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脑脊液(CS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探讨PD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集23例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CSF送放免室,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帕金森病组SOD、GSH—P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两组之间CAT、LPO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P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抗氧化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脑膜炎患者139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45例和新型隐球菌型脑膜炎组(新脑组)41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48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结果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CK.BB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A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脑组AD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和新脑组升高不显著。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IgM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脑和新脑组的CK—BB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脑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新脑组(t=-21.03,P〈0.01;t=-23.17,P〈0.01)。结脑和新脑组的IgM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论小儿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可反映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联合检小儿脑脊液三项生物指标水平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40例单纯手足口病和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进行检测。结果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水平高于单纯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P〈0.01),且患儿脑脊液TNF-α、NSE与血清TNF-α、NSE含量呈正相关(r=0.75,r=0.83,P〈0.01)。单纯手足口病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脊液TNF-α.与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71,P〈0.01);而NSE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及血清TNF-α、NSE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NSE对手足口病患者是否合并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CA125和骨保护素(OP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CHD 患者作为观察组(CHD组),另选9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化学免疫发光法和ELISA法比较不同组别和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CysC、CA125、OPG 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CysC、CA125、OPG水平明显升高( P <0.05或 P <0.01);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3组血清CysC、CA125、OPG 水平逐渐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或 P <0.01);NYHA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血清CysC、CA125、OPG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或 P<0.01)。CysC、CA125、OPG 水平均与冠脉病变支数、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 P <0.01),与 LVEF呈负相关( 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CysC、BMG、OPG 水平不仅能评价心功能受损程度,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CHD和有助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24h尿微量清蛋白(24hUmAlb)联合检测在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门诊健康体检者各100例中24hUmAlb,血清cys-c、尿素(Urea)、肌酐(SCr),观察三组患者血清中各指标水平。结果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体内CysC、24hUm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体内CysC、24hUmAlb水平高,两者联合检测能有效诊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7例肝硬化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肌酐(Cr)、尿素(Urea)、肌酐清除率(CCr)和CysC水平,并将患者按性别、Child—Pugh分级或CCr水平进行分组评价。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Cr和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Jp〈0.001),但Cr和Urea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CCr、Cr和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但Urea无差异。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各亚组CCr、Cr、Urea和Cys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以CCr70ml/min为界点将患者分为Ⅰ和Ⅱ亚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仅Cys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CysC水平Ⅰ和Ⅱ2亚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CysC诊断有效性优于Cr和Urea。结论血清Cr和Urea难以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轻度受损进行诊断,CCr虽能作出早期指示,却过高估计试验结果,而CysC能较准确地作出早期检测,提示其可能是潜在的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取健康献血员(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40份(各2mL);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组50例)发病后第1、3、7天各抽取肘静脉血4mL,分离血清。应用谭氏法检测血清中CK—BB的变化。结果患者组CK—BB活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发病后第3天CK—BB活性高于第7天和第1天(P〈0.05);病情进展型病例CK—BB的含量在发病后第1天和第7天高于病情稳定型病例(P〈0.05);多病灶患者血清CK—BB含量高于单病灶患者(P〈0.05)。结论血清CK—BB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指标之一,是观察急性病毒性脑炎病情的发展变化、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与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方法:测定神经感染患儿脑脊液中的TNF和NO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化脑组TNF和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O.01),化脑组TNF和NO高于病脑组(P〈0.05),且化脑组和病脑组TNF和NO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加重,TNF与NO呈正相关(r=0.942,t=7.64,P〈0.01)。结论:TNF和NO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21-1222
目的探讨IgG和IgG指数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7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脑脊液配对标本,用BNP特种蛋白分析仪,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脑脊液清蛋白(CALB)、脑脊液IgG(CIgG)、血清IgG(SIgG),用0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SALB),将其结果套入相应公式换算CALB/SALB的比值(QALB)及IgG指数。结果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组QALB、CIgG均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指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QALB、CIgG、IgG指数均增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硬化组QALB无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gG、IgG指数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林-巴利综合征QALB、CIgG均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指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ALB、CIgG及IgG指数可以了解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及脑脊液中IgG的来源,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乳酸检测在小儿脑膜炎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检测在小儿脑膜炎临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显色法检测125例患儿的脑脊液乳酸(CSF-LA)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CSF-L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脓性脑膜炎组CSF-LA水平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0.05),且经正规治疗1周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CSF-L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01),而结核性脑膜炎组患儿其CSF-L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CSF-L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LA水平检测对小儿脑膜炎的鉴别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动态观察CSF-LA水平的变化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脑脊液(CSF)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I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取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本院PM患儿50例(PM组),非颅脑损伤择期手术患儿30例(对照组),取其CSF检测比较PM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CRF及IGF—II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PM患儿CSF中蛋白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M患儿CSF急性期中CRF及IGF—U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PM恢复期患儿CSF中CRF及IGF-Ⅱ水平与对照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脊液中CRF及IGF-Ⅱ的浓度与脑脊液中葡萄糖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相关性(r=-0.067和-0.45,P〉0.05),与脑脊液中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938,P〈0.05)。