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弥补传统内外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不足,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挽救缺血性心肌组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外周及造血干细胞中内皮祖细胞(EPC)表面抗原KDR、CD34的识别,对EPC分化和扩增,使其增加血管新生.该文着重就缺血心肌血管的再生机制、内皮祖细胞的来源、体外扩增及靶向定位、细胞表型作了归纳.对于细胞移植用于严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试验初步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减轻,MRI显示心肌灌注和心肌功能均有改善,但该研究仍处于Ⅰ期临床阶段,进一步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有待明确细胞移植的长期疗效、靶向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搭桥术中从胸骨和肋骨骨髓中富集CD34^+干细胞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便于进行心肌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探索一种搭桥术中从胸骨和肋骨骨髓中快速富集CD34+干细胞的方法.方法搭桥手术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65.4±8.9)岁,平均体重(60.8±14.6)kg.术中从胸骨和肋股骨髓中多点抽取骨髓,MiniMACS分选系统分离纯化骨髓CD34+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富集的CD34+细胞纯度,镜检细胞活力,计数富集干细胞的时间.结果本方法抽取的骨髓液20~30ml,可富集(1.7±0.8)×107个CD34+干细胞,纯度(95.8±1.6)%,活力(95.3±1.6)%;从抽取骨髓到富集到可用的CD34+细胞用时3.5~4 h.结论搭桥术中从胸骨和肋骨骨髓中可快速富集理想的CD 34+干细胞,获取细胞隐蔽,患者无痛苦,分选时间短,可在搭桥手术结束前提供心肌注射使用,为心肌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弥补传统内外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不足,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挽救缺血性心肌组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外周及造血干细胞中内皮祖细胞(EPC)表面抗原KDR、CD34的识别,对EPC分化和扩增,使其增加血管新生。该文着重就缺血心肌血管的再生机制、内皮祖细胞的来源、体外扩增及靶向定位、细胞表型作了归纳。对于细胞移植用于严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试验初步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减轻,MRI显示心肌灌注和心肌功能均有改善,但该研究仍处于Ⅰ期临床阶段,进一步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有待明确细胞移植的长期疗效、靶向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化疗 G-CSF方法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时,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 16例拟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应用化疗 G-CSF方法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期间,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及外周血CD34 和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1.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应用G-CSF前,骨髓中CD34 细胞的初始值为(0.52±0.31)%.应用G-CSF 48 h后,CD34 细胞测定值为(1.22±0.42)%,较前有明显增加(P<0.001).CD34 细胞的高峰值出现在应用G-CSF 96 h后,为(2.23±0.34)%,较未应用G-CSF时差异显著(P<0.001).2.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应用G-CSF前,外周血CD34 细胞测定值为(0.39±0.27)%.在应用G-CSF 72 h后外周血中CD34 细胞的测定值为(1.29±0.64)%,较前有明显增加(P<0.001).应用G-CSF96 h后,CD34 细胞的测定值达高峰,为(1.41±0.73)%,较未应用G-CSF前差异显著(P<0.001).3.无论是否应用G-CSF,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处于倒置状态,应用G-CSF后随CD34 细胞的逐渐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应用化疗 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时,其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体骨髓细胞心肌内注射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脉搭桥术(CABG)中直视下心肌内注射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4例,随机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移植组除常规手术治疗外,同期术中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多点注射到缺血心肌内。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用经胸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6.
