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个椎体)在DSA透视下行过伸复位结合经皮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复位前、体位复位后、PKP术后1 d的后凸角和疼痛评分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54例腰背部疼痛消失,11例疼痛明显减轻;未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0(5±2.3)个月,腰背痛症状均无复发。X线片示62例椎体高度未丢失,3例有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术后后凸角、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30例42椎,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取俯卧位调节手术床使椎体骨折部位过伸,达到满意的闭合复位后,经皮双侧或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填充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Oswestr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定临床疗效。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从术前平均(8.45±0.48)分降至术后平均(2.45±0.52)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随访期间疗效满意,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的骨水泥渗漏并发症。术后椎体高度及伤椎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VAS及Oswestry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能迅速缓解疼痛,减少骨折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管后壁破裂的老年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本组38例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先过伸复位,再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PKP),术后对患者的疼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骨折椎体经皮穿刺均获成功,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9±0.3)分到术后(2.0±0.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复位球囊扩张前后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的24.8°±3.7°矫正至术后的9.8°±2.9°,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过伸闭合复位结合PKP是治疗后壁破裂的老年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改善椎体高度,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2月采用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108例,其中多椎体骨折30例,骨折累及椎体后壁24例。局麻下扩张146个椎体,每椎注射2.5~6.5 mL,平均4.6 mL。根据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球囊扩张程度明显大于椎体高度复位程度,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7 mm(33.4%),伤椎中部高度平均恢复2.8 mm(丢失高度的37.8%),Cobb角平均矫正3.3°,单侧与双侧扩张无显著性差异;疼痛改善程度与复位无相关性。结论 PKP球囊在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内扩张会使骨小梁压缩骨折,一般仅能使伤椎部分复位,复位程度与近期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s角和ODI评分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VAS 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的Cobb's角和ODI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均为单个椎体骨折),行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前缘、中部、后缘)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胸背部疼痛明显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显著改善。结论仰卧悬吊复位法配合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对25例35个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综合治疗。术中在透视机监视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置入1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术后每天静脉注射鲑鱼降钙素,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平均(21.3±0.2)个月。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59.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恢复脊柱序列,联合降钙素的应用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较好微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选择性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共25例(65个椎体),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57~79岁,平均(62.3±5.5)岁。根据术前MRI检查明确疼痛性椎体及陈旧骨折椎体,行选择性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对疼痛性椎体采用正常球囊扩张压力和足量骨水泥充填,对陈旧性骨折椎体采用较低球囊扩张压力和少量骨水泥充填,不追求恢复椎体高度。测定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前柱、中柱、后柱)、Cobb角、肺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活动功能。所得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术后及随访期间症状改善、有无并发症等。结果 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4 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共1例1个椎体有骨水泥渗漏,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柱、中柱平均高度差异及Cobb角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功能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及活动能力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显著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和肺功能,患者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6例(38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改善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1个椎体)骨水泥渗漏至椎体侧方,但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术后腰部疼痛均显著缓解。平均随访12个月,患者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并发症少,并能显著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41椎,其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60~92岁,平均(75.7±7.3)岁。过伸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41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85 min,平均(35.0±14.1)min。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8~9 mL,平均为(4.6±1.6)mL。患者PVP术后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安全可行,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1.
杨祖清  薛颖  赵宙  王伟  李锦华  左康康  周鹰飞 《骨科》2016,7(5):338-343
目的:比较过伸位经皮椎体成形术(hyperextension reductio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HR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OVCF患者97例(119椎),其中男25例,女72例;平均年龄为(73.40±5.16)岁。本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RPVP组52例,采用HRPVP治疗;PKP组45例,采用PKP治疗。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 d及术后第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椎体高度、Cobb角等临床和影像学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2 d,术后3、6个月的腰背痛VAS评分、ODI、椎体高度、Cobb角等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RPVP与PKP治疗OVCF,两种方法都能够迅速缓解腰背部疼痛、很好地矫正后凸畸形,而HRPVP操作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OVCF患者采用PKP治疗,手术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病椎最大塌陷处的高度、Cobb角的变化。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术后病椎疼痛症状均显著缓解。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评分、病椎最大塌陷处的高度、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治疗老年OVCF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9-04--2012—04收治的94例OVCF患者非随机分为手术组40例和非手术组54例。随访1年,记录患者疼痛评分、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新发椎体骨折情况。计算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前1个月手术组疼痛缓解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1个月后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O.05);手术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非手术组(P〈O.01);1年后,手术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明显小于较非手术组(P〈0.01);2组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zardRatio=1.12,P=0.83)。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KP可在早期明显减轻OVCF患者的疼痛并缩短卧床时间、改善伤椎后凸畸形且并不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但对于远期疼痛改善无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n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lression fractures,OVCF)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2月I27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Cohb角度及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分析。结果术所有患者疼痛均缓解,随访〉12个月。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活功能力评分和Cobb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柱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缘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中柱和后缘高度与术后相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2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PKP治疗OVCF均可取得满息的治疗效果,而单侧PKP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渗漏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Ⅰ期应用单个球囊单侧穿刺多次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球囊单侧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25例共60个椎体。术后观察疼痛缓解及骨折复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146min,平均30.4min/椎。术中球囊扩张压力为98~320Psi,平均183Psi;扩张体积2~4.5ml,平均3.25ml;扩张次数2~6次,平均3.3次,3例球囊术中破裂。骨水泥注射量2~5ml,平均3.5ml/椎,2例椎管内出现少量渗漏,1例发生椎旁渗漏,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VAS由术前的(7.5±1.0)分降低到术后的(3.2±0.7)分,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受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未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穿刺单个球囊多次扩张PKP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疗效满意等优点,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伟7椎)应用PKP治疗,包括单球囊单侧椎弓根入路组(21例26椎)和单球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17例21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明显,两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及双侧入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大于单侧入路组(P〈0.05)。结论单侧及双侧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骨水泥用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患者的80个骨折椎体施行PKP,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的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59例均获24个月的随访。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的VAS值分别为6.06分±1.02分、2.45分±1.04分、2.80分±1.13分和2.90分±1.90分;后凸Cobb角度分别为24.62°±4.71°、21.71°±3.92°、22.20°±3.60°和22.90°±3.28°;椎体高度值分别为19.0mm±1.80him、26.3mm±2.10mm、25.9mm±2.00mm和24.2mm±2.03mE;术后各时段与术前比较3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12个月、24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0%、81.72%、72.09%。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安全,能迅速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的63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采用手法复位结合PVP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PKP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例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以及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AVH)、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例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VH、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对比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OVCF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手法复位结合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老年OVCF患者(112椎体)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和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相比,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均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及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但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较PKP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行PKP手术治疗的95例OVCF患者(135个椎体),动态监测其术后状态及正常椎体继发骨折与否;对其临床相关参数如性别、骨质疏松原因、骨折部位、矢状面成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椎体高度恢复、术后支具佩戴、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原发骨折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筛选出发生继发性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9例(20.0%)患者25个(18.5%)正常椎体(22个位于手术节段邻近上下椎体)术后发生继发性骨折;其中12例患者的继发骨折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骨折、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是PKP治疗OVCF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VCF进行PKP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早期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其发生与骨质疏松原因、术中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