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曼  芮宝玲  王云霞  杨阳 《职业与健康》2013,29(4):477-478,48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和相关行为.方法 2009-2011年对3 791名暗娼、3162名吸毒者和2129名男男性行为者(MSM)进行HIV血清学监测,对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暗娼、吸毒者、MSM人群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0%、20.78%、4.23%,吸毒者HIV抗体的阳性率有所下降.3类高危人群中维吾尔族HIV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吸毒者维吾尔族共用针具比例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吸毒者和MSM维吾尔族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结论 加大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及MSM高危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建水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DS方法对2007年~2009年在建水县社区、村委会、戒毒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血清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3年共监测105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岁~39岁的男性为主,占86.80%;其中静脉注射占总数的98.48%。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有共用针具行为的比例为82.55%。1053名吸毒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475人,HIV检测阳性率为45.11%;梅毒血清反应实验(TPHA)阳性18人,阳性率为1.72%。[结论]建水县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传播的危险大,为防止HIV的传播,应加强对吸毒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97年11月份对钦州口岸地区戒毒所戒毒的125名吸毒人员进行了HIV、梅毒血清调查.结果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检出梅毒血清抗体阳性者16例,阳性率12.80%,女性吸毒者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吸毒者(X2=39.38,P<0.01),静脉注射吸毒者梅毒血清阳性率15.05%,略高于非静脉注射吸毒者.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2001~2002年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目的 分析广东省各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情况,掌握广东省HIV/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分析广东省2001~2002年的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 2001年和2002年广东省分别报告HIV/A/DS1174和1072例,感染者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2002年感染者中静脉吸毒占92.21%,性途径占6.53%;感染者中男性占86.11%,女性占13.89%,与2001年相比,女性感染者的比例增加。2002年哨点监测显示,吸毒人群中HIV阳性率为3.03%,暗娼阳性率为1.22%,在孕产妇和一般人群中开始检出HIV阳性者;静脉吸毒者中共用针具率为50.83%,安全套使用率为10.54%;暗娼中25.28%的人曾吸毒,安全套使用率仅为30,92%。结论 广东省静脉注射者中共用注射器情况仍然严重.性乱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仍然偏低,HIV/AIDS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是减少和消除高危人群中HIV流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一般人群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HIV感染与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地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业。方法:对某地戒毒所1516名戒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并对76例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HIV抗体检出率5.01%,戒毒人群中15~35岁占93.67%:HIV感染者中,15~35岁占96.05%,静脉注射吸毒者高达98.68%,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80.26%。结论: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8-2002年芝加哥每年报道一、二期梅毒338~353例(发病率为11.8-12.2/100000)。女性发病率下降68%,男性增加50%。在1528例一、二期梅毒中,948例(60%)为异性恋者,524例(33%)为男性同性恋者(MSM)。估计54%MSM为非西班牙白人,26%为非西班牙黑人,13%为西班牙人。梅毒患者HIV感染率在性别和性取向方面也有变化:2001~2002年不足10%异性恋者和大约半数MSM感染了HIV。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山市吸毒者的危险行为及HIV、梅毒感染状况。方法 1999~2003年对中山市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血清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并对其中部分吸毒者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047名吸毒者以青年男性、流动人口、无业者居多,文化程度偏低,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在48.27%~79.04%之间;静脉吸毒占55.30%,其中共用针具占58.07%:曾有过非婚性行为者占35.66%(730/2047),近半年有非婚性行为者占18.22%(133/730);安全套每次使用占12.19%(89/730),从来不用占51.10%(373/730)。共检测11759名吸毒者,检出HIV抗体阳性574例,阳性率为4.88%;梅毒抗体阳性683例,阳性率为5.81%;同时感染HIV和梅毒16例,感染率为0.14%。结论 中山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以及从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吸毒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的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6—12月对清远市3家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107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39岁男性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5.58%,其中共用针具占53.21%;曾有性乱经历的人数占53.22%(571/1073);安全套每次使用的人数占11.56%(66/571),偶尔使用的人数占22.24%(127/571),从来不使用的人数占66.20%(378/571)。共检测3家戒毒所1073名吸毒者血清样本,HIV抗体阳性率为3.08%(33/107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9.97%(107/1073),其中同时感染HIV和梅毒的2例,感染率为0.19%。结论清远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传播以及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1997-200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杭州市1997-2003年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流行情况,了解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杭州市1997年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3年共检出182例HIV/AIDS患者.