合性连锁遗传;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50.15&;#177;9.7)%;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1.38%,实际发病率为1.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3056,P〉0.05)。结论: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根据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应注意对有自杀行为的双相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加以监测,以防止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抑郁症的预防和康复干预的介入提供依据。方法: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抑郁症组78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86例的社会支持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抑郁症组患者的客观支持[(11.9&;#177;3.5)分]与正常对照组[(11.9&;#177;3.3)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主观支持[(15.0&;#177;3.9)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6.4&;#177;2.0)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2.6&;#177;4.0)分和(8.5&;#177;1.9)分,P&;lt;0.01],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无关(r=0.144,-0.107,-0.119,P&;gt;0.05),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r=0.495,0.419,P&;lt;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存在异常,加强抑郁症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和利用度有利于抑郁症状的好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实质。方法:来源于1983-07-01/2003-06-0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的患者235例。359名对照组为患者的朋友、同事及领居,与研究对象无血缘关系。以双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双相抑郁标准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4%)及面检(46%)。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完成家系调查的共209例,其中可纳入分析的共184例(男68例,女116例),对照组共359名(男134名,女225名)。经分离分析表明本组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不符合性连锁遗传;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50.15±9.7)%;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1.38%,实际发病率为1.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3056,P>0.05)。结论: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根据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应注意对有自杀行为的双相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加以监测,以防止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糖尿病高发民族维吾尔族中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以及是否有糖尿病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家系21个,共372例。男159例,女213例。按与先证者血象关系远近分为3组,分别为同胞组(61例)、子代及亲代组(26例)、三级亲属组(82例),另设糖尿病家族中非血缘关系的非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78例),观察各组的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结果:同胞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同胞组收缩压高于三级亲属组,但与子代及亲代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同胞组与子代及亲代组之间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同胞组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三级亲属组(q=4、75,P&;lt;0.05)。同胞组与正常对照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同胞组三酰甘油[(1.74&;#177;0.69)m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1.47&;#177;0.89)mmol/L](q=5.43.P&;lt;0.01)。各组间空腹血糖及负荷后血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同胞组空腹胰岛素[(14.67&;#177;11.88)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62&;#177;6.79)mmol/L](q=7.97,P&;lt;0.01);同胞组和子代及亲代组的负荷后胰岛素水平相同,但显著高于三级亲属组(q=5.35.P&;lt;0.0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家系中,同胞相对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且这些人群中三酰甘油、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空服胰岛素、负荷后胰岛素是相对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方法:选取59例正常对照组、58例糖耐量正常的糖尿病一级亲属及38例2型糖尿病的个体进入研究,他们的体质量指数均小于25kg/m^2。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完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各组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初期分泌指数(△I30/△G30)。结果:无论用免疫反应胰岛素还是用真胰岛素计算的非肥胖的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的HOMA-IR4 .93&;#177;1.55和2.39&;#177;0.72及1.83&;#177;0.64和1.33&;#177;0.5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但低于2型糖尿病组(13.37&;#177;12.40及3.28&;#177;2.24,P均&;lt;0.01);而由真胰岛素计算的Homa-BTI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103.90&;#177;51.79和38.45&;#177;24.25,P&;lt;0.01);由真胰岛素计算的△I30/△G30显示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11.78&;#177;8.77和4.54&;#177;3.14,P&;lt;0.05),但高于2型糖尿病组(4.54&;#177;3.14.P&;lt;0.05)。结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已经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减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并非继发于肥胖和高血糖。  相似文献   

12.
