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口腔修复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的做法。方法建立一套规范化操作指导的培训管理模式,形成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制订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标准及考核标准,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结果患者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结论规范口腔护理操作技术,形成口腔修复特色培训模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嘉兴地区县市级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嘉兴地区6家县市级中医医院120名护士进行中医护理培训情况调查.结果120名护士对所在医院开展的中医护理掌握情况普遍偏低,护士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和康复指导的能力非常欠缺.中医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内容需求前6位分别是中医护理操作;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优势病种专病护理、辨证施护;中医养生、保健、食疗;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中医辩证施护病历书写.结论嘉兴地区县市级中医医院护理人员迫切需要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训需求面较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乳腺癌专病护理体系,提升乳腺专病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围绕乳腺癌围手术期特点,通过确定乳腺癌专病特有的护理思维;建立关键质量指标;实施专项技术研究;开展同质化管理;运行延伸护理等措施构建完整的品质护理体系。结果专病护理体系构建后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各类考核成绩均得以提升(P<0.001)。结论具有创新意识、鲜明特色的乳腺癌专病护理体系能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介绍该院专病专护小组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中的作用,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专科护理。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老年重症肺炎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成立老年重症肺炎护理的专病专护小组,选拔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建立老年重症肺炎护理的管理机制,制定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案。结果:专病专护实施以后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死率有所下降,护理质量得到了医师的积极评价,护士对老年重症肺炎护理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专病专护的专业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重症肺炎的治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内容,分析和评价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构建冠脉护理亚专科组织构架并应用于临床,通过实施亚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开展亚专科特色护理技术、建立护患交流平台、多学科合作等内容对冠心病出院患者提供延伸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亚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在临床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P<0.05);获批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数、发表论文数量增加;在维持出院患者的有效随访率同时,通过二级预防管理体系,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以达到改善患者结局的最终目的。结论:开展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结局,有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并支撑学科发展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科小组实施的方法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2月开始成立院内危重症专科小组,由小组核心成员及全院各护理单元联络护士组成,建立全院危重患者的上报流程、危重病例、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及统一危重症护理工作流程,每季度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建立危重症专科小组后,组织了4次小组培训,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指引8项,对危重患者从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基础护理3方面进行评价,其护理质量由原来的92.5分提高到98.3分。结论危重症专科小组的设立与管理有利于加强护士的危重症专业能力,对提高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专科护士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吸纳专科护士到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专科护士制定本专科护理指引,制订并审核所在专科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参与护理部的质量检查,并由专科护士组织专题学习、护理查房。结果:专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危重症专科护士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培训后对VAP知识知晓率、预防VAP患者半坐卧位达标率均高于培训前(P<0.01);危重症专科护士对转出综合ICU患者进行出科访视,2010年转出ICU患者重返ICU发生率及转出后其他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2009年转出ICU患者(P<0.01);糖尿病护理小组、静脉治疗小组2011年第1季度全院各科室相关操作考核质量均高于2009年、2010年第1季度(P<0.01)。结论:专科护士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中医妇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该科于2016年起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观察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和护患纠纷状况、中医理论与实践技术、科室成果等方面结果。结果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后1年住院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且不良反应、护患纠纷例数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前后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与实践技术评分(理论考试、技能考试、特色查房评分、专科专病护理评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前后在科室成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开展寄生虫病专科护理管理的方法,提高寄生虫病专科护理的质量。方法建立专科病管理领导小组,制订规范化培训计划,培养专科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加强专科病的健康教育、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工作。结果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及护士业务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合格率均为100%;两年共发表专业论文16篇,编写了《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知识》书籍1本,参与3项课题研究;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0.5%与98.5%。结论开展寄生虫病专科护理工作,可最大限度发挥专科护士的效能,并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及科研水平,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李坤 《全科护理》2016,(15):1555-1556
[目的]探索"应用型交叉护理培训"模式在三级甲等中医院心胸外科护士培训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本专科理论、技能以及中医特色护理的培训,提高科室护士的临床工作的胜任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结果]培训模式已初步形成,护理人员全面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提高专科疾病围术期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结论]应用型交叉护理培训模式的建立有助于科室护理人员同步发展,全面掌握心胸外科专科知识和中医特色理论和技术,更好地胜任大型中医院手术科室的工作,成为具有掌握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包括中医护理管理组织建立、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制定与培训、中医护理查房与会诊落实、中医单病种护理、中医诊疗仪器的规范使用与培训考核、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临床实践、中医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举措创新等。结果:从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中医护理质量均分由21.63分上升至94.50分;撰写中医护理论文20余篇,立项省厅、局级中医护理课题15项,成功举办省级和国家级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4次;患者满意度由80.50%上升至96.52%。结论:加强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实践,能有效提升中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金跃玲  黄瑞影 《全科护理》2014,(21):1934-1935
