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嘉丽 《重庆医学》2012,41(19):1991-199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肠道炎性疾病。其多见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死率高。在美国活产儿NEC的发病率为0.1%~0.3%,其病死率为10.0%~50.0%[1]。有研究显示国内本病占新生儿住院病例4‰,Ⅲ期预后不良率达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多发疾病,病死率高,病因与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早产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正常菌群定植延迟或缺乏、致病菌感染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认为,肠道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预防早产儿NEC的发生。就肠道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郑珊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8):25-28
在近20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儿科学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得以存活,因而NEC的发生率也有明显增加,在发达国家不少儿科中心NEC已成为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故普遍认为NEC是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组建成功的结果。NEC发病率为NICU住院总数的1%~5%。多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NICU中最常见的胃肠道急诊主要病变,位于回肠、结肠、胃及空肠亦可累及,病死率高达20-40%,因此充分认识此病的发病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消化系统疾病,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成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为10%~50%,常见于早产儿或出生时体质量过轻的新生儿[1]。早期诊  相似文献   

6.
姜毅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7):78-8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时期严重威胁生命的消化系统急症,随着新生儿学的发展、NICU的建立以及机械通气的应用,发病率近几十年有增加趋势,与早产儿存活率增加有关,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病率:每1000个活产婴儿中发病1~3人。在美国每年有2000~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减少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在非选择性的新生儿人群中发生率为0.5%~0.9%,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近15%~40%的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1],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原因除免疫和遗传因素外,还与胎儿期及产前产后的并发症有关。早期诊断和处理对减少严重的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我们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NICU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100×109/L)做出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共550例,其中男320例,女230例,早产儿3…  相似文献   

8.
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在新生儿病区的发生率为1%~5%,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生率为5%~10%,病死率高达32%~([1]),有时NEC的发生呈聚集现象~([2])。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临床上以腹胀、呕吐、腹泻、便血、严重者发生休克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腹部X线检查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有报道,NEC的发病率大概在2%~5%之间[1]。  相似文献   

