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锡纯应用山萸肉的特点山西中医学院(030024)赵新秀,秦龙建张锡纯对于山萸肉的应用独具匠心,颇有创见,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现总结于下。1.急救固脱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反复强调山萸肉教脱之功,远胜于人参黄芪,“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  相似文献   

2.
暑病基本治法分析福建中医学院(350003)戴春福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论暑病的治法时引张凤逵之语:“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叶氏称道此语为“要言不烦也。”后世论治暑的基本法则均效此说。张氏之论有其重要指导意义,然未能...  相似文献   

3.
仲景之痰瘀同病证同治规律探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瘀同病,是指在同一病证中,既有疾湿之象,又有瘀血之征的病证,因此痰瘀同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治疗也有特殊规律。仲景在《伤寒)7、《金匾》中对痰瘀同病同治均有论述,不过在《伤寒》中,痰瘀同治的方证较为分散,但同治的方证所占比例不少,其“证”、“治”之规律,试从以下几方面作管窥之析。1痰瘀变肺的证治《丹溪心法》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痰”。《血证论》亦说“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吐血咯血,必见痰饮”。以上说明,肺部疾患疾瘀为患居多。而仲景习用桔梗汤、外台桔梗散、千金…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冬季应当注重养肾 冬季气候寒冷,白天短,夜间长.日照时间短,是一年中气温最低、阴气最盛的时期。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黄帝内经》中说:”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季在五脏应于肾,‘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也是人体元阴、元阳的根本,中医认为“肾者主蜇.封藏之本”,就是说肾精宜藏不宜泄,  相似文献   

5.
中医"下法"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法是中医八法中基本治法之一,根据“泄可去闭”的原则立法,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瘀血、虫积,排出肠胃积滞,调畅气机等作用。此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较多论述,如“实则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之”,清·王孟英则指出“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指出攻下泻腑法应用的基本原则。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运用下法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均取得较满意效果,试述如下。1通腑降酶,治疗肝功能不良病毒性肝炎肝功能不良的一般治疗均以护肝为主,但能有效清除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不多…  相似文献   

6.
刍议“肝为五脏之贼”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472000)张跃华,杨林,周若梅《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医门八法》中云:“诸病多生于肝”。岳美中曰:“中医所称之肝,其生理复杂,其病理亦头绪纷繁,所以有‘肝为五脏之贼’,‘肝病如邪’等说法...  相似文献   

7.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托里消毒散为治疗外科痈疽已成、不得内消之方。笔者用其来治疗脾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并通过典型病例说明,古方托里消毒散其补益气血、托毒消肿之功,是中医“异病同治”学术思想的又一次体现。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乃西医颇为难治之疾。吾于临床素喜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处之 ,每能起效 ,且大多得以痊愈 ,未有复发。近 3年已累计治愈约 12例。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于《金匮要略》 :“肠痈之为病 ,其身甲错 ,腹皮急 ,按之濡 ,如肿状 ,腹无积聚 ,身无热 ,脉数 ,此为肠内有痈脓 ,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此为治疗肠痈脓已成之方。  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溃疡性结肠炎乃受益于丹溪“倒仓论”中载案 :“吾师许文懿始病心痛 ,用药燥热香辛 ,如丁、附、桂、姜辈 ,治数十年而足挛痛甚 ,且恶寒而多呕。甚而至于灵砂、黑锡、黄芽、岁丹 ,继之以艾火十余万 …  相似文献   

9.
收涩药在治疗银屑病中的应用山西省大同市中医院(037001)马元生,马志平收涩药能收敛阳气。固涩营血、津、精.起到“敛其耗散”的目的。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根据其临床表现,我们认为银屑病的病理机制为血分有热、阴阳失调、阳气不能固密所致。因此我们在...  相似文献   

10.
石膏亦称细理石、肌石、冰石、玉灵石、白虎等,其性辛甘、寒,入肺、胃经。清热解表,解肌发汗。多用于肺、胃大热,壮热烦渴,温病斑疹,实热之症。对于气虚病人,佐以扶正药物,如参、芪、知母、山药等,尽可用之。此皆系生石膏之功,非煅石膏之能。生者内服能散,煅者则敛只作外用,决不可用于内服。  相似文献   

