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一些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来讲,由于易于固定,起搏阈值低等优点,右心室起搏常将起搏电极置于心尖部,但长期随访发现,心尖部起搏可改变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造成二尖瓣反流、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研究发现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室功能的保护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有利,由于右室流出道起搏靠近His束,电活动近似正常生理状态,可使左右心室电-机械活动更协调,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并保护心功能,因此,右室流出道起搏是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于起搏器植入前和植入后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植入前后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并根据患者起搏器植入年限(≤6月、6个月至3年、≥3年)和心室起搏百分比(≤35%、≥85%)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亚组的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共入选69例,两次超声心动图评估相隔时间6.5±4.6年。结果植入后三尖瓣轻微返流明显增加(P<0.01),而有临床意义(中、重度)的三尖瓣返流的发生虽有增加趋势但无差异(P>0.05);起搏器植入年限与心室起搏百分比各亚组之间新发或加重的三尖瓣返流无差异(P>0.05)。结论基础左心功能正常的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引起三尖瓣的轻微返流,有临床意义或加重恶化的三尖瓣返流很少发生,且与起搏器植入年限、心室起搏百分比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致起搏依赖患者起搏诱导性心肌病(PiCMP)的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本院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持续2年以上右室心尖部起搏依赖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时无结构性心脏病。起搏诱导性心肌病定义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右室起搏时心脏运动障碍,不伴其他已知原因的心肌病。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测量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并让患者填写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存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门诊患者中有55例符合纳入标准,诊断为PiCMP 8例。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正常心功能患者相比,PiCMP患者存在明显的左室重构[LVEF:(41±4)% vs.(62±6)%,P<0.05;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3) mm vs.(45±4) mm,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右室起搏时间、左右心室间传导延迟、QRS时限以及动脉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iCMP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浆BNP水平明显差于非PiCMP患者。结论: 长期右心室尖起搏致PiCMP的发病率不高,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形成与长期右心室尖起搏引起左室重构有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15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VVI型起搏器60例,DDD型起搏器55例。按最终心室累积起搏百分比(Cum%VP)分为3组:A组Cum%VP<50%(34例),B组Cum%VP≥50%~<100%(38例),C组为完全心室起搏,即Cum%VP=100%(43例)。通过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行运动耐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利钠肽(BNP)水平的检查,了解各组及不同起搏模式患者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8个月,与术前比较,3组均有心功能恶化趋势,即LVEF、BNP均有降低、升高的改变,但A组的改变幅度最小,C组的改变幅度最大,B组介于两者之间;②VVI与DDD起搏相比,对心功能的影响无差异,VVI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和脑栓塞发生率略高。结论:①老年患者在右室心尖部起搏情况下,随着Cum%VP的增加,心功能恶化程度增大;②VVI或DDD起搏模式不是影响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2例患儿,年龄分别为3岁、3岁6个月,均因运动耐力下降就诊,患儿分别于2.5年和1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外膜电极(1例植入单腔起搏器,电极放置于右室心尖部;另1例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位点为右房+右室心尖部),术后分别设置起搏频率为100~140次/分和110~180次/分。入院后心脏B超示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45~0.50和0.35~0.40。考虑为心室起搏频率过快所致的心功能受损,均予其下调起搏频率为70~140次/分。经上述处理后1个月随访时2例患儿心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65例,按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31例)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34例),记录并比较二组术中、术后起搏参数,并比较二组间的QRS时限,记录并比较二组术前、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晓辉  张博  于晓峰  谭虹 《心脏杂志》2015,27(2):169-171
目的:探讨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右室心尖部不同起搏比例与左室大小的关系。方法:6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起搏治疗:46例为右室心尖部起搏,20例为中下位室间隔起搏,随访12个月,心脏超声评价术前、半年及1年的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尖部起搏组按心室起搏比率分为≥30%、<30%两组,同样心脏超声评价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右心室心尖部组及右心室室间隔组,在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差别。心尖部起搏比率≥30%组与<30%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未见显著区别,而左心室在半年及1年可见左心室舒张末径变化有显著差异,随着起搏比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结论:右室起搏1年,起搏部位对左心结构及功能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心尖部高心室起搏比率(≥30%)可引起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的增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部位右室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 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和固定长房室间期(fixed long AV)两种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对双腔起搏器植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中远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入选70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MVP组和固定长AV间期组,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方式,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分别启用MVP模式和固定长AV间期模式.规范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室起搏比例差异以及相应的心超参数变化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 结果:MVP组心室起搏比例较固定长AV间期组心室起搏比例明显减少(1.0%对11.3%,P<0.01);固定长AV间期组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2个月明显下降、E/A比值降低,而MVP组心功能指标则没有明显变化.术后12个月固定长AV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缩短,而MVP组无明显缩短. 结论: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心衰患者,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状态下,MVP模式较固定长AV间期模式对患者长期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负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RVS)主动固定电极对植入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分为RVS起搏组(实验组,植入主动固定电极,n=42)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对照组,植入被动固定电极,n=36),以超声心动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左室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E/AI:L值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心功能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RVS起博组与术前相比较,FS、SV、CO、EF、E/A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博组在术后6个月F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V、CO、EF、E/A均高于RVS起博组(P〈0.05)。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起搏比例及平均心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S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病窦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36例)和RVA起搏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LVESV和LVEDV)、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各项起搏参数均无差别。