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AIDS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井冈山学院非医学专业6个班共357名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实施健康教育后再进行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的AIDS相关知识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利用学校的组织、教学特点,在大学生中开展AIDS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可推动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护理专业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评价营养教育效果。方法2007年3~6月,在济宁医学院护理专业部分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调查198人,教育后调查137人。教育后营养知识和态度分数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教育后提高了对某些营养素与食物关系和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营养行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济南外国语学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 2 0 0 3年随机抽取济南外国语学校 3 0 0名初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 [结果 ]教育后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 (P <0 0 1)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有很大好转。 [结论 ]在学校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学高职生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方法]开展一系列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社会宣传等。健康教育前后分别测评学生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健康教育前各班艾滋病预防知识平均成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健康教育后各班平均成绩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班健康教育前后平均成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前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艾滋病预防知识,考试成绩平均90.89分,健康教育后考试成绩为94.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自我保健和人群艾滋病预防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学校健康教育对其影响,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德清县城镇和乡村学生,采取匿名自填式答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0.9%~91.9%;传播途径知晓率为22.0%~93.1%;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持正确态度,对感染者不存在歧视;大部分中学生赞同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城镇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程度好于乡村学生(P〈0.05),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也更少(P〈0.05)。结论目前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有一定的水平.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学校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学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做到知、信、行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山西医科大学461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医科大学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西医科大学学生共461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结果]医学生在强迫、焦虑、恐怖、偏执、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7项因子中的分数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学生之间只有强迫、焦虑、偏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7项因子中具有心理问题;女生较男生容易产生焦虑症状。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医学生的心理防护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大学预防艾滋病知信行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在综合性大学内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信行等情况的调查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学生1500名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以AIDS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为内容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236份.[结果]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预防AIDS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在预防AIDS知识和行为方面,女生优于男生,低年级优于高年级,医学生优于其他学科学生;并且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预防AIDS的态度和信念也有不同程度地影响.[结论]艾滋病的预防工作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健康教育者们应高度重视以学校为基础的艾滋病干预.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几所中学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艳丽  李云  涂国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91-3892,3895
[目的]了解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卫生行为以及学生就餐情况,为开展相应的、积极的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武候区抽取2所高中,在金牛区抽取2所初中,以其中2461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4.79%,高中生为68.6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76%的初中生,94.35%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关注食品卫生知识;76.5%的初中生,74.98%的高中生表示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在对食堂满意度调查中,初中生有13.5%表示满意,高中生中仅有1.69%表示满意。[结论]中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较低。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卫生行为的形成,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莱芜市初中生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讲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对艾滋病(AIDS)的认知现状,评价实施AIDS健康教育讲座效果,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媒体及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208名学生开展了一次为期2课时的预防AIDS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后学生的AIDS知识平均分分别为19.6和30.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对AIDS及AIDS患者的认识和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性观念未因本次教育而改变。[结论]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但一次教育活动不足以改变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态度,系统、全面的AIDS健康教育,对遏制AIDS的蔓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沂市部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0月,在临沂市兰山区城区抽取初中、高中各i所,对i098名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65.31%,干预后为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态度的正确率干预后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及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对这两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华大学非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共612人,医学院计754人进行调查。将两者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方面的差异。[结果]非医学院校与医学院校大学生在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和对待AIDS的态度等有关认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非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应加强有关AIDS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应加强有关AIDS仿制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太原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  唐柳妹  姜峰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51-853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山西省太原市6所高校3000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383份,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7.7%,医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好于非医学生。74.9%的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持有正确态度,且正确态度持有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P〈0.01)。83.2%的大学生对校园艾滋病宣传活动表示肯定和接受,女生接受的比例高于男生(P〈0.01),大学生艾滋病的自我预防行为和宣传抗击艾滋病的行为形成率均在60.0%以上。医学生正确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女生在做防艾志愿者和不共用注射器的行为上要好于男生(P〈0.01)。男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而女生为广播电视。结论山西省高校艾滋病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艾滋病教育应加强态度的教育,知识宣传应把握全面性。  相似文献   

13.
刘曙光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57-2759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学校预防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临沂市某学校医学专业随机抽取在校学生338人,对其进行多种方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前后2次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态度发生正向转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潍坊某医学院部分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2007年,在某医学院整群抽取1~4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949人,95%以上知道艾滋病的准确命名、病原体、攻击系统及主要传播途径,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医学专业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92.73%认为应关心同情艾滋病病人,只有31.14%表示还会和感染了艾滋病的舍友同宿;60%左右未形成对艾滋病病人的正确行为。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结论]医学院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及态度较好,医学专业学生好于非医学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婚检女青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为在婚前女青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10月,在枣庄市市中区妇保院对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724名女青年进行健康教育,并于教育前后进行相关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724人,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3.82%、74.67%(P〈0.01),健康教育后母婴传播艾滋病知晓率由51.08%上升到92.98%;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健康教育后有所提高,但部分人仍然存在歧视。[结论]婚检女青年艾滋病知识水平不高,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中牛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信念的认知水平,探讨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2004年9月、11月,在章丘四中对4517余名高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对艾滋病持正向态度者所占比例,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性别差异,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深圳市大专院校各院系大一、大二学生527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生艾滋病知识总分高于女生。男女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相同,为科普书籍、好朋友、报刊杂志及网络,最能接受的性知识传播途径均为同学/同伴、专家、自学。38.7%的男生和12.6%的女生承认有过性行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方面,男生比女生更为开放,而在安全性行为意向方面,女生显著强于男生。[结论]男女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多个方面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在今后对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教育中应考虑这种差异,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8.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济南市两所大学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一、二、三年级472名学生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诊断、治疗知识知晓率普遍超过80%。医学生对于蚊子叮咬和共用浴池不会传播艾滋病、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可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医学生“愿与艾滋病感染者继续交往”和“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医学生较非医学专业学生无偿献血率高,而性交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少(P<0.05)。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都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应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5月,分层整群抽取昆明医学院学生864人、云南民族大学学生84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HIV可以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无保护性行为传播,与多人发生性关系可以增加感染HIV风险的知晓率超过90%,对与HIV感染者一起玩或工作、使用公用马桶不可能感染HIV的知晓率较低。多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P<0.01或<0.05)。[结论]大学生已掌握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但非医学生的知识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淮南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检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为相关部门开展中学生防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淮南市3 000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淮南市中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和书籍等途径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经过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从干预前的44.1%提高到干预后的86.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取干预措施后,学生们除“是否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外其它方面态度均得到明显正向转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其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得到明显正向转变,提高了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预防宣传,同时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减轻学生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