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定胸部肿瘤在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偏差,分析计划设计中从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方法:随机抽取115名胸部肿瘤患者,在治疗时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拍摄射野片,将射野片和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片进行误差比较。结果: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46±0.24)cm,(-0.37±0.08)cm,(-0.42±0.19)cm,外扩边界分别是0.7 cm,0.45 cm,0.61 cm。结论:对于胸部调强放疗的患者,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在左右方向需要2.5 mm,头脚方向和腹背方向需要2 mm。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对物理剂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鼻咽癌(NPC)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物理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76名头颈部肿瘤患者,通过比较数字重建图像(DRR)和射野图像,测量其摆位误差;从其他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另外10名作调强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模拟患者治疗时体位的三维误差,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析一系列相关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明确摆位误差对物理剂量的影响。结果:头颈部肿瘤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62±1.46)mm,(-0.41±1.54)mm,(-0.31±1.67)mm;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超过3mm的摆位误差对GTV的最小剂量和CTV个别剂量参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腹背方向的误差对脊髓和脑干受照剂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鼻咽癌调强治疗的患者,摆位误差需要控制在3mm之内:在日常工作中用EPID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监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医生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勾画与外放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32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每周一次统获取患者正侧位图像(electronic portal image,EPI),在iView GT系统下与患者首次计划设计时的数字化重建图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DRR)进行对照比较,计算摆位误差。结果:左右x轴方向误差为1.36 mm±1.02 mm,前后y轴方向误差为1.23 mm±1.05 mm,上下z轴方向误差为:1.34 mm±1.08mm。结论:32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时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5 mm,严格执行摆位质量控制前提下,这个数据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医生从内靶区放外5 mm产生PTV,这样既能保证患者的肿瘤受到完全的照射,同时也能保护更多的正常组织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鼻咽癌放疗病人的体位重复性及摆位误差,制定更为可靠的体位固定方式,为鼻咽癌靶区勾画中的临床靶区(CTV)的外扩具体提供参考。方法:用CT模拟机对我院17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扫描CT,每周扫描一次,总共扫描6次。利用CT重建后的定位相(SURVEW)测量头部x轴方向(框上缘)与y轴方向的最大值,对6次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相邻两次间摆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7例鼻咽癌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在x轴的分次摆位误差部分有统计学差异(第一次/第二次:t=2.446,P=0.026;第三次/第四次:t=2.584,P=0.02)y轴的分次摆位误差亦部分有统计学差异(第二次/第三次:t=-2.2,P=0.043)。x、y轴的误差范围分别为(-5.1 mm,5.3 mm)和(-2.95 mm,4.45 mm)。在y轴(头脚)方向误差相对x轴(左右)方向较小。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在分次摆位时有必要校正摆位误差;患者左右、头脚方向存在误差,头脚方向误差范围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临床放疗计划肿瘤靶区外扩边界的参考,为进一步完善计划靶区(PTV)扩边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放射治疗分次间(Interfraction)和分次内(Intrafraction)的摆位误差,探讨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为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共1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进行CBCT扫描,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记录左右方向(Medial-Lateral,ML),头脚方向(Superior-inferior,SI)以及胸背方向误差(Anterior-Posterior,AP),从而得到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结果:若按照每周一次图像验证,则摆位误差为:左右方向5.3mm,头脚方向5.7mm,胸背方向5.2mm。若按照每日CBCT图像验证,这种情况下的摆位误差仅为:左右方向2.1 mm,头脚方向1.7 mm,胸背方向1.4 mm。结论:每日CBCT图像扫描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摆位误差,缩小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范围。正常组织受照范围的减少对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有很大意义。在确定CTV到PTV的外放边界时,内边界(InternalMargin)的大小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肺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离线校正方法。