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锁骨上神经加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在锁骨开放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锁骨骨折病人被随机分为A、B、C、D、E、F6例,每组均20例,采用没神经阻滞法均主1.2%利多卡因+0.3%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据患者主 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果 F组中阻滞满意病人总例数明显多于A、B、C、D、E5组,F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其它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锁骨上神经加低  相似文献   

2.
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改进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2%利多卡因+0.3%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U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论 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3种神经阻滞法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3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1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0%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分Ⅰ~Ⅲ级.结果 B、C组中Ⅰ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而Ⅲ级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1);C组中Ⅰ级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丛加低位肌间沟臂丛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颈丛加臂丛阻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神经阻滞方式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院9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32例,A组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C组采用肌问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C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及B组(P〈0.05)。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或颈丛神经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单侧锁骨骨折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1例:A组行单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神经阻滞液20m L行臂丛神经阻滞;B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分别采用神经阻滞液20m L和15m L。神经阻滞液含1%利多卡因和0.4%罗哌卡因。记录颈浅丛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15分钟后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情况、麻醉效果评价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神经阻滞完善率及麻醉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P〈0.05);麻醉效果优良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锁骨骨折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区域神经阻滞完善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的神经阻滞法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共60例,抽签平均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研究组),A组予以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B组予以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B组VAS评分为0分15例、0~3分12例、4~6分3例,平均VAS分为(1.1±0.4)分,明显高于A组平均VAS分(P〈0.05)。B组麻醉效果为优20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3.3%,明显高于A组的73.3%(P〈0.05)。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实用性、安全性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锁骨骨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50例选择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Ⅱ组50例选择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2组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的麻醉效果(100.0%)优于Ⅱ组的麻醉效果(72.0%)(P<0.05),2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2组病人均未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麻醉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臂、肩部和锁骨手术部位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肩关节复位、肩部及肱骨上段手术61例,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成功率97%,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成功率4%(P<0.01)。结论: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肩部和上臂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前、中斜角肌上端交叉点体表标志明显,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成功,不会引起气胸,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吴镇国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48-4649
目的比较改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和传统肌间沟法的一针成功率和起效时间。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改良组和传统组。比较一针成功率和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结果改良组在一针成功率、30 min后神经阻滞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并发症少。结论改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起效快,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肌间沟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单纯肌间沟神经阻滞,Ⅱ组:肌间沟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对各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固定、缝皮时分别进行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相比,Ⅱ组麻醉效果优于Ⅰ组,两组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肌间沟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是锁骨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苏国友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152-152
臂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通常采用锁骨上径路、肌间沟径路和腋路等神经阻滞方法,但阻滞不全较为常见。我院将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用于80例上肢手术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5~1999年在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共做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126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26例患者中,单纯锁骨骨折98例,锁骨骨折并发其他外伤28例,男78例,女48例,年龄16~76岁,手术时间 25~60min,ASA分级 Ⅰ~Ⅱ级。1.2 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所用局麻药为1.2%的利多卡因和0.2%的地卡因混合液。麻醉方法;先行患侧臂丛肌间沟法神经阻滞,用量为10~15ml,然后行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用量为5~10m…  相似文献   

13.
张建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790-791
目的观察臂丛肌间沟法加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混合液(含1:20万U肾上腺素),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中麻醉效果为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5)。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或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参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60例,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为Ⅰ组、单纯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为Ⅱ组、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组为Ⅲ组,监测三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术中30 min(T2)和术毕(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Ⅲ组患者术中MAP、HR均值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阻滞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Ⅰ组(83.33%)和Ⅱ组(80.00%)(P〈0.05)。结论肌间沟-锁骨上入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是对单纯肌间沟或单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弥补,其阻滞成功率高,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5神经阻滞用于肩锁部手术的效果,并与颈丛及臂丛肌问沟神经阻滞法比较。方法肩锁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A组(颈5神经阻滞法)、B组(颈丛神经阻滞法)、C组(臂丛肌间沟阻滞法),观察3组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B、C两组,且并发症亦低于B、C两组。结论三种方法均可用于肩锁部手术,但颈5神经阻滞法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在三种不同的神经阻滞法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锁骨骨折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 ,随机平分为A、B、C三组,每组30人,A组为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为横突点阻滞麻醉组,C组为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横突点阻滞麻醉组.结果 C组的麻醉效果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都明显好于A组与B组.结论 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横突点阻滞麻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锁骨骨折手术的最有效麻醉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 用日本产MICROSPIRO- 501 型肺功能仪检测9 例肌间沟入路和8 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麻醉前后的通气功能并做出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 秒钟时间肺活量(FEV)均有显著下降( P< 0.05) ,其下降幅度与既往报道由于单侧膈肌麻痹所造成的通气降低幅度相近;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可阻滞膈神经而导致单侧膈肌麻痹,引起通气功能下降,因此:(1)并发心肺疾患、呼吸代偿功能低下或有严重胸部损伤、呼吸功能不全者,慎行此两种神经阻滞。(2) 不宜同时对侧锁骨上和肌间沟阻滞。(3) 麻醉中慎用强力镇静药,以免进一步加重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8.
三种不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麻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应用于临床不同手术部位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锁骨上阻滞法、肌间沟阻滞法和腋路阻滞法,用于不同部位的手术麻醉,并对其疼痛消失时间及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臂丛神经阻滞疼痛消失时间:肩部手术肌间沟法作用最快,上臂及前臂内侧、手的尺侧腋路法最快,前臂外侧手的桡侧锁骨上法与肌间沟法最快。其他部位无明显差异。结论:臂丛阻滞三种方法肩部上臂手术多选锁骨上或肌间沟法(必要时配合颈4阻滞),上臂手术多选锁骨上或肌间沟法。前臂手术多选肌沟法或腋路法。单纯尺侧手术多选腋路法阻滞。三种方法也可配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B超定位下三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上肢手术者分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联合组)34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肌间沟组)33例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腋路组)33例。结果联合组的优良率达97.1%,显著高于肌间沟组的84.8%和腋路组的81.8%(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其他两组少。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麻醉方法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神经阻滞的有效方法。方法 锁骨骨折100例分为两组,Ⅰ级50例C4点颈深,颈浅丛阻滞,Ⅱ组50例行颈丛肌间沟穿刺法阻滞。结果 Ⅰ组60%病人麻醉效果满意,Ⅱ组98%病人麻醉效果满意。结论颈丛肌间沟穿刺法阻滞可同时阻滞颈丛和臂丛,范围可达C3-T2,完全满足锁骨骨折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