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正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1]),表现为镜下或肉眼血尿,并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征~([2])。出血性膀胱炎患儿通常在排尿时或排尿末出现膀胱区或尿道口疼痛,而中重度疼痛会明显降低患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采用水化、碱化尿液和美斯钠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出血性膀胱炎(HC),HC发生率明显下降。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45例患者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7~44岁,中位年龄25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 hemorrhagic cystitis,HC)相关的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受者尿BK病毒(BK virus,BKV),分析其与HC发病的关系.方法 ...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难治性血液病的主要手段。出血性膀胱炎(HC)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移植后早期或数周后,国外发生率8%~68%,严重死亡率可高达30%~40%,可直接影响移植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现将我院2001年8月~2006年1月完成10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13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3例移植患者中,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32(10~46)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例。…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除了药物和移植物对宿主的排斥反应之外,病毒感染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不同的病因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以及预后,因此有必要对病毒性出血性膀胱炎加深认识。本文将综述目前这一方面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6.
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积极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发生以及对症护理,病人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较低,未出现因出血性膀胱炎相关死亡病例.认为充分了解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和发生的危险因素,熟悉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掌握出血性膀胱炎的监测和病情观察要点,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移植成功率、减轻病人病痛、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除了药物和移植物对宿主的排斥反应之外,病毒感染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志人们的注意。由于不同的病因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以及预后,因此有必要对病毒性出血性膀胱炎加深认识。本文将综述目前这一方面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8.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出血性膀胱炎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犤1犦。现总结我院2000~2002年所完成的1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6~47岁,中位年龄30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SLE1例。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1例(包括急非淋4例、急淋2例、慢粒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供者均为白细胞抗原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兄妹,其中ABO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的临床护理.方法 2005年~2008年,在本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23例.根据儿童护理的特点,结合采用充分水化、利尿、碱化尿液、美斯纳解毒等方法预防HC.并在出现HC后,加强支持疗法、膀胱冲洗、雌激素应用等对症治疗和心理、饮食护理.结果 23个病例中仅6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26.0%).其中,Ⅰ度2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1例.除1例因移植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治愈,且病程控制在20 d内.结论 充分水化、碱化尿液、利尿、美斯纳解救、膀胱冲洗和雌激素应用等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出血性膀胱炎的方法.而重视儿童患者特点,加强心理护理和家庭教育等护理措施是协助治疗的不可忽视的手段.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hemorrhagic cystitis (HC) in children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Methods During 2005 to 2008, there were 23 cases of HSCT in our hospital.All the cases were treated by hyperdration, forceful diuresis, urine alkalinization, adding mesna and combined the child care characteristics to prevent HC.And they were given supportive therapy, bladder irrigation, Estrogen and so on to treat HC..Results Only 6 cases had HC (26.0% ) .Among them, there 2 cases of grade Ⅰ , 2 cases of grade Ⅱ , 1 case of grade Ⅲ and 1 case of grade Ⅳ.Except 1 case died of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ll of the other cases were cured.Conclusions Hyperdration, forceful diuresis, urine alkalinization, adding mesna, bladder irrigation and Estrogen are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prevent and treat HC.In additional, childr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family education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与其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HSCT的250例患者发生HC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2例患者发生了HC,移植后180天的累积发生率为(28.80±0.29)%,其中轻度HC(Ⅰ-Ⅱ度)51例(70.83%),重度HC(Ⅲ~Ⅳ度)21例(29.17%);全部为迟发性(LOHC);中位发病时间为术后33(14—170)天,中位持续时间为[35.0±4.9(3~185)]d。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小于25岁、预处理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疾病高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Ⅱ-Ⅳ度、非血缘关系或HLA不相合的血缘关系供者移植为HC发病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急性Ⅱ-Ⅳ度GVHD[相对危险度(RR)=2.75;95%可信区间(CI)=1.63—4.66;P〈0.01]和非血缘关系或HLA不相合供者(RR=2.60;95%CI 1.52—5.20;P〈0.01)移植为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C发生对移植后1年的生存率无影响(RR=0.67,95% CI0.33—1.36)。结论HC是异基因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GVHD和非血缘关系或HLA不相合供者移植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的相关因素。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3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18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移植后180天为随访终点,对全部188例患者和其中150例异基因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与HC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①188例HSCT患者中,HC发生率为27.12%(51/18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性RR=1.673,P=0.076)、异基因HSCT(RR=1.848,P=0.061)与HC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异基因HSCT是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R=4.508,P=0.037)。②异基因HSCT的患者HC发生率32.67%(49/150),其中Ⅱ-Ⅳ级HC发生率28.00%(42/150)。单因素分析提示,单倍体相合或非血缘供者(RR2.444,P=0.018)、尿巨细胞病毒(CMV)阳性(RR2.059,P=0.021)及血、尿CMV同时阳性(RR2.497,P=0.003)是Ⅱ-Ⅳ级HC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中年龄26—40岁(与≤25岁或≥41岁相比,RR0.454,P=0.056)、预处理方案含氟达拉滨(Flu)(RR=0.504.P=0.059)、TBI(RR0.185,P=0.095)的患者Ⅱ-Ⅳ级的HC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预处理应用环磷酰胺(RR2.015,P=0.063)、使用抗人胸腺球蛋白(ATG)(RR2.343,P=0.054)、合并血CMV阳性(RR2.123。