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治疗妇女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准备接受IVF-ET治疗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50例健康受试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研究组妇女实施2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及SDS1次,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较心理干预前下降(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IVF—ET妇女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
陈雄虎  吴丽娟  李桂兰 《海南医学》2013,24(19):2956-2958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择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1),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Inventory,STAI)作为焦虑评估工具,予入院后第一天及出院前一天行评估.干预组患者于住院期间在各项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音乐干预,每日3次(晨起、午休前、晚睡前),每次30 min,手术全程音乐干预.对照组给予干预组相同的治疗与护理,音乐干预除外.比较分析两组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的差异.结果 入院后两组患者的状态-特质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状态-特质焦虑评分在出院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音乐干预可较好改善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  相似文献   

3.
李慧兰 《现代医学》2014,(8):905-90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6例围绝经期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为38.27±5.81和46.14±6.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91±6.36和56.56±8.34(均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理机能、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和环境关系的评分为36.31±5.24、9.42±2.58、9.73±2.78、17.01±4.31和14.15±1.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52±4.64、7.26±2.13、8.31±2.28、15.41±4.01和12.74±2.17(均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重组卵泡刺激素(FSH)与尿FSH,哪种对高龄妇女应用效果更好。设计:在大学体外受精(IVF)中心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机构:大学IVF中心。患者:年龄>39岁接受IVF的妇女(n=257)。干预:在第1个IVF周期的患者随机分为2个研究组:121例接受重组FSH,120例接受尿FSH,2组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绪障碍与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随机抽取围绝经期妇女11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汉密顿焦虑和抑郁量表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价,分为对照组(n=56)、焦虑组(n=28)、抑郁组(n=19)、抑郁焦虑组(n=11),比较4组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的睾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抑郁与焦虑评分与孕酮水平变化呈现负相关性,与睾酮水平变化呈正相关性(P<0.05);焦虑组患者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与抑郁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情绪障碍存在密切关系,临床上应严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念干预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二胎高龄夫妇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生殖科接受IVF-ET二胎高龄夫妇群体126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63对(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和干预组63对(常规正念干预措施),6周后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临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100各个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二胎高龄夫妇实施正念干预,对缓解他们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具有一定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遵医行为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接受人工流产术妇女的术前焦虑情况,评估护理干预对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服务站120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术前30 min和护理干预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孕妇的焦虑程度,分析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的变化和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1 4,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6.5±8.7)分,明显比对照组低(t=3.907 1,P〈0.01);干预前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差值为(7.8±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7)分(t=8.235 9,P〈0.05);观察组术中轻度疼痛占81.67%,远高于对照组的61.67%(χ2=5.909 7,P〈0.05)。结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人工流产术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需要采用护理干预,缓解焦虑,帮助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受术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心理特征,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护理人员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不作此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恐惧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手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IVF—ET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措施提高IVF—ET成功率.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间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IVF—ET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3例,研究组在进行IVF—ET治疗前后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心理干预前较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的显著低(P〈0.01),研究组的妊娠率(45.63%)与对照组(3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IVF—ET疗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按照数字平行分组法将96例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手术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情绪状态。结果2组经相应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与护理前对比均显著减轻(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无痛人流手术者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利于术者积极配合手术,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焦虑抑郁的调查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反应,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D),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0例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的心理干预,实验组接受相应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变化。结果通过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x^2=8.438,15.156)。结论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接受化疗并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13.
殷巧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96-149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为临床护理工作做出有益指导.方法 把8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状态改善显著(P<0.05),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加强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国冰 《广西医学》2010,32(6):738-74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加强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两组均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孕妇按常规护理进行术前准备和手术,实验组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9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屈服、回避评分均明显更低,而面对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格特质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甲状腺癌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智慧 《大家健康》2014,(8):295-29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本妇幼保健院登记在案的围绝经期妇女105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不给于任何干预进行空白对照,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保健干预,比较两组围绝经期妇女的度过更年期时间情况以及心理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度过更年期时间2年以下的38例,2年-4年的12例,4年以上的3例,平均时间为(2.58±0.25)年,对照组度过更年期时间2年以下的11例,2年-4年的32例,4年以上的9例,平均时间为(3.86±0.42)年,对照组度过更年期平均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t=25.144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严重焦虑、焦虑比例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系统化保健干预,可以有效缩短围绝经期妇女的更年期时间,并且降低围绝经期妇女的精神焦虑程度,值得各基层医疗机构组织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为分两组,对照组(n=31)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n=35)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每周2次,6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6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6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S:P〈0.01;SDS: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为70.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程丽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64-3865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产妇中抽取86例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样法分成2组,观察组(n=43)采取产前检查护理,对照组(n=43)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以及产程。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是83.72%,剖宫产率是16.28%,总产程是(9.91±2.24)h,S-AI焦虑评分为(51.04±2.45)分;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是58.14%,剖宫产率是41.86%,总产程是(14.62±2.55)h, S-AI焦虑评分为(59.45±3.18)分。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总产程以及S-AI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检查护理有助于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其产程,并改善产妇产前心理状态,可作为产前首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谷平平  李光照  王倩 《黑龙江医学》2023,47(22):2727-2729
目的:探讨压力接种训练(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SIT)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焦虑、抑郁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8周SIT。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及6 min步行试验(6 MWT)的距离。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3、5.549,P<0.05)。干预后,干预组6 MWT的距离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5)。结论:SIT能够缓解CHF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CHF患者的活动能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目标性功能训练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锥颅微创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锥颅微创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干预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目标性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ESCA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AS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5.12%(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目标性功能训练能够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治疗期间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