10.
13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盛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4,33(4):494-496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NEC的诱因、合并症、并发症及治疗结局等多项指标.结果窒息、肺炎、体温不升、硬肿症等为NEC发病主要诱因.死亡组与治愈组相比NEC患儿合并或并发败血症、硬肿症、呼吸衰竭、全腹膜炎、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肺出血、全心衰、肾功能衰竭、休克、中毒性脑病之合并率或并发率明显较高(P<0.05).NEC患儿同时合并上述0、1、2、3、4项危险因素时,其病死率分别为3.9%,26%,33.3%,80%和50%,合并5项或5项以上时病死率为100%,治愈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2±6.9)d,死亡组为(4.9±6.2)d(t=7.903,P<0.05).结论应避免NEC发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防治NEC的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以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儿破伤风(NT)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术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2000~2008年北流市NT年报告发病率为0.37‰~1.39‰,病死率13.91%。2002~2008年发病率控制在WHO提出的消除NT目标(1‰)水平以下。发病年龄以出生4~8d为多(占76.43%)。病例中88.74%为在家分娩的新生儿。7.28%是流动人口,92.72%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NT发病率(2.33‰)显著高于常住人口NT发病率(0.81‰)(P0.001)。男婴发病率(0.61‰)显著高于女婴发病率(0.23‰)(P0.001)。病例发生与地区传统风俗和经济水平有关。结论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干预,降低住院收费,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严格实施接生过程消毒是降低NT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晶 《吉林医学》2012,33(8):1661-1663
<正>新生儿乳糜胸(neonatal chylothorax)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胸导管或胸腔淋巴管破裂使淋巴液(乳糜液)漏入胸腔所致。新生儿乳糜胸是新生儿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为1/10 000至NICU中的1/2 000[1-2],男多于女,多见于右侧。病死率曾高达20%~50%。近期美国162家NICU合计253 651例新生儿病例的统计资料显示先天性乳糜胸占胎儿水肿的3.2%[3],而且乳糜胸的病因是决定病死率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肺出血是儿科临床的危重病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故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为探讨新生儿发病原因及总结对该病的治疗经验,现将我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1995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危重症,早产儿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多源化,以肠黏膜损害、肠坏死为特征,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预防措施有限.谷氨酰胺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不仅肠黏膜细胞有营养作用,而且还参与肠道众多功能的调控,如促进肠黏膜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等.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计数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4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总结分离细菌的种类,分析不同菌种患儿的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血小板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与预后的关系,NEC分期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血小板减少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 在243例患儿中,病死率为11.52%(28/24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6.63%(89/243),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病死率为22.47%(20/89),合并NEC发生率为5.35%(13/243),138例确诊病例中,革兰阳性(G+)球菌占74.64%(103/138),革兰阴性(G-)杆菌占 25.36%(35/138).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发病年龄、是否合并肺炎及黄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小板计数[(80.36±34.48)×109/L 与(184.73±62.70)×109/L]、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84.27±23.37 )分与 (93.45±15.63)分]及合并NEC发生率[28.57%(8/28) 与 2.73%(5/153)]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球菌与G-杆菌败血症患儿血小板计数[(115.34±45.38)×109/L 与 (123.22±53.45)×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两组病死率[15.53%(16/103)与11.43%(4/35)]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χ2=0.037,P>0.05).血小板减少组NCIS[(78.34±23.48)分]明显低于正常组[(90.06±14.27)分],合并NEC发生率[10.11%(9/89)]高于正常组[2.60%(4/154)],血小板减少组病死率[22.47%(20/89)]亦高于血小板正常组[5.20%(8/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及其以上NEC组血小板水平[(58.36±18.47)×109/L]明显低于Ⅰ期NEC组[(132.67±26.73)×109/L],t=5.60,P<0.05.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率与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r=-0.535,P<0.05).结论 血小板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规律,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研究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部位分布,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2011年3月-2012年2月入住NICU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NICU共收治危重新生儿444人次,发生医院感染2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日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分别为6.08%、10.29‰、4.2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日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为26.32%,68.49‰、20.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29%.感染病例培养出8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62.5%,G+球菌占25.0%,真菌占12.5%.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侵入性操作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耐药菌及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ecolitis NEC)是新生儿胃肠道的严重疾患.多见于早产儿.目的:讨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本病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发生穿孔,导致腹膜炎,本病可引起肠道狭窄后遗症,病死率为10%~50%,因此要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丹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854-2855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症状,一旦发病,病死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本病的病死率为10%-50%,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我科2011年12月收治1例双胎之一、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陆樱 《右江医学》2001,29(5):409-410
目的 :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 86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 ,总结出血原因及防治途径。结果 :86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新生儿出血症 ( 11例占 12 .79%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8例占 9.30 % )、应激性溃疡 ( 6 7例占 77.91% ) ;应激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早产、重症感染、硬肿症、休克 ;新生儿出血预后好 ,治愈率 10 0 % ,NEC病死率 2 5 % ,应激性溃疡病死率 7.46 % ;治疗除对症、输血外 ,还适当禁食 ,应用维生素K1 、甲氰脒胍止血有良效。结论 :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为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 ,加强围产期保健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NICU中收治的13例ARF的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为2.2‰;发病原因:败血症8例(61.5%)?新生儿窒息3例(23.1%)?泌尿系畸形2例(15.4%)?临床表现不典型,少尿者多见,而高血压?浮肿?肉眼血尿少见?治疗为综合性治疗,13例患者中12例中途放弃治疗,但其中5例出院时肾功能已经恢复正常,1例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38天?结论: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窒息是NICU中ARF的发病主要原因?加强尿量和肾功能受损早期的指标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减轻肾负荷,保护残存肾单位的功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