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鼠正中神经切断缝合后神经再生期间,其复合神经动作电位( CNAP)与神经再生纤维数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大鼠上臂正中神经中段切断后,用6种不同型号的缝线进行缝合,切断缝合后2周和8周,进行CNAP检测,观察其参数变化,然后切取大鼠正中神经组织标本(正常、缝合口近端、缝合口远端),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luxol fast blue染色三种形态学检测方法进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神经切断缝合术后2周和8周,再生神经记录的CNAP波幅与正常的CN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面积(Area)也显著低于正常(P<0.01).不同型号缝线的各组之间的正中神经有髓纤维再生恢复率之间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远端记录的CNAP波幅和有髓纤维的计数之间有线性关系,拟合的线性方程,即2周:y=250.859x+ 27.826;8周:y=265.584x+2721.462.结论 大鼠正中神经切断缝合后早期和成熟期,再生神经远端的CNAP波幅与相应的有髓纤维计数之间均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斜率的相近,仅截距有明显差异,可以在神经损伤后再生早期或晚期,根据电生理CNAP的波幅,通过线性方程计算出损伤远端的有髓纤维计数,确定神经再生的轴索通畅率,定量评定损伤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神经纤维再生过程的光镜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肖传国  李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19(6):571-572,I003
目的:观察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神经纤维的再生。方法: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大鼠模型,用电镜配合光镜观察12只大鼠术后1、4、8、24周神经变性与再生。结果:术后8、24周大体观察见神经吻合口位置稍许膨大,光镜观察发现术后8周吻合口位置可见新生的轴突,电镜观察见术后1周吻合口及其远近段神经纤维发生Waller变性,术后4周吻合口部位有再生的有髓和无髓纤维,术后8周新生的髓鞘进一步增厚,板层结构清晰可见,术后24周,髓鞘成熟,轴浆富含微管、微丝、线粒体。结论:体神经运动纤维能够再生长入并替代内脏神经节前纤维;再生的神经纤维具备基本正常的周围神经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快速免疫组化法区分人周围神经束性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免疫组化法区别感觉和运动神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取人周围神经干,经冰冻切片后,切片与抗人脊神经感觉神经元特异蛋白单克隆抗体孵育10min,然后与生物素化马抗小鼠IgG作用5min,再滴加生物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10min后将切片与二氨基联苯胺成色反应2min。然后进行光镜下观察。结果:感觉神经纤维呈棕黄色深染的阳性反应,而运动神经纤维及其它神经组织以及对照组均为阴性反应。结论:快速免疫组化ABC法可准确快速地显示神经干中的感觉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中蛋白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新生儿、正常及退变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中的生化成份,结果显示;髓核的糖醛酸,总己糖胺均高干纤维环;在正常和退变的椎间盘,纤维环的羟脯氨酸明显高于髓核的含量;新生儿及正常组,髓核中葡萄糖胺与半乳糖胺含量之比均低于纤维环中二者之比。新生儿及退变髓核中蛋白质与糖醛酸之比均明显低于纤维环中二者之比,但退变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中蛋白质与糖醛酸之比均较新生儿与正常组高得多。表明髓核与纤维环中蛋白多糖的组成和含量均有明显不同。各组之间也存在明显不同,这些变化影响髓核和纤维环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体膈神经与副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数量及有髓纤维截面积。方法:运用Kamovsky-Roots[1]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2例成人膈神经及并存的5例副膈神经。对轴索内酶活性反应呈阳性的纤维,进行计数及纤维截面积图象分析。结果:膈神经与副膈神经绝大部分有髓纤维酶反应呈阳性,所含阳性有膈纤维分别为2686根、634根。膈神经与副膈神经并存时有髓纤维总数达3218根。有髓纤维截面积分别为103.8μm2、94.7μm2。结论:膈神经含2686根运动纤维,有髓纤维截面积为103.8μm2,是良好的移位动力神经;副膈神经与其并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臂丛神经慢性卡压后不同时程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慢性卡压模型,对卡压后不同时程神经组织的细胞成分进行超微结构的量化分析,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计数,测定髓鞘厚度、脱髓鞘神经纤维、空化神经纤维,以及观察巨噬细胞、新生有髓神经纤维。结果 慢性卡压神经的超微结构较正常神经有明显变化,但又与急性神经损伤有所不同:(1)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在早期无明显减少,在中期明显减少,在后期虽然总数仍减少,但与中期相比却呈上升趋势,这与后期出现的新生有髓神经纤维有关。(2)髓鞘厚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并与卡压时程呈正相关。(3)巨噬细胞活性在卡压12周时明显增强,内含大量退变髓鞘及坏死神经轴突。(4)在卡压后16周组出现较多新生有髓神经纤维,但髓鞘结构发育不完善,髓鞘厚度较薄。结论 脱髓鞘改变即髓鞘厚度的变化是卡压神经组织的早期变化,神经轴突的变化(空化神经纤维)是卡压神经组织的晚期变化。神经的慢性卡压过程是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和神经纤维再生的两种相反方向的不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以损伤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相关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疼痛是组织损伤的生理性预警信号,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病理状态。慢性疼痛常与痛觉感知、传递和调制有关的神经系统的改变一中枢或外周敏化有关。中枢敏化时神经元的反应性增加,疼痛甚至可以由非痛觉感觉神经纤维的激活产生;而神经末梢伤害感受器长期暴露在组织损伤或炎性产物(如细胞因子、缓激肽、花生四烯酸等)中将产生外周敏化,导致感受器活化阈值降低。由于慢性疼痛本身涉及到很复杂的中枢调控机制及神经元的结构重塑,目前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疗效均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基因治疗可能的有广阔应用潜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骨矫形术治疗遗传性运动和感觉周围神经性疾病(HMSN)的疗效。方法:应用临床、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研究由HMSN V型所致进行性双足畸形。结果:HMSN V型临床表现为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腓骨肌萎缩并伴有脊髓椎体束征;电生理学检查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不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弱,上肢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腓肠神经光镜和电镜检查为髓神经纤维,其数量和无髓纤维的直径减少,神经轴索和髓鞘再生。结论: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是手术矫形。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miation.L.I.D.H)为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因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退变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出现马鞍区感觉异常和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兔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模型,动态观察植入神经成熟过程。按神经植入皮瓣后时间,将动物分为1个月、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四个实验组,另设正常皮肤和未植神经对照组,每组动物4只。用电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的发育过程是:2个月再生无髓纤维,4个月再生有髓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有髓、无髓纤维比例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4个月再生的轴突数达最高水平,显著超过正常,主要为无髓轴突。6个月时有  相似文献   

