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广征博引,源于《内经》、运功导引,预防养生、重视脉法,以脉取证、崇尚尊古,不拘泥古、注重情,善调气血、重视脾胃,培补后天六个方面总结沈金鳌学术思想,以希对临床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清代名医沈金鳌治疗带下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方法:对沈氏著作《妇科玉尺》中带下篇的选方用药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及聚类分析,将统计结果与原文结合探索其对带下病的认识及诊治思路。结果:该古籍内治疗带下病的方剂共52首,涉及中药共112味,总用药407次; 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为当归、白芍,分别为5.16%、4.67%; 药物分类数目最多及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补虚药,包括26味,总使用频次为144次; 性味归经以甘、辛、苦、温,归脾、肝、肾经为主; 聚类分析得出沈氏治疗带下病常用的6组药物搭配,分组显示多为养血、益气健脾、温阳利湿药各为一组。结合原文分析,沈氏主从虚实论带下,虚以健脾、实以利湿,多以虚论; 并根据带下颜色及女子年龄的不同进行分述,总体上治疗多宗东垣之法。结论:沈氏重视虚损带下病的治疗,且多从脾论治、主张温补脏腑气血兼以利湿。  相似文献   

3.
古之研习仲景学说医家众多,明清大家沈金鳌独具慧眼,著《伤寒论纲目》十六卷,析六经所发之款症,各经各款,循六经之次,析各款之繁,揭伤寒之症,以仲景论为纲,集诸家方论,庶揽群书,可循流溯源,晓仲景之旨,阐幽发微,堪称历代注疏、研究《伤寒论》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妇科玉尺》中治疗胎前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筛选《妇科玉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得到符合纳入标准方剂101首,共计132味中药,累计频次620次。其中高频药物(频数≥11)排名前5位为当归、白芍、甘草、人参、川芎;遣方用药味多甘、苦、辛,药性多温、寒、平;药物归经以脾经者居首位,肺经次之,随后为胃经、肝经。关联分析得出19个常用药物组合,前三位分别是当归-白芍,川芎-当归,川芎-白芍;得出9条关联规则,前三位分别是川芎,白芍->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甘草,白芍->当归。最后聚类分析得到20个药物核心组合以及10首新方。结论 沈金鳌治疗胎前病以安胎为要,养血顺气;顾护脾胃,疏肝保肺;重视配伍,灵活加减。为临床治疗相关妊娠疾病提供诊疗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沈金鳌所著《妇科玉尺》调经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学术特色。方法:纳入《妇科玉尺·月经篇》所载方剂,对方中使用药物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药物归经进行统计,应用SPSS Modeler 18.3软件构建复杂网络,然后运用Apriori算法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8,进行用药关联规则分析,最后运用SPSS 25.0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72首处方、134味药物。用药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当归、白芍、川芎,药物性味以温、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脾、心为主。通过复杂网络构建得到3组强关联药物组合:白芍-当归、川芎-当归、白芍-川芎。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组药物组合,置信度居前2位的分别红花-当归、延胡索-当归。系统聚类分析得到两类药物组合,类1: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肉桂、桃仁、牡丹皮、延胡索;类2:香附、地黄、甘草、黄芩。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妇科玉尺·月经篇》治疗月经不调的72首方剂进行分析,发现沈金鳌辨治月经病强调血凝致病,调经方法多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处方常以四物汤为基础灵活化裁。沈氏调经的进步性在于调心,常用柏子仁丸、菖蒲饮等。此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对《妇科玉尺》中的调经方药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其用药规律,为临床调经提供更有价值的处方思路。方法:对其调经药物的频次、功效、气味归经、习惯性配伍等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用药组方特色。结果:调经方共72首,总用药频次524,用药129味;药性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苦辛和甘味为多;归经以归肝、脾、心经药物最多。结论:调经药中最常用的单味药为当归、甘草、白芍、川芎等;所用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最多。  相似文献   

7.
介绍李祥云教授阐发《妇科玉尺》之法,用以指导治疗妇科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沈金鳌的著作《杂病源流犀烛》和《妇科玉尺》,提炼其治疗情志病的学术特色.沈氏认为,情志病以情志失调为病因,以气血郁滞为基本病机,治疗时应兼化痰饮、祛瘀血、消食积、清火热,随证加减化裁,用药不宜酸敛滋腻.对于妇科病症,情志也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贯穿经、带、胎、产和杂病始终,医者当详查.同时沈氏还强调了身心同治,配...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对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不少论文,这对医学文献的进一步研究、整理和继承均有很大帮助。笔者今就清代名医傅青主的妇科学术思想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探讨分析《妇科冰鉴》调经学术思想。诊病强调详察脉症,以八纲为法;认为该病源于任冲胞胎,脾胃情志不调;辨证以五脏为体,精血为用;治则治法采用理血调气,平中有奇。  相似文献   