其中AIDS 11例。检出的182例中,男性占86.26%,20~39岁的青壮年占75.82%:经静脉注射感染的占74.18%.性接触感染的占8,79%,但到2003年性接触传播在上升,静脉注射感染在明显下降,以流动人口为主,但2003年本地或常住户口者大幅上升,与历年平均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6.48,P〈0.05):2003年是报告数最多的一年.占29.67%。结论 杭州市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疫情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目前是该市低成本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利时机.广泛、全面、持续的宣传教育及推广安全套、清洁针具交换及美沙酮替代疗法是控制该市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凉山州2003~2004年HIV/AIDS的综合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凉山州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和其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按照艾滋病行为和血清学监测方案的操作程序及调查方法对全州吸毒者、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孕产妇进行行为及血清学监测。结果:2227例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率为15.5%(346人),吸毒者共用针具率为13.1%;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感染率为0.8%(3人),只有51.1%的CSW(女性性商业工作者)在每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孕产妇监测中2004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结论:我州HIV感染途径主要还是静脉吸毒共用针具及性乱,女性商业性性行为者性行为将在艾滋病向普通人群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应当加强综合干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2 468名中山市吸毒者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中山市某强制戒毒所2 468名吸毒人员HI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吸毒人员的不同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毒危险度的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阳性者采用WB法确认,并对吸毒人员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46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检测阳性85人,阳性率3.44%。吸毒行为中单纯口吸吸毒者占31.7%(783/2 468),有5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0.64%(5/783);静脉注射吸毒者占68.3%(1 685/2 468),有80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75%(80/1 685),经χ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27.144,P<0.001);1 685名静脉注射吸毒者有701名有共用注射针具史,共用针具史占41.6%,有67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9.56%,984名无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有13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32%,经χ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61.411,P<0.001);而单纯口吸吸毒者与不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HIV感染情况比较,经χ2检验,两者无统计学意义(χ2=2.015,P=0.156>0.05)。结论静脉注射吸毒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应在吸毒人群中持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玉林市吸毒人群行为和HIv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法,抽取吸毒者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2001—2007年共调查吸毒者3620人,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8人,HIV阳性率3.54%;兴业县和福绵管理区HI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1.21%(66/589),9.87%(23/233)。外籍人口6.82%(9/132)。3620名吸毒者中79.39%为静脉注射吸毒,58.28%共用针具吸毒;其中51.30%(1857/3620)有性乱行为,且66.77%(1240/1857)性过程从未使用安全套。12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9.22%为静脉注射吸毒,69.29%(88/127)共用针具注射吸毒,67.97%(87/128)有性乱行为,83.91%(73/87)性活动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艾滋病在个别县(市、区)呈流行趋势。吸毒者大部分为静脉注射吸毒,且相当部分吸毒者吸毒性乱行为并存,加速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之间和普通人群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强对吸毒的打击力度和无毒社区建设,做好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治疗关怀和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方法对136名吸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例HIV阳性者,HIV抗体检出率38.24%,吸毒人群中15~35岁占81.62%;HIV感染者中,15~35岁占92.41%,吸毒人员中静脉注射吸毒者高达86.03%,最近3个月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33.33%。结论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曲靖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对曲靖市2005年~2010年的HIV/AIDS报告病例及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按《全国HIV哨点监测方案》操作,样品的检测程序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进行。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HIV监测新发现率为0.14%,男性性病门诊病人HIV感染率1.74%,暗娼感染率0.79%,注射吸毒者感染率16.40%。2010年新发现病例的性别比为1.07:1,0岁~70岁都有报告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5岁~65岁。职业中农民占45.26%,2010年异性传播占76.32%,同性传播占3.27%。地区分布上,麒麟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1944例,最高检出率是沾益为0.20%。[结论]总人群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滴.行程度仍然比较严重,高危人群感染率维持稳定,普通人群有下降趋势。性传播已占主导地位,母婴传播比例上升,受艾滋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HIV对妇女的危害较其他地区更为严重,麒麟区、宣威、陆良、罗平、沾益、是重点防治的区域。