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4、CDK6蛋白在皮肤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皮肤表皮、皮肤病理性瘢痕被覆上皮和瘢痕癌组织中CDK4、CDK6蛋白的表达。结果CDK4、CDK6蛋白在皮肤瘢痕癌组中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皮肤病理性瘢痕组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正常皮肤组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瘢痕癌组分别与正常皮肤组和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K4、CDK6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瘢痕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DK4 在小鼠脊髓 (L6)的表达情况 .方法 :成年小鼠 (体重 10 0~ 15 0 g) 5只 ,将其处死后取其脊髓 (L6)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用CDK4 兔抗血清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CDK4 在正常脊髓中的分布以及亚细胞定位 .结果 :在正常脊髓腹角部分运动神经元中可见CDK4 的表达 ,其阳性反应物定位于胞核 .结论 :CDK4 可能与正常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舌苔脱落细胞在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脾虚证及脾胃湿热证、寒湿中阻证共67例及18例正常人进行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结果各组舌苔脱落细胞的构成比均以角化细胞为主,其次为角化前细胞和完全角化细胞,最后为中层细胞。较之正常人,脾虚证组的角化细胞明显减少,而角化前细胞及中层细胞明显增多(P〈0.01)。各证型组及正常人,除脾胃湿热证组外,各组舌推片都以背景清晰,分布均匀为主,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的分布呈脾虚、正常人、寒湿中阻及脾胃湿热的递增趋势。结论慢性胃炎湿证患者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为中医辨证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amoxifen(TAM)诱导ER(-)小鼠乳腺癌细胞MA78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TAM体外作用于MA782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检测CDK4蛋白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6、10μmol/L TAM在体外能明显抑制MA782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作用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04%、19.04%,10μmol/L TAM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从19.04%上升到51.2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μmol/L TAM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后检测CDK4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6、10μmol/L TAM作用不同时间后,CDK4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TAM诱导MA782细胞凋亡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CDK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P21、CDK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P2 1、CDK4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P2 1、CDK4在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2 1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黏膜组织、腺瘤与大肠癌中为88.9%、6 6 .7%与4 0 .8% ,肿瘤组织明显低于正常黏膜(P <0 .0 5 ) ;在大肠癌高、中与低分化3组中分别为5 0 .0 %、5 2 .2 %与14 .3% ;DukeA B期(5 2 .4 % )明显高于C D期(32 .1% ) ;淋巴结转移阴性组(5 8.8% )明显高于阳性组(31.3% ) (P <0 .0 5 )。CDK4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黏膜、腺瘤与大肠癌中为11.1%、33.3%与5 7.1% ,呈递增趋势(P <0 .0 5 ) ;大肠癌高、中与低分化3组分别为2 5 .0 %、5 6 .5 %与85 .7% ;DukeA B期(38.1% )明显低于C D期(71.4 % ) ;淋巴结转移阴性组(5 2 .9% )与阳性组(5 9.4 % )差异不明显。[结论]P2 1表达减少或缺失和CDK4的表达上调,可作为判定大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膀胱癌患者中CK19,CDK4的表达水平。结果CK19;CDK4的阳性表达与膀胱癌复发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CK19,CDK4表达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TEN、CDK4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 (EC)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测定 5 0例EC、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 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TEN、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PTEN蛋白在E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P <0 .0 5 ) ,且与EC肌层浸润程度相关。 2 .CDK4蛋白在EC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 ,且与EC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有无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PTEN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及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在E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贾英  唐良萏  吴瑾 《重庆医学》2005,34(12):1829-1830,1832
目的探讨CDK4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10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50例子宫内膜癌中的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细胞核内CDK4表达①CDK4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66.67%和72.00%,后二者较正常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②Ⅱ~Ⅲ期CDK4蛋白的过度表达率与I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G2及G3的CDK4蛋白过度表达率与G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在肌层浸润>1/2或有淋巴结转移组中CDK4表达率均高于无肌层浸润或浸润≤1/2组(P<0.05)。⑤术后复发者CDK4蛋白阳性表达率(93.33%)明显高于未复发者(57.69%),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2)细胞浆内CDK4蛋白表达CDK4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中细胞浆内表达率均很高,但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K4蛋白胞浆内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复发均无关(P>0.05)。结论CDK4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K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病理标本包括48例OSCC。所有病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24例及单纯手术24例。来源于诊断活检及外科手术的诊断用组织标本行CDK4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指数(LI)为阳性细胞率,检测了活检与外科手术之间CDK4 LI变化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单纯手术组,CDK4 LI的降低与良好的预后生存显著相关(P〈0.005)。结论CDK4在OSCC中的表达变化可能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0.
