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肥厚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临床常见。目前除药物治疗外 ,还有射频、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 ,虽然疗效尚可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的应用弥补了其不足 ,我科手术治疗鼻部疾病患者 5 3例 ,并与射频治疗 6 0例进行比较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 113例 ,男 72例 ,女 4 1例 ;年龄 13~ 6 7岁 ,多数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等离子体手术组5 3例 ,其中慢性肥厚性鼻炎 4 2例 ,变应性鼻炎 11例 ;射频治疗组 6 0例。其中慢性肥厚性鼻炎 5 4例 ,变应性鼻炎 6例。1.2 治疗方法射频治疗组 :用 1%麻黄素收缩… 相似文献
2.
双极射频等离子下鼻甲减容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科自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8月 ,在慢性鼻炎及下鼻甲代偿性肥大的治疗中开始应用美国安泰等离子低温消除手术系统 (ENTTec coblatorTm)行下鼻甲黏膜下减容术 56例 ,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病人中 ,男 41例 ,女 15例 ;年龄 17~ 74岁 ,平均3 6.5岁。慢性肥厚性鼻炎 41例 ,慢性单纯性鼻炎 (反复性、迁延性 ) 5例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代偿性肥大 10例。病史 2~ 10年 ,均为长期保守治疗或激光、微波治疗无效者。2 治疗方法和结果使用美国Arthrocare公司的ENTTec CoblatorTm 等离子低温消除手术系统和一次性… 相似文献
3.
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骨质增生、黏膜增生肥厚以及水肿浸润为特征,临床表现以鼻塞为主,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宜行下鼻甲减容术.分析总结我科2002年2月~2010年8月30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鼻外侧径路下鼻甲减容术,单纯下鼻甲黏膜下减容术及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临床资料,现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隐蔽部位鼻出血是鼻科常见急诊,以往多采用鼻腔填塞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多数隐蔽部位鼻出血点可在内镜下得以寻找并予以微波、电凝等准确止血,少数区域由于解剖异常、出血部位狭窄,使内镜、手术器械同时操作带来困难,仍然需要局部填塞,由于填塞不到位,可继发再次出血。本文对23例隐蔽部位鼻出血伴泡性中鼻甲或肥厚性中鼻甲患者采用内镜下中鼻甲减容及微波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扁桃体术后镇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扁桃体摘除术后疼痛是一种典型而严重的术后疼痛,但至今仍无很好镇痛方法。我科自2001年6月—2004年2月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对成人扁桃体术后疼痛止痛效果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一、材料与方法本组共40例病例,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手术适应证。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7岁。以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全身情况无明显差别,均于上午在局部麻醉下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手术方法和麻醉方法(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完全相同。术后每例患者一律连续3d给抗生素输…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应用于下鼻甲减容术的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89例患者(观察组)与2008年9月~2011年12月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92例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改善鼻腔通气方面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不明显;在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如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腔黏连及鼻腔干燥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行下鼻甲减容术符合微创理念,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自控镇痛(patients-controlled analgesia,PCA)用于鼻内镜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对68例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镇痛对比研究,随机分为两组,PCA组36例;对照组32例,术后给予去痛片和肌注盐酸布桂嗪。分别记录并比较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ies,VA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A组镇痛效果满意,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C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PC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有15例(46.9%)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PCA组仅2例(5.6%)。结论 PCA是鼻内镜术后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耳穴压豆和镇痛药及二者联合治疗对实施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从而为鼻内镜术后疼痛处理提供合理、有效方案。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1年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收治住院并行鼻内镜手术的150例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500ml+地佐辛5mg静脉滴注治疗)、单纯耳穴压豆止痛组及耳穴压豆联合药物治疗组,每组50例。采用成人疼痛行为评估量表评价三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副作用,并记录比较。结果耳穴压豆和镇痛药及二者联合使用均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术后疼痛,联合运用耳穴压豆镇痛与药物镇痛并无协同加强镇痛作用。结论耳穴压豆镇痛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手术术后疼痛。联合运用耳穴压豆镇痛与药物镇痛,虽有缓解疼痛,但并无协同加强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双极射频等离子舌根缩容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我科于 2 0 0 0年 7月在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治疗中 ,开始应用双极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 (ENTec CoblatorTM)行舌根缩容术6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患者 65例中 ,男 5 7例 ,女 8例 ;年龄 3 5~ 80岁。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检查确诊。轻度OSAS1 0例 :呼吸紊乱指数 (RDI) 5 2 0 ,最低血氧饱和度 >85 %;中度 3 3例 :RDI >2 0 5 0 ,最低血氧饱和度80 %85 %;重度 1 4例 :RDI >5 0 ,最低血氧饱和度<80 %。单纯鼾症 8例 :RDI <5 ,最低血氧饱和度>90 %,… 相似文献
11.
