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病人抗感染能力低、伤口愈合能力差。同时,肾移植术后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药,诱发血糖进一步升高,使病人的术后康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科于2002年5月—2005年5月对36例糖尿病病人肾移植术后使用自行研制的SY液[1],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为我院2002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移植术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1岁~52岁,平均38岁。20例术前在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16例术前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均采用尸体供肾,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药治疗,即5%葡萄糖250mL中加环孢素A(…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病人肾移植术后补液的护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5.
肾移植术后病人常常出现血糖升高,尤以第1天为甚,血糖过高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另外,肾移植病人由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合并高血糖,则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肾移植术后高血糖主要是与手术应激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另外,在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入多尿期,肾移植术后循环液体的使用方便了治疗和护理,并且能较好地维护围术期电解质平衡,但循环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引起病人血糖大幅度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避免高血糖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糖与循环补液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娣  周健  李旭萍  蒋亚芬 《护理研究》2008,22(31):2878-2879
肾移植术后病人常常出现血糖升高,尤以第1天为甚,血糖过高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另外,肾移植病人由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合并高血糖,则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肾移植术后高血糖主要是与手术应激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另外,在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入多尿期,肾移植术后循环液体的使用方便了治疗和护理,并且能较好地维护围术期电解质平衡,但循环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引起病人血糖大幅度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避免高血糖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肾移植术后执行两种不同输液方案所需的护理操作时间、更换液体频次、加药频次等影响护理工作量的指标,对改良输液方案作出评价。方法选择人院行肾移植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除外)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方案和传统方案对肾移植术后多尿期患者进行补液治疗,测量执行两组输液方案所需的护理操作时间、更换液体频次、加药频次等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补液治疗所需的护理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药频次和更换液体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改良补液方案操作简便,大大缩短了护理人员的间接护理时间,延长直接护理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微粒污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肾移植术后出院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肾移植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增加延续护理。10个月后两组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服药依从性、并发症入院率及病人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10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服药依从性、病人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院外延续护理措施能提高肾移植术后出院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肾移植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前,肾移植已经成为提高终末期肾病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最佳治疗方法。而免疫抑制剂是肾移植术后病人必须服用的药物,对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会病人及其家属如何识别免疫抑制剂,让其知晓免疫抑制剂的重要性、规格、剂量、服用方法、药物副反应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董田田  于鲁欣 《护理研究》2012,26(29):2695-2696
对肾移植术后多尿期补液原则、补液量、补液种类、补液顺序、补液方法及护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容  杨婧  李露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21-102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1-7d)补液原则,减少肾移植术后早期因输液引起的并发症。方法 对5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补液量、速度、种类及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补液不足,56例出现补液过多,并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论 掌握肾移植术后早期补液原则,是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心血管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的关键;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水电解质的观察和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肾移植术后多尿期两种循环补液方式对患者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水平的影响,探讨更加优化的循环补液方式。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中心实施肾移植的13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治疗组与改进治疗组。传统治疗组循环补液按顺序依次、单瓶、经输液泵输入,改进治疗组术后按循环补液表将所有液体混合配制成离子浓度和渗透压适宜移植肾功能恢复的3L袋溶液,经输液泵输入,循环补充。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血肌酐(Cr)、尿素氮(Bun)、电解质、血糖浓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补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肾功能、电解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在术后4、8、12、16、24、48、7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循环补液方式,可维持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血电解质平衡,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能解决传统补液方式存在的液体种类多、操作相对繁琐等问题,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肾移植已被大多数病人接受并成为治疗晚期肾脏病最有效的方法[1].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肾移植已被大多数病人接受并成为治疗晚期肾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但肾移植术后病人由于免疫抑制剂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多尿期的大量补液,以及输入高浓度液体和刺激性药物对静脉局部的刺激等因素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静脉炎的发生不但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延长了的住院时间,而且给病人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为了预防和控制肾移植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笔者在对以往肾移植术后发生静脉炎的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起运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对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预防静脉炎的质量管理,效果显著。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罗伊适应模式在肾移植术后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肾移植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肾移植术后病人9例,严格按照罗伊适应模式的程序进行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出现的焦虑、恐惧、绝望、自罪感及药物所致的精神问题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9例肾移植术后病人中4例病人焦虑、恐惧消失,1例绝望者能主动配合治疗,2例自罪感病人不再有内疚感和自罪感,2例有精神症状者情绪稳定,无抑郁等精神障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苏中英  陈梅 《全科护理》2021,19(26):3666-3669
目的:观察改良止血法在股动脉介入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观察组采用改良止血法,即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压式气囊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比较两组病人股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卧床时间、术肢制动时间、局部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止血法较传统压迫止血法能减少股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人卧床时间、术肢制动时间、局部压迫时间,提高病人舒适度(P<0.05).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为了提高骨科护士镇痛管理水平,有效缓解术后病人的痛苦。我科从2005年5月开始,参照PDCA循环法,制定出骨科护士术后镇痛管理方案。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o)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骨科护士镇痛管理水平,有效缓解术后病人的痛苦。我科从2005年5月开始,参照PDCA循环法,制定出骨科护士术后镇痛管理方案。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0)、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一个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法的运用,使术后疼痛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建丽  张晶 《全科护理》2012,10(32):3017-3017
对20例病人进行肾移植手术,同时从病房消毒、心理、排斥反应、预防感染、饮食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20例病人均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给予常规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进行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应用于胃癌术后病人中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