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中原癌基因c-kit突变及其蛋白表达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Ma D  Liu X  Cai Z  Xie Q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5):461-464
目的:探讨c-kit基因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方法,检测82例GIST中c-kit蛋白的表达及c-kit基因exon 11突变的情况。结果:全组c-kit蛋白的阳性率为97.6%(80/82),c-kit基因突变率为41.5%(34/82),良性GIST c-kit蛋白表达率为95.0%(19/20),c-kit基因突变为阴性;恶性GIST c-kit蛋白表达率为98.4%(61/62),c-kit基因突变率为54.8%(34.62),与基因突变阴性病例相比,突变阳性组的GIST容易出现邻近组织的侵袭,转移或者复发,结论:c-kit蛋白是GIST的重要诊断指标;c-kit基因突变在GIST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GIST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丽坤  艾志宏  郑冬梅 《中国肿瘤》2002,11(12):731-732
[目的]研究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对54例子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p16、p2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1)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15%、95%和40.7%、100%,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p16蛋白在中、高分化组中的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p16、p27表达明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1)。(3)p16、p27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p16、p27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可为正确估计宫颈癌的预后、指导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aspin表达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的预测、预后的评估作用,及其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GIST标本,进行maspin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maspin表达与p53表达及GIST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中maspin阳性表达率为64.3%(26/42),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侵袭危险性及p53表达均呈负相关性(P〈0.05);39例获得随访的GIST患者中,maspin表达与其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aspin和p53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巢蛋白(Nest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 (GIST )组织中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 ,探讨nestin在GIST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起源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微波二步法 ,检测 94例GIST (良性 44例 ,恶性 5 0例 )组织中nestin蛋白的表达 ,并与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GIST组织中nestin的阳性表达率为 95 .7% ( 90 /94) ,良、恶性组nestin的阳性率分别为 97.7% ( 4 3 /4 4)、94.0 % ( 4 7/5 0 )。 2组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nestin表达均阴性。结论 Nestin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的 1种特异而敏感的新标志物 ,对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但不能作为GIST分化程度的指标 ,同时提示GIST可能起源于向卡哈尔细胞 (ICC )表型分化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16和p27蛋白在恶性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软骨肉瘤、68例骨肉瘤,20例软骨瘤做对照;对p16蛋白在软骨肉瘤及p27蛋白在骨肉瘤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分组中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研究.结果 软骨肉瘤组织中p16蛋白高表达( )率与软骨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骨肉瘤复发组p16蛋白的高表达率与未复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高表达率与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在软骨肉瘤不同组织学分级间p16蛋白高表达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织中p27蛋白高表达( )率与软骨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27蛋白高表达率与高生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表达与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 p16蛋白减少或缺失是软骨肉瘤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p27蛋白减少或缺失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Grb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Grb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94例GISTs构建组织微阵列(TM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Grb7蛋白表达。结果在TMA中,184例可评估(94.8%)。Grb7蛋白阳性率为67.4%。Grb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NIH分级、细胞异型性、细胞类型、细胞密集程度、出血、黏膜受侵、周围组织侵犯、转移复发有关。Grb7蛋白阳性表达者及蛋白阴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9%,8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rb7表达与GISTs预后有关,Grb7可作为判断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其主要发病机制是 c-kit基因突变导致c-kit蛋白(CD117)活化,进而引发细胞增殖失控及凋亡抑制。目前研究显示 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和类型不仅与GIST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且还是GIST对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在GISl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其主要发病机制是c-kit基因突变导致c-kit蛋白(CD117)活化,进而引发细胞增殖失控及凋亡抑制。目前研究显示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和类型不仅与GIST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且还是GIST对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在GIST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宏  刘晓伟  苏秀兰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2344-2348
目的:联合检测p53蛋白及Ras p21蛋白在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胃癌分化程度及5年生存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3例正常胃组织及27例胃癌组织细胞进行p53蛋白及Ras p21蛋白含量的定量检测。结果:p53蛋白在正常胃组织的表达均为阴性,85.2%(23/27)的胃癌组织p53表达阳性,p53蛋白表达量(FI值)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及5年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Ras p21蛋白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71.45%的胃癌组织Ras p21蛋白表达阳性;胃癌组织Ras p21蛋白表达量(FI)和Ras 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及5年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Ras 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55)。