术后3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在基础状态超声下无显著差别,在起搏负荷超声下HRVS起搏组的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5)。术后12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SPWMD和LVESV三项指标均显著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1);LVEDV小于RVA起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低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53例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均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模式(VVI),其中RVA起搏28例,RVOTS 25例。随访3~10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LVEF、左室内径缩短分数(FS)、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研究RVOTS与RVA起搏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心室起搏保证在80%以上,与手术前比较,RVOTS起搏时,LVEF、FS、CO、CI分别下降了3.46%±3.89%、1.20%±2.47%、(0.19±1.32)L/min、(0.09±0.52)L·min~(-1)·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5)。与手术前比较,RVA起搏时LVEF、FS、CO、CI分别下降了14.27%±5.83%、8.10%±3.79%、(1.56±1.11)L/min、(1.13±0.52)L·min~(-1)·m~(-2)(均为P<0.01),RVOTS起搏与RVA起搏相比LVEF、Fs、CO、CI明显改善(均为P<0.05),且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RVOTS起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起搏比例与左室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40例,回顾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起搏器植入后远期(3~4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下降趋势,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增大趋势,各参数在置入前与远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将起搏心搏数/总心搏数界值定为60%,按起搏心搏数比例高组(≥60%)及低组(<60%)两个组划分,起搏心搏数比例高组较低组LVEF[(49.2±14.1)%比(63.1±7.3)%]有明显降低,LVEDV[(120.7±69.8)ml比(65.4±10.9)ml]明显增大(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3~4年,左室出现功能和结构重塑,起搏心搏数比例越大,左室射血分数越低,左室越大。  相似文献   

1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项成熟应用于临床进展期心力衰竭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心脏失同步患者治疗方法。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从而导致心脏电机械失同步,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适时地将起搏患者右心室起搏系统升级为双心室起搏可以纠正右室起搏导致的心脏失同步,最大限度保持左、右双心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收缩同步性,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近来短期研究发现这种起搏系统升级可明显改善心脏活动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文章综述了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病理生理及升级右室起搏到双室起搏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显效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CAVB患者被随机分为RVOTS组(25例)和RVA组(25例),全部植入房室全能(DDD)型起搏器,分别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以DDD模式或心房同步心室抑制(VDD)模式起搏,心室起搏比例为100%。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术后6个月两组LVEF、FS无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12个月,ROVTS组LVEF[(57.29±2.87)%比(50.03±2.98)%]、FS[(34.24±2.59)%比(29.06±3.72)%]显著优于RVA组(P均<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顺序双心腔起搏、感知触发和抑制型(DDD)模式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行右心室电极室间隔(RVS)及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其中最终10例行RVS起搏,10例行RVA起搏。术后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月及1年,观察左心功能变化,检测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术后6个月,RVS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54%±5%、SV(46.2±6.8)ml与术前LVEF 53%±6%、SV(43.2±5.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INEF46%±6%、SV(34.3±5.8)ml与术前INEF 54%±8%、sV(42.3±6.8)ml比较均减低(P0.05),此时两组LV-EDV、LVESV较术前变化差异不明显;术后1年随访,RVS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54%±6%、SV(44.1±8.4)m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LVEF 43%±9%、SV(31.5±8.2)ml与术后6个月比较进一步减低(P0.05),RVS起搏组LVEDV、LVESV较术前仍变化不明显(P0.05),RVA起搏组10例患者LVEDV(71.2±8.1)ml、LVESV(41.8±6.1)ml均较术前LVEDV(68.5±10.7)ml、LVESV(27.1±3.4)ml增大。结论长期的RVS起搏对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而RVA起搏可降低左心功能,并造成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纵向应变比较不同部位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有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共60例,按1:1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根据分组结果分别将右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及右心室心尖(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术后起搏器程控并保证心室完全起搏后,进行二维斑点超声成像分析,记录左心室收缩时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LS-TD)。结果 RVA组左心室收缩时纵向应变最大差大于RV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6±43.9)ms vs.(74.3±13.7)ms,P<0.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超声纵向应变结果显示RVOT起搏时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和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8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其中52例为RVA起搏(RVA组),66例为HRVS起搏(HRVS组)。分别对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2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2年内因心力衰竭住院人数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101例完成2年随访。术后6个月和1年时两组LVEF比较无差别(0.55±0.08vs0.55±0.08,P=0.926;0.54±0.09vs0.55±0.07,P=0.407),但是对于术前LVEF(0.50者,术后1年时LVEF两组有差别(0.40±0.04vs0.44±0.04,P=0.01)。术后2年,HRVS组优于RVA组(0.51±0.10vs0.55±0.06,P=0.01)。2年内,RVA组因心力衰竭住院人数多于HRVS组[31.1%(14/45)vs12.5%(7/56),P=0.02]。结论 HRVS起搏对CAVB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低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瞻性观察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功能长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18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成功置入永久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即刻程控起搏器,根据SAS软件的PROC程序产生一组随机序列分为AAI(92例)及DDD(93例)起搏组。采用心脏超声观察术前,术后1、2、5年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两种起搏模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术后1、2及5年进行随访结合起搏器程控记录房颤发生并记录DDD起搏组右室起搏百分比(VP%),探讨VP%与心功能变化及房颤发生的关系。结果 AAI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随访LVEDV,LVESV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LVESV(60.33±13.28)ml较术后1、2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88,P〈0.05),术后5年LVEF(41.75±8.74)%较术前、术后1、2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393,P〈0.05);AAI组与DDD组房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DDD组中〈50%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3例,≥50%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15例,两组之间房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DD起搏模式下,高的VP%可对患者的左心功能造成损害并增加房颤的发生。对于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SSS患者,AAI起搏较DDD起搏能使患者更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