[目的]探讨对卧床便秘病人实施中医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卧床便秘病人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应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护理后两组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指标。[结果]护理后4周,观察组的排便无力、排便疼痛、排便不尽、腹胀、大便色质量等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评估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卧床便秘病人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依据《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构建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其中中医护理专科专病护理质量评价每月采取不定时检查,方式以提问、查看资料为主,按百分制进行评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每月采取集中考核方式进行,占临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中0.1。采取便利抽样法分别于2011年6月及2012年11月对我院19个护理单元的364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对护士进行相关中医知识健康宣教的满意度由76.6%上升至93.1%(P0.05),总体满意度由84.6%上升至9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了护理质量评价的公正,提升了临床健康宣教的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护理服务更加到位。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及护理管理层对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和对策。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广东省27家中医医院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开展率为98.8%;开展10项及10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的三级医院占77.8%,但缺乏专科中医护理技术的系统评价,二级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相对不足;在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中,穴位贴敷疗法开展率最高,石蜡疗法开展率最低。结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缺乏、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医院重视度不够等影响了临床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刘社娟  李晓勇  侯萃 《全科护理》2009,7(31):2832-2833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损害(LN)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L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LN病人经系统规范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28d~36d后,病情好转稳定,有效地促进了病人的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结论]通过对LN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病情控制和疾病康复,预防了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护理管理者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持有的态度及需求,为开展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14所中医医院181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内容为护理管理者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的培训认可度及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结果 护理管理者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整体认可度较高,为(19.86±2.39)分;期望以提高护士中医护理应用能力为培训目标(97.79%),期望采用医院西医学中医培训班(81.22%)和外出培训(80.66%)的途径,围绕临床工作需求,选用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护士(83.43%)或《中医护理学》教学教师(79.01%)为培训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比例及实践场所,以提升培训成效.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养的态度积极,针对培训需求开展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有利于打造中医护理专科队伍,促进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晴茵  金真 《当代护士》2013,(10):180-182
目的 探讨中医院开展具有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强化中医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变护理服务理念和护理工作模式;简化护理文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选取内分泌科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量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以及对中医护理调护知识及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对自我疾病的基本调护、辨证施护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服务中实行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陈宁 《天津护理》2009,17(3):150-151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中医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综合运用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合辨证药膳的饮食调护。结果:患者均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应对、减轻、克服戒断症状带来的负性心理情绪反应,减轻患者“心病发作”,提高戒酒成功率。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戒断症状的不适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水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医护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护士基本资料、中医护理知信行问卷,采用分层便利抽样调查江苏省14家中医院785名在职注册护士,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知识(17.8±2.4)分、中医护理态度(14.8±2.9)分,均处于中上水平,中医护理行为(12.8±3.5)分,得分偏低。中医护理知识与态度呈明显正相关(r=0.159,P0.01),与行为呈正相关(r=0.081,P0.05),中医护理态度与行为呈明显正相关(r=0.15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中医护理知识的因素。结论中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态度积极,但知识水平有待提升,中医技能运用不足,通过临床实践和中医护理教育可增加中医护理知识,改善中医护理态度,进而影响中医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责护士带班制在控制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所有病例实施主责护士带班制,比较实施前(2003年1月—2005年12月)与实施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基础护理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及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主责护士带班制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实施前提高(P〈0.001)。[结论]实施主责护士带班制可促使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达标,保障了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持续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