方法:选取21例胸部肿瘤患者,分次放疗前每日行CBCT扫描1次,通过与计划CT配准后,记录患者左右、前后及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PTV的扩边大小。模拟两种摆位误差离线校正策略,分别通过首次治疗时图像引导(M1)和前3次治疗图像引导(M2)的摆位误差校正治疗床的位置,根据等中心的激光线在体模上重新标记等中心位置。分析采用不同策略校正后的摆位误差。结果:无图像引导时,本中心肺部肿瘤的摆位误差在左右、前后与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40±1.91)、(-0.71±0.38)、(-1.37±0.94)mm;与之相对应的计划靶区(PTV)扩边分别为5.49、4.31、8.96 mm。使用两种离线校正后,左右、前后与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3±1.91)、(-0.57±0.38)、(1.06±0.94)mm(M1),(0.05±1.91)、(-0.11±0.38)、(0.52±0.94)mm(M2);对应的PTV扩边缩小为4.82、4.11、7.60 mm(M1),4.04、1.60、3.28 mm(M2)。结论:离线校正能减小摆位误差,缩小PTV扩边,保证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临床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使用模拟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进行位置验证的方法。方法:比较5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数字重建影像(DRR)和模拟机图像,选择骨性标志作为参考点,测量出患者在前后、左右、头脚三个方向的位置偏移量,对位置偏移≥2mm的患者进行调整。在治疗之前,利用EPID进行适时的位置验证。结果:在模拟机室进行位置验证时,位置需要进行调整的患者数为34例(68%,34/50),只有一个方向需要移动的患者数共有23例(46%),有两个方向需要移动的患者数有8例(16%),头脚、前后、左右三个方向都需要移动的患者数有3例(6%)。头脚、前后和左右三个方向需要调整的患者数分别为27例、14例和7例。结论:在模拟机室进行治疗前的位置验证可以帮助我们减小摆位误差,避免发生摆位差错,使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测定和分析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定期分析误差原因,不断提高科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对2007年10月份开始连续四个月月份各12、11、17、16例头颈部肿实行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摆位误差测定,体位固定采用头颈肩膜固定.每例患者每周一次于治疗前在加速器上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各一张,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DRR(Digital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片比较,计算出摆位误差.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由公式2.0∑+0.7σ计算得出,其中∑为系统误差,σ为随机误差,于每月底计算本月度的CTV到PTV外扩边界数值,分析误差原因,并提出具体质控措施.结果:由公式得出我科头颈部肿瘤外扩PTV的理论边界前1、2、3月份数值呈不断下降,自4月份开始,数值呈稳定状态.结论:通过对摆位误差的分析为我科外扩CTV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确定了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通过不断的改进,使边界外扩数值不断减少,减少患者照射区域,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用于测量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评价两种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修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施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21例,于放疗实施前先进行EPID正侧位片的拍摄,再进行KV-CBCT的扫描。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与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配准,得出x、y、z三个线性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同时将扫描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的骨性配准,得出x、y、z三个线性方向和绕x轴、y轴和z轴的三个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值;最终对EPID和CBCT获得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计算摆位误差以及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两种技术校正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两种技术的残余误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结果:CBCT组校正前x、y、z轴的MPTV分别是:3.30 mm、2.58 mm、2.99 mm,校正后分别是1.71 mm、1.71 mm、1.98 mm,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D组校正前x、y、z轴的MPTV分别是:2.56 mm、4.02 mm、3.40 mm,校正后为校正前后各个方向0.9 mm、2.37 mm、4.23 mm,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与EPID残余误差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PID相比较,CBCT在校正后能使MPTV缩小至2 mm,大大提高了放疗精度,通过残余误差的比较发现CBCT校正误差的能力优于EPI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调强放射治疗中4种配对图像获得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方法选择2012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患者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6岁。获取17例胸腹部调强放射治疗患者3组二维(2D)(k V-k V、k V-MV、MV-MV)配对图像和1组三维锥形束CT(3D-CBCT)配对图像,通过根据灰度自动配准及由专业放射治疗医师根据靶区和解剖学结构手动配准,获取摆位误差和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预留边界并分析差异。结果 3组2D配对图像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在2 mm以内。3组2D与3D配对图像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CTV到PTV的预留边界差距在2 mm以内。