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与低剂量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其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6例肺癌患者的胸部DR与CT资料,对其DR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盲法分析,了解2种影像学方法在筛查肺癌中的意义。结果 156例肺癌患者中,通过DR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58例,阳性检出率为37.18%,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112例,阳性检出率为71.79%,低剂量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68,P0.05);不同类型的肺癌比较发现,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出周围型肺癌的比例(51.79%)明显高于DR(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优于胸部DR,且辐射剂量低,有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适合大规模人群的肺癌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体检部进行健康体检者11 706人,采用生物芯片阅读仪及多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根据试剂说明书检测程序对健康体检者血清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242、CA125、CA15-3、Ferritin、HGH、PSA、f-PSA、β-HCG、NSE)的水平作定量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11 706人中,共检出444人603项次阳性,男性227人,女性217人,阳性检出率为3.79%;其中27人经影像学、内窥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或中期肿瘤,肿瘤检出率0.23%。节省检测费用合计人民币4 752 636元。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适用于健康体检人群中的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45~60岁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筛查结果。方法选取成都地区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45~60岁健康体检者226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CA-153、CA-125、CA-199、CEA水平,统计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恶性肿瘤确诊情况,将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者记为阳性组,阴性者记为阴性组,比较其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筛查结果,分析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2268例健康体检者中,CA-724、CA-153、CA-125、CA-199、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5%、4.98%、1.10%、7.01%、4.76%,总共72例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3.17%(72/2268),其中12例经病理学、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早期或中期肿瘤,肿瘤总检出率为0.53%(12/2268),其中恶性肿瘤8例,检出率为0.35%(8/2268),肿瘤标志物阳性组的CA-724、CA-153、CA-125、CA-199、CEA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男性CA-125、CA-199阳性率低于女性,而CEA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人群CA-153、CA-199、CE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都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CA-153及CA-199阳性表达集中在51~60岁,CEA阳性表达集中在45~50岁;ROC曲线分析显示,CA-724、CA-153、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预测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65。结论成都地区45~60岁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CA-724、CA-153、CA-125、CA-199、CEA均呈高表达,其中CA-724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有差异,联合检测各项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减少疾病恶化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胸部薄层CT检查对有癌症家族史体检人员早期肺部肿瘤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治疗的72例有癌症家族史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胸部薄层CT检查、胸部X射线检查,以病理组织和穿刺病理组织为金标准,分析胸部薄层CT检查效果。结果:胸部薄层CT检查共计检出17例肺部结节,肺部结节检出率为23.61%,检出肺癌13例,肺癌检出率18.06%,常规胸部X射线检查共计检出4例肺部结节,肺部结节检出率为5.56%,检出肺癌1例,肺癌检出率1.39%,胸部薄层CT检查肺部结节、肺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胸部X射线(P值均<0.05);同时,在肺结节分型与定性中,胸部薄层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胸部X射线(P值均<0.05);通过对不同大小的肺部结节诊断显示,在5mm以内的肺部结节诊断中,胸部薄层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胸部X射线(P值均<0.05)。