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诊断中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灌注指标与DWI ADC值的相关性,从影像学角度评估前列腺癌微循环灌注水平与癌组织增殖的关系。方法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动态增强扫描和DWI检查,获得双侧外周带癌区与非癌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计算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最快强化率(Rmax)和ADC值,分析DCE-MRI灌注指标与ADC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癌区和非癌区Tmax、SImax、Rmax分别为(17.13±3.33)s、(1.60±0.26)%、(9.31±2.43)%和(34.20±11.53)s、(1.20±0.18)%、(4.00±1.52)%,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5、7.50、13.38,P均<0.01);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分别为(0.91±0.18)×10-3mm2/s和(1.62±0.13)×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P<0.01)。前列腺癌癌区Tmax与ADC值呈正相关(r=0.53,P<0.01),SImax和Rmax与ADC值均呈负相关(r=-0.33、-0.46,P均<0.01)。结论前列腺癌DCE-MRI灌注指标与MR DWI ADC值具有相关性,两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定位、定性及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乳腺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就可同时减轻患者心理、生理上承受的痛苦。动态增强MR成像技术及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就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乳腺癌MRI动态增强(DCE)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特点及联合诊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2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252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或病理穿刺活检确诊。统计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DCE-MRI、DWI的影像学特点,统计DCE-MRI、DWI单独及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诊断结果  ,采用ROC曲线分析DCE-MRI、DWI单独及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病灶形状为分叶状、不规则形(43.04%、45.65%),边缘毛刺(48.70%),内部不均匀强化、簇集状强化、分支强化(20.87%、38.70%、36.09%),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Ⅲ型(43.04%)患者占比高于良性组(33.33%、15.48%、12.70%、8.33%、14.29%、19.05%、3.57%,P < 0.05)。DCE-MRI、DWI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分别187例、215例、239例和166例、193例、218例,检出率分别为74.21%、85.32%、94.84%和72.17%、83.91%、94.78%,DWI单独及DCE-MRI、DWI联合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检出率高于DCE-MRI单独诊断,DCE-MRI、DWI联合诊断高于DWI单独诊断(P < 0.05)。DWI单独及DCE-MRI、DWI联合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敏感度(83.91%、94.78%)、特异性(85.32%、94.84%)、曲线下面积(0.846、0.948)均高于DCE-MRI单独诊断(72.17%、74.21%、0.732),DCE-MRI、DWI联合诊断高于DWI单独诊断(P < 0.05)。结论  DCE-MRI、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特异的影像学特点,两者联合可有效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矢状位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8例,术前均行常规MRI、矢状位DCE-MRI以及DWI扫描。结果术后病理显示T1期2例,T2期10例,T3期21例,T4期5例; N0期22例,N1期12例,N2期4例。T3~T4期容量转移常数(Ktrans)与速率常数(Kep)分别为2. 20(0. 98~2. 80) min与4. 13(2. 20~7. 10) min,显著高于T1~T2期(P 0. 05),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 01±0. 16)×10-3mm2/s,显著低于T1~T2期(P 0. 05)。N1~N2期Ktrans与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分别为1. 89(1. 01~2. 70) min与0. 52 (0. 24~1. 40),显著高于N0期(P 0. 05),而ADC值为(1. 00±0. 12)×10-3mm2/s,显著低于N0期(P 0. 05)。Ktrans、Kep和ADC值判断T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13、0. 907和0. 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Ktrans、Ve和ADC值判断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5、0. 913和0. 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CE-MRI及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判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动态增强MR及DW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MR平扫、增强及DWI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测量 ADC值。结果 59例共检出62个纤维腺瘤病灶,其中类圆形29个,分叶状33个;58个病灶边缘光滑;12个(12/62,19.35%)病灶于压脂T2WI 上可见低信号分隔。在动态增强图像上,2个病灶无或轻度强化,60个明显强化,其中34个(34/60,56.67%)可见低信号分隔,35个(35/60,58.33%)病灶呈离心模式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I型43个(43/62,69.35%),Ⅱ型15个(15/62,24.19%),Ⅲ型2个(2/62,3.22%),Ⅳ型2个(2/62,3.22%)。DWI上高信号病灶45个(45/62,72.58%),等信号17个(17/62,27.42%)。共测量52个病灶的ADC值,为(0.79~2.78)×10-3 mm2/s,平均ADC值为(1.67±0.38)×10-3 mm2/s,95%可信区间为(1.56~1.78)×10-3 mm2/s。结论 乳腺纤维腺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94个病灶,其中良性75个、恶性19个。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分析各病灶的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肿瘤的ADC值[(1.02±0.25)×10-3 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38±0.44)×10-3 mm2/s;t=5.170,P<0.001]。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台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 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赖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常提示恶性肿瘤;TIC曲线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共47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29例,前列腺癌18例。检查方法包括常规T1WI、T2WI、DWI和脂肪抑制成像。所有病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观察前列腺大小、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及肿瘤侵犯情况,对DWI、ADC数据行定量分析。结果 MRI显示1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于外周带13例,表现为T2WI外周带内结节状、片状异常低信号区;8例位于中央带或移行带。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度为81.07%、特异度为78.01%、准确率为80.11%。结论联合应用DWI成像方法可以提高MR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疑似前列腺癌患者50例,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经病理检查确诊5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24例前列腺癌患者,26例为前列腺增生。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特点,并比较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ADC值。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恶性组织平均ADC值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正常组织平均ADC值分别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区和外周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ADC值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特别是发生在前列腺中央区和尖部早期前列腺癌,与T2WI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curve,TIC)类型、早期强化率及扩散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40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分为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TIC类型及早期强化率有无差异;并比较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性。