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伴有明显的色素膜炎和低眼压。由于其视网膜脱离范围大、PVR进展迅速,以及伴有脉络膜脱离,手术时容易造成裂孔的遗留,致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失败。我科从1994年5月至1996年2月采用术前静脉点滴大剂量激素,脉络膜脱离复位...  相似文献   

2.
3.
环扎加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冲达  李刚   《眼科新进展》2000,20(1):52-53
目的 探讨环扎加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9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中68例采用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28例采用环扎加压放液手术。结果 环扎加压不放液1次手术成功充91.18%,环扎加压放液1次手术成功率82.15%,未愈11例中5例再次环孔加压术治愈,总治愈率共达93.75%,6例改全玻璃体切割注气术治愈。结论 环扎加压术是治疗一般视网膜脱离最广泛的手术方法,其治愈率达90%以上,并对放液  相似文献   

4.
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Gottlied发现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着脉络膜脱离的发生视网膜下液明显减少,认为是由于脱离的脉络膜隆起对裂孔产生“塞”的作用所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脉络膜脱离消失,视网膜下液增多。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讨论这一表现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院玻璃体视网膜中心收治了较多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治疗不同于一般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此在中心业务会上专门进行了讨论,现汇集各位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预防性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虹  黎晓新 《眼科研究》1998,16(1):60-62
目的比较和评价预防性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临床效果。方法对1988年10月到1996年7月预防性治疗RRD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70例患者近视眼占70.7%。经预防性治疗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其中16只眼经激光封孔失败后改行视网膜冷冻联合外加压术。经预防治疗后新裂孔出现为23只眼(7.04%),出现黄斑部视网膜前膜13只眼(4.32%)。术后视力不变及改善者占93.56%。结论预防治疗RR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不放液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28眼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8眼中一次成功25眼,视网膜下液在1~2天吸收为13眼,3天~1周内吸收为12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结论 在成功封闭裂孔后,脉脱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可自行吸收,手术成功率高,可有效减少放液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告采用合力外加压手术治疗44例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随访3 ̄12月,44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00%)。术后获得0.02以上视力32例(72.2%)。脱盲率达到68.18%,描述了手术操作要点。讨论了合力外加压手术的原理和效果,指出该术式的优点是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加压嵴以推顶裂孔,术中不放液,黄斑孔不电凝,不冷凝。强调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方臻  高青 《眼科新进展》1995,15(3):35-37
孔源性机网膜全脱离的手术治疗是当今孔源住机网膜脱离手术中较困难者,手术成功率低.近年来,笔者采用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或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综合治疗23例.出院时解剖性机网膜复位22例成功.随访2年至半年,其中1例视网膜PVR牵引再次全脱离;1例在地院治疗失败,其余20例视网膜均复位,并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现报道如下:一、病例与手术方法1、病例随机选择23例税网膜全晚离,其中男门问女6例,均为单眼患者.左眼10眼,右眼间服.据患者主诉及原始病例记载视网阳脱离发生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为23年.无晶体限视网…  相似文献   

12.
环扎加压不放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报告了97例9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运用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治疗,总成功率达92.92%,其中:按赵氏膜分级,Ⅰ—Ⅱ:96.20%;ⅢA:88.24%。提出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具有手术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较广的适应症。讨论了视网膜下液吸收的机理,影响视网膜下液吸收的因素,认为视网膜下液的吸收,不受年龄、屈光状态、脱离范围、视网膜下液量的影响,而主要与脱离时间及裂孔是否被封有关。对手术操作要点作了说明,提出建立一个良好的加压嵴以推顶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认为该手术同样适用于伴有脉络膜脱离,无晶体视网膜脱离及部分再手术的患眼,值得在临床上更好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0例分析任高英,马志中,张卯年,窦宏亮我们对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84次手术治疗(双眼手术6例、单眼先后2次手术8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1临床资料1.1对象患者70例,年龄8~66岁,男43例...  相似文献   

14.
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脉络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原因不明和自发的特性。就其发生、表现和治疗存在很多的争议,在此结合文献讨论相关问题,希望增进对疾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14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43例(147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般临床资料、眼部情况、手术类型及治疗结果。本组出院时136眼痊愈(92.5%);随访2月至6年的43眼中34眼痊愈(79.0%)。讨论了视网膜脱离的易发因素、术式选择、手术注意事项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两种巩膜外手术方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220例220眼,其中复杂性视网膜脱离70例70眼,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50例150眼。分别实施巩膜环扎+外加压+冷凝+放液(或不放液)术及巩膜外加压+冷凝+放液(或不放液)术。 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对复杂性RRD和非复杂性RRD的效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为89.3%,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一次性成功率仅为72.9%。 结论:巩膜外手术对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而巩膜环扎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并非完全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连续治疗的12例合并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所有病人术前术后均用激素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率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0.42个月,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1.67%(11/12)。再次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10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液氮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我院1989-1995年期间收入院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89例(299眼),采用自制液氮浸冷式冷凝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89例(29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中,男14例,女95例。单服279例,其中右眼149例,左眼130例;双眼10例。年龄9岁~69岁,平均35.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年,2周以内者116眼,2周~3月137眼,3月~1年对眼,1年以上15眼。近视227眼,其中高度近视130眼;远视5眼;正视67眼。脱离范围在1个象限以内者28眼,2个象限136眼,3个象限92眼,全脱离43眼。单个裂孔198眼,多个裂孔101眼,裂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简易气囊扣带术.方法 选择5例患者实施气囊扣带术.气囊经球结膜切口插入视网膜裂孔相应部位的球结膜下.扩张气囊,产生顶压效果,促使视网膜下液吸收.术后1~2d在视网膜裂孔周围行眼底激光光凝封闭裂孔.5~7d后取出气囊导管.结果 4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1例因新发生的视网膜裂孔再次脱离,施行传统的巩膜扣带术成功复位.所有病例随访一年以上未发生视网膜的再次脱离.结论 对于特定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气囊扣带术相对于传统的巩膜扣带术而言是简易有效地治疗手段,值得尝试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漏诊原因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漏诊病例32例。误、漏诊时间为7天至3年半;误、漏诊的主要原因为医生对眼病知识掌握不全面,检查不系统及病史询问不详等。对如何减少误、漏诊提出几点建议。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188-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