11.
在祖国医学文献里虽然没有阑尾炎这个病名,但对阑尾炎的治疗,已有详细记述,如金匮要略载:“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又曰:“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历代医学家对于肠痈形成的原因,更有进一步的说明,如朱丹溪曰:“大肠有痰积死血流  相似文献   

12.
中医古籍并无“扩张型心肌病”一词,但对其临床表现有相似的描述,散见于“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病中。如《素伺·水热穴论》中“水病,下为肘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景岳全书·喘促篇》中“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唯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金贵要略·水气病》中“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重”等。这里提到的下肢水肿、气喘、不能平卧等,类似其心力衰竭的症状。《灵枢》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动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的描述类似其心律失常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肾实证”与“泻肾法”之探析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032300)何一飞中医自古有“脾无滋法”、“肝无温法”、“肾无泻法”之说。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的进展,对于脾阴虚用滋脾、肝阳虚用温肝已基本有了定论。但对于“肾实证”的研究,“泻...  相似文献   

14.
脱证是内科临床中常见之危急重证。本文论述了张锡纯对脱证病因病机的不同理解和敛肝固脱学说,并从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寻求敛肝固脱的临床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中菟丝子所规定的“盐炙法”[1] 之炮制方法值得商榷 ,其“盐炙法”若改为“酒炙法”则更具临床实用意义。1 以古人之经验为商榷的基础  菟丝子以酒炮制是古代医学长期临床运用的经验之结晶 ,早在公元三世纪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菟丝子 ,酒渍服。”后来梁·陶弘景对酒制菟丝子的意义作了概括性的论说 ,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曰 :“宜丸不宜煮 ,得酒者良”。此后 ,各时代的医家几乎都使用了酒炮制菟丝子的方法 ,只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完全相同罢了。唐·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载 :“…  相似文献   

16.
临床对消渴丸的认识 消渴丸属于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芪、生地、天花粉等益气养阴清热的中药复方与化学药格列本脲(优降糖)组成,其组方独特,方中黄芪、山药、五味子等可益气、升气、敛气、顾护心脾肾阳气;生地、天花粉、葛根等可益阴、生津、敛液,顾护心脾肾之阴;合之对心肝肾虚弱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具有双补、双益、双调的多环节调整功能,配以格列本脲是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最终达到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功效,从而全面调整、控制糖及脂肪的生化代谢紊乱,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气滞胃痛颗粒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李乾构教授在“四逆散”基础上结合多年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的结晶。全方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枳壳理气和中,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共奏升清降浊之功,与具有理气之功的香附共为臣药;白芍柔肝敛阴,缓急止痛,与同样具有止痛功效的延胡索共为佐药;炙甘草一方面具有补脾益气之功,同时具有缓急止痛之效为使药。此药自问世以来疗效突出,不仅成为治疗胃痛的良药,也逐渐延伸成为各科杂症的常用药,受到临床医家的重视和患者好评,现仅举数则病案,以为例证。  相似文献   

18.
“毒”是温病中运用极为广泛的概念,在病因病机理论上尤为重要,而历代不同医家,对“毒”的含义,阐释各有不同,故澄清“毒”的概念,对于温病病因学说的完善是必要的。1 在温病病因学中,毒的含义有四: 1.1 指病邪中之有传染,并能引起流行者。如《素问·刺法论》中最早的温病病因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避其毒气”,王焘的《外台秘要》则说:“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吴又可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自拟散风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7例山西大同市第一中医医院(037004)刘昌,薄子波血管神经性头痛属祖国医学“偏头痛”、“头风”的范畴。其发作急骤,痛如斧劈,锥刺,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患者十分痛苦。笔者用“自拟散风止痛汤”治疗本病67例,取得满...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中风和冠心病最重要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AS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祖同医学虽然没有“动脉硬化”这一病名,但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以及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散在于“头痛”“眩晕”“痴呆”“健忘”“中风”“真心痛”“脉痹”“胸痹”“脱疽”等各篇中。究其发病机制,则南多种病因所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代谢发生障碍,产生痰、瘀等内生之邪,痹阻血脉,胶结凝聚,形成粥样斑块。近年来,诸学者运用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围绕AS中医痰浊血瘀证候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