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我院收治直肠类癌6例的临床表现、治疗、随访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直肠类癌有症状者以便血便频多见。肿瘤外观呈黄色,位于粘膜下者触诊肿瘤较硬、孤立、光滑、可动为其特征。2.肿瘤≤1.5cm4例,行电灼切除术或经肛局切术,无复发及转移;肿瘤≥2cm2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一例于术后3个月盆腔复发。结论 1.直肠类癌一般较小、粘膜下生长,触诊肿块硬、孤立、光滑、可动感为其特征。2.肿瘤大小对判定其恶性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是很重要的,肿瘤<2cm,可行局部切除术;肿瘤≥2cm、或伴有溃疡者宜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2.
乳腺类癌——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已证实.类癌是胺前体脱羧细胞(APUD细胞)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90%发生在消化道,不到10%发生于气管和肺,发生于乳腺者极为罕见。国外文献报道较少。国内自1984年至今报道不到30例。现报告4例乳腺类癌,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肺类癌(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5岁。咳嗽、咳血丝痰2年余,咯血13天。于1993年10月12日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片加左侧支气管顾后斜体层陶片提示:1.左上叶舌段球形病灶,密度较高,边缘清晰,周围未见卫星病灶,考虑周围型肺癌;2.左上叶后段肺炎,不除外恶变、支气管扩张。腹部B超无异常。于1993年11月创胸探查,术中见左上肺叶舌段不张,内及一约3X2X4cm肿块,质硬,左肺门淋巴结肿大。行左上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左上肺类癌。支气管分及肺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讨论类癌少见,绝大多数发生于消化道,发生于肺部更为少见,占全部类癌1…  相似文献   

4.
报道胃肠类癌15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认为只要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胃肠道类癌预后明显好于胃肠道其它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类瘤又称嗜银细胞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特殊类型的肿瘤,多见于阑尾、回肠等部位,发生于胃者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我院共遇到4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例1,男,60岁。上腹发现包块并下肢肿痛7—8月。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脐上可触及包块,达剑突下5横指,表面光滑,质韧。X线示胃窦部小弯侧充盈缺损。实验室结果,红细胞341万,血色素68%,白细胞6,400,大便潜血( ),其它项目无异常。于1974年6月13日行剖腹探查及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24日后  相似文献   

6.
<正>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但卵巢类癌非常少见,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1%[1]。本文报道1例卵巢类癌,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1 病例报告患者38岁,因体检发现卵巢肿物10个月,于2020年8月19日入院。患者10个月前无任何自觉症状下进行常规体检,妇科彩超检查发现右卵巢肿物,直径约5 cm, 当地医院考虑多囊卵巢。患者遵医嘱口服达英-35 3个月,停药后月经量增多,  相似文献   

7.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陈学明,李杰莱阳中心医院(265200)患者,女47岁。肛门部反复出现肿物及便血10月余。于1993年1月13日入院。于十个月前自感便后肛门有异物感,并触及樱桃大小肿物,上缘触不清,粪便表面并有鲜血及少许粘...  相似文献   

8.
胃类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国内文献1956年—1986年仅报道30多例,作者收集本院1977-1986年收治的6例甲类癌,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22例,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阑尾类癌是阑尾最多见的肿瘤,常于术后病理检查时才发现。我们曾遇及二例,报告如下。例一女,35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2小时伴发热入院。麦氏点压痛、反跳痛,WBC 13,500,中性88%,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诊断慢性阐尾炎急性发作。术中见阑尾长 6cm,直径1.2cm,表面充满脓性分泌物,未触及阑尾肿物,区域淋巴结未见肿大。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阑尾类癌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例二男,28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7小时入院。麦氏点压痛、反跳痛,WBC  相似文献   

