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胸腰段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犬胸腰段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SSCA)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7只犬行动脉乳胶灌注,观测与选择性肋间(腰)动脉插管相关的指标。结果:每例起始于降主动脉的肋间(腰)动脉32~35支,多成对;起始高度多在相应上一个椎体、椎间隙平面;起始方位以后中壁和后外侧壁居多;从颅侧向尾侧,与降主动脉下夹角渐减,起点间距离渐增;始端内径小于4F导管管径;每对动脉的起始处多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结论:犬肋间(腰)动脉有其特殊性,选用适宜导管,参照相关解剖学资料,可有效行犬胸腰段SSCA。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肋间(下)动脉插管造影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选择性动脉造影提供解剖学数据,在50具成尸上对肋间(下)动脉插管有关的项目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3.
胸腰段脊髓动脉的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  代远斌 《解剖学杂志》2011,34(2):253-256
目的:系统研究胸腰段脊髓动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明确胸腰段脊髓动脉分布及吻合情况.方法:选用50例脊髓动脉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标本,解剖并观察胸腰段脊髓动脉及其动脉之间的走行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胸腰段脊髓动脉主要为脊髓前后正中动脉和Adamkiewicz动脉.脊髓前、后正中动脉与各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发出脊髓支之间存在吻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30具成人的肋间动脉、腰动脉在主动脉处开口内径和位置,内径平均1.8mm,左侧位于主动脉后壁,右侧位于主动脉外侧壁。开口高度:上胸段低1~2个椎体,中下胸段在相应椎体或低1个椎体,腰段与相应椎体平行。  相似文献   

5.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37例婴幼儿脊髓前(正中)动脉和脊髓后(外侧)动脉的分支,其主要结果如下:婴幼儿脊髓平均长度为14.08±1.49cm,脊髓前(正中)动脉外侧分支平均为76.17±18.64支,中央动脉平均为169.78±25.51支.中央动脉分布到灰质前角、侧角和后角底部及邻近灰质的深层白质,而白质浅层和后角大部,则由软膜动脉网发出的穿支供应.此外.还讨论了与临床应用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脊髓下段后索切开行周围神经游离移植或转位桥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测15具(30侧)成人尸体标本T_(10)-L_1脊柱平面的脊髓后动脉及动脉吻合的位置、管径及出现率。结果 脊髓后动脉在脊髓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呈连续或断续分布,出现率100%,平均管径为0.46mm,距后正中沟距离平均2.2mm,距后外侧沟距离平均为0.54mm。两侧间无显著差异。脊髓后动脉间吻合动脉的出现率为33%,平均管径0.40mm。结论 脊髓后动脉是脊髓下段后索区域的主要供血来源。脊髓后索纵行切口选择在离后正中沟1.5mm处损伤血管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8.
前列腺动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外周动脉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定位。但国内文献对下肢动脉疾病报道较多,而上肢动脉报道很少,且侵入性造影检查多为非选择性造影,对具体操作讨论甚少,本文就5例选择性上肢动脉造影的具体操作及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犬胸腰段脊髓节段性营养动脉的应用解剖与DSA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犬胸腰段节段性营养动脉扔解剖形态学。方法:用乳胶混合剂经股动脉注入,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与血管造影进行对照,观察脊髓节段营养动脉的来源、分布和外径。结果:犬有13对肋间动脉起于胸主动脉或锁骨下、肋颈干;节段性营养动脉均营养神经节并形成丛;只有直径0.4mm左右的动脉才到达脊髓;根大动脉在T8、T9脊髓节段出现率较高,左侧多于右侧。结论:本文结果为实验形态学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20具(40例)成人尸体的腰动脉,阐明了腰动脉的数目、起源、走行、口径、长度、起始平面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及相邻两腰动脉间的距离。为临床上由腰动脉插管进行的选择性脊髓造影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51具成人尸体上,对膈下动脉及其分支—肾上腺上动脉,进行了造影插管的应用解剖学观测,为临床提供了与应用有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的数目、管径和配布特点。