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了解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有关情况,对76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病人的自杀行为发生率为7.26%,自杀行为发生率较高的病种依次为情感性障碍(12.8%)、精神分裂症(7.17%)、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6.45%)。自杀方式以自缢、服毒为主,63.15%的自杀行为前有自杀预兆,由此提出预防精神病人自杀应注意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住院环境的安全管理和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2.
自杀是精神病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产生自杀行为主要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和负性心理活动的影响.康复期病人自杀往往是因为病人存在复杂的负性心理反应.所以,认真观察和分析病人的一言一行,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解除病人的心理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配合治疗、巩固疗效、顺利康复、减少复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5月我院精神科1例住院康复期病人频繁产生自杀行为,现将其心理分析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对52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开放式管理;把握沟通技巧;强化心理疏导;加强亲属教育的心理护理办法,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开放式病房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特点、规律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开放式病房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的86例精神病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自杀行为的发生以抑郁症居首,精神分裂症次之,年龄主要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及15~24岁的年轻人,病程以5年以上及反复发作者居多,... 相似文献
6.
7.
8.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病例入选条件:①于2003年9月-11月接受半封闭式或开放式管理的住院病人。②意识清楚,自知力大部分恢复,阳性症状基本控制,残留的阴性症状不影响正常交流。⑧能用口语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根据上述条件入组的364例病人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71例,占46.98%.情感性精神病105例,占28.85%,神经症45例.占12.36%,躯体疾病所致精 相似文献
9.
邢树珍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4):73-74
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休养后进人恢复期,精神症状趋于正常。然而病人内心斗争却十分强烈,经常思索和反复琢磨自己有病前后的各种行为,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如对环境适应能力产生怀疑心理而悲观消极,担心自己会被他人歧视等。诸多心理因素影响,会使他们产生轻生观念,采取跳楼、过量服药、自缢等方式自杀死亡现象并不罕见,所以 相似文献
10.
徐荷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1):62-63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行为,主要受幻觉、妄想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1].有文献报道[2],精神病患者自杀危险性增加5-15倍,而70%-95%的自杀者均存在某种形式的精神疾病,其自杀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1985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期间13例出现自杀行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对家庭及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占第一位,生理需求占第二位。他们愿意走进社会,对恋爱婚姻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倾向。但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和不公正态度,使他们的就业、婚姻、人际关系等都受到影响,疾病虽治愈,心理创伤一时难以愈合,给他们本来就脆弱的心灵蒙上了迷惘的阴影。对于这些消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院外服药自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林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2):161-162
目的了解院外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自杀相关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4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院外服药自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院外自杀与家庭、社会、经济、就业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家庭、社会等因素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行为2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自杀的相关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例有明显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例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方式:自缢12例次.跳楼7例次,割脉2例次,吞食异物1例次。其中自缢死亡4例.跳楼死亡1例.跳楼重伤2例.轻伤1例。自杀原因:受幻觉、妄想支配6例,抑郁自罪3例,不安心住院8例.不明原因3例。有阳性家族史4例。既往曾有自杀言行者12例。结论 对有自杀言行的住院患者,应注意分析风险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失眠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 了解82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失眠的类型及相关因素.结果 入睡困难是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失眠的主要类型.造成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是:不安心住院,担心家里的人和事;恐惧出院后受到歧视有明显的无助感和自卑;对前途丧失信心,担心疾病复发;对发病时的行为表现自责自罪;环境改变;药物副反应等.结论 社会、家庭方面的因素不可忽视,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早预防,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行为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自杀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内容,可以减少患者生命财产损失和医疗护理纠纷,是患方和医护人员共同期望的目标。现对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其干预措施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群,其自杀行为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影响.有文献报道[1,2],90.00%自杀者患有精神疾病,尤以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居多,其中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率为28.50%-63.70%.为了解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作者对在我院和山东省安康医院住院曾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2004年10月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提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行动计划,强调患者积极参与一切相关工作,在推动患者安全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准自杀行为是指一种模拟或酷似自杀而未造成死亡后果的随意行为眼1演。1994年8月~2004年8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中有39例患者出现准自杀行为。我们对这39例患者出现准自杀行为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扼制了他们的准自杀意念和行为。现报告如下。1患者资料本组39例,男性13例,女性2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胃癌晚期广泛转移9例;肝癌晚期13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5例;乳腺癌脑转移4例;肺癌晚期5例;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多脏器栓塞1例;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2患者准自杀行为的表现39例准自杀行为患者中,其中13例爬窗欲跳楼,11例割腕,5例欲自缢,2例头碰床栏,8例想服安眠药。3原因分析3.1社会、家庭及个人因素3.1.1失去自我生活照顾能力,社会身份。39例患者因晚期肿瘤,病情严重失去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身份,感觉活着毫无价值,产生厌世情绪,想一死了之。3.1.2孤独,被遗忘。患者因久病、病重多次住院治疗,家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家人及朋友关心减少,流露出厌烦的情绪,甚至将其遗弃。病例中14例缺少家人照顾、关心,产生被遗忘而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