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严重创伤、手术后、瘫痪等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但国际上尚无统一方案。一般静脉溶栓再通率不高 ,治疗效果不佳且并发症较多。为探讨更为有效的临床给药途径 ,2 0 0 1年 6月— 2 0 0 3年 6月 ,我科对 6 0例患者采取二种给药途径 ,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 35~ 6 4岁 ,平均 5 2岁 ,病史 1~ 5d ,均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为静脉或股静脉…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1992年4月~1997年6月收治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均采用溶栓、抗凝、祛聚等药物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IIB床资料本组8例,左下肢5例,右下肢3例,年龄22~33岁,平均26岁。均为足月产后(其中剖宫产3例)2~gd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深静脉有压痛,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分型:中心型2例,混合型6例。从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最短6h,最长sd。2治疗方法2.1溶栓采用尿激酶溶栓,8万单位/次,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2次/d,根据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调整用量,维持纤维蛋白原在2~4g/L,疗程7~1…  相似文献   

3.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一种。现报告 1 985年 5月到 1 998年 5月我院 2 5例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发病距入院时间 3小时到 1 5天平均 3.9天 ,男 1 4例 ,女 1 1例。年龄 2 6岁~ 6 0岁 ,平均 37岁。左侧 2 0例 ,右侧 5例。依据临床表现和体征 ,结合静脉造影或多普勒确诊。药物加机械预防措施 4例 ,配合溶栓 5例 ,手术取栓 1 5例 ,截肢 1例。1 2 血栓形成诱因 :怀孕分娩后诱发 6例 ,下肢丹毒 ,或脚气感染等诱发 9例 ,股骨上段骨折诱发 3例。月国部封闭刺伤血管诱发 2例。下肢长期输液后 2例 ,腹腔、髋关…  相似文献   

4.
王春华 《中原医刊》2002,29(5):F003-F00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手术后、产后、外伤后。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目前多采取溶栓与取栓两种治疗方法。我院自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 112例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作了认真观察 ,休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12例 ,其中男性 61例 ,女性 5 1例 ;左下肢 81例 ,右下肢 2 1例 ,双下肢 10例 ;平均年龄 5 2岁 ;手术取栓 2例。1.2 临床治疗 :112例中 ,110例采用药物溶栓及中药辨证内服 ,其中 69例痊愈 ,41例好转 ;对 2例 2 …  相似文献   

5.
局部联合应用尿激酶及肝素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血管外科常见病 ,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 2 0 %。其治疗方式有手术取栓和药物溶栓二种 ,传统的溶栓治疗采用全身给药途径 ,但因受到药物剂量的限制 ,溶栓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发生凝血功能改变。 1999年 2月— 2 0 0 3年 11月我们对 34例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局部联合应用尿激酶及肝素的方法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 ,男 2 3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71岁 ,平均 5 2 .7岁 ,病程 3h~ 8d ,平均 4 .2d。发病诱因 :手术 5例 ,分娩 3例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超声消融结合介入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超声消融结合介入技术治疗与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消融组68例均超声消融成功,术中配合介入治疗,死亡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切口淋巴漏14例.66例术后症状体征均消失,随访56例(1-5年)。溶栓治疗组53例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38例(1~5年)。二组比较,超声消融治疗组住院时间短(t,8.950;P0.0000).1—5年症状复发率低(tla3.129Pla0.0140;t2a2.940P2a0.0187;t3a3.635P3a0.0066;t4a3.311P4a0.0107;tSa0.885PSa0.4019)。结论:与药物溶栓方法相比,腔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更快捷和显著,但需配合其它介入技术腔内治疗,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形成原因,观察治疗效果。方法7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祛聚及活血化瘀治疗。药物溶栓组41例;手术治疗15例,同时行左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术7例,腔内支架植入术4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21。结果住院治疗7~24d患肢均基本消肿,完全再通1114.3%);部分再通42例(54.5%);未通但有广泛侧支循环建立者24例(31.2%)。随访1-24mo遗留PTS共25例(32.5%)。治疗期间发生咳血痰及呼吸不畅等非致死性PE共3例,均经胸片及CT证实。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下肢急性DVT形成原因主要有老年(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外科手术后长期制动、长期卧床,同时存在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本组病例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Coekeet综合征应解除病因,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8.
李德豪  黎坚 《海南医学》2002,13(8):22-22
我们对从 1995年至 2 0 0 1年我科收治的 36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的急性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尿酶静脉点滴 ,获得显著的效果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3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4 2岁 ,最大 93岁 ,平均年龄 6 8岁 ,36例患者均为股骨颈骨折术后 ,发生血栓的时间为术后第 3天至第 2 1天。1 2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为患肢肿胀伴疼痛 ,足背浅静脉充盈明显 ,彩色多普勒诊断为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 3 治疗方法于发生血栓后立即治疗 ,①抬高患肢 ,离床面约 2 0cm ,安置膝关节稍屈曲位 ;②溶栓治疗 :首次生理盐…  相似文献   

9.
52例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0年~ 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急性肺栓塞患者 5 2例 ,其中男性 40例、女性 1 2例 ;年龄 2 3岁~ 80岁。来院时发病时间均 >1 5d。血栓来自下肢深静脉占 95 % ;1例发生于盆腔术后 ,另 1例发生于下肢外伤术后。1 溶栓前的护理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抢救间内 ,备好除颤器、麻醉机等抢救设备及止血药物。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出血史 ,如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咳血及脑血管意外等。5 2例患者虽然年龄不同 ,文化程度也有较大差异 ,但对溶栓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恐惧 ,因此 ,我们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详细的说明 ,介绍溶栓过程 ,打…  相似文献   