结论:胸部薄层CT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筛查有癌症家族史体检人员早期肺部肿瘤,筛查效果显著优于胸部X射线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无症状体检人群中18F-FDG PET/CT筛查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应用18F-FDG PET/CT筛查恶性肿瘤的无症状体检人群4 899例,平均年龄(51.8±9.5)岁,男性3 390例(69.2%),女性1 509例(30.8%)。结果 PET/CT检查发现可疑高代谢或占位病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72例,包括肺癌、甲状腺癌以及结肠癌等13种肿瘤,筛查阳性率为1.5%。PET/CT筛查假阴性8例,假阳性65例,筛查的敏感度为90.0%,特异性为99.8%,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98.4%。结论体检人群中PET/CT筛查可发现全身多部位的早期恶性肿瘤。为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PET/CT筛查恶性肿瘤应与甲状腺、肝脏超声及胃肠镜检查相结合。低阳性预测值及射线暴露诱发肿瘤的风险是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应用PET/CT筛查恶性肿瘤时应重视的问题,应注意选择适应症,防止滥用检查和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应用粪便隐血免疫化学检测法(FIT)筛查结直肠癌(CRC)的有效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太湖疗养院2012~2016年应用FIT检测的健康体检人群159 614例,应用排除和复查标准,复测FIT,两次阳性病例推荐内窥镜检查,恶性肿瘤疑似病例推荐专科就诊。结果 FIT阳性人群10 931例病理诊断恶性肿瘤16例(CRC 13例、胃癌3例)。CRC在FIT检测人群中的不完全检出率8.15/10万,在FIT阳性人群中的不完全检出率118.93/10万。结论检后随访FIT结果、内窥镜检是体检中心筛查CRC的有效路径,其中提高内窥镜检依从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健康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特点。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学中心2009年10月~2013年6月、已排除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35 686例健康体检人员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别按性别、年龄段等进行分组,比较肺癌检出率、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结果筛检并经病理确诊肺癌51例(1.429‰),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分别为36、11、4例,1、2、3、4期肺癌分别为31、0、4、16例。肺癌总检出率、腺癌构成比、腺癌检出率及1期肺癌检出率女性均高于男性,肺癌平均分期及鳞癌、小细胞癌构成比女性均低于男性。腺癌、鳞癌、各期肺癌及男女肺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并提高肺癌检出率,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8.
胡兴和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2):64-65,78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年吸烟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体检者126例,同期进行GE lightspeedQX/1多层螺旋CT机及宝石能谱CT机扫描,检出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统计两组检出率并作相关性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低剂量CT结节检出18例阳性,56个结节性病灶,28个伴有结节钙化,经手术证实恶性结节3例,体检检出率2.3%;支气管病变检出管壁狭窄增厚5例,肺部斑片状阴影3例.实验组宝石能谱CT检出31例阳性,82个结节性病灶,31个伴有结节钙化,经手术证实恶性结节5例,体检检出率3.9%;支气管病变检出管壁狭窄增厚11例,肺部斑片状阴影5例,阳性结果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体检者辐射剂量平均值对照组为0.76 msy,实验组为0.73 mSv,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宝石能谱CT机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肺癌的筛查,既能做到和低剂量CT扫描一样的最优化辐射防护,而且能提高图像质量,提升阳性检出率,不失为一种筛查早期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筛查结果。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88044名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纳入研究。对问卷初筛肺癌阳性的人群,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筛查,同时每年通过主动和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募集的全部人群进行随访,获取其健康结局信息(确诊肺癌/未确诊肺癌)。计算不同特征人群经问卷初筛的肺癌高危率、LDCT筛查参与率、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肺癌发病密度(率)、累积发病率以及早诊率;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筛查模式下肺癌发生的风险。结果8804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7.4±7.4)岁,其中男性占38.76%(34128例)。问卷初筛肺癌高危率为23.14%,临床筛查参与率为52.26%,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为10.99%。平均随访3年后,40~69岁男性肺癌发病密度为172.82/10万人年,女性肺癌发病密度为133.52/10万人年;肺癌发生风险随年龄升高而上升(P趋势<0.001)。问卷初筛阳性人群发病密度为259.22/10万人年;与问卷初筛阴性人群相比,问卷初筛阳性人群肺癌发病风险HR(95%CI)值为2.27(1.83~2.81)。接受LDCT筛查且被判定为阳性结节人群的肺癌发病密度为1825.03/10万人年,3年内的累积发病率为4615.38/10万;与结节阴性人群相比,结节阳性人群肺癌发病风险HR(95%CI)值为13.80(8.91~21.36)。接受LDCT筛查者三年内确诊肺癌的早诊率为70.21%,高于未接受临床筛查者确诊肺癌时的早期比例(45.45%,P=0.016)。结论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临床筛查依从性较好;在高危人群中应用LDCT筛查肺癌,能够提高肺癌患者检出率和早诊率。  相似文献   

10.
