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将兔趾腱鞘内滑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经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制成滑膜细胞悬液,再把兔腱鞘外无滑膜肌腱段放入滑膜细胞悬液中混全培养。经光镜、扫描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滑膜细胞爬行并覆盖了无滑膜肌腱段的表面,使无滑膜肌腱形成了有滑膜肌腱。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滑膜化肌健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形成的滑膜化肌鞘内移植后的形态变化。方法:在30只兔后肢的第2践腱鞘内移植入滑膜化肌腱段替代趾深屈肌腱。在不同时相点观察移植肌腱的愈合状况,粘连程度及屈趾功能。结果:滑膜化肌腱与受体肌腱之间形成了牢固的纤维性结合,粘连轻。结论: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构建的滑膜化肌腱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肌腱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指屈肌腱指段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成人尸体的示、中、环、小指各20指,分别采用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析。结果:①拉伸试验:指段的中部是强度危险区;②冲击试验:快负荷时,指段强度小于骨质;慢负荷时,指段强度大于骨质。结论:肌腱指段在负荷下,除表现有粘弹特性外,还表现出速度依赖性;其机械性能随负荷速度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肌腱组织及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组织及细胞培养研究进展康庆林①②综述蒋祖言①王爱民①审校肌腱损伤或移植后几乎不可避免发生粘连,是手外科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肌腱愈合存在内在愈合和外在愈合两种方式,其中外在愈合是粘连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如何最大限度诱导和激发肌腱组织和细胞的内在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解剖研究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在远节指骨基底掌侧和背侧止点平面的差别,为西摩骨折发生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手部残肢10具,其中左手3例,右手7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4~58岁。2~5指分别有10指,全部手指无外伤手术史、无畸形。自远节指间关节水平掌侧及背侧分别切开,于末节指骨水平分离各指的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记录其与末节指骨掌侧及背侧关节面的距离,比较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掌、背侧的止点水平。 结果 指深屈肌腱止点近端至关节面距离:示指(2.19±0.27)mm,中指(2.50±0.14)mm,环指(2.23±0.16)mm,小指(1.83±0.19)mm;指伸肌腱止点近端至关节面距离:示指(0.12±0.02)mm,中指(0.18±0.02)mm,环指(0.12±0.05)mm,小指(0.06±0.01)mm;各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深屈肌腱止点中点至关节面距离:示指(3.73±0.45)mm,中指(4.33±0.45)mm,环指(3.53±0.46)mm,小指(3.16±0.41)mm;指伸肌腱止点中点至关节面距离:示指(1.77±0.06)mm,中指(1.76±0.20)mm,环指(1.77±0.06)mm,小指(1.47±0.10)mm;各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基底的止点较指深屈肌腱的止点距关节面更近,为西摩骨折的发生机制提供了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解剖研究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在远节指骨基底掌侧和背侧止点平面的差别,为西摩骨折发生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手部残肢10具,其中左手3例,右手7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4~58岁。2~5指分别有10指,全部手指无外伤手术史、无畸形。自远节指间关节水平掌侧及背侧分别切开,于末节指骨水平分离各指的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记录其与末节指骨掌侧及背侧关节面的距离,比较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掌、背侧的止点水平。 