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肠内营养输注安全性、降低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的作用。方法自行设计肠内营养输注及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统计既往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根据调查结果成立质量持续改善小组,用5M选题法确定"降低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为研究课题,并运用PDCA循环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检验效果以及巩固等。结果护士的肠内营养相关知识知晓率由52.00%上升到89.26%,误吸发生率由10.41%下降到3.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质量、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护理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可改善营养状况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自制量角器是否能提高患者床头抬高角度及完成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观察两组的床头抬高角度,床头抬高≥30°完成率及患者的下滑率。结果:试验组抬高角度提高至(33±4)°、床头抬高≥30°完成率提高至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制量角器是一种可以提高床头抬高执行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误吸预防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的肠内营养不仅能为病人提供足够营养物质 ,促进疾病康复 ,而且能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防止细菌和毒素的侵入和易位 ,因此肠内营养对于不能经口摄入足够营养物质的病人 ,尤其是危重病人极为重要 ,只要胃肠道有一定的功能都主张给予胃肠内营养。然而 ,胃排空延迟、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退和昏迷者较易发生误吸 (1) ,误吸是肠内营养最严重和致命的并发症 ,所以预防误吸在肠内营养的护理中极为重要。临床上误吸的预防多从饲管置入法 ,营养供给方法、量、速度和温度及喂养时病人的体位等方面施行 ,现对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胃管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依从性的作用.方法: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调查影响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原因并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由89.7%上升到97.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有效改善产妇乳房胀痛等并发症,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三次或两周五次)、饮食控制、定期抽血复查四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前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为42.57%,实施后提高至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血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了解危重症患者中需机械通气和肠内营养患者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的现状。方法:采用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AA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分别记录对389例患者在6个时间点(4:00、8:00、12:00、16:00、20:00、24:00)的床头抬高依从性和101人次不同年资护士依从性及200例患者中实施镇静镇痛措施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6个不同时间点符合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的现状。方法:采用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AA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分别记录对389例患者在6个时间点(4:00、8:00、12:00、16:00、20:00、24:00)的床头抬高依从性和101人次不同年资护士依从性及200例患者中实施镇静镇痛措施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6个不同时间点符合床头抬高30°45°标准,总的依从性为45%;依从性最低为30%(4:00)、最高为66%(8:00)(χ2=29.437,P<0.01);不同年资护士依从性最低为20%(年资<2年),最高为62%(年资545°标准,总的依从性为45%;依从性最低为30%(4:00)、最高为66%(8:00)(χ2=29.437,P<0.01);不同年资护士依从性最低为20%(年资<2年),最高为62%(年资510年)(χ2=13.12,P<0.01);镇静镇痛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χ2=9.138,P<0.01)。结论:目前危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10年)(χ2=13.12,P<0.01);镇静镇痛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χ2=9.138,P<0.01)。结论:目前危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45°依从性低,应通过医疗和护理管理来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应用鸟巢式护理联合抬高床头预防新生儿呛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12月在高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护理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鸟巢式护理,试验组采用鸟巢式护理联合抬高床头护理,对2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后不同时间内运动发展量表指数(psycho-moter developmental index,PDI)、运动功能发育情况、体格增长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26.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较低(P<0.05)。试验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不同时间段的PDI评分相比,试验组PDI评分显著较高(P<0.05)。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试验组新生儿行为能力、一般反射等运动功能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1个月护理后试验组体格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比,试验组新生儿的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为主题,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影响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化疗完全依从率由78.3%提高至95.0%(P〈0.05),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同时还增强了护理团队凝聚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科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此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2组肿瘤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对照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83.5%,实验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90.0%。目标达成率为98.5%;进步率为5.43%。结论:在肿瘤科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可以提高品管圈成员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老年病房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活动前对我科陪护人员在喂饭前、喂饭后、接触大小便前、接触大小便后、翻身前、翻身后及接触血体液后等七项操作进行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比较活动前后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活动前32.28%提高至活动后60.82%。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老年病房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规范了陪护人员手卫生监管流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床头抬高30度对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ICU病房855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8例)和对照组(4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抬高床头30度。比较两组患者 VAP的发病率和插管时间,观察并对比患者使用呼吸机后6 h、24 h、72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VAP 46例,占10.75%,对照组患者发生VAP 124例,占29.04%,观察组VAP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2.16±0.16) d,对照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4.32±0.21)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在患者使用呼吸机6 h、24 h和72 h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床头抬高30度能够有效改善ICU患者的通气情况,降低VAP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