桑春慧 《智慧健康》2023,(16):19-22
目的 评估CT联合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筛选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采用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检测患者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患者通过病理诊断,恶性组为44例,良性组为16例,其中CT的恶性、良性检出率分别为88.63%、75.00%,肺癌肿瘤标志物的恶性、良性检出率分别为81.82%、81.25%,CT联合肺癌肿瘤标志物的恶性、良性检出率分别为93.18%、87.50%,95%CI均大于0.7。结论 CT联合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能有效提升患者早期肺癌检出率,为患者接受肺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提早预防患者肺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特点,探讨如何提高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恶性肿瘤检出率。方法以我院近5年健康体检人群140127例中发现并病理确诊的1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恶性肿瘤的检出与年龄、性别、地域等关系以及症状和实验室阳性结果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作用。结果病理确诊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0.133%(186例)。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0.036%(51例)、肝癌0.017%(24例)、肾癌0.014%(20例)、结直肠癌0.013%(18例)和胃癌0.011%(16例)。186例恶性肿瘤中无症状者158例,占84.9%。超声对肝、肾、甲状腺癌等实质性脏器的灵敏度优于肿瘤标志物(TM);将胸片、TM、症状和胸部低剂量CT相结合,可提高肺癌检出率。2008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达0.083%,明显高于其他年度(χ2=11.792,P〈0.05)及当年度肺癌检出率(χ2=8.538,P〈0.05)。结论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由于体检发现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无症状,而超声、胸片、TM和CT对恶性肿瘤的检出作用各有特点,充分发挥总检医生和检后随访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千伏胸片(HKV)、数字X线成像系统(DR)及高分辨率CT(HRCT)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受理的184例疑似尘肺病患者,同时实施HKV、DR及HRCT摄片,将其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HKV与DR在尘肺病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R胸片一级优片率(91.30%)明显高于HKV(63.04%)(P<0.05).HRCT在尘肺Ⅰ期、尘肺Ⅲ期的诊断率及尘肺并发症的判断方面均高于HKV(P<0.05). 结论 DR在尘肺病中诊断技术质量优于传统的HKV,HRCT在尘肺病的早期发现、小阴影聚集及尘肺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晓伟  梁艳  高燕  张华  陈艳霞  郭建 《职业与健康》2014,(13):1764-1766,177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18F)氟-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尘肺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肺部病灶性质待定的尘肺患者,全部行18F-FDGPET/CT显像检查,并在1周内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EA、NSE、CYFRA211、CA199、CA125),分析2种检查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果18F-FDGPET/CT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1%,特异性分别为53.1%,68.8%,约登指数分别为0.531,0.466。PET—CT显像联合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为53.1%,约登指数为0.531。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CYFRA21—1有弱的相关性(r=0.209,P=0.042);在鳞癌患者中SUVmax与CYFRA21—1呈显著相关(r=0.551,P=0.041);在小细胞肺癌中,SUVmax与NSE显著相关(r=0.453,P=0.038)。结论PET/CT诊断尘肺合并肺癌的敏感性较肿瘤标志物高,肿瘤标志物对PET/CT诊断具有补充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对于尘肺合并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数字X线摄影(DR)平片检查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0名体检者,征得其同意后先行DR胸部平片检查,再行胸部断层容积成像检查,对其中435例受检者的有效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图像优秀率.结果:435受检者中,断层容积成像检出70例病灶;DR检出26例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68,P<0.05);断层容积成像检出率(16%)明显高于DR(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7,P<0.05).结论: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对胸部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DR平片,特别是对重叠遮挡解剖结构及复杂部位的细节能清晰显示,对体检人群的胸部病变筛查和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肺癌筛查结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地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肺癌危险因素资料,筛查出肺癌高危人群,肺癌高危者由专业放射科医生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并根据诊断标准完成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及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 980名研究对象中肺癌高危评估率为19.96%(3 589/17 980),LDCT筛查依从率为34.99%(1 256/3 589)。3 589例肺癌高危人员的肺癌确诊率为2.17%(78/3 589),其中男性占61.54%(48/78),女性占38.46%(30/78),40~50岁占17.95%(14/78)、51~60岁占33.33%(26/78)、61~74岁占48.72%(38/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130)、年龄越大(OR=1.408)、BMI≥24.0 kg/m2(OR=2.349、2.375)、中专及以上受教...  相似文献   

16.
