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性脑出血13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大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预后效果较差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因此,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护理更是相当重要,现将几年来我科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2006-2010年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9例,其中男93例,女46例,年龄39~85(平均61.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病程最长达20 a,最短者为2 a。入院时已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者49例,深昏迷者3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者37例。1.2护理方法1.2.1病情观察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初期不一定有明显的神志改变,但病情发展常很迅速,可在数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和减轻了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结果恢复良好40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8例,随访3个月内死亡4例。结论合理完善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性脑出血96例急性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6-2007年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96例,急性期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60例,女36例,年龄45~78岁。发病年龄:45~55岁12例,死亡I例;56~65岁24例,死亡3例;66岁以上者20例,死亡10例。既往有高血压史60例,无高血压史36例。 相似文献
4.
胡红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在高血压伴脑内动脉变性的基础上血压骤升的动脉破裂所致,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进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64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4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血清Hcy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血清Hcy、血压、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对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Hcy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改善其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一病区收治124例由“110”公安人员护送入院的精神病人。本组病例均无家属或监护人提供详细的病史资料,病史不全使护理工作难度大,因无法全面评估病情而造成护理措施的遗漏容易发生意外,对于此类病人的护理,护士应掌握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从复杂多变的病史不全病人中发现隐患。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也叫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致使胎儿受感染而发生的新生儿梅毒。近年来随着性病的上升与蔓延,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2005年6月-2008年12月,我们共收治梅毒新生儿18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为了提高手术后患者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治疗80例患者,总有效率78.75%,病死率15.0%。结论:微创粉碎清除术操作简便.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保持引流管通畅,控制血压,了解药物的性质及作用,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我科2007-10-2009-10共收治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192例,其中21例采取第一次止血措施(止血海棉、油砂条、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填塞及射频止血等)后,再次鼻出血。现对2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总结再出血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 ,是指血从胃食管而来 ,经口吐之而出 ,多兼有大量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 ,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而中医则属血证之吐血、便血范畴。1 一般资料1999年我科收住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19例 ,其中男性 17例 ,占 89% ,女性 2例 ,占 11% ,年龄 30~ 80岁。2 病情观察2 .1 症状特点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是呕血及黑便。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 ,均有黑便 ,但不一定有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可只表现为黑便 ,在幽门以上者常兼有呕血。其次是有上腹疼痛 ,但也有大部分患者没有上腹疼痛 ,甚至出作者单位 :深圳市中医院邮 编 … 相似文献
12.
据国内神经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脑出血约占25%~40%左右。我院用纳络酮治疗加常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1、7、14、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微创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探索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 12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综合疗法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康复训练、西医治疗与中药血肿消治疗的综合疗法 ;西医组则采用微创手术加西医治疗。两组各 6 0例 ,治疗时间均为 2 8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肿吸收率为 (98.17± 6 .32 ) % ,临床治愈率为 4 3.33% ,总有效率为 96 .6 7% ;对照组血肿吸收率为 (87.6 0±5 .4 8) % ,临床治愈率为 30 .0 0 % ,总有效率为 8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综合疗法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 ,缩短病程 ,减少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33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电图反映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如何配合临床医生积极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我院在近2a共收治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抢救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霍森梅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1)
本文通过44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说明了严密的病情观察有利于了解病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现,如果能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好转率有意义,本组患者的治愈好转率为59.09%。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对我院急救中心2011-01-2011-09由院前急救接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院前急救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全部为120急救电话呼救患者,且由120接回后急诊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出血.50例均为突然发病,发病诱因可为各种刺激,多于过度活动、劳累、醉酒、情绪激动时诱发,均有高血压病史,平素血压没有得到有效观察、控制及治疗,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发病后即出现昏迷21例,嗜睡15例,烦躁抽搐5例,失语9例,平均出血量(38.25±7.63)ml.现场由于情况危急,一般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起病情况、临床表现及体检多可做出诊断.但同时需与心脏病、醉酒、低血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中毒、肝性脑病、肺性脑病、颅脑外伤等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