X射线对小鼠脾细胞内P16、cyclin D1和CDK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X射线对小鼠脾细胞内P16、cyclin D1和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间接荧光标记法、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内P16、cyclin D1和CDK4三种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和量效关系.结果:2.0 Gy X射线照后24 h小鼠脾细胞P16表达明显高于假照组;CDK4表达水平在照后8 h明显降低,持续至照后72 h仍低于正常水平.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轻度下调.不同剂量照射后P16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1.0~4.0 Gy组与假照射组相比显著增多(P<0.05,P<0.01);cyclin D1蛋白表达随剂量升高有降低趋势;CDK4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0.5~6.0 Gy组与假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P16/cyclin D1/CDK4/pRb通路在电离辐射诱导脾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脾胃湿热证的舌象、舌苔脱落细胞的结构。方法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对象,同脾胃气虚和健康人为对照,采用舌象、舌印片脱落细胞成熟指数、成熟价值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舌象以红舌黄腻苔为主,舌印片MI、MV变化以红舌和黄腻苔最明显。结论舌象能反应脾胃虚实证候,舌印片MI、MV与舌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发生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脾胃湿热证在临床十分常见.中医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基于中医证候形成的复杂性.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cter pylori,Hp)感染、炎症因子表达、黏膜保护以及微生态改变等多角度,提出胃黏膜Hp感染、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炎症通路激活、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过度表达以及胃黏膜和舌苔Hp感染与乳酸杆菌之间微生态失衡之“邪气亢盛、脾运失健、邪正相争”的亢奋状态可能是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形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一系列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3(CDK3)在哺乳动物细胞的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NIH3T3中进行初步表达。方法:从食管癌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CDK3编码区,然后将PCR产物克隆到T载体;扩增后的CDK3片段分别亚克隆入pcDNA3-4、pNTAP和pEGFP等4种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将获得的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初步的CDK3表达分析。结果:PCR扩增获得约900 bp目的片段,经T载体克隆和DNA序列分析显示重组片段是人CDK3基因序列,全长915 bp;CDK3目的片段分别亚克隆入pcDNA3-4、pNTAP和pEGFP载体,获得相应表达载体;运用构建的表达载体,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出CDK3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CDK3系列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并在NIH3T3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TEN、CDK6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EN和CDK6蛋白。结果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PTEN和CDK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46.7%和40.0%、66.7%,两组中PTEN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内膜和子宫内膜增生组(P〈0.001),而CDK6则显著增高(P〈0.003),二者在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0.3845,P〈0.04;r=-0.4725,P〈0.002)。癌组中PTEN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P〈0.04)、肌层浸润深度或伴有转移(P〈0.02)及临床分期有关(P〈0.03)。CDK6的阳性表达与肌层浸润(Ρ〈0.05)和临床分期有关(Ρ〈0.03)。肿瘤的复发与PTEN的低表达和CDK6的高表达有关(P〈0.05,P〈0.02)。结论PTEN表达缺失和CDK6的过表达可能涉及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肿瘤复发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K6、Ki67蛋白的表达及与其大肠癌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84例大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的48例切缘正常大肠组织中CDK6、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CDK6、Ki67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大肠癌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K6蛋白表达阳性率(88.1%)明显高于切缘正常大肠组织(10.4%)(P<0.05),CDK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体类型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92.9%)明显高于切缘正常大肠组织(20.8%)(P<0.05),Ki67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体类型、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DK6与Ki67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r=0.581,P=0.000)。结论:CDK6与Ki67过量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用于大肠癌辅助诊断。CDK6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表达人细胞周期蛋白D1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融合蛋白的重组体。【方法】用RT-PCR从HL-60细胞中扩增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测序鉴定后切下相应的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L3),使之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结果】用PCR扩增得到了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并构建成pET-cyclinD1和pET-CDK4两个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大肠杆菌,Westernblot检测证实了转化的大肠杆菌能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融合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原核表达载体,后两者在细胞内能正确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及CDK4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7.
CDK2、CDK4基因与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CDK2、CDK4在大鼠移植血管的表达及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1、2、3、7及14 d取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血管移植后不同时期CDK2、CDK4的表达情况,取正常静脉为对照组。[结果]移植后7 d,内膜厚度与管壁厚度接近高峰,与对照组及移植后1、2、3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移植静脉CDK2、CDK4阳性细胞在移植后2 d明显增加,7 d达到高峰,与移植后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CDK2、CDK4基因mRNA表达产量7~14 d达到高峰,与移植后1、2、3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DK2、CDK4蛋白和mRNA表达在移植静脉早期开始增加,在7~14 d达到高峰。在移植静脉内膜增生过程中CDK2、CDK4表达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K4及p21在高氧诱导早产鼠慢性肺疾病(CLD)形成中动态表达规律及对CLD肺纤维化的影响,完善CLD发生机制及研究新的防治策略。方法将80只新生早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FiO2为90%)和对照组(FiO2为21%)。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特定时间点1,3,7,14,21d大鼠肺组织CDK4、p21蛋白表达并进行肺组织纤维化评分。结果实验组14,21d肺纤维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组织CDK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与肺纤维化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2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与肺纤维化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高氧可诱导早产鼠的肺组织CDK4表达增强及抑制p21表达,其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最终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Notch1信号通路观察缺血后处理(CI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区神经元中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其机制。方法:128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作)、CIP组(在彻底再灌注之前进行反复3次的再通/阻断血管)和DAPT组(实施CIP之前3 h按10mg·kg-1·d-1腹腔注射DAPT),每组32只。分别在缺血后6、24、48和72 h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表现并计算存活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yclinD1、CDK4和Notch1表达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各时间点大鼠海马区中Cyclin D1、CDK4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各时间点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CIP组相应时间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与CIP组比较,DAPT组相应时间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海马区Notch1、Cyclin D1和CDK4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I/R组比较,CIP组大鼠海马区Cyclin D1和CDK4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Notch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CIP组比较,DAPT组大鼠海马区Cyclin D1和CDK4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Notch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海马区Notch1、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CIP组大鼠海马区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otch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IP组比较,DAPT组的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otch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CIP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Notch1蛋白活性和抑制Cyclin D1和CDK4蛋白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