杨洪 《现代保健》2011,(2):128-12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诊断及术后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的76例病理类型最终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例行”F—FDGPET/CT显像和胸部诊断CT扫描,检查范围包括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及全身器官,并将18F—FDG PET/CT和胸部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1.3%,特异性为53.1%,准确性为85.3%;而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检查为62.1%,特异性为29.8%,准确性为55.6%。在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18F—FDG PET/CT的灵敏度(99.8%)高于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53.1%)。而在对肺部转移灶检测上胸部CT的灵敏度(989%)高于18F—FDG PET/CT(42.9%)。结论18F—FDG PET/CT在对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诊断复发的发现和判断上显示出明显优势;但胸部CT在发现肺部转移灶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地位不可取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在不同单能量下CT值、碘(水)密度变化,以探讨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确诊的42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能谱CT成像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疾病19例(良性组),肺癌23例(肺癌组).结果 能谱CT成像诊断肺占位性病变及淋巴结转移灶的x2值分别为26.1和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恶性占位性病变keV越低,CT值差异越大.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碘密度(0.13±0.08) g/L显著低于肺癌组的(0.20±0.15)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动脉期标准化水密度(1.01±0.01) g/L与肺癌组(1.00±0.01)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灶能谱曲线斜率(1.10±0.07)与原发肺癌灶(1.07±0.08)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在不同单能量下成像,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在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上具有明显优势,其定量分析有助于肺部良恶性占位及淋巴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在临床较难诊断病灶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秦  许滋宁 《职业与健康》2014,(17):2445-2448
目的探讨南通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并对该地区肿瘤登记工作质量作以简要评估。方法收集南通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数据,采用Canreg4软件录人,通过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整理,分析该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对死亡/发病比(M/I)、病理组织学诊断所占比例(MV%)、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未指明部位和原发部位不明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所占的百分比(O&U%)进行评估。结果2012年南通市恶性肿瘤发病为23736人,死亡为17464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12.84/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34.00/10万,经年龄构成调整后,发病的中标率为167.03/10万,死亡的中标率为113.38/10万。前6位高发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居发病率的首位,全人口发病率为60.66/10万。前6位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肿瘤登记工作质量指标,M/I为0.74、MV%为54.86%、DCO%为0.41%、0&u%为3.70%。结论恶性肿瘤是南通市居民的第1位死因,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消化系统肿瘤占比例最高。南通市肿瘤登记数据基本反映了全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9.
范涛 《现代保健》2014,(22):37-39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与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与肿瘤T分期(T1/T2/T3/T4)、病理类型(小细胞癌/鳞癌/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结果:200例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的范围为1.652~4.193,平均(2.529±0.592)。T1期31例、T2期60例、T3期39例、T4期70例,平均CT强化程度分别为(2.145±0.334)、(2.288±0.445)、(2.625±0.589)、(2.767±0.659)。T1和T2、T3和T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4明显高于T1和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42例、鳞癌58例、腺癌100例,平均CT强化程度分别为(2.208±0.484)、(2.567±0.485)、(2.680±0.641);鳞癌和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明显低于鳞癌和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水平范围是8.02~109.73 ng/mL,平均(28.423±20.473)ng/mL,经线性相关分析CT强化程度与NSE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肿瘤T分期的增高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非小细胞肺癌的CT强化程度高于小细胞肺癌;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与NS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福建泉州地区体检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检出情况,分析恶性肿瘤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使健康体检对恶性肿瘤的筛查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方法对2006至2010年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恶性肿瘤检出情况、发病率排序、高发年龄等进行分析。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5年平均每年受检人数12323例,共发现恶性肿瘤患者177例,平均年检出率为2.87‰,恶性肿瘤发病排序前5位依次为肝癌(42.93%)、肺癌(20.90%)、食道癌(9.03%)、子宫颈癌(8.47%)、胃癌(6.78%)。高发年龄60—69岁。结论做好年度健康体检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筛查工作是当前健康体检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