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根据经络理论中的"以痛为腧"的原则,通过对96名脑卒中患者的背腧穴进行触诊,寻找阳性反应点,结果发现心俞、厥阴俞、肝俞的出现频次较多,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选穴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统腧穴定位训练模式容易使学生们产生厌倦情绪,训练往往流于形式;逐经点穴的训练模式,仅仅练习了穴位的具体定位,对理论课中腧穴的其他内容,如腧穴的功用,特定穴类属却无法涵盖,内容较为单薄;另外这种点穴方式仅重视了腧穴间的纵向联系,而缺乏腧穴间横向的比较与总结,不利于学生对腧穴的深入了解。功用与定位相结合的腧穴定位训练模式将常用腧穴大概分为以下几类:调理五脏类腧穴,调理六腑类腧穴,祛风穴,清热穴,祛湿化痰穴,理血穴,开窍醒神穴,回阳固脱穴,保健穴,调神穴,明眼目穴,聪耳窍穴,通鼻窍穴,利咽喉穴。功用与定位相结合的腧穴定位训练模式的优势:将腧穴进行系统分类,是对腧穴理论的一次横向总结;同类腧穴间可以再比较其异同,以加深学生对腧穴功用的认识深度;各类腧穴间多有重复,可反复点穴加深印象;为《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2,(10):988-988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相似文献
4.
论任脉腧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脉腧穴在治疗原发性痛经应用广泛,尤其是下腹部的腧穴更加明显。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学习及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的总结,试从理论探讨、穴位列举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任脉腧穴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浮针进针点“去腧穴化”现象,笔者梳理了浮针进针点的演变过程及特点,从形态及结构、定位、命名、数目及分类归经、作用主治、针刺手法6个方面,将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进行比较,认为:(1)浮针进针点具备腧穴的基本属性,不仅是操作部位,也是病症反应部位,更是有着显著疗效的治疗部位;(2)优化后的浮针进针点将有不同的名称,以及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数目;(3)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将进一步交集、整合,部分传统腧穴将成为浮针进针点;(4)接纳融合浮针进针点,扩大腧穴范畴,可能是传统腧穴学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和尼泊尔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都有悠久的历史,且两者的治疗手段都源自相同的哲学和理论基础。在使用自然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两种医疗体系均提出了人体的重要位置点的理论,即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和尼泊尔传统医学中的生命点理论。初步将中国针灸腧穴以及尼泊尔传统医学中的生命点的进行对比研究,为今后两者的结合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先兆性偏头痛(MO)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力敏腧穴体表分布情况,分析MO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及红外温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0例MO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研究对象进行体表力敏腧穴探查并记录,分析总结MO患者力敏腧穴分布与经脉、神经节段的位置关系;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TTM)观察总结MO患者力敏腧穴红外特征。结果:MO组体表力敏腧穴出现率为88.3%(53/60),健康组为6.67%(4/60,P<0.01)。MO组力敏腧穴主要分布于胆经、肝经以及三焦经,率谷、风池、太冲穴区敏化率较高。MO组力敏腧穴多分布于三叉神经、C2、C7神经节段。力敏腧穴红外温度及部位特征表现为:MO患侧>MO健侧>健康受试者,MO患者颞部、目额部、后头部、前臂外侧、足背部力敏腧穴存在明显不规则热源分布。结论:MO患者力敏腧穴与传统经脉、神经节段位置密切相关,红外温度升高、体表不规则红外热源分布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许多研究[1]认为肠道粘膜免疫-炎症反应的异常在UC的发病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晚近国内外学者就T淋巴细胞凋亡失衡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发病的作用做了许多相应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T淋巴细胞凋亡与UC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