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翻身拍背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排痰,实验组采用翻身拍背的方法协助患者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痰后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翻身拍背对脑卒中患者痰液的排出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拍背咳痰法与振动排痰机干预对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拍背咳痰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应用230号叩击头的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干预,比较2组不同排痰方法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效果、排痰量、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及患者的血压(BP)、呼吸、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胸部手术后有肺部并发症患者在拍背咳痰法的基础上应用振动排痰机干预,能够有效排出胸部手术后积蓄于肺部的痰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昏迷,需作痰培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首先翻身拍背,作口腔护理后,吸净口腔、鼻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更换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后再吸第二次痰留取深部痰标本送检;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次吸痰法留取痰标本送检。观察两组标本留取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标本合格率96.7%,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次吸痰方法留取痰培养标本,能有效提高痰标本的合格率,为医疗提供较可靠的病因学诊断依据,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喉癌者行气管切开后临床使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患者血氧饱和度(SpO_2)、排痰效果情况。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治疗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雾化吸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 9例患者经口雾化吸入药物,研究组41例患者经气管切口给予雾化吸入,比较两组雾化前、雾化中患者呼吸频率(RR)、SpO_2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气道湿化效果,统计因雾化吸入所致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吸痰次数、吸痰量。结果:研究组湿化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雾化时的RR、SpO_2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吸疫次数、吸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在气管切开后行雾化吸入治疗,选择经气管切口处吸入,气道湿化效果理想,患者临床吸痰次数减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自主体位模式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交锁髓内钉配合自主体位模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负重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5);2组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能够有效恢复膝关节与踝关节的活动度,配合术后舒适的自主体位能够使患者恢复过程更快,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痰热壅肺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吸痰、解痉平喘、白三烯稳定剂、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心衰、调脂及其他对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黄连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在经过2周积极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5)。研究组患者的发热、咳嗽消除时间[(41.35±21.32)h,(70.71±33.65)h]较对照组[(50.85±28.33)h,(80.36±41.03)h]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听力减退、急性肝肾损害;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治疗后心电图QT间期延长,而对照组患者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的护理经验。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肺部体疗如体位引流、拍背、震颤、机械吸痰、运动疗法,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可以减轻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排痰法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106例住院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新排痰法",对照组则采用雾化、拍背扣击、吸痰方式排痰。将2组患者排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吸痰量的多少、肺部啰音消退时间,脱机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排痰后血氧饱和度稍高于对照组,吸痰量多于对照组,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天数也比对照组减少,实验组较对照组脱机时间延长及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采用"新排痰法"辅助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更能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排痰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按照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氨溴索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Sp(O2)恢复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吸痰次数、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出现皮疹,停药后消失。结论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痰液性状的影响。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后的第5、10、15日评估两组吸痰次数及痰液黏稠度。结果研究组痰液黏稠程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痰液黏稠度,减少吸痰次数,降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后应用腹部冲击排痰法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排痰护理措施。观察组除采取常规排痰护理措施外,在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后10 min内进行翻身拍背,加用腹部冲击法协助排痰。评价两组患者排痰后血氧饱和度的上升幅度、肺部听诊体征、咳痰能力、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排痰后血氧饱和度的上升幅度、肺部听诊体征评分、咳痰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后应用腹部冲击法协助排痰,能提高排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效咳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痰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指导正确的咳嗽体位,咳嗽前行深呼吸运动,翻身拍背,刺激咳嗽等有效咳嗽的方法。结果: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均能有效排出痰液,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有效咳嗽促使痰液更快排出,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键,使病情及早得到控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术后卧位方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的理想卧位。方法 :选择妇科住院病人 6 0 0例 ,均为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取垫枕卧位 ,6h内不限制翻身活动 ,可取仰卧屈膝位和侧卧位。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方法 ,取去枕平卧位 6~ 8h或次晨取其它体位。结果 :观察组呼吸及血压平稳、头痛、头晕、呕吐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睡眠、肠功能恢复及舒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 ,只要麻醉顺利 ,术后垫枕、取自由卧位、经常翻身改变体位可减轻疲劳 ,增加舒适度 ,并能保证睡眠 ,促进肠功能恢复 ,有利于早期引流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肺癌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痰热蕴肺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预防性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2组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1,28天血清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研究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90%;对照组分别为15%和75%;研究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血清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EF1及MMP-9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疗效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ET-1、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脑出血患者压疮和肺部感染的预防过程中,对患者应用不同间隔时间翻身拍背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7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间隔2小时翻身拍背)和观察组(间隔4小时翻身拍背);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和肺部感染等事件的发生率,并对其护理效果实施观察和对比。结果:本次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压疮,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照组为10.52%,观察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干预后,观察组则降低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7.36%高于对照组78.94%,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间隔4小时翻身拍背在不增加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基础上,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陆真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702-704
目的观察浅层吸引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吸痰护理组(A组)与浅层吸痰护理组(B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吸痰后吸痰效果、吸痰次数、吸痰总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B组患者在吸痰次数、吸痰总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低于A组,吸痰后效果及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浅层吸引法可减少吸痰次数和痰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儿童肺脓肿疗效。方法儿童肺脓肿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痰液引流,引流前先做雾化并口服祛痰药,根据病变部位进行体位引流,鼓励咳痰,轻拍背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10 mg/kg静脉滴注,每8 h滴注1次,连续给药10~15 d,当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原剂量,总疗程为2~4周。对照组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0 mg/kg,每6 h给药1次,总疗程为2~4周。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共3例无效患儿转胸外科手术剥离。2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时间、CRP恢复时间及脓肿吸收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进行痰培养及血培养阳性27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9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肺炎链球菌5例;对照组痰培养阳性26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肺炎链球菌7例。所有培养细菌阳性者经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治疗后治愈或显效,阳性患儿均转为阴性,细菌清除率为95%以上。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肺脓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疗效好,患儿恢复快,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来庆平 《新中医》2018,50(11):214-216
目的:分析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枕后位初产妇胎方位校正、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枕后位初产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和穴位按摩。比较2组胎方位校正、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胎方位校正率、经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升高,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较对照组降低(P 0.05)。研究组镇痛分娩的比例较对照组低,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校正枕后位初产妇的胎方位,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种湿化液对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病人分泌物排出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RICU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吸痰前采用0.9%盐水100ml加沐舒坦15mg气管内滴入,对照组采用0.9%盐水气管内滴入,观察2组吸痰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2组吸痰前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研究组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行机械通气气道分泌物粘稠的患者,应用0.9%的盐水加沐舒坦15mg行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单用0.9%盐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胱抑素C (Cys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ysC水平、NAP积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ysC水平及NAP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并自行缓解,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CysC、NAP水平,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