方法 :7只成年家犬动脉灌注乳胶后取脊髓全长 ,对其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进行观测。结果 :胸腰段脊髓的前根髓动脉 (12 .6± 2 .1)条 ,管径 (0 .2 182± 0 .0 773 )mm ,基本不成对分布 ,左侧者居多 ;最大前根髓动脉位于中腰髓 ,管径 (0 .3 83 6± 0 .0 3 3 1)mm ,动脉干长 (9.17± 1.68)mm。胸腰段脊髓后根髓动脉数目 (12 .7± 3 .4)条 ,管径 (0 .1663± 0 .0 3 72 )mm ,多不成对分布。前正中动脉在胸髓较细 ,管径为 (0 .14 68± 0 .0 2 5 2 )mm ,在腰髓较粗 ,管径为 (0 .2 677± 0 .0 414 )mm。两条后外侧动脉均较细 ,其间多吻合。结论 :与人类不同 ,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动脉血供相当丰富 ,以犬为实验动物 ,制作急性脊髓缺血损伤模型时必须考虑到被阻断血流动脉的级别、节段、侧别、数目等因素对局部脊髓血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不少学者对脊髓的血液供应进行了研究,但人们对脊髓的血供及脊髓血管病变的认识远不如对脑的血供及脑血管病的认识那么详细。以往认为脊髓的血管主要是由两条椎动脉的分支形成一条脊髓前动脉和两条脊髓后动脉。血流由头端向尾端流动,根动脉仅起补充供血作用。以后Adamkiewicz(1882)与kadyi(1889)发现脊髓前、后动脉不应看作只是椎动脉的分支,而主要是由根动脉上行支及下行支相互吻合而成,血液流动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15.
在50具成人尸体上,为给临床选择性颈髓动脉造影提供应用解剖学数据,对椎动脉、肋颈干和颈升动脉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6.
结扎数支肋间后动脉对胸腰段脊髓血供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脊柱侧凸前人路手术中结扎第7~11肋间后动脉对脊髓血供的影响。方法:将11例14~50岁、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无损伤的新鲜尸体随机分在A组(不手术)、B组和C组(分别结扎左侧和双侧第7~11肋间后动脉起始部),全身墨汁福尔马林灌注,取T5~L1段脊髓作250μm连续冰冻切片,镜下观察和拍照,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C组标本的节段间血管数及血管密度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某些节段的血管数或/和血管密度存在差异。结论:胸腰段脊髓的血供不存在节段间差异,双侧结扎第7~11肋间后动脉起始段对脊髓血供影响较大,单侧结扎第7~11肋间后动脉起始段对胸腰段脊髓血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肋间动脉与冠状动脉搭桥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肋间动脉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在40侧成年尸体上对第七、八对肋间动脉进行了观察.左侧第七肋间动脉至液后线长平均为19.5cm.至锁骨中线为26cm;左侧第八肋间动脉长分别为19.7cm和27.5cm;右侧第七肋间动脉长分别为20.7cm和27.5cm;右侧第八肋间动脉长分别为21.2cm和28cm.  相似文献   

18.
卵巢动脉的血管造影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永  王茂强  王志军  段峰 《解剖学杂志》2007,30(6):783-786,796
目的:观察卵巢动脉(OA)的血管造影解剖,评价OA栓塞在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58例患者进行OA造影术,同时对63例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OA进行选择性栓塞术。结果:OA发自腹主动脉前外侧壁者占95.8%;96.7%开口于第2腰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体下缘之间;98.3%开口低于肠系膜上动脉,98.5%低于肾动脉,左侧OA开口高于肠系膜下动脉者占96.5%、右侧高于肠系膜下动脉者占82.1%;在盆腔疾病组,至少有一侧OA参与供血者占35.8%(63/176),OA直径明显增粗。补充栓塞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OA后,大部分患者疗效明显提高;部分经常规介入方法止血失败者,栓寒OA后出血立即停止。结论:OA解剖有其特有规律,OA参与盆腔病变供血几率高,介入治疗时应常规行OA造影,行选择性OA栓塞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肺内支气管动脉分布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40例肺血管灌注标本和8例肺腐蚀铸型标本进行观测。结果:40侧成人肺标本中.共有59支支气管动脉,左肺l~3支.右肺为1-2支。支气管动脉分为3型.左肺2支型最多.右肺1支型最多。肺门支气管动脉平均外径.右肺1支型口径显著大于2支型.左肺各型口径无显著性差别。支气管动脉进入肺门后,一支动脉分布到几个肺叶者:左侧占72.7%,右侧占92.3%.专入某一肺叶者:左侧占27.3%,右侧占7.7%。肺叶支气管动脉和肺段支气管动脉均以2支最常见。结论:对于肺内支气管动脉的去向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