结果 指深屈肌腱止点近端至关节面距离:示指(2.19±0.27)mm,中指(2.50±0.14)mm,环指(2.23±0.16)mm,小指(1.83±0.19)mm;指伸肌腱止点近端至关节面距离:示指(0.12±0.02)mm,中指(0.18±0.02)mm,环指(0.12±0.05)mm,小指(0.06±0.01)mm;各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深屈肌腱止点中点至关节面距离:示指(3.73±0.45)mm,中指(4.33±0.45)mm,环指(3.53±0.46)mm,小指(3.16±0.41)mm;指伸肌腱止点中点至关节面距离:示指(1.77±0.06)mm,中指(1.76±0.20)mm,环指(1.77±0.06)mm,小指(1.47±0.10)mm;各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基底的止点较指深屈肌腱的止点距关节面更近,为西摩骨折的发生机制提供了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指屈肌腱、肌腱粘连、肌腱愈合为关键词,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使用计算机检索2016年6月之前的有关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指屈肌腱粘连原因是因为屈肌腱损伤和腱周环境的破坏,导致外源性愈合参与过多形成肌腱粘连。通过手术锐性分离肌腱粘连组织,修复或重建腱周组织,可治疗屈肌腱粘连;而通过应用生物屏障、采用防粘连药物和改良的缝合方法等能有效预防屈肌腱粘连。结论 根据手指屈肌腱粘连原因,屈肌腱粘连应以预防为主。在损伤修复过程中,行多种方法综合干预,可有效减少手指屈肌腱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肌腱愈合和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屈肌腱损伤后都几乎不可避免产生粘连 ,从而影响伤指的功能。近年来大量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 ,各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对肌腱愈合具有重要影响。生长因子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趋化游走 ,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血管增生。基于这些认识 ,将特异的生长因子导入细胞 ,影响细胞的合成和功能 ,将有助于解决肌腱愈合和粘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无滑膜肌腱滑膜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意义张正治,刘正津,糜建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本实验将家兔的鞘外无滑膜肌腱段放入膝关节腔内进行在体肌腱培养,另将胎儿无滑膜肌腱段体外与滑膜细胞联合培养,培养的肌腱段经组织学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应用缝线指外牵引来预防指屈肌腱Ⅱ区断裂术后的粘连效果。方法:在10倍的手术显微镜进行清创,用津下缝合法行肌腱端端缝合,外加连续内翻缝合,之后分别在断腱远近端缝一线牵出伤口作为牵引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半年TAM法作疗效评定。优:35指,良:12指,可:5指。总的优良率:93.4%。结论:本方法使肌腱的抗拉力强度大,牵引线还可使吻合口减张,有利于肌腱早期的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1.
几种指屈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旨在通过比较四种肌腱缝合方法的抗拉强度,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新的方法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Kessler法、Lee法、Becker法和Savage法,在体外缝合28条人体指屈肌腱标本,对其抗拉强度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结果:四种方法其抗拉强度分别为35.8N,36.7N,74.7N,96.8N,结论:四种方法中Savage法在体外的抗拉强度最大,Becker法次之,改良Kesler法和Lee法强度相同且最小。  相似文献   

12.
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后常出现肌腱粘连,尤其是拇指的掌指关节近端至近节指骨中部和2~5指纤维鞘管起始至指浅屈肌止点的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发生率非常高。我院对27例早、晚期的屈指深肌腱损伤的患者进行滑膜内肌腱及膝关节液的复合移植,术后早期保护性功能锻炼,经过3个月至半年的随访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17~63岁。Ⅰ区损伤3例,Ⅱ区损伤11例,Ⅲ区损伤5例。来诊时最短1 h,晚期就诊者40 d,平均18 d。1.2方法病人早期就诊者,急诊行肌腱吻合术,同时在无菌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指浅屈肌腱常见的变异为小指肌腱缺如或肌腹变异,但指浅屈肌腱止点变异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于199年1月收治1例左手食、中指指浅肌腱止点变异,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40岁。因左手掌玻璃割伤术后食、中指主动屈曲受限3个月入院。诊断为左手食、中指屈指肌腱粘连。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屈指肌腱探查松解术,术中见指浅屈肌腱在食,中指掌指关节处分为两束后,未止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应用缝线指外牵引来预防指屈肌腱Ⅱ区断裂术后的粘连效果.方法:在10倍的手术显微镜进行清创,用津下缝合法行肌腱端端缝合,外加连续内翻缝合,之后分别在断腱远近端缝一线牵出伤口作为牵引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半年TAM法作疗效评定.优:35指,良:12指,可:5指.总的优良率:93.4%.结论:本方法使肌腱的抗拉力强度大,牵引线还可使吻合口减张,有利于肌腱早期的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5.
