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钟年近半百,前不久,他感冒发烧好几天了,一直吃药没见好,前两天开始出现腰痛,排尿痛,每天要跑很多趟厕所,但每次又解不了多少小便。医生检查后诊断为感染性尿路结石,并且已引发肾积水。实际上,老钟3年前就被检查出"双肾结石",但当时老钟自认为体内有一两颗小石头没有多大关系,发作时忍忍就挨过去了,所以没重视。"那我这次发病是因为什么?是结石还是感染造成的呢?"他问医生。医生回答说:"这个问题好比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泌尿系结石是怎么形成的,这样  相似文献   

2.
正诊室故事:医生变蘑菇有一个精神病患者,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不吃也不喝。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在患者的旁边。患者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患者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患者就问他:"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走来走去!"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我和老婆去嫂子家做客,发现嫂子郁郁寡欢,我问她怎么了,她拿出体检报告,指着超声报告和我说:"你看,子宫肌瘤。"我一看,"哦,是这么回事,可这也没什么啊。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不会恶变,注意观察和调整饮食就行了。"她接着说:"医生也这么说。可医生还说,不能再吃大豆和豆腐、豆浆。""这就不对了,为啥不能吃大豆和豆腐豆浆?"我不解地问。她说:"医生说了,因为大豆和豆腐、豆浆有植物雌激素,  相似文献   

4.
医苑笑闻     
正【点滴】现在看病真贵,随便打个点滴,就一百来块钱,而且都是很小一瓶。我问护士:"以前都是大瓶的,现在怎么都这么小瓶了?"护士微笑着对我说:"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有痔疮么】一外科医生去餐厅吃饭,点菜时看到服务员总挠屁股。医生关切地问:"有痔疮么?"服务员不耐烦地答道:"请照菜谱点,菜谱没有的不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Fukushima老师让我重新认识了"医生"这个词,让我知道,在美国,医生无论多么高尚,无论收入多么高都要以服务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病人。Fukushima老师是我2003年在美国学习时的妇产科主任,他是指导我科研的老师。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称得上是我一生中的人生导师的人,一个足以让我记忆一辈子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医院的楼道里,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流着泪搂住一位中年女士,不住念叨着:"你到哪儿去了?几个月了,我找不到你呀……"旁观的人以为是老母亲在埋怨自己的女儿。知情的人却说,这对母女其实是一个老患者和援疆归来的徐凤芹医生。这一幕发生在5年前,徐凤芹恢复出诊的那一天。而在2013年正月初九这天,当记者走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42诊室,看到的仍是医患间亲密无间的一幕。一个个老患者像对自己的闺女一般,亲切地问徐凤芹:过年好好休息了吗?你太累了啊!徐凤芹含笑回答:休息了,谢谢您了!同时又轻声责怪:您这过了一个年,血糖又高了呀!  相似文献   

7.
点亮烛蜡     
付树 《家庭医药》2013,(10):71-71
6月上旬,我住进了医院。邻床是一位老教授,他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诗词歌赋。他见我喜欢看书看报,彼此有着共同的爱好,与我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他记忆力特别强,这令我羡慕不已。一天,他问我会不会玩电脑。我说:"前几年就有人劝我学,但我觉得老了,学了用途不大,就放弃了。现在记忆力更差,前边学后边忘,对电脑是一窍不通。""会玩手机吗?"他又问。"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其他的也不会。"他很热情地说:"我教你写短信吧!"  相似文献   

8.
沈海源 《家庭医药》2002,(11):22-22
扳起指头来,阿娟患上滴虫性阴道炎已有半年多了,她跑了几家医院,医生都说这病是小菜一碟,可治来治去还是死灰复燃.她失望了.有一天,她跑到省城找医科大学教授诊治.教授问究病史后,开诚布公解释道:"其实,你没有必要大老远地跑来找我,你所看的医生他们用药都很准确.只是你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丈夫也应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55岁的黄爱民是一名乡村医生,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老墩村卫生室。行医34年来,有两段经历最为难忘。"当村医最光荣的时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实行工分制,乡村医生和村干部同工同酬,我工作一天下来能挣10个工分,村民们还都很尊重我;进入90年代后,我们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自药品差价,收  相似文献   