10.
目的原发性中耳类癌很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一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方法患者女性,48岁,右中耳肿瘤切除术后19年复发,将活检标本作组织学(HE染色)、组织化学(奥辛蓝、PAS、嗜银染色)、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查.结果组织学,前后两次活检肿瘤形态一致,主要由实体小梁状及腺管状两种结构组成,瘤细胞异形性小,未见核分裂,但可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组织化学,奥辛蓝(AB)、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染色阴性,嗜银染色胞浆内可见嗜银颗粒.免疫组化,突触素(Sy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K)弥漫阳性,嗜铬蛋白(CgA)灶性阳性,溶菌酶(Lyz)阴性.结论原发性中耳类癌复发,同时与中耳腺瘤和中耳副节瘤等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1.
阑尾类癌是阑尾最多见的肿瘤,常于术后病理检查时才发现。我们曾遇及二例,报告如下。例一女,35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2小时伴发热入院。麦氏点压痛、反跳痛,WBC 13,500,中性88%,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诊断慢性阐尾炎急性发作。术中见阑尾长6cm,直径1.2cm,表面充满脓性分泌物,未触及阑尾肿物,区域淋巴结未见肿大。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阑尾类癌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2.
类癌(Carcinoid)是一组特殊类型的肿瘤,它们起源于Lieberkuhn氏隐窝深部的Kutschitzky细胞(或肠嗜铬细胞),因具有嗜银性,也称为嗜银细胞。因此类癌也称做嗜银细胞癌。正常时这些细胞主要分布在胃肠道。所以类癌也多发生在这些部位,其中又以阑尾最常见,其次为小肠、直肠等。此外还可见于气管、支气管、胆道、胰腺及卵巢的畸胎瘤中。有关类癌的报道在国外已屡见不鲜,至今有数千例之多,而国内公开报道者较少,而且均为个例报告。我们通过对浙江省海宁县30岁以上成人的直肠镜防癌普查,共发现直肠类癌34例,特将其临床与病理学发现加以报告,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直肠类癌10例报告俞士梅1方力峥2类癌是一种较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具有恶变倾向,原发肿瘤常发生在胃肠道,起源于粘膜腺体腺管的Kultsohitzky细胞。恶变类癌可转移到肝脏,使血液中血清素等物质增多,临床表现有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和心瓣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胸腺类癌进行组织学表现、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多排列为不规则巢状,条索状,伴有大量坏死,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弱嗜酸,颗粒状,边界不清,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免疫组化特点:肿瘤细胞表达Syn(+)、CgA(+)、NSE(+).电镜:部分瘤细胞及突起内见有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胸腺类癌是前纵隔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与胸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的疗效为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胸腺类癌进行组织学表现、电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多排列为不规则巢状,条索状,伴有大量坏死,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弱嗜酸,颗粒状,边界不清,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免疫组化特点:肿瘤细胞表达Syn(+)、CgA(+)、NSE(+)。电镜:部分瘤细胞及突起内见有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胸腺类癌是前纵隔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与胸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的疗效为最好。  相似文献   

16.
喉部的恶性肿瘤以鳞癌为多见,发生于喉部的肉瘤很少见。而肉瘤和癌同时存在者则极为少见。因此种肿瘤转移较晚,如能及时诊断,用CO2-激光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7岁,主诉渐进性声嘶1年,咳喘1月,1998年2月22日入院。纤维喉镜检查见肿物约10cm×1.0cm大小,边缘欠光滑,堵住声门,并随呼吸上下移动,呈灰白色,双侧杓状软骨运动好,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CT示右声带软组织增厚,有增强,表面高低不平,同喉旁间隙消失。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既往吸烟60年。外院间接喉镜下活检,病理为鳞癌。初步…  相似文献   

17.
18.
人类癌瘤的自然消退甚罕见。从1897年,Halsted首先报告转移性乳腺癌的自然消退后,国外文献已报道千余例,国内近年来也不断有报告。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国部分恶性肿瘤自然消退的机制与因素,现将调查33例报告并结合文献综述如下。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癌自然消退的定义(或标准)凡符合Everson与Cole所提出恶性肿瘤的自然消退定义者列为本文调查的对象。其标准  相似文献   

19.
类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癌瘤,罕见。自1838年Merling氏首次报告阑尾类癌后,相继有人报道。1907年被Oberndorfer氏命名为“Karzenoide”即“Carcinoid”。我国过去多为个案报道,近20年来由于开展防癌普查,临床发现病例远较文献报告为高。为了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类癌诊断和治疗的进一步认识,作者复习了我院1958年~1987年6月收治的51例类癌和文献报告361例,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收集本院CT检查及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类癌5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征及与支气管的关系等CT表现。结果 5例均为单发,其中左上肺2例,左下肺2例,右下肺1例;中央型2例,均伴有阻塞性肺不张,周围型3例;肿块直径2.0 cm×2.6 cm~4.6 cm×6.6 cm,平均直径约3.6 cm;肿块平扫密度均匀,平均CT值为35 HU,增强后明显或中度强化,CT值平均上升21.3 HU;1例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年龄较轻、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整、中等或明显强化及与支气管关系密切等CT表现提示支气管肺类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