P=0.088)时Ⅱ-Ⅳ级HC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尿CMV同时阳性(RR2.269,P=0.008)、预处理未使用Ru(RR=2.106,P=0.040)是Ⅱ-Ⅳ级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ATG(RR=2.154,P=0.083)的患者Ⅱ-Ⅳ级HC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HC发生率高,血、尿CMV同时阳性、预处理中未使用Flu是Ⅱ-Ⅳ级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ATG后Ⅱ-Ⅳ级HC发生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男性儿童应用BuCy+Flu方案预处理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预处理期间给予美斯钠、水化、碱化等治疗常规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其中5例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H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allo-HSCT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HC的发生率、发生中位时间及治疗转归.利用多因素分析观察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移植前疾病状态、移植类型、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可行治疗方案及疗效。1999年9月-2007年2月采用清髓性预处理allo—HSCT治疗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例接受同胞HLA配型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2例接受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hi—alloBMT)。预处理清髓方案为:全相合移植采用Bu+Cy,单倍体相合并基因骨髓移植采用Cy4-TBI+Ara—C。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方法预防,全相合移植应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氨甲碟呤,单倍体相合并基骨髓移植除以上药物外还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CD25单克隆抗体及霉酚酸酯。结果表明,全部患者移植后均有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0.5×10^9/L及血小板数〉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11—20)天及20.3(12—28)天,植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仅1例发生急性1度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他患者未发生急性或慢性GVHD,1例移植后20个月死于疾病复发,1例移植后18个月死于肺部并发症,其余4例无病生存,中位存活时间51.8(18—108)个月。总之,allo—HSCT治疗MDS可行、有效,提高了年轻MDS患者疾病治愈及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造血植活患者中骨髓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增殖能力,本研究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植活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4例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供者骨髓,进行微环境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fibroblast,CFU-F)集落培养,同时对MSC进行培养传代,记录MSC的融合时间及传代总数;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患者MSC表面抗原的表达;将此34例患者培养结果与30例正常对照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另外对其中骨髓加外周血加第二供者脐血移植的10例患者与骨髓加外周血移植的19例患者的MSC体外扩增指标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34例患者中有31例(91.1%)患者的MSC原代培养能达到贴壁融合,有1例(2.9%)达到部分融合,2例(5.9)未达融合;与正常对照相比,患者的MSCs融合时间明显延长,传代总数明显减少,CFU-F数明显降低,即其MSC的体外扩增能力明显受损。骨髓加外周血加第二供者脐血移植的10例患者与骨髓加外周血移植的19例患者相比,MSC达到融合的时间短,体外传代总数多,CFU-F计数高。结论:移植后患者的MSC呈明显受损状态,加用第二供者脐血细胞能部分改善患者MSC体外增殖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普乐沙福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亲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采用G-CSF联合普乐沙福动员方案的亲缘健康供者33例(观察组),应用G-CSF细胞动员d 4采集骨髓,d 5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d 5晚加用普乐沙福,并于d 6再次采集PBSC。随机选取历史同期采用单独G-CSF方案动员的亲缘健康供者4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供者d 5和d 6 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计数。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观察供者普乐沙福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分析接受"G-CSF+普乐沙福"动员方案的allo-HSCT患者和仅接受"G-CSF"动员方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100天总a GVHD、Ⅲ-Ⅳ度a GVHD、CMV血症和EBV血症的发生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d 5和d 6 PBSC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M±Q)分别为(1.71±1.02)×106/kg和(4.23±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HSCT的9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910例患者中,111例在移植后100 d内确诊血流感染,98例的血流感染发生在粒细胞缺乏(粒缺)期。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方案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粒缺持续时间长、单个核细胞(MNC)输注量低是HSCT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离出的121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G-)菌76株(62.8%),革兰氏阳性(G+)菌40株(33.1%),真菌5株(4.1%)。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4.3%、7.7%和66.7%。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分别为97.5%、100%和100%。血流感染患者HSCT后100 d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血流感染患者(P<0.001)。结论:预处理方案含ATG、粒缺持续时间长、MNC输注量低是HSCT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后血流感染病原菌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对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在本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108例受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allo-HSCT后及其随访期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的感染发生率、中位发生时间并分析移植后受者CMV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及CMV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表明:纳入入选标准的108例allo-HSCT受者,其CMV感染率为52.78%(57/108),首次检出CMV感染的中位时间为44(3-308)d,主要集中在移植后30-100 d;单因素分析显示,CMV感染的发生率与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配型、预处理方案中未使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hymus globulin,ATG)、移植后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等因素有关,与受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种类、原发疾病到移植间隔时间、原发疾病分级、干细胞来源、供者性别、供受者ABO血型是否相同及移植季节等因素均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和GVHD是CMV感染的高危因素.移植后因CMV病的死亡率为58.82%(10/17),其中CMV间质性肺炎(CMV-interstitial pneumonia,CMV-IP)死亡率最高,占CML病死亡病例的60%(6/10).结论:CMV是allo-HSCT术后常见的感染病毒之一,移植时最好选择亲缘、H-LA配型全相合的供者,在预处理方案中加用ATG,移植后将粒细胞缺乏时间控制在10 d以内以及预防GVHD的发生均有可能减少CMV感染发生率;积极加强CMV感染的抢先治疗有可能减少CMV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的安全性、疗效及对术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男性儿童15例采用环磷酰胺( Cy) +马利兰( Bu) +氟达拉宾( Flu)方案预处理后行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移植当天输注造血干细胞后1 h给予体外扩增的第三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输注细胞数量为(1.81~4.52)×106/kg[中位数量(3.17±1.36)×106/kg],观察术后造血重建、造血干细胞植入、GVHD等移植并发症及严重程度.[结果]15例患者均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时间为6~15 d(平均8.87 d),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6~13 d(平均11.4 d);移植后30 d经短串联重复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检测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完全供者型植入;4例患者出现Ⅱ~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占26.7%),3例患者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占20%),并发出血性膀胱炎4例(占26.7%);平均随访时间228 (60~710)d,所有患者均存活,且病情稳定.[结论]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的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高;充质干细胞(MSC)对造血重建有促进作用,可减轻GVHD及其他移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