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代谢组学整体表征中药药性及性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性对证候整体代谢网络影响的生物学机制,阐明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必然联系,初步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方法: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UPLC—Q—TOF/MS技术手段,通过研究热病证候本身及苦寒中药黄连和温热药高良姜对比干预热病证候模型,来探讨中药性味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在主成分得分图中造模后大鼠尿液代谢物组发生变化且被明显分为两类,这从体内微观角度表征了空白和模型组大鼠代谢网络的异同。给予黄连后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在主成分得分图上的落点无离散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黄连对热病证候具有治疗作用;给予高良姜后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在主成分得分图上与空白组不能聚于一类,表明高良姜对热病证候不具有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可用于中药干预作用研究,亦可以表征寒热药性。结论:本课题为中药传统药性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于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议中药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剂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有异于西药的量效关系而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寻中药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方剂量效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代谢组学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生物体系的整体功能状态,同时克服了传统中医依赖医生个人经验进行诊疗的不确定性。方剂剂量的变化对其疗效乃至功用的改变都将在代谢组图谱的不同变化趋势中得到体现,从而能够对方剂的量效关系及其物质基础给出全新的解释,获得深入系统的认识。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针对目前方剂量效关系研究中,方剂的疗效评价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导致量效关系不明的困境,提出以代谢组学技术作为方剂的整体疗效评价方法,通过追踪代谢组在病理发展过程中以及药物干预下的变化,开展方剂量效关系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工作,试图将中药指纹图谱中表征的化学成分与药效活性相结合,从而建立与中药产品疗效相关且反映其内在品质的质量标准。然而,中药成分复杂,对疾病的治疗往往是多种成分通过多靶点和多环节发挥整体作用。鉴于此,本文结合作者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中药多维谱效关系这一概念,并选择与疗效密切相关的多种药效指标探讨谱效关系,为进一步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谱效关系是当前中药研究的前沿课题,其在中药质量控制和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谱效关系研究方法中,药效评价方法及其与化学指纹图谱的联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现行药理学评价指标多是总体宏观指标,与化学指纹图谱数学关联度不高。系统化学生物学研究对象及内容和中药谱效关系结合紧密,而系统化学生物学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对生物大分子的调控作用即体现为药效,化学信息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精确表述它们的关系拓宽了思路。通过对中药谱效关系研究的分析,指出将系统化学生物学方法运用到中药谱效关系研究中,旨在为谱效关系研究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中药特色量效关系是指药物剂量改变导致功效发生改变的量效关系。通过搜集以《中华医典》历代本草书籍为主的古代医学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具有此类量效关系的中药,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古代医家关于中药特色量效关系的认识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此类量效关系在宋元以前被直接应用于临床,在明代得到明确表述,在清代进一步丰富。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对于某些中药的特色量效关系,现代医家或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通过药物化学分析其机理,进一步发展了中药特色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受体理论为基础,从中药五味的含义入手,探讨药物的味效关系和味构关系,指出一条味—效—构的药物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药谱效关系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高级阶段,在中药的质量控制中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谱效关系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主要运用于中药材、中药炮制、中药复方制剂三个方面。提高谱效关系的准确性主要从"谱""效"和数据处理方法着手,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利用药效和指纹图谱的关联度和对应性,结合相关药效建立指纹图谱数据库,建立集中药药效和中药化学成分为一体的数据库,可为开发化学成分的临床运用和扩大相关临床药品来源奠定基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主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憋气等。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冰片有合成冰片和天然冰片之分,该方中的冰片为合成冰片,合成冰片是常用的中药之一,并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中药谱效关系研究自提出以来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情况,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 对中药谱效学建立的基础——指纹图谱的研究、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谱效关系研究思路进行综述,并总结目前常见的谱效关系研究的实验方法。结果与结论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是继中药指纹图谱之后提出的更深入一层的科学研究方向,是将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化学成分与药效结果结合起来,制定反映产品内在质量的控制标准而进行的研究,对确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find an appropriat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in the biclustering of symptom-herb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medicine (CM).  相似文献   

12.
化疗相关性腹泻已成为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发展,使用中医传统古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西医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笔者对近年来临床使用较多的传统古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着重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探讨传统古方在化疗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为取得更满意的疗效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微量热分析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微量热分析有可能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独到而突出的作用,建立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中药四性评价、品质鉴定、药效物质筛选、复方配伍关系分析等研究方法体系,可望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方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服用清宁丸、番泻叶、生大黄等通便药,治疗组服用自制中药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护理要点。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自制中药方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便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药经验要素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中药药味、药性和功效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构建药味-药性-功效贝叶斯网络,阐明药味、药性和功效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部机制。方法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历代重要本草著作为信息源,从中选出药性、药味、功效描述详细的60种中药构建药味-药性-功效贝叶斯网络,并用该网络进行贝叶斯推断。结果所建网络稳定可靠,利用贝叶斯公式进行推理,能够反映药味、药性和功效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结论贝叶斯网络可用于研究药味、药性、功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潜在关系,为推断古人认识中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等中医院校急诊医学开展案例式教学方法十分必要,通过自编教材、教师授课培训、案例多元化设计建立案例体系,贯穿一些方法原则加以实施,并以临床技能操作训练作为案例式教学的重要补充。事实证明,与传统模式相比较,案例式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试成绩亦明显提高。说明急诊医学开展案例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据挖掘技术在分析中医药临床文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中医药临床文献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医药临床文献分析中的应用,指出采用中医专家和数据挖掘专家密切协作挖掘中医药数据,不仅可以从理论和临床上解决中医药的难点,还可能是未来挖掘和利用中医药知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参灵草(JSLCC)口服液中元素的检测方法,进而对JSLCC口服液的元素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制订该产品的元素含量质量标准探明方向。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JSLCC口服液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结果通过57种元素盲扫,确定了JSLCC口服液中含有P、Ni、Mn、B、Mg、Ca、Sr、Ba、Na及K这10种元素,并对其中含量较高的P、Mg、Ca、Sr、Na及K元素进行了定量测定。方法学检测结果显示,P、Mg、Ca、Sr、Na及K元素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在1.234%-6.739%之间,回收率在97.615%-108.393%范围内,各元素检出限在0.0000159-0.0182656 mg/L之间。结论本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可满足日常检测需要,初步确定了JSLCC口服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治疗肝炎肝硬化的常用方、药。[方法] 以“肝硬化”、“中医”、“证”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选取其中具有肝炎肝硬化典型病例有效治疗的文献,将所用治疗方、药运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分析标准的文献326篇,患者407例,属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例数分别为80和327例,其中失代偿期的病例均有腹水的并发症;407例的治疗中,只有98例选用成方加减,其余均采用自拟方;选用的药物涉及299味、19类,两期用药有共性也有不同侧重。[结论] 肝炎肝硬化治疗中使用成方较少、自拟方较多;使用中药的种类和味数较多,两期用药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侧重,反映了该病的复杂病机特点及辨病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