11.
猴自体椎间盘移植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观察了猴自体椎间盘移植术的不同时期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大体形态移植间盘髓核的含水景减少,呈较粘稠胶状,光镜下纤维环和终板软骨结构无明显变化,髓核中有部分细胞退变,同时亦有成软骨样纤维细胞再生。透射电镜发现间盘髓核中仍有脊索细胞存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组髓与纤维环中均可见部分细胞变性坏死。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椎间盘移植动物模型,为进上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内部支架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研制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内生长雪旺细胞的内部支架结构。方法 用6-0的生物可吸收Vicryl或PDS纤维,在硅胶圈上纺织成三维立体网架,经Matrigel蛋白胶涂层,与10^6/ml新生或成年鼠雪旺细胞共同培养3d。Live/Dead荧光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情况。将10根经Matrigel蛋白胶涂层的Vicryl或PDS纤维,植入1.5cm长的胶原神经管内,然后将其桥接于Lewis鼠从骨神经缺损处。术后5周取材作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在三维立体网架上,雪旺细胞沿纤维纵轴贴附伸展,并围绕纤维形成多条细胞链。荧光染色显示在纤维上有纵行的活细胞带,并见到多层重叠现象。组织工程倾人工神经在体内5周,含有涂层纤维的胶原神经管表面为为有丰富的新生血管和软组织所取供。神经束已沿生物纤维越过神经管中点。结论 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及ADC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髓母细胞瘤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MRI表现,测量ADC值;根据2007年WHO标准对髓母细胞瘤进行病理分型,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和ADC值的差异。结果 49例中,经典型髓母细胞瘤41例,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8例,常规MRI征象如肿瘤位置、T2信号、囊变、瘤周水肿及强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ADC值[(0.78±0.12)×10-3 mm2/s]低于经典型髓母细胞瘤[(0.88±0.10)×10-3 mm2/s;P0.05)。结论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常规MRI表现无明显差异;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的ADC值低于经典型。  相似文献   