G-CSF对不同人群CD34+细胞及T细胞亚群影响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时,异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的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最佳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间.方法对12例健康供者和16例化疗7 d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以G-CSF 150 μg/12 h,皮下注射,连用5 d.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①应用G-CSF前,两者骨髓CD34 细胞有显著差异(P<0.01).应用48 h后,两者的骨髓CD34 细胞均较前有明显增加(P<0.01),两者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者的骨髓CD34 细胞高峰值出现在96 h后,较应用前差异显著(P<0.01),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②应用G-CSF前,两者的外周血CD34 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72 h后,两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均较前有明显增加(P<0.01),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96 h后,两者的CD34 细胞达高峰,较应用前差异显著(P<0.01).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应用G-CSF对两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96 h后,异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的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均达到高峰,可适时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马莎 《医学综述》2012,18(16):2557-255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多向分化潜能,使其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热点,可通过促进心肌细胞、血管生成,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抑制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而减轻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而自体干细胞移植不涉及伦理学问题,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细胞易获得,已在临床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疗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AAV2)载体能否有效转导人骨髓CD34 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构建、包装、纯化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2/GFP),转染骨髓CD34 造血干/祖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转导后48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并比较羟基脲(HU)处理前后rAAV2/GFP对CD34 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rAAV2/GFP对CD34 细胞的转染效率为5.3%±1.7%。经羟基脲预处理后达13.2%±2.8%,rAAV2/GFP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为23%±3.6%。结论:rAAV2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高于骨髓CD34 细胞,羟基脲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rAAV2对CD34 细胞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9.
骨髓单个核细胞冠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和已失去介入或冠脉搭桥机会的晚期缺血性心脏病(IHD)所致心力衰竭患者20例,抽取骨髓后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外周动脉穿刺注入冠脉。结果:自身骨髓单个核细胞冠脉内移植,对缺血、梗死心肌的恢复和改善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的近期疗效。结论:该方法在临床上简易、可行,不良影响少。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庆  张宝玺 《医学综述》2004,10(8):494-496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细胞增殖、分化一起维持着多细胞机体的平衡。造血干细胞缺乏导致造血功能衰竭一直被认为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主要发病机制。最近发现AA患者骨髓中CD34^ 细胞凋亡增强是其数量缺乏原因之一,并证实Fas/FasL系统参与了诱导AA患者骨髓中CD34^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多伦多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宣称,他们已发现人骨髓中的一类新的干细胞,这一发现可能完全改变了骨髓移植(BMT)的程序。这种新细胞(被称为CD34-阴性,CD34~-)比CD34-阳性(CD34~+)细胞更具基础性,CD34~+细胞被认为是整个人体血液系统的基础。 CD34~+细胞之所以被称为CD34~+,是因为在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一种被称作CD34的蛋白标记物,CD34~+细胞一直被认为是最基础的干细胞,它能形成所有血细胞谱系。由于CD34~+细胞的根本作用  相似文献   

12.