10.
梁艳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235-23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大腿周径差小于5cm的行药物溶栓治疗,大腿周径差5~10cm的行手术取栓,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结果16例经溶栓治疗后肿胀完全消失,大腿周径与健侧相同,2例术后症状消失,2周后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完全再通;1例术后肿胀减轻,手术后有轻度血栓后综合征表现。结论根据发病时间短、病情进展缓慢、患肢周径轻度增大、张力不增大的情况下溶栓治疗也可取得较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1.
卞栋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719-72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随访时间3~36月,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手术较复杂、费时,有较多并发症。笔者采用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术后若无症状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无创伤性地为周围血管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并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和多普勒频谱的协同使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2 ]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来源 本组病例为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3月本院门诊就诊治疗的患者 9例 ,住院患者 11例 ,共 2 0例 ,其中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48~ 77岁 ,平均 6 1岁。患者分别有胫腓骨折 5例 ,股骨颈骨折 8例 ,胆囊结石切除术后 1例 ,腹股沟斜疝术后 1例 ,脑梗死 2例 ,丹毒 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 12例 ,右下肢 8例 ,患者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13.
陈平 《广东医学》2001,22(9):805-80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常见病 ,据统计住院患者中2 2 %并发此症。本文对我院 1996~ 2 0 0 0年住院的 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5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6例 ;年龄 2 6~ 78岁 ,平均 6 1 3岁。病程 :1~ 3d 13例 ,3~ 7d 17例 ,7~ 14d 11例 ,>14d 4例。发病原因 :有发病原因可寻者 42例 ,其中卧床及 (或 )制动者 2 8例 (包括脑中风 15例 ,术后制动 10例 ,急性脊髓炎 2例 ,坐长途车后 1例 ) ,分娩或剖宫产后 6例 ,腹部或盆腔手术后 3例 ,…  相似文献   

14.
刘静 《华夏医学》2003,16(5):680-681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地凝结 ,造成肢体缺血以致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肿瘤患者有易发生血液凝固的倾向 [1 ]。我科于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肿瘤患者 71 6例 ,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1 3例 ,发病率 1 .8%。现将药物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71 6例肿瘤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主要为胃癌、肝癌、肠癌、胰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或脱落细胞、骨髓穿刺确诊 ,其中 1 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女 8例 ,男 5例 ,平均年龄 6 2岁 ,左下肢 7例 ,右下肢 6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136 例手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及抗凝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于术后第7d 超声检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抗凝治疗.结果:136 例骨科术后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后有3 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1%,采取溶栓、抗凝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溃烂、坏死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骨科患者下肢疾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适当药物溶栓、抗凝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58.5岁。其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天)5例(55.56%),慢性(〉10天)4例(44.44%),有2例曾有DVT病史。结果 总有效率100%(9/9)。平均住院日为10天。结论 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继发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时的动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方法 动脉溶栓 :选择患肢股动脉 ,血管内推注尿激酶 10~ 5 0万U。静脉溶栓 :选择下肢肿胀部位远端的外周血管穿刺 ,静点尿激酶 2 0万~ 5 0万U。结果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溶栓疗效 :用药后患肢血运改善 ,足背皮肤较前温暖、足趾青紫消退、足背溃疡很快愈合。 5例发现疼痛时间在 5d内的患者 ,用药后缓解。 3例合并足趾坏死的疼痛减轻。溶栓组改善和增进肢体的血供减轻或解除疼痛 ,促进溃疡愈合 ,显著好于普通用药组 ,溶栓组与对照组 (普通用药 )统计学分析P <0 .0 5 ,溶栓组疗效较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 4例 ,静脉溶栓疗效98%。结论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可继发肢体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此时 ,可直接穿刺栓塞近端动脉 ,注入溶栓药物 ,溶解血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选择下肢肿胀部位远端的外周血管静脉输入溶栓药物 ,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 ,栓子脱落后可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 ,出现肺动脉栓塞后 ,死亡率较高 ,大多数病人可在 1小时内死亡。下腔静脉滤器的使用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提供了一个预防异位栓塞的作用 ,能有效地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我院对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例 ,女 2例 ,年龄为 4 3~ 6 9岁 ,平均 5 5 .6岁。均经血管造影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放置方法 :经健侧股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并确定双肾静脉位置并做好标记 ,分…  相似文献   

19.
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 6例 2 7条下肢 ,现就形成原因、栓塞部位、发展过程及药物治疗后评价进行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1 资料  2 6例患者 ,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46±3 5岁。 2 7条下肢静脉 ,因临床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接受下肢静脉CDFI检查。其中子宫肌瘤术后 6例 ,女性结扎术后 1例 ,剖腹产术后 2例 ,肾癌术后 2例 ,膀胱肿瘤术后 2例 ,骨科肿瘤术后 2例 ,有机磷中毒 1例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例 ,心力衰竭 3例 ,不明原因 4例。1.2 方法 使用仪器PHILI…  相似文献   

20.
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月49例(年龄33—72岁,平均53岁)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19.54±9.65.下肢无创伤组27例,手术取栓7例。死亡1例,溶栓治疗20例;随访16例(1~5年),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2.5%、30%、37.5%、33.3%、40%。下肢有创伤组22例。2例因股静脉损伤行手术治疗,溶栓治疗20例;随访15例(1~5年),症状复发率分别为6.7%、14.3%、15.4%、18.2%、25%。结论: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严重创伤患者,应接有无下肢合并伤分为二种类型。合并下肢损伤者溶栓治疗效果良好;及早诊断是挽救肢体、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