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扩大宣传范围,减少HIV经性传播,关注女性,加强MSM人群的干预,加强对农民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新疆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8-12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及伊犁州4 493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新疆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为21.4% (963/4 493),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0.7% (864/4 175),女性感染率为31.1%(99/318);维吾尔族感染率为30.1%(800/2 660),汉族感染率为7.0%(74/1 050),回族感染率为11.3% (64/566);≤30岁者感染率为10.0%(174/1 739),>30岁者为28.6%(789/2 7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2.12,95%CI=1.56~2.88),维吾尔族、回族均高于汉族(OR=7.66、2.06,95% CI=5.79~10.13、1.41 ~ 3.01),注射吸毒者高于非注射吸毒者(OR=11.95,95% CI=9.26 ~ 15.42),共用针具者高于非共用针具者(OR =4.02,95% CI=3.35~4.83).结论 与其他吸毒人群聚集区比较,新疆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处于中等水平,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民族、吸毒方式和是否共用针具等,据此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泉州市艾滋病的流行形势和特点,为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随机抽样法对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和暗娼进行监测.结果 吸毒者有静脉注射史为49.7%;男男性行为者最近半年发生过同性性行为72.3%,发生过异性性行为30.7%,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为46.2%与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抗体检出率最高的为男男性行为者(6.6%),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及重叠感染检出率最高的是吸毒者,3类人群感染3种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率最高,提示该人群应作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应扩大吸毒者和暗娼监测的覆盖面,加大干预力度,减少其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玉林市羁押人员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玉林市羁押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对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筛查羁押人员17002名,发现HIV阳性49例,HIV阳性率为0.29%。HIV阳性率2006~2010年分别为0.57%、0.34%、0.25%、0.22%、0.22%;男性为0.31%,女性为0.00%。4,9例阳性者中,经静脉吸毒者20例,阳性率1.15%;性乱者12例,阳性率0.35%。[结论]玉林市羁押人员艾滋病感染耆/病人主要分布于有吸毒行为和不良性行为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评价对本地吸毒人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6--2012年新进入珠海市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2006--2012年珠海市哨点共监测吸毒者2707人,检出HIV抗体阳性57例,阳性率为2.11%;阳性率从2006年的5.37%(24/447)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0.49%(2/407)(P〈0.01)。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3.99%(47/1178),非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65%(10/1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10.7%(44/411),无共用针具的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39%(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07名吸毒者中发生商业性行为813人,占30.03%;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224人,安全套使用率为27.55%。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34%(1397/1637)。结论近年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下降,但共用针具吸毒和商业性行为等感染HIV的高危因素依然存在。今后在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应进一步扩大针对该人群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9.
新会区强制戒毒人员HIV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区吸毒者HIV感染现况及有关的流行因素,为制定针对吸毒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方式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一般情况、吸毒行为、性交易情况、梅毒感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等进行调查,同时进行HIV检测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512名强制戒毒者,HIV抗体阳性率为6.4%,外地户口吸毒者阳性率(5.0%),高于本地户口吸毒者(10.0%);静脉吸毒者占调查对象的67.2%,其中56.4%曾经与人共用注射器具,曾经与人共用注射器具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26.2%的调查对象曾通过性交易获取钱或毒品,其中仅25.4%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结论:静脉吸毒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我区吸毒人员中存在HIV广泛传播的基础和不安全性行为,应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HIV在吸毒人员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周金兰  段康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392-393,390
目的了解北湖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有效监测该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现状及艾滋病相关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评价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该区分别对402名暗娼、406名吸毒者进行HIV哨点监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样本进行HIV筛查。结果2009年,暗娼主要为未婚的本省户籍者,安全套使用率为88.56%,13.68%的暗娼为吸毒者,无静脉吸毒史,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感染率为0.25%;吸毒人群主要为未婚的本省户籍者,安全套使用率为31.78%,90.89%采用静脉吸毒,90.82%最近六个月共用过注射器,检出HIV抗体阳性者5例,感染率为1.23%。结论该区艾滋病的流行仍处于低流行状态,暗娼不使用安全套,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等不安全行为仍广泛存在,提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高行为干预的覆盖率,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