骨髓基质细胞支持CD34+细胞扩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体外模拟造血微环境,观察CD34^ 细胞在骨髓基质细胞支持下的扩增效应。方法将免疫磁珠阳性选择分选的骨髓CD34^ 细胞接种于构建的基质细胞层培养,通过骨髓基质细胞支持CD34^ 扩增的细胞总数及集落形成细胞数(Colonyforming Cell。CFC)的变化,评价骨髓基质细胞支持CD34^ 细胞扩增的功能。结果 扩增后细胞总数及CFC数分别增加,表示骨髓基质细胞能很好地支持CD34^ 细胞扩增。结论 体外证实了骨髓基质细胞在造血干细胞更新、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法(MiniMACS)能否用于纯化小鼠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方法应用免疫磁珠纯化小鼠骨髓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评估纯化效率,检测纯化后的细胞活力.结果纯化后CD34+细胞纯度81.5%(范围76.80%~85.38%),回收率47.54%(范围40.50%~54.31%),纯化前后细胞活力不受影响(P=0.169).结论应用MiniMACS纯化小鼠骨髓可获得高纯度CD34+细胞,并不影响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14.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比较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差异。方法梯度离心法提取兔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常规贴壁生长,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细胞CD44、CD29、CD34的变化。结果培养的细胞呈纤维状、克隆样生长;免疫组化表明CD29、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流式细胞的结果表明90.26%的细胞表达CD29,89.76%的细胞表达CD44,仅有5.15%的细胞表达CD34。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的部分表达与人相同,可用于相关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细胞治疗技术利用骨髓干细胞介导血管及心肌的再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中医药对干细胞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现针对几味中药干预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分离及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利用流式分析法检测CD34+细胞数;利用内皮细胞集落培养法观察干细胞的内皮分化能力;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率及下肢血管新生率观察移植治疗效果。结果分离纯化的骨髓液中CD34+细胞浓度为(4.499±0.612)×105/mL,单个核细胞(MNC)浓度为(3.051±0.803)×107/mL,内皮形成集落数为(9.02±3.11),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新生率达31.25%。结论分离纯化的骨髓干细胞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移植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离、纯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AA)患者骨髓CD34^ 细胞,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42例AA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骨髓液采集和有核细胞分离,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4^ 细胞,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作CD34^ 细胞的纯度检测。结果 骨髓CD34^ 细胞纯度达95%—99%,AA患者骨髓CD34^ 细胞多呈单个、散在分布,着色较淡;而对照组骨髓CD34^ 细胞多呈均匀或丛簇状分布,着色较深。结论 应用MACS分离从骨髓CD34^ 细胞,特异性强、纯度高,是研究从骨髓CD34^ 细胞功能、形态的最直接、客观、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免疫磁珠法分离提纯骨髓造血干细胞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建立免疫磁珠法体外分离提纯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分选 CBA(H - 2 K)小鼠骨髓细胞的 CD34+ CD38- Scal+ 细胞群 ,台盼蓝染色观察活力 ,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的 CD34+ CD38- Scal+ 表达阳性率 ,骨髓造血干细胞 (HSCs)在体外克隆形成的分析 ,HSCs在体内造血功能重建的分析。结果 :分选后 CD34+ CD38- Scal+ 表达阳性细胞纯度达 (86 .5± 3.2 ) % ,细胞活力为 (95 .8± 2 .2 ) %。结论 :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分选系统是一种有效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分离提纯方法 ,省时、简便、纯度高并对细胞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提纯的细胞可直接用于后续实验  相似文献   

19.
秦超  莫雪安  陆锐  凌莉  莫武宁 《医学争鸣》2004,25(3):233-235
目的:获得高纯度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及其亚群,用于多发性硬化(MS)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用免疫磁珠法(MiniMACS)从MS患者骨髓中富集CD34^ 细胞后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t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纯化CD34^ /CD38^ 和CD34^ /CD38^-细胞亚群.结果:MiniMACS分选的CD34^ 细胞群纯度达91%,FACS分选的CD34^ /CD38^-和CD34^ /CD38^ 两细胞亚群纯度可达98%以上.结论:MiniMACS和FACS两者结合可迅速大量纯化HSC/HPC及其重要细胞亚群,可用于临床MS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研究HSC/HPC及其亚群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能否采用纯化CD34+造血干细胞混合一定量纯化CD3+T细胞移植达到既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又保留移植物的抗白血病效应(GVL). 方法 (C57BL/6×615)F1代接种L615白血病细胞株建立小鼠白血病模型作为移植受鼠,利用免疫磁珠纯化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及脾脏CD3+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纯化前后CD34+、CD3+细胞百分比,观察单纯移植CD34+细胞及混合不同数量级CD3+细胞后受鼠生存时间、GVHD、GVL效应,移植后骨髓造血重建细胞来源. 结果纯化CD34+细胞1×10+6移植组100%死于白血病复发;CD34+细胞+纯化CD3+细胞(1×10+7)移植组生存期明显延长,50%死于白血病复发,无GVHD表现;CD34+细胞+CD3+细胞(5×10+7)移植组长期存活,无白血病复发,无GVHD表现;CD34+细胞+CD3+细胞(1×10+8)移植组62.5%死于GVHD,37.5%长期存活;CD34+细胞+CD3+细胞(1.5×10+8)移植组100%死于GVHD.移植后生存时间>60 d的受鼠骨髓造血重建细胞y染色体检出率为100%. 结论移植物中CD3+细胞数量与GVHD和GVL效应密切相关,通过限定移植物中的CD3+淋巴细胞的含量能够保留GVL作用而有效控制GVHD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