14.
皮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监测腰神经根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利用大鼠髓核突出动物模型。探索皮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CSEP)的波幅和潜伏期变化是否与神经根性疼痛有关系。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的髓核无压迫下放置在L4和L5神经根上,制成髓核突出动物模型。分别在术后3d,1,2及4周观察大鼠术侧肢体机械刺激敏感性和热刺激敏感性和热刺激敏感性的变化,并引出大鼠后肢CSEP,观察术侧肢体CSEP的变化。结果: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大鼠腰神经根上植入自体髓核可产生痛觉过敏,CSEP波幅增高。结论:髓核自身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CSEP波幅的增高与神经根性疼痛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刘国栋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9):1409-1411
面神经是含有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并以运动功能为主,易受外伤、医源性损伤、肿瘤等因素影响而造成损伤,随着修复技术的提高,面神经损伤修复的质量大为提高。但由于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且神经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修复后功能的恢复不够理想。因此,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提高神经的再生速度和质量,依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E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用梭形双通道乳胶管桥接 3 2只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长 10mm)。按注入桥接管内物质的不同 ,将大鼠随机分为 2组。A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组 (双侧 )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NGF(左侧 )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CNTF(右侧 )组。术后 12、16周对再生神经作肌电检测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 16周 ,A组双支管内再生神经的形态无显著差异 (P >0 .0 5 )。B组NGF侧再生纤维排列欠整齐 ,以有髓纤维为主 ,且髓鞘厚 ,轴突直径大 ;CNTF侧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 ,分布均匀 ,有髓纤维与无髓纤维均增加。NGF侧再生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慢于CNTF侧 ,但复合运动动作电位 (compoundmotoractionpotential,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ortexsomatosesensoryevokedpotential,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 ,波幅较低 (P <0 .0 5 )。结论 NGF促进有髓纤维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 ,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再生 ,且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NGF。  相似文献   

17.
软骨终板退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盘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单元,有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三部分组成.由于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椎间盘容易发生退行性变.长期以来,对纤维环和髓核退变引起的椎间盘退变研究很多,而对由软骨终板退变引起的椎间盘退变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1椎间盘生物学和退变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是纤维软骨结构,由中央髓核(NP)和周围的纤维环(AF)构成。两个部分由不同细胞分型和细胞外基质构成。髓核细胞是圆形的像软骨细胞一样而纤维环有更多成纤维细胞的狭长的形状。髓核细胞生成的细胞外基质富含蛋白聚糖类(PGs),主要有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AF细胞可生成大量Ⅰ型胶原但仅有少量的PG或者Ⅱ型胶原。椎间盘是无血管的所以营养成分很难扩散。  相似文献   

19.
兔髓核与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同时建立兔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只(2~3kg,雌雄不限),无菌条件下分离髓核及纤维环,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含15%FBS的DMEM/F12(1∶1)培养液培养,当细胞90%融合后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甲苯胺蓝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分析比较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形态、活力、增殖的差异。结果:原代及第1代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第2代髓核细胞开始有空泡出现。髓核细胞较纤维环细胞贴壁时间晚、细胞活力低;原代髓核细胞从第9天开始增殖速度较纤维环细胞慢(P<0.05)。结论:纤维环细胞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髓核细胞。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可能是由髓核发生衰退引起,从而局部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等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功能的丢失。  相似文献   

20.
轴位牵引下直腿抬高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后路椎板切除加髓核摘除术、前路髓核摘除术、化学髓核溶解术和经皮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discectomy)。它们有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有许多[1~4],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是关键。 目前,国内尚无如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的报导。国外报导也不多[14~16],而且多以放射学影象诊断为主。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纤维环内型、后纵韧带下非移动型、后纵韧带下移动型,游离块型突出。纤维环内型和后纵韧带下非移动型突出适合于经皮髓核摘除术,前路髓核摘除术和化学髓核溶解术,而后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