结论:p53蛋白及Ras p21蛋白过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53蛋白及Ras p21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p53及Ras p21蛋白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OG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43例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DO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OG1表达率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6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DOG1阳性53例(84.13%),43例对照组中DOG1阳性5例(11.63%),两者间有明显差异(P=0.000);DOG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危险度分级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DOG1蛋白在GIST中呈高表达,作为胃肠道间质瘤敏感的、特异的标志物,可在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至少可作为CD117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OG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43例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DO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OG1表达率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6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DOG1阳性53例(84.13%),43例对照组中DOG1阳性5例(11.63%),两者间有明显差异(P=0.000);DOG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危险度分级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DOG1蛋白在GIST中呈高表达,作为胃肠道间质瘤敏感的、特异的标志物,可在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至少可作为CD117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he p27(kip1) protein (p27) is a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that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in a variety of human neoplasms. Low expression of p27 tends to occur in more aggressive neoplasms. The role of p27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in the spectrum of myxoid and round-cell liposarcomas has not been examin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ty-seven cases of myxoid and round-cell liposarcomas were examined.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p27 and Ki-67 antigen were studied in all cases.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log-rank test and the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he male:female ratio was 1. 4:1, and the mean age at diagnosis was 45 years. The tumors were located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94%) and retroperitoneum (6%). The median tumor size was 13.5 cm. The median follow-up was 6.3 years, and the overall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76% and 67%, respectively. Low expression of p27 was identified in 34 cases (72%) and correlated with decreased metastasis-free (P =.026) and overall survival (P =.008). 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nly round-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low expression of p27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decreased metastasis-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CONCLUSION: p27 expression predicts the clinical behavior of myxoid and round-cell liposarcomas, even in neoplasms with few or no round-cell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13.
p27kip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27kip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胃癌中p27kip1蛋白表达。[结果]p27kip1蛋白表达率在胃癌中为46.38%(32/69),而正常胃组织中为96.43%(27/28),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p27kip1蛋白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蛋白检测可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中caspase-3、survivin、CyclinD1及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即用型二步法检测72例胃癌、5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四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pase-3及p27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survivin及CyclinD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caspase-3与组织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相关,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CyclinD1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27蛋白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临床分期均相关。胃癌组织中cas-pase-3与survivin呈负相关,CyclinD1与survivin呈正相关,p27与CyclinD1也呈正相关。结论 survivin和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caspase-3和p27蛋白的表达缺失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caspase-3,survivin,CyclinD1及p27蛋白的表达更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 kit蛋白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兔抗人c kit蛋白抗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原发小细胞肺癌组织、10例正常肺组织和 2 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c kit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 k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1.5 %( 3 2 /5 2 ) ,c kit蛋白表达定位于胞浆 ;其中强阳性者占 65 .6%( 2 1/3 2 ) ,弱阳性者占 3 4.4%( 11/3 2 )。 10例正常肺组织及 2 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c kit蛋白呈阴性表达。c kit蛋白表达与小细胞肺癌肿瘤大小 (P =0 .0 10 )及预后 (P =0 .0 0 0 1)有密切关系 ,但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c kit蛋白表达可能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关。c kit蛋白的原位检测较为直观 ,有利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中cyclinD2 、CDK4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D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4,CDK4)的表达,探讨它们与p27ki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18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切片中cyclinD2、CDK4的表达,比较它们与p27 ki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96例乳腺癌组织中cyclinD2、CDK4和p27kip1表达率分别为41.7%、54.2%和38.5%,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cyclinD2、CDK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核分裂数有关(P〈0.001),和局部复发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CDK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也有密切关系(P〈0.01)。③p27^kip1的表达缺失,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核分裂数,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复发均有关系(P〈0.05),而且p27 kip1的表达与eyelinD2、CDK4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叭)。结论 cyclinD2和CDK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而p27 kip1的表达缺失和CDK4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及复发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CD44v6、p27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结果60例大肠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57%(34/60)、22%(1 3/60);两者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p27阳性表达与之相反.结论CD44v6、p27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转移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CD44v6、p27蛋白表达水平,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复发转移潜能,评估患者预后及术后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