结论 4种图像引导方式均能达到临床需要,建议根据设备配置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由此计算CTV外扩至PTV的外放边界,并通过模拟摆位误差验证此外放边界是否合适。方法:选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40例,其中左乳腺癌患者20例,右乳腺癌患者20例。根据治疗期间采集的CBCT图像确定摆位误差,计算出外扩边界。在TPS中模拟摆位误差,比较在此外扩边界下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全组患者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09±2.48)、(2.57±2.52)和(2.88±2.54) mm;CTV外扩至PTV的边界分别为6.24、7.99、7.17 mm。在此外放边界下模拟摆位误差,CTV的各项剂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TV的D95、D98、Dmax、Dmin有统计学差异,健侧乳腺Dmax、Dmean和脊髓Dmax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在左右和腹背方向模拟摆位误差3 mm时,计划的γ通过率<95%。结论:摆位误差对PTV、脊髓、健侧乳腺的剂量影响较大。与头脚方向相比,剂量分布受左右和腹背方向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当摆位误差超过3 mm时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方法:对2007年5月~6月的162例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测定。体位固定头颈部采用头模或头颈肩模,胸、腹部采用负压袋。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及以后的每周都在加速器上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各一张.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DRR片比较.计算出摆位误差。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由公式2.5∑+0.7σ计算得出,其中∑为系统误差。仃为随机误差。结果:由公式得出我科外扩PTV的理论边界分别为:头颈部X、Y、Z方向各为1.01mm.0.59mm.2.29mm.胸部各方向分别为2.77mm.2.16mm.3.41mm.腹部各方向分别为2.50mm.4.11mm.3.55mm。结论:通过对摆位误差的分析为我科外扩CTV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确定了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使得我科治疗计划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兆伏级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VCT)图像引导下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摆位误差,并计算计划靶区(PTV)的边界(margin)外放。方法行MVCT图像扫描,将扫描获取的MV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记录左右(X)、头脚(Y)、腹背(Z)轴方向和横断面旋转(roll)方向的误差值,并对误差值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共行592次MVCT扫描。X、Y、Z和roll方向摆位误差值分别为(-0.5±2.8)mm、(-1.1±6.4)mm、(6.0±4.4)mm和(-0.2±0.7)°。X、Y和Z 3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小于5 mm,所占比例分别为97.13%(575/592)、88.01%(521/592)和37.84%(224/592),roll方向旋转误差小于1°,所占比例为93.92%(556/592)。根据公式得出在X、Y和Z 3个方向PTV的边界外放间距值分别为5.2、9.9和7.5 mm。结论对MVCT图像引导下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数据分析,为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及疗效,推荐胰腺癌放疗在X、Y和Z三维方向上CTV到PTV的margin外放值分别为5、10和8 mm。  相似文献   

14.
体部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确定体部肿瘤精确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28例体部肿瘤病人精确放疗时所拍摄的378幅射野图像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进行比较,并对病人摆位的左右(x)和前后(y)及头脚(z)方向误差进行测量。结果:各方向摆位误差的分布均近似正态分布。胸部的摆位偏差主要发生在y、z方向,腹部和盆腔部的摆位偏差主要发生在x、z方向。结论:体位的随机误差大于系统误差,摆位所带来的偏差主要来源于随机误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系统摆位误差对肺癌的保护海马脑预防照射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例肺癌脑预防照射患者,均采取保护海马的脑预防照射。通过在计划系统中移动治疗计划的等中心,分别模拟患者在三维6个方向上1、3和5 mm系统摆位误差。移动等中心后的计划,在不做通量计算的情况下,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析在不同系统摆位误差下,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变化情况以及系统摆位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影响的灵敏度。结果:系统摆位误差为1、3和5 mm时,CTV D90在三维6个方向的剂量变化均值均未超过2%。误差为1 mm时,CTV D90的剂量变化仅脚方向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差为3 mm时,CTV D90的剂量变化仅头脚方向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差为5 mm时,CTV D90的剂量变化仅头脚方向和背部方向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摆位误差为1 mm时,海马体剂量变化均值在左右方向和头脚方向均大于3%;系统摆位误差为3、5 mm时,海马在三维6个方向的剂量变化均值均超过10%;对于海马剂量变化,仅1 mm误差下背部方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误差下所有方向的剂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摆位误差为1 mm时,海马、左右眼球和左右晶体剂量变化大于5%的占比分别是26.19%、26.20%、26.19%、10.71%、17.86%;系统摆位误差为3 mm时,海马、左右眼球、左右晶体和左右视神经剂量变化大于10%的占比分别是97.62%、69.05%、66.67%、30.95%、25.00%、1.19%、3.57%。靶区和海马均在头脚方向误差敏感度最大。结论:系统摆位误差对CTV剂量影响较小,CTV外扩3 mm形成的PTV足以保证靶区接受足够的处方剂量的照射。危及器官尤其是海马、眼球和眼晶体对系统摆位误差尤为敏感,且误差越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摆位误差尤其是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6.