10.
正经常有患者问我:心衰了还能不能运动?中国老百姓有一个习惯,认为有病了就得养着,养着的意思就是不能动,生怕动一下就会出什么意外,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老先老腿",意思就是说,人腿部肌肉力量逐渐丧失,慢慢人就老了。心力衰竭是一个慢性消耗性疾病,长久不动的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无力。心衰患者肌肉力量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正>"前几天有空与几个"能人"在一起谈天说地时,一个文科生问我一个问题:"你鼓捣了几十年癌症,至今人类对它没有办法,问题的核心在哪里?"这一问,还真让我一下子回答不了。之后仔细想想,该这样认识吧。"生老病死何时了,癌症知多少?作为一个病理医生,每天"新发现"的癌症病例从几个到几十个之间,近年来发病例数明显增多。现在,每当我看着一例新的癌症病人的病理切片时,就不是仅仅为了诊断而看切片了,也不仅仅只是诊断完了就了事,  相似文献   

12.
"医生,这些药我用不上了,能帮我退掉吗?"患有糖尿病的张老汉拿着刚刚开的降糖药来到医生面前说。医生瞪大了眼睛:"这些药你不需要了?"原来,张老汉找到了一种神奇的产品——化糖贴,一种宣称可以取代口服降糖药,甚至治愈糖尿病并发症的产品。我们不禁要问:这可能吗?  相似文献   

13.
有过手术经历的人或者陪伴亲友经历过手术的人都知道,术前有一个麻醉师访视的环节:一名白大褂突然造访,一边问你一堆问题、同时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边叮嘱一些事情、严正告知一些风险,还让你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对于这一术前例行环节,不同人反应不一,有的因为各种各样的担忧而惧怕甚至抗拒手术,有的则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不耐烦"不就是打一针麻药么,问这么多?"一位麻醉医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曾有一个准备行剖宫产的孕妇(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毕业)急诊被推进手术室,此时宫缩已经开始,患者十分痛苦,口中不停叫喊:"我的麻醉医生呢,快给我做全麻。"的确,"打麻药让病人失去知觉"就是人们对麻醉医生工作的依稀了解。对于即将开始的一台手术,人们关心的往往都是手术医生"开刀开得好不好",很少人想到配合好麻醉医生的工作;手术结束后,病人和家属一般  相似文献   

14.
正"其实,一开始我是抗拒的,没想到真的有效。"说起这事,钱先生的笑容,显得有些尴尬。为了治疗脸上的青春痘,他可没少发愁。一个星期前,钱先生的朋友告诉他,用妇炎洁洗剂涂抹,效果不错。"胡扯,肯定是恶作剧。"一开始,钱先生还嗤之以鼻,可看着朋友一脸认真的样子,他有些动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去医院问了一下,结果医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现在,他脸上的青春痘消了不少。其实,用药不必纠结"男女"问  相似文献   

15.
"医生,一定要截肢吗?能不能不截肢 ?"身为医生,经常听到患者或家属这样问我 。40岁的李清也是这样,他患了严重的糖尿病足,左脚严重溃烂,当医院建议他截肢,以免引发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上门诊的时候,常有患者开门见山地跟我说,直接开某某药就好。我问他原来是否有医生给他开过处方?他说,没有,是听一个朋友说某某药很好,所以才来买的。我告诉他,乙肝抗病毒治疗并不那么简单,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若准备不充分,很可能是无功而返,甚至还会损害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不打不相识     
刚进成大方圆药店时,我曾负责过保健品的销售,由于是初接触这个行业,性格有点内向的我在介绍计生用品等一些"敏感"药品时总是面红心跳,老觉得不大好意思,后来还是被一个顾客打破砂锅问到底问得我没有办法,一咬牙决心豁出去了,才算把这顾客"打发"走,而正是有了这一次考验,才使我现在有勇气坦然面对:能够在日常销售中用客观的知识和正确的心态向顾客介绍这类产品.  相似文献   

18.
<正>在心理门诊,常有一些病人问:"医生,我得的是不是抑郁症?抑郁症是心理问题,为什么要吃药,做心理治疗不行吗?"我个人的观点是"心病还得心药医",吃药不能解决心理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心理疾病或问题是患者的"想法"出了问题,要么杞人忧天,自寻烦恼;要么思想偏执,"钻牛角尖";要么受到刺激,心生绝望……因此,都寄希望于医生的一番说教而改变患者的想法,以  相似文献   

19.
上个星期,我在门诊上班,上来了一个患者,也是一个老熟人,满脸愁容地问我:“李教授,我这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怎么稍微减点药就反弹得那么厉害呢?”  相似文献   

20.
李衍 《家庭医药》2010,(11):1-1
曾经当过医生的我经常接到朋友的咨询电话,问:"养生堂维生素E胶囊好不好?""黄金搭档可以用吗?""薏仁可以吃吗?"……每每这时,我都会有此一问:"为什么要用这个?"如果朋友解释说自己最近出现了什么症状,我会根据其症状,推荐产品或者建议其进行生活调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