结果140个病灶中良性病变43个病灶,恶性病变97个病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IC类型、第一期早期强化率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0.965±0.215)×10^-3 mm^2/s]低于良性病变平均ADC值[(1.335±0.266)×10^-3 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阈值取1.085×10^-3mm^2/s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77.1%。TIC曲线、第一期早期强化率及ADC三者联合诊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79.1%,准确性为78.5%,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其他三者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728、0.562、0.857)。结论动态增强成像中的TIC曲线类型及第一期早期强化率与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三者联合进行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鉴别不同级别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阴囊内腺瘤样瘤的声像图表现,并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阴囊内腺瘤样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15例阴囊内腺瘤样瘤中,8例位于附睾尾部,5例位于附睾头部,2例位于睾丸;3例超声误诊为炎性改变,3例误诊为囊肿,2例误诊为恶性肿瘤,7例未定性。超声表现为实性(12例)或囊性(3例)肿块。实性肿块中,7例边界清晰、形态规则,5例边界欠清晰;其中6例内部回声均匀,6例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无回声及点状强回声。囊性肿块均为多囊,其内可见分隔。15例中,8例可探及血流信号,7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阴囊内腺瘤样瘤的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结合病史及其他影像学手段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central gland prostate cancer,CGP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3.0T磁共振常规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磁共振室行前列腺检查的患者38例,其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25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央带前列腺癌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ADC图表现,探讨其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 包括15例中央带前列腺癌及20例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行MR DWI扫描,b值为800 s/mm2.分析各病例的DWI和ADC图表现,并分别测量癌区、前列腺增生组织的ADC值,统计分析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5例中央带前列腺癌在DWI图像上均呈明显高信号,相应ADC图呈低信号,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其中6例肿瘤局限在中央带,常规MRI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为(0.93 ± 0.13)×10-3 mm2/s,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平均ADC值为(1.53 ± 0.12)×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对中央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经病理确诊,包括良性病变60例、恶性病变30例,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MRI平扫、MRI-DWI及MRI-DCE检查,比较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MRI-DCE参数(达峰时间、强化程度、强化率),并对观察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ADC值与MRI-DCE参数进行比较,同时比较MRI-DWI、MRI-DCE及二者联合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ADC值、达峰时间低于对照组,而强化程度、强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性病变患者ADC值、达峰时间与强化程度高于恶性病变患者,强化率低于恶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联合MRI-DCE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DWI联合MRI-DCE对前列腺病变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临床可根据ADC值、M...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33-935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已确诊为前列腺癌的50例患者为对象。50例患者分别给予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与病理学诊断情况作比较,分析MR动态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ADC均值为141.65±24.24、最大强化率均值为127.87±25.23、1min强化率均值为121.76±24.21、2min强化率均值为122.14±30.21、流出分数均值为16.61±6.77。与病理学测定结果相比较,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癌诊断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病理学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推荐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侵袭性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9年6月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并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的患者共80例,包括49例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和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依据Gleason评分(GS)将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级别组(GS≤3+3)和中、高级别组(GS≥3+4);获得DKI表观峰度系数(Kapp)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侵袭性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Kapp和ADC的差异,以及扩散峰度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参数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二者诊断效能。结果49例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共绘制肿瘤感兴趣区65个,包括低级别26个,中、高级别39个。相比低级别侵袭性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高级别侵袭性前列腺癌的ADC值较低,Kapp值较高(P<0.01)。诊断侵袭性前列腺癌和对其进行分级时,Kapp的曲线下面积均小于ADC(0.947 vs 0.978,P<0.001;0.689 vs 0.894,P=0.008);二者联合诊断侵袭性前列腺癌和对其进行分级时,曲线下面积大于Kapp(0.979 vs 0.947,P=0.013;0.934 vs 0.689,P<0.001),二者联合诊断和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D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对侵袭性前列腺癌分级的特异性较单独采用Kapp要高(0.838 vs 0.730,P=0.035)。结论ADC和Kapp参数均可用于诊断和评估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侵袭性,扩散峰度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和评估侵袭性前列腺癌的侵袭性并没有表现出比单独应用扩散加权成像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成像(MRI)已应用于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十多年。扩散加权成像(DWI)做为一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在细胞水平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 DWI在提高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精确性方面可能发展成一个强大的技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DWI的原理及应用基础、临床应用、局限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老年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择取2015-03-2016-03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5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组,同期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增生的53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在术前均予以DWI扫描,比较前列腺组织ADC(表观扩散系数)值、两组DWI信号强度值及DCE-MRI参数。结果研究组ADC平均值(77.05±18.13)mm~2/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800 s/mm~2、50 s/mm~2时研究组信号强度值(105.59±63.62)、(92.44±12.2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Kep、Vc及Ktrans值(0.81±0.07)min~(-1)、(0.32±0.09)、(0.41±0.06)min~(-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应用DWI可依据ADC值和信号特点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