汪志  唐虹  李锐  洪浩  孔令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4):2733-2735,2740
目的:利用Varian Acuity模拟机图像匹配功能测量出患者摆位误差。方法:493例患者中167例为头颈部肿瘤,210例为胸部肿瘤、116例为腹部肿瘤,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应的固定装置。在模拟机上匹配DRR和模拟机影像,得到常规摆位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部患者在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的摆位误差为(0.13±0.17)cm、(0.21±0.27)cm、(0.21±0.23)cm,胸部患者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为(0.24±0.27)cm、(0.24±0.32)cm、(0.27±0.29)cm,腹部患者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为(0.22±0.29)cm、(0.25±0.29)cm、(0.19±0.29)cm。同时给出了相应的靶区外放边界。结论:模拟机能够测量患者摆位误差,并由此获得靶区外放边界。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兆伏级CT(MVCT)在线测量校正胰腺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的摆位误差,确定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之间的外放距离。方法:2012年5月至12月,21例接受TomoTherapy治疗的胰腺癌患者,每次治疗前均行靶区部位MVCT扫描。并将扫描后的MVCT图像与定位时千伏级CT(kVCT)图像进行配准,分别记录患者左右x、头脚y、腹背z和横断面旋转Roll四个方向的偏差数值,对其误差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共行358次MVCT扫描,其摆位误差值在x、y、z和Roll方向分别为:(-0.14±0.60)mm、(-1.21±0.44)mm、(0.69±0.93)mm和(0.02±0.26)。x、y、z方向CTV和PTV之间的外放距离分别为:5.5mm、7.4mm和3.9mm。结论:胰腺癌患者治疗摆位误差较大,Tomotherapy通过在线摆位校正能有效减小摆位误差。临床上建议胰腺癌患者在x、y、z方向上CTV和PTV之间可分别外扩5mm、7mm和4mm,为精确照射提供必要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个体化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剂量及摆位误差,在合理的剂量要求下提高放疗治疗精度。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收治的5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次内均行锥形束CT(CBCT)图像扫描,共收集1 283次CBCT图像。在患者放疗前进行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匹配,得到腹背方向(VRT)、头脚方向(LNG)、左右方向(LAT)、旋转横断位(Roll)、旋转矢状位(Pitch)、旋转冠状位(YAW)6个方向的误差。同时分别对54例患者前5次6个维度方向摆位误差计算出均值,利用单样本t检验方法,与全分次摆位误差进行比较,判断差异性。并利用公式(外放边界=2.5∑+0.7δ)计算出PTV外放边界。将计算得出的外扩边界分为5组:A组(所有方向均外扩5 mm),B组(LAT方向外扩7.9 mm,其它方向5 mm),C组(LNG方向外扩11.03 mm,其它方向5 mm),D组(VRT方向外扩6.36 mm,其它方向5 mm),E组(LAT方向外扩7.9 mm,LNG方向外扩11.03 m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头颈部个体化固定技术对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探讨它在头颈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头颈部肿瘤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岁。根据头颈部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采用个体化头枕固定为个体化组,采用常规塑料头枕固定为标准化组,每组20例。在日常放射治疗摆位后,均应用锥形束CT(CBCT)进行摆位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的测量,每组均采集100组数据。结果个体化组和标准化组在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摆位线性误差分别为(0.25±1.06) mm、(0.17±1.12) mm、(-0.52±2.06) mm和(-0.65±1.68) mm、(0.81±1.49) mm、(-0.29±1.31) mm;两组在头脚方向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41 0.01)。个体化组和标准化组绕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的摆位旋转误差分别为0.31°±0.58°、0.42°±0.53°、0.22°±0.76°和0.92°±1.29°、0.51°±0.71°、0.86°±1.43°;两组绕左右、前后方向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5、0.000 43 0.01)。结论与标准化固定技术相比,个体化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更小,对于提高头颈部放射治疗摆位精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分析摆位过程中误差的各个来源,有针对地减少分次治疗过程中由于误差导致的放射治疗效果的不佳,同时提出治疗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50例头部肿瘤和50例体部肿瘤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3岁。所有患者行医科达静态调强治疗,且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方法定位,每周定位1次,分别测其在头脚方向(Z轴)、左右方向(X轴)和上下方向(Y轴)的摆位误差。每次行EPID验证时,头部患者其偏差超过5 mm,体部患者其偏差超过10 mm时,由放射治疗医师及物理师共同分析其原因。结果每例患者在放射治疗全过程中大概有5~8次行EPID验证。50例头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5 mm的占98.2%;50例体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10 mm的占90.0%。头部肿瘤患者在X轴、Y轴、Z轴摆位误差都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P0.05)。体部肿瘤患者在X轴、Y轴摆位误差也都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05);由于呼吸运动等因素影响,体部Z轴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头部肿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摆位有很好的稳定性。结论在放射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误差来源很复杂,通过EPID的摆位验证,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靶区误差,提高了肿瘤治疗的靶区的局部控制率及治疗的安全性。但在整个过程中,EPID的摆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