背景:头颈部肿瘤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其一级亲属是否为肿瘤高风险人群?中药五加皮有抗突变的染色体稳定剂,能否提高一级亲属的抗癌能力?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的遗传因素及五加皮对其染色体的稳定作用。设计:以人外周血为对象的对照实验。单位: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及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英国华威(沃瑞克)大学。对象:对象来源时间为2001-10/2002-03。头颈肿瘤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均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健康人群来自长春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实验对象共110例,分为3组。①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来自健康献血者;均无癌家族史,身体健康,无癌症和病史。②患者组30例,男22例,女8例;喉癌20例,鼻咽癌10例;未经放射治疗及抗肿瘤药物治疗。③一级亲属组30例,男19例,女11例;为喉癌、鼻咽癌患者的一级亲属;除有癌家族史外,身体健康。以上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方法:采集实验对象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培养周期为72h,在67h时加入致诱变剂博来霉素(15mg/L),抗诱变实验加入博来霉素的同时加入五加皮(800mg/L)。继续培养72h收获细胞,常规方法制片,吉姆萨不显带染色。选择分散好的分裂相,观察染色体的断裂情况。计算平均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即等于本组中所有染色单体断裂的总和除以所有观察的细胞总数)。主要观察指标: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结果:患者3组11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应用博来霉素所致的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对照组明显低于患者组及一级亲属组(0.16&;#177;0.06.0.48&;#177;0.14,0.42&;#177;0.12,P&;lt;0.01),但患者组及一级亲属组比较无差异(P&;gt;0.05)。②应用五加皮和博来霉素后与单纯应用博来霉素所致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的比较:患者组及一级亲属组均显著降低(0.48&;#177;0.14,0.15&;#177;0.08,0.42&;#177;0.12.0.17&;#177;0.11.P&;lt;0.01).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一级亲属应列为肿瘤易患高风险人群,加入五加皮发挥了染色体稳定剂的作用,对博来霉素所致的患者及一级亲属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多道睡眠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多道睡眠图中睡眠参数改变的生物学特点和可能机制。方法:对35例抑郁症伴有失眠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多道睡眠图检查,并进行睡眠参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12.45&;#177;3.17)min比较,抑郁症组睡眠潜伏期(26.84&;#177;5.31)min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4.4528,P&;lt;0.0001),且抑郁症组的觉醒次数多(P&;lt;0.001)、实际睡眠时间少(P&;lt;0.05),睡眠效率低(P&;lt;0.0001),浅睡(Ⅰ,Ⅱ期睡眠)增多(P&;lt;0.001),而深睡(Ⅲ,Ⅳ期睡眠)减少(P&;lt;0.0001),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延长、比例增加(P&;lt;0.0001),其潜伏期明显减少(P&;lt;0.0001)。结论: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存在诸多多道睡眠图异常,并与症状相一致。提示该失眠的发生机制可能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一致。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lt;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ecNOS)的第四内含子的a等位基因(4a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且与血管内皮功能减低有关。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ecNOS基因多态和血浆一氧化氮并探讨他们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非随机对照试验。地点、对象和方法:正常对照组67例为河北省人民医院健康查体并自愿参加研究者,男33例,女34例;一级亲属组为本院代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98例,男48例,女50例;糖尿病组为本院老年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男40例,女45例。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无糖尿病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无血缘关系;无严重高脂血症等。应用PCR扩增技术测定ecNOS基因型,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主要观察指标:3组研究对象的eeNOS基因型、一氧化氮水平以及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及血红蛋白。结果:①糖尿病组和一级亲属组与对照组相比a/a+a/b基因型频率和4a等位基因频率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②对照组、一级亲属组、糖尿病携带4a等位基因者的血浆一氧化氨水平[(68.00&;#177;15.9),(60.75&;#177;17.64),(61.63&;#177;18.26)μmol/L]显著低于不带4a等位基因者[(98.30&;#177;25.1),(83.70&;#177;26.37),(75.15&;#177;29.38),t=-3.289,-3.432,P&;lt;0.01,t=-2.432,P&;lt;0.05]。结论: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浆一氧化氮降低存在基因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住院患者415例相关发生、发展因素10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与抑郁症发生、发展相关联的因素,为抑郁症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2/2002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全部抑郁症病历,总计415份,将关联因素和数据如: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文化程度、性格、诱因和疗效等,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别比0.77:1,平均发病年龄(33.84&;#177;16.02)岁,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41,P&;gt;0.05)。有无家族史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1.49,P&;gt;0.05)。有家族史者抑郁症患病率与其他精神心理疾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0.09,P&;gt;0,05)。诱因中前3位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感情与家庭变故,并列第3位的是恋爱婚姻与学习任务过重。抑郁症患者性格内向者居多,达50%。文化程度以男性为高,男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13.64,P&;lt;0.01)。职业前3位是:干部、工人、学生。抑郁症患者大多为青壮年。抑郁症治疗效果好,有效率98.0%。结论: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受多种关联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心理社会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凤鹏  郑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04-180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同期同一医院收集的30例VD患者、30例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rife se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BSSD)评定认知功能结果:VD组MMSE评分(15.67&;#177;3.89)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7.10&;#177;1.491分和正常对照组(29.63&;#177;0.72)分(Z=-6.684,-6.861,P&;lt;0.01),脑梗死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936,P&;lt;0.01)。