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针对半乳糖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突触改变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D-半乳糖长期处理大鼠后其学习记忆行为、海马结构参数的改变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正常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模型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D-半乳糖(800mg/kg),连续6周,电针组处理同模型对照组,并从第18天开始电针。空间学习记忆行为以Morris水迷宫潜伏期作为判定标准。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取3只大鼠的海马CA3区作电镜观察。结果:⑴模型对照组大鼠水迷宫潜伏期成绩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电针组潜伏期成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⑵模型对照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突触间隙明显增宽,突触后致密物厚度(PSD)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电针组突触间隙宽度显著缩小,PSD、突触活性区长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突触界面曲率三组间无差异。提示:皮下注射D-半乳糖可损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使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参数发生改变,电针可提高模型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D-半乳糖对海马CA3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观察预电针对D-半乳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大鼠早期病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预电针组,模型组及预电针组大鼠予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7周(120mg/kg/天)。预电针组大鼠自造模第一天起予电针百会、肾俞治疗,频率50Hz,电流1mA,留针20min,每日1次,共治疗7周。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在预电针组干预时进行相同的抓取捆绑,1次/天,20min/次,共计7周。造模及治疗结束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带厚度和突触间隙宽度,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中缝背核区PHF-1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中缝背核区GSK-3β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显著缩短(P<0.01),出现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带厚度显著减小(P<0.01),突触间隙宽度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P<0.01),且中缝背核区PHF-1、GSK-3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电针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显著延长(P<0.01),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带厚度显著升高(P<0.01),树突棘密度显著升高(P<0.01),中缝背核区PHF-1、GSK-3β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1)。结论 预电针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大鼠突触结构可塑性损伤及中缝背核区神经原纤维缠结病理沉积,从而改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LT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半乳糖组和ASS组。D-半乳糖注射建立衰老大鼠模型,ASS组腹腔注射ASS干预。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比较强直刺激前后海马CA1区PS幅度变化。结果:在水迷宫实验中,ASS能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电生理实验中,模型组强直刺激后平均PS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ASS组中衰老大鼠的PS增幅提高。结论:ASS能提高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改善D-半乳糖对大鼠海马CA1区LTP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通窍汇灵散对D-半乳糖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组和TQHL组。D-半乳糖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TQHL按每天110 g.kg-1饮食添加。水迷宫方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诱导并记录海马CA1区LTP,并检测海马MDA含量和GSH-Px、SOD活性。结果水迷宫实验中,TQHL使AD大鼠潜伏期缩短和探索正确率提高。电生理实验中,TQHL能明显提高AD大鼠海马CA1区群体锋电位增幅,并减少海马MDA含量,提高GSH-Px、SOD活性。结论 TQHL能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TQHL能抑制海马脑组织氧化应激进而改变海马的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蒲志汇灵汤(PZHL)对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1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组和PZHL组。AD组和PZHL组给予D-半乳糖腹腔注射联合三氯化铝灌胃建立AD大鼠模型,PZHL组给予蒲志汇灵汤每天10g/kg灌胃干预。水迷宫方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记录海马CA1区LTP检查突触可塑性,并检测海马MDA含量和GSH-Px、SOD活性。结果:蒲志汇灵汤使AD大鼠Y迷宫学习次数缩短和记忆正确次数提高,能明显提高AD大鼠海马CA1区群体锋电位增幅,提高GSH-Px、SOD活性并减少海马MDA含量。结论:蒲志汇灵汤能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PZHL改善海马脑组织的突触可塑性以及抑制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对拟老年性痴呆(AO)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东莨菪碱,胃饲三氯化铝(A lC l3)制备多因素损伤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在造模同时给予电针干预,应用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突触素表达水平。结果:电针能明显改善拟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上调突触素表达。结论:电针可促进海马CA1区重建,提高突触素表达可能是其改善拟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记忆障碍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索电针改善学习和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①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n=9),②记忆障碍模型组(简称模型组,n=8),③模型+电针组(简称电针组,n=10)。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建立记忆障碍衰老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选用“百会”、双侧“足三里”穴位,电针参数为3Hz的连续波,电流强度约1mA左右,持续20min,隔天1次。治疗21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水迷宫测试中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距离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P<0.01);而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潜伏期明显缩短,距离百分比明显增大(P<0.01)。模型组海马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6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电针可显著下调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水平(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由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EA)老年痴呆症大鼠海马CaMKⅡ表达的的关系.方法 SD雌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电针组(n=8),模型组及电针组用切除卵巢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造成记忆损伤的动物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四神聪”穴,1次/d,连续10d.采用Moms水迷宫法测试动物记忆行为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MKⅡ阳性产物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CA1区CaMKⅡ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电针“百会”-“四神聪”穴后可使海马CA1区CaMKⅡ表达明显上调,改善了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肉桂对D-半乳糖注射导致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随机将27只大鼠分为对照组、D-半乳糖组和肉桂组。D-半乳糖组和肉桂组通过D-半乳糖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肉桂组每天给予肉桂粉(4g/kg)灌胃干预,40d后水迷宫方法检查学习记忆功能,电生理实验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之后检测海马MDA含量和GSH-Px、SOD活性。结果:水迷宫成绩和电生理实验显示肉桂明显改善了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突触可塑性,生化检测显示肉桂减少了海马MDA含量,提高了SOD和GSH-Px活性。结论:肉桂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的下降,其机制与肉桂能抑制海马脑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机理.方法:采用D-半乳糖结合氯化铝损害模型的造模方法,选"百会"、"肾俞"、"太溪"、"足三里"电针治疗.用电镜观察电针对AD脑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及水迷宫和跳台实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电针能够影响海马突触形态:能使AD大鼠在水迷宫和跳台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减少,使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