通过血管注射,对成人新鲜尸体下肢22侧趾屈肌腱的微血管进行了研究。肌腱的血供主要来自肌支、腱旁组织、腱系膜与腱纽的血管和骨-腱接合处来自骨和骨膜的血管。肌腱鞘外段的腱内血管以束间吻合管为主,分布均匀,与腱外膜血管丛的横支互相连接。肌腱鞘内段的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于系膜侧,而对系膜侧为无血管区。拇长、趾长屈肌腱在跖趾关节和近侧趾间关节平面分别为无血管段或相对无血管段。对肌腱血供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组织工程化肌腱植入体内修复的肌腱其抗拉强度达不到正常肌腱的数值。为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们选择罗曼雏鸡足趾屈肌腱细胞与可降解聚羟基乙酸筛网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用此工程化肌腱修复20只罗曼鸡第二趾深屈肌腱0.5~0.8cm缺损。术后第2、4、6、8周取材,测定样品中材料的重量、羟脯氨酸含量及抗拉强度等力学特性指标。结果显示,植入2、4、6、8周,支架材料重量下降很快,至第8周基本降解;修复的肌腱中代表胶原合成总量的羟脯氨酸含量随时间增加,但变化不明显;修复的肌腱断裂能量和抗拉强度均随时间呈一先降低后逐渐增大的变化,抗拉强度在第8周才达到正常肌腱的23%。结果提示,植入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在其材料迅速降解的同时,胶原生成量并不多,二者出现明显的不匹配,导致修复的肌腱抗拉强度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直接关闭腱鞘,术后3周控制性主、被动活动,术后6周进行修复的屈趾深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滑动距离、屈曲功)、观察和测量各修复组织间的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结果单纯切割伤组两种修复方法之间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严重挫伤组,双腱修复侧的滑动距离小于浅腱切除单纯修复深腱侧,屈曲功和粘连面积大于单纯修复深腱侧,粘连程度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对Ⅱd亚区的浅、深屈指肌腱单纯切割伤,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切除浅腱而只修复深腱.  相似文献   

18.
屈指肌腱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正治  钟世镇 《解剖学报》1990,21(2):121-125
  相似文献   

19.
小指屈肌腱损伤吻接术拉伸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正常国人小指屈肌腱模拟损伤吻接术后的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取急性头部外伤致死成年人新鲜尸体的20个整手标本,解剖暴露小指屈肌腱,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实验,直至屈肌腱断裂(Ⅰ组),然后分二组,分别用腱与腱末端编织法吻合(Ⅱ组,10例),和腱与展腱膜末端编织法吻合(Ⅲ组,10例),再进行拉伸实验至断裂,记录断裂时的破坏载荷、应力、应变。结果正常组(Ⅰ组)的破坏载荷为237.4N、应力24.5MPa、应变12.6%,Ⅱ组分别为100.6N、2.4MPa、11.5%。Ⅲ组为63N、12.6MPa、14.7%。结论小指肌腱断裂以腱-腱末端编织法吻合能取得最佳的力学效果,适合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测腘肌肌腱滑膜鞘状包囊的形态结构,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解剖观测34侧成尸腘肌肌腱及其滑膜鞘状包囊的形态结构.结果:腘肌腱腱长(30.2±0.6)mm,腱宽(8.7±1.3)mm,腱厚(3.5±0.6)mm.腘肌腱滑膜鞘状包囊位于外侧半月板的后外侧,腘肌腱外面;腘肌腱滑膜鞘状包囊长(32.9±3.8)mm,囊内腔宽(10.6±1.6)mm,囊壁厚(0.8±0.2)mm.结论:膝关节屈时腘肌腱滑膜鞘状包囊有助于腘肌拉外侧半月板向后,同时具有控制半月板向后外侧过多滑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