VD组BSSD评分(16.90&;#177;4.32)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8.40&;#177;1.16)分和正常对照组(29.90&;#177;0.31)分(Z=-6.690,-6.986,P&;lt;0.01),脑梗死对照组BSSD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705,P&;lt;0.01)。VD组与脑梗死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P&;lt;0.05或P&;lt;0.01)。V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脑梗死对照组语言复述、注意、计算和短程记忆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结论:VD患者以记忆减退、语言认知相关的功能障碍、视觉空间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欣  刘振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60-576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对46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和46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相似、领悟和数字广度测验,并对经过6周抗抑郁药治疗的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WCST的总测验次数82.19&;#177;21.55、持续错误数31.56&;#177;18.97、随机错误数25.53&;#177;11.31、词汇流畅测验41.68&;#177;5.96、联想学习19.78&;#177;6.21、相似9.68&;#177;3.15、领悟9.82&;#177;4.33和数字广度测验10.85&;#177;2.77,与正常人为53.66&;#177;5.87,16.89&;#177;12.54,9.48&;#177;15.53.56.27&;#177;13.34.28.56&;#177;5.60.13.91&;#177;2.75.13.91&;#177;2.75,14.73&;#177;2.38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HAMD总分(r=0.35,0.33.0.31.P&;lt;0.05)及迟缓(r=0.45,0.41,0.41,P&;lt;0.01)、日夜变化(r=0.31.0.29,0.31,P&;lt;0.05)两因子分正相关。WCST与其他各项神经心理学测验无明显相关。46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后,WCST的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治疗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的减分率与HAMD的减分率正相关(P&;lt;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06/10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及湖南省脑科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抑郁症男性患者的述情障碍量表分(63.65&;#177;9.15.k2,43.P=0.01)高于一般人群(常模),而女性患者(51.29&;#177;9.03.P5.95.P=0.00)低于一般人群,在作因子分析时发现,男性除外向性思维(男性=17.12&;#177;4.55,女性=17.89&;#177;4.29,F=1.33,P=0.13)这一因子分外,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分(男性=12.93&;#177;3.61.女性=10.33&;#177;3.39.F=3.93,P=0.04)、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因子分(男性=21.59&;#177;5.86,女性=14.07&;#177;390,F=6.01.P=0.01)、幻想因子分(男性=12.01&;#177;3.12,女性=9.01&;#177;3.01,F=4.05.P0.04)均高于女性;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受到本人(F=-4.287,P&;lt;0.05)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F=-3.798.P&;lt;0.05)的影响,而受年龄、父亲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状况、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不大:在男性患者中,患者本人(F=-3.931,P&;lt;0.05)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F=-3.907.P&;lt;0.05)影响描述情感的能力:在女性患者中,患者本人的受教育程度不仅影响描述情感的能力(F=-4.554,P&;lt;0.05),还影响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F=-4.601,P&;lt;0.05)和幻想(F=-4238,P&;lt;0.05),而母亲的受教育年限则影响患者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的能力(F=-3.935,P&;lt;0.05):结论:男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述情障碍,述情障碍在抑郁症患者中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可能受到患者本人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背景:在当前的诊断分类标准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疾病单元,但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均发现两者具有很高的共患率.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单纯焦虑或抑郁障碍相比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认识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生化学的特征,对介入临床康复干预措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目的: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生化学的特征,以阐明它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精神科。对象:1999-11/2000-11在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住院的患者;按DSM—Ⅳ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方法:对所有病例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病史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评定,并作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测定。上述指标进行三组间比较或与中国常模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情况、HAMD,HAMA,LFS,SSRS,EPQ的评定结果和血浆5-羟色胺、NE水平。结果:(1)共病组年龄[(46.4&;#177;9.2)岁]较抑郁组[(374&;#177;11.3)岁]和焦虑组[(34.7&;#177;7.4)岁]大、起病晚(P&;lt;0.01)。(2)共病组急性起病者(13例)显著多于抑郁组(9例)和焦虑组(2例)(P&;lt;0.01)。(3)共病组的家族史(8例)与抑郁组(10例)相似(P&;gt;0.05)。(4)共病组(23例)的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焦虑组(6例)(P&;lt;0.01)。(5)共病组的HAMD评分(42.32&;#177;7.26)显著高于抑郁组(30.70&;#177;7.69)和焦虑组(22.20&;#177;6.18)(P&;lt;0.01)。(6)共病组的HAMA评分(27.48&;#177;7.23)显著高于抑郁组(18.07&;#177;6.20)和焦虑组(23.00&;#177;6.84)(P&;lt;0.01)。(7)共病组的起效时间[(12.4&;#177;7.5)d]与抑郁组[(11.7&;#177;8.0)d]和焦虑组[(9.6&;#177;6.7)d]的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共病组的显效时间[(52.2&;#177;21.2)d]稍长于抑郁组[(62.2&;#177;17.1)d](P&;gt;0.05),但显著长于焦虑组[(32.9&;#177;20.6)d](P&;lt;0.01)。而共病组出院时的显效率(92%)与抑郁组(87%)和焦虑组(85%)的差异无显著性(P&;gt;0.05)。(8)共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评分(22.1&;#177;15.7)与抑郁组(26.7&;#177;16.8)、焦虑组(29.8&;#177;19.6)差异无显著性(P&;gt;0.05)。(9)共病组的社会支持分(43.5&;#177;7.9)显著高于抑郁组(36.2&;#177;8.5)(P&;lt;0.01),而与焦虑组(39.9&;#177;9.3)差异无显著性(P&;gt;0.05)。(10)共病组和抑郁组、焦虑组一样,EPQ的神经质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lt;0.05~0.01)。(11)共病组存在着血浆单胺神经递质的异常,但与抑郁组、焦虑组均无显著差异(P&;gt;0.05)。结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具有不同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特征,但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证明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是一种新的疾病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