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但临床中还包括"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辨证、辨病和辨症历来是互为补充的完整理论体系,文章指出中医临证完整的诊疗体系应是辨证、辨病与辨症的有机融合,应准确运用三辨诊疗体系——"辨病为先,辨证为主,参合症状,立法制方"。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工作中广泛应用“辨病与辨证结合”已职得显著的成效,所谓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然而,单讲中医只强调辫证论治,不重视辨病,是片面的,应看到辨中医的病在“辨病与辨证结合”中的必要性。为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1-4]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5-9],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中医辨病论治由于历史条件限制,缺乏统一的疾病命名标准,导致辨病论治的困难.但若过分追求在西医辨病的病名下硬划分几种证型来遣方用药,不但不会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反而还会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10].本文将从病、证、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阐述必须以中医特色和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为前提,适当参考西医病名,对中医病名规范化,使中医辨病论治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4.
提出继承传统中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的关键是要创新与完善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除了必须发展微观辨证,实行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以外,还必须发展辨病论治,实行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有利于对疾病的性质与预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辨病论治应根据病情实行阶段论治,注意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无论是辨病论治,还是辨证论治,都必须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都必须坚持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医眼科临证时,应充分结合中西医诊断技术考虑眼部病因,辨清全身病机,整体辨证与局部辨病相结合,目症与全身症状相结合,眼部检查与舌象脉象相结合,灵活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多层次分析、综合辨证、确定证侯,提出合理的治法与方药,对提高眼病疗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均为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常用方法,二者各有所长。"病"反映的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代表了该病的基本矛盾,"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肾病临床表现往往较少或无,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寡证"或者"无证",临床实际诊疗过程中,肾病患者常常面临无证可辨的境地,而同一种疾病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此时辨病论治起到了更好的效果,因而相对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在肾病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临床诊疗中,对于症状不明显的肾病患者,可以依照"无证遵从有证,寡证遵从多证"的原则,注重"病"的不同进行辨病论治,可以得到更可靠的临床疗效。在肾病的临床治疗中,以辨病为主,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应作为主要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2014,(12):961-963
房定亚教授在临证中主张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对中医辨病论治有独到的观点和临证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了房定亚教授提倡的辨病论治思想体系:包括首辨病名,治病求本,专病专方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剖析了房教授力主辨病论治的初衷,以及其为了推进中医临床科研工作的深层考虑。房教授辨病论治思想体系完整、独到,对临证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次提出辨机论治的观点,从辨证论治的沿革与证、病、症的概念及其关系、中医辨证与病机分析、病机认识与辨病、辨证的一致性和辨机论治是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14-515
随着西医与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古已有之的中医辨病与辨证关系受到冲击。通过对中医学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特点的阐述分析,认识到中医辨病的缺陷。在肯定中医病证结合的基础上,医者需探索辨病与辨证新模式,即辨"西医病"与辨"中医证"。这不仅是弥补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不足,优势互补,促进其各自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现代医疗水平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235-2237
通过运用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碧桃干、锻牡蛎等收敛止汗之品治疗盗汗的数个有效医案,证明中医辨病论治的有效性。据此认为,不能因为辨证论治的优越性而轻易否定辨病论治在中医治疗学的地位。从古代本草对药物主治的阐述可知中医药学最初起源于辨病论治。对于病机相对比较单纯的疾病,可以运用辨病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所谓的辨证论治往往包含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内容。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在很大程度是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体现出来的。辨病论治具有容易掌握、运用方便、疗效确切、易于重复、不受中医证型欠缺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困扰等优点。大量以固定成方或中成药治疗某专病的临床试验及实践,其实都是对中医辨病论治功用的"默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