【结论】PM患儿CSF中CRF及IGF-Ⅱ水平检测可作为其重要的诊断依据,对其病情的监测和转归的评估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肾炎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浓度与。肾小球内补体3(C3)沉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测定62例不同肾脏疾病行肾活检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C浓度;对62例肾活检组织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C3阳性组的血清CysC浓度较健康对照组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CysC与Ccr显著负相关(r=-0.819,P〈0.01)。结论 血清CysC可反映。肾炎时C3在肾小球的沉积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其中单纯糖尿病(DM)组3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34例,临床DN组33例,并选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FGF‐23水平,同时测定血胱抑素C(CysC)、血磷(P)、血钙(Ca),并计算P和Ca乘积,根据年龄、性别和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RF)。结果各组T2DM患者FGF‐23、Cys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eGF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单纯DM组比较,早期DN组FGF‐23、CysC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P<0.05);临床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FGF‐23、CysC进一步升高,eGFR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P在健康对照组、单纯DM组及早期DN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血P及Ca×P值则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DN患者FGF‐23水平与CysC、P呈正相关(P<0.01),与eGFR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体质量指数、Ca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T2DN外周血FGF‐23水平的升高早于Ca和P的变化,且随DN进展,FGF‐23水平逐渐升高,FGF‐23可作为早期T2DN诊断的有效指标之一,并可成为T2DN进展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晏峰 《检验医学》2008,23(3):250-25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中脂蛋白(a)[Lp(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变化在妊高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52例妊高征患者(轻度12例,中度22例,重度18例)及28名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Lp(a)和CysC水平。结果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中Lp(a)及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妊高征患者Lp(a)及CysC水平高于中度妊高征患者(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Lp(a)及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Lp(a)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妊高征的血管内皮损伤,观测Lp(a)、CysC可以预测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顿脑损伤患者血和脑脊液S100β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76例,依据人院时GCS积分评定分为〈8分,9~12分,13—15分;并根据入院时CT所见分为未见异常,脑挫伤,颅内血肿,混合伤(包括颅内血肿、脑挫伤);预后判断按照GOS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包括轻中残),预后不良组(包括重残和植物生存),死亡组;采集伤后当天,1d,3d.7d血和脑脊液标本,血和脑脊液标本采集间隔小于1h,并选择30例健康成人血作为对照组;S100β蛋白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所有病例在收集标本当天均作cT或MRI检查。结果1、血S100β蛋白与对照组S100β蛋白的比较差异显著(外伤组0.56/L±0.21μg;对照组0.07±0.02μg/L,P〈0.05);2、血S100β蛋白和CSFS100β蛋白比较经直线回归分析呈正相关(r=0.873,P〈0.01)3.不同GCS积分间血和CSFS100β蛋白的比较(血P〈0.05;脑脊液P〈0.01)4.不同预后组S100β蛋白比较(血P〈0.05,脑脊液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和脑脊液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影象学改变、伤情、预后及颅内病理生理密切相关,检测其含量变化能早期判断脑损伤程度,预测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微量白蛋白(mA1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放免法对31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了血清CysC、RBP和尿mA1b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ysC、RBP和尿mA1b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CysC水平与RBP和尿mA1b水平呈正相关(r=0.6138,0.5922,P〈0.01)。结论检测血清CysC、RBP和尿mA1b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 C(CysC)、尿酸(UA)和脂蛋白 a(Lpa)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中血清 CysC、UA、Lpa 水平。结果病例组中 CysC、UA、Lp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DM 患者 CysC 水平与 UA 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 Lpa 无相关性(P >0.05)。结论检测血清 CysC 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指导意义,同时控制 UA、Lpa 水平可延缓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122例SAH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观察组左大脑前动脉(ACA)、右ACA、左大脑中动脉(MCA)、右MCA收缩峰流速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液、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SAH ,能及时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马秀琴  黄茂  郭锡熔  殷凯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117-119,i000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的影响。 方法:①实验于2004—01/09在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实验室和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药物组,每组6只。②哮喘组和药物组于第1,8天每只腹腔内注射抗原混悬液1mL致敏;第15天开始雾化吸入10g/L鸡卵清蛋白激发哮喘,1次/d,20min/次,连续4周制作哮喘模型。每天激发前30min,药物组预先灌胃雷公藤多甙悬浮液(1.5mL)50mg/(kg·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行致敏和激发,1次/d,20min/次,连续吸入4周。③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蛋白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测定3组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的表达。④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结果:大鼠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蛋白含量: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9.75,7.87,P〈0.01);经药物干预后,明显低于哮喘组(q=5.99,3.27,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q=3.76,4.59,P〈0.05)。②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哮喘组〉1,明显高于对照组(q=3.87,P〈0.05);经药物干预后〈1,明显低于对照组(q=3.47,P〈0.05),更低于哮喘组(q=7.34,P〈0.01)。③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表达水平: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16.71,15.37,P〈0.01);经药物干预后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哮喘组(q=11.14,7.21,P〈0.01),但未完全降至正常,仍明显高于对照组(q=5.57,8.17,P〈0.01)。④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比值:哮喘组〉1,明显高于对照组(q=3.45,P〈0.05);经药物干预后〈1,明显低于对照组(q=3.45,P〈.05),更低于哮喘组(q=6.89,P〈0.01)。 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的平衡,干预细胞外基质重塑。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64例患儿在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分别进行血清和脑脊液中TNF含量的检测,并与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32例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在疾病的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中TN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性脑炎组(P<0.01),恢复期,各组TNF含量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重症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TNF含量均明显高于轻症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血清TNF含量可以作为临床判断病情,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脑脊液TNF含量可以作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