11.
张正海 《西部中医药》2004,17(10):11-12
陈伯祥,天水名老中医,生于1921年,卒于2004年,享年83岁。先生自幼家境贫寒,聪敏好学。曾受业于天水名医张西堂门下,习医3年后,迫于生计别师自立。此后,又拜原普济中医学校王悦庭为师学习3年。涉足杏林60载,悬壶秦陇,声誉日隆。擅于妇科,内儿亦有造诣。遵古法有活机之优,用古方无胶柱之嫌。常以出奇制胜之效活人济世,力起沉疴。及耳顺之年,其妇科学术思想已独具风采。  相似文献   

12.
王清  李仁杰  经燕 《北京中医》2012,(7):496-497
通过对当代中医妇科名医许润三教授学习中医,经历了少年读经典实践诊病,中年经历地域变迁改为专科诊病实践,老年不断充实和精简的临床实践经历回顾,总结出许润三教授在妇科临床实践中注重温经活血、调补冲任,善用温补药物及血肉有情之品的妇科学术思想形成过程,并简述许教授学术思想在诊治妇科疑难疾病中的运用概略,列举疑难病例诊治分析,印证许润三教授诊病特点,阐释了名医成才,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回旋的螺旋式上升经过,以此启迪后学。  相似文献   

13.
朱丹溪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以善治杂病闻名于世,对妇科诸病亦有专门研究,其治疗妇科疾病的独特临床经验散见于《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金匮钩玄》等著述中,朱丹溪提出"阴不足阳有余"论,以"气血痰郁"学说为辨治纲领,并强调顾护脾胃,在治疗经、带、胎、产诸疾中灵活运用四物汤,对后世妇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医学心悟》是清代名医程国彭的代表作,本文对程国彭《医学心悟》的妇科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述了其重视后天之本,妇科病多从脾论治;临证辨证精审,不囿前人之说;用药慎思利害、注重宜忌、轻重有度以及重视产期将护的临证思想.  相似文献   

15.
韩萍  王新陆 《新中医》2006,38(1):11-12
沈金鳌(1717-1776),字芊绿,号汲门,晚自号尊生老人,清代江苏无锡人。乾隆年间中举,候选训导,壮年以博通闻名,精通儒学,颇具文才,40岁以后专攻医学,尤善治痘。沈氏一生笃志博学,钻研不倦,不自限于一派一系,其医术十分全面,精通内、外、妇、儿诸科,且著有专著《杂病源流犀烛》等,与《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迷》、《妇科玉尺》、《要药分剂》一起合称《沈氏尊生书》,并自勉之“人之生至重,必知其重而有以尊之,庶不致草菅人命”。此书广泛吸收自《灵枢》、《素问》到宋元明诸大医家精华,参照脉证,结合自己的经验,究其原委,悉其症形,考其方法,条理井然,对内科许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均有独到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笔者仅就其《杂病源流犀烛》一书中有关中风论治的特色略举数端。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对妇科病的治疗研究,有不少著述。如《疗妇人方》二卷,《金匮要略》中关于妇科疾病的论治,以及《伤寒论》有关条文,都是张仲景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总结。关于这一方面资料比较集中的要数《金匮要略》,其中论治妇科疾病的有3篇,即“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二十二”。笔者通过学习仲景妇科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收到良好效果,现其将治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与内科学息息相关。金元四大家对妇科学的学术研究、治病思想与其学术主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素华 《中医药导报》2011,17(5):122-123
探讨了孙思邈在妇科护理上的成就,即重视整体护理,更注重调情志、饮食护理及预防保健并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认为孙思邈的妇科护理为妇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余瀛鳌教授妇科学术思想的渊源和学术特点进行考察。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家学传承、拜学名师、研学古籍以及个人在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探索四个方面。他主张治学与临证并重,两者相辅相成;在诊疗中病证结合,自创以疏肝补肾为主的妇科通治方;拓展经方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范围,审慎加减药物;灵活应用各种剂型和煎服法,从而适配妇人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善于治疗妇科病,对妇科各类病证均有自己独特体会,见解独到,值得继承。文章通过对陈修园治疗妇科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收集整理,旨在发掘妇科疾病的发病特点和陈修园调治妇科疾病的诊治规律,总结陈修园妇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助于发掘深化陈修园妇科理论内涵,为继承应用陈氏妇科学术思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