曹忠良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0,24(2):41-42
决定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疗效的因素除术前准备及手术本身的因素以外,加强术后鼻内镜下定期术腔清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现就作者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施术的52例鼻窦内镜手术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安定镇痛技术在鼻内镜术后换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鼻内镜术后换药的疼痛问题,2003年9月-2004年6月,我们对部分在我科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采用安定镇痛技术对术腔进行处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口服盐酸曲马多在中青年鼻内镜手术后及换药中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曲马多在中青年鼻内镜手术后及换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对鼻中隔偏曲、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或真菌性鼻窦炎4种疾病的中青年患者94例(实验组)采取鼻内镜术后前3d和换药期间多时段口服盐酸曲马多的方法,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鼻内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评分;观察其他不良反应,如失眠、烦燥不安、痰多呛咳、进食多少和进食种类等;观察换药时患者状况,如精神是否紧张或恐惧、出血量、头昏或晕厥、有无休克等。同时随机选择相同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曲马多口服,其余治疗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当晚疼痛明显减轻,夜间入睡较快,第2天精神好,进食多,术后2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换药时无恐惧感,疼痛轻,换药进程缩短,出血明显减少,无晕厥和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盐酸曲马多对中青年鼻内镜术后及换药过程有明显镇痛效果,并大大减低患者术后各种反应,加快康复。视觉模拟评分法是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一种简便、易学、便于开展的主观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鼻部手术后由鼻腔填塞带来的痛苦一直是广大患者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术后疼痛可引起血压升高、鼻腔出血、疼痛性休克等并发症,如何减轻这一痛苦是广大医师一直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NR)检查作为鼻通气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鼻声反射仪和鼻阻力计对以持续性鼻阻塞为主要症状,经正规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106例(治疗组)中重度慢性鼻炎患者,于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在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进行鼻声反射及NR检查,记录NR、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距前鼻孔的距离(DCAN)、鼻腔平均横截面积(MNCA)及鼻腔容积(NCV)。另以3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样在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进行鼻声反射及NR检查,应用SAS6.12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患者的主观症状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治疗组NR明显高于对照组,NMC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NR较术前明显降低,NMCA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内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NR和NM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NR和NMCA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于中重度慢性鼻炎患者鼻通气功能的改善有显著疗效,鼻声反射和NR检杏能客观准确地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鼻丘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采用鼻丘径路开放额窦的疗效,并与以钩突为主要参考标志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鼻丘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的作用。方法47例(85侧)患者接受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其中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26例(49侧),开放鼻丘前壁,经鼻丘后内上方开放额窦。以钩突为主要参考标志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21例(36侧),通过判定钩突上端与鼻腔外侧壁附着点的位置开放额窦。结果①两组患者均平均随访9个月(6~1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主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鼻内镜下评价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4%和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5);②近半数鼻丘径路手术可在0°鼻内镜下完成(46%),使用30°或70°鼻内镜相对较少;而钩突标志组手术全部需要使用30°鼻内镜,多数病例(71%)需要70°鼻内镜。结论鼻丘和钩突同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重要参考标志,根据患者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于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径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如囊肿范围不超出鼻前庭,则开放囊腔保留囊肿底壁;如囊肿范围超出鼻前庭,则彻底去除囊壁上皮以消除囊腔。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囊肿均无复发,无明显鼻前庭瘢痕及前鼻孔狭窄等后遗症。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适应症广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和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应,为临床合理应用超前镇痛提供参考。方法:以120例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加鼻甲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喷他佐辛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40例;分别于术前30min单次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喷他佐辛30mg及相同容积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3组患者术中和术后3、24、48h的疼痛情况,同时记录术后追加镇痛药使用情况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A组及B组在术中和术后3、24、及48h的VAS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A组与B组术后追加镇痛药使用率减少(P〈0.05)。结论:局部麻醉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加鼻甲射频消融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和喷他佐辛均可收到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