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后持续性呃逆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持续性呃逆提供参考。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持续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仅予丙戊酸钠口服或鼻饲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或鼻饲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煎中药敷贴(降逆止呃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7d。对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钠口服或鼻饲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煎中药降逆止呃膏敷贴治疗脑卒中后性持续性呃逆疗效显著,其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丙戊酸钠治疗,且免煎中药敷贴治疗毒副作用少,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镇膈熄呃汤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73例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3岁,采用镇膈熄呃汤治疗,2次/d,疗程3d;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6岁,采用甲氧氯普胺、山莨菪碱、氯丙嗪穴位注射及针灸等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膈熄呃汤是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术后呃逆是外科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呃逆时腹压升高,易使伤口崩裂,吻合口瘘结扎线脱落导致出血渗出感染等,西医对本病给予安定谷维素等对症处理,效果较差。为此,我们尝试用中医中药治疗术后呃逆。方法从2001年元月至2009年12月,将307例术后呃逆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187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止呃饮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谷维素、维生素B6、安定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187例总有效92.57%,对照组总有效率50.83%,根据统计学处理P=0.001<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医中药止呃饮加味治疗术后呃逆效果较好,能促进伤口愈口,缩短病程,因此不失为治疗术后呃逆的一种好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种中药配方治疗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及其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7例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49例应用中药配方水煎服服用,对照组48例应用甲氧氯普胺肌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一周后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显效情况、便秘的发生率、呼吸道感染率、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等。结果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89.5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便秘(2.08%vs24.49%)、呼吸道(2.08%vs16.33%)、消化道出血(4.17%VS20.41%)、肝功能损害(2.08%VS16.33%)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8.33%VS8.16%,P〉0.05)。结论该中药配方能有效治疗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9.
地塞米松注射液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有影响糖代谢、抗过敏、抗毒、抗休克等作用.溃疡病、血栓性静脉炎、糖尿病、进行性精神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慎用或忌用.长期应用可引起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浮肿、低血钾、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精神欣快、毛发增多、痤疮、抵抗力低、骨质疏松、生长缓慢.本为抗过敏特效药,国内罕见其自身有过敏反应的报道.现将笔者门诊中遇见的2例因滴注地塞米松诱发顽固性呃逆并用中药治愈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更年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病,西医治疗常采用止血和激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靠刮宫止血或切除子宫痛苦大,花费高,笔者采用固本止崩汤加味治疗2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术后顽固性呃逆3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顽固性呃逆常因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刺激而发生,膈下、胸腔积液、感染、胃肠胀气等因素都可导致。可采取利他林、氯丙嗪等药物治疗,可显着缓解病情,对由于感染、胸腔积液等因素所致呃逆,则行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
呃逆是膈肌和胁间肌等辅助呼吸肌阵发性不随意挛缩,声门闭,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生的特征性声音,较长时间的呃逆可防碍患者进食及睡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往西医治疗如胃动力药、钙拮抗剂、镇静剂疗效较差,本人采用异丙嗪、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18例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治疗经验。对1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病例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少数病例可并发顽固性呃逆,奥美拉唑联用氯丙嗪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对呃逆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特别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8 年8 月至2011 年5 月,共收治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73 例,通过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08月—2012年05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4982岁。其中脑出血12例(丘脑出血5例,壳核出血4例,外囊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脑梗死17例(脑干梗死8例,基底节区梗死7例,小脑梗死2例)。病程最短者1 d,最长者15 d。合并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者3例,电解质紊乱者18例(低钾血症5例,低钙血症9例,低镁血症8例,低钠血症12例,部分有重叠现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尼莫地平40 mg,3次/ 相似文献
16.
黎孝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4):159-159
1呃逆 患者,女75岁,农民。2007年7月23日初诊。10d前呃逆频作,经西医治疗,呃逆停止。3d后又复发,前来就诊。症见呃声低微,气不接续,呃时全身震动,面色苍白无华,手足不温,食少困倦,唇干,舌红少津,脉虚细数。此属脾胃气津两虚、气虚上逆所致。治宜益气和中,生津养胃,降逆止呃。以旋复代赭汽加减:旋复花(包)5g, 相似文献
17.
药物过敏性口腔炎,都有程度不同的皮肤病征。我院于2001年9月~2004年9月治疗21例服西药后引起口腔炎的病人,大都在外院用了西药抗过敏制剂,因疗效不佳来我院,经用中药治疗后,迅速获得好转痊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2002年共治疗腹部术后引起的膈肌痉挛23例,应用中医理论的降逆止呕为主,滋养胃阴,健脾化痰而组成的复方降逆止呕汤,经治疗腹部术后膈肌痉挛2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男,78岁,以外伤性髋部疼痛伴功能性障碍主诉入院,住院后给予全身检查及各项化验检查,X线片示: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治疗以及留置导尿。术后第2d,病人出现偶尔的呃逆反应,临时医嘱给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针剂10mg,肌肉注射,症状缓解。但3d后,呃逆反应频发且引发膈肌严重痉挛,甚至造成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盆腔粘连患者行妇科手术后加用中药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6—01/2008—01收住的妇科手术时发现盆腔严重粘连的患者45例,给予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加用中药联合治疗。结果:近期退烧止痛有效率达100%,远期预防腹疼腹胀有效率达93.7%。结论:盆腔粘连严重的患者行妇科手术加用中药治疗,术后康复快,抗生素应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