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美丽  杨国浩 《浙江医学》2019,41(10):1100-1102,1107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在院前严重创伤气道管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模拟教学方法对40位院前急救医生进行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喉罩、喉管、食管气道联合管和气管插管等6项创伤气道管理技能培训。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拟教学方法培训后两组学员操作成绩、操作时间和一次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工作年限学员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气道管理模拟教学培训后院前急救医生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喉罩、食管气道联合导管、喉管、气管插管等6项创伤气道管理技术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置管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成绩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工作7年及以上学员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工作1~6年学员(均P<0.05)。但经过气道管理模拟教学短期培训后,模拟教学组工作1~6年学员各项操作成绩较传统教学组工作1~6年学员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应用模拟教学方法进行院前急救医生创伤气道管理培训效果明显,可减少现场急救时间,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创伤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建中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30-30,14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院前急救中紧急气道处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55例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紧急气道处理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开放气道,其中采用口咽通气管29例(18.7%),面罩43例(27.8%),球囊-面罩11例(7.1%),喉罩4例(2.6%),气管插管17例(10.9%)。结果 155例昏迷病人至医院急诊科时指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者108例(69.7%),60%~90%者32例(20.6%),低于60%者15例(9.7%)。结论昏迷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积极实施紧急气道处理,提高现场急救的技能操作,为后续抢救和治疗打下强者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工气道指经口咽、鼻咽通气管,经鼻、口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置管建立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的管理是机械性通气的重要环节。现将相关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7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针对不同的创伤使用不同的气道开放和呼吸支持方法,包括开放气道、面罩通气、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气管切开、胸穿排气、呼吸囊辅助呼吸等.结果 76例病人中,有效改善氧供,送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68例,死亡8例.结论 院前急救中呼吸道管理是急救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气管插管是院前急救严重多发伤最为有效的气道开放手段,可提高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人工气道指经口咽、鼻咽通气管,经鼻、口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置管建立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的管理是机械性通气的重要环节。现将相关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院前急需心肺复苏急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气管插管,观察组使用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急救过程中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消耗时间较对照组少[(12.4±1.6)s比(86.4±11.4)s],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和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在心肺复苏急救中操作简单,安全快捷,复苏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开放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发生舌根后坠的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置口咽通气管,B组放置鼻咽通气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开放气道后,患者的通气效果、作吐、躁动及置管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作吐及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鼻咽通气管均能有效改善通气。口咽通气管适合短时间放置,鼻咽通气管适合高龄、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OSA)或合并有轻度躁动等需要较长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口咽通气管给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开放气道常用的方式有放置口咽管与气管插管,口咽通气管与气管内插管比较,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即可实施。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口咽通气管给氧通过持续开放的气道直接给氧,使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心肺复苏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发生心搏骤停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气管插管,B组予常规气管插管。比较2组在心肺复苏早期的插管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 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插管所需时间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复苏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早期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开放气道中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优点,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气道管理方式对昏迷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56例各种原因昏迷患者资料,根据气道管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三组:A组(86例)来院即予气管插管;B组(67例)来院即予放置口咽通气管;C组(103例)按常规气道管理,在需要使用呼吸机时才与气管插管,其他医疗措施按诊疗常规进行。随访24h,比较三组的年龄分布,GCS评分,呕吐发生率,血氧饱和度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三组年龄分布,GCS评分,呕吐发生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均较C组高(P〈0.01);A、B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B、C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和放置口咽通气管均能保障昏迷患者气道通畅,而气管插管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人工气道是利用人为的方法建立气道,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主要用于呼吸道堵塞、梗阻等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上常见的人工气道有:口咽、鼻咽通气管,经鼻或口插管及气管切开后插管.而人工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式湿润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粘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标准过程[1].气道湿化的目的在于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分泌物咳出,防止分泌物结痂引起的气道堵塞,是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人工气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院前急救需行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45例和气管插管组45例。结果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院前急救过程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优于气管插管组。结论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喉罩能安全、有效地开放人工气道,具有方便、快捷、成功率高及并发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管等气道保护措施。2016年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同提出,对于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等导致患者昏迷,经 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估,评分等于或低于8分的患者应建立人工气道[1]。在建立人工气道后,相对湿度较低的气体绕过生理性湿化和温化部位直接输送至患者,导致正常黏膜的湿化功能丧失,进而出现气道黏膜的继发性损伤。气道湿化是临床常用的以保持纤毛摆动、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为目的的物理疗法。人工气道湿化直接影响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愈后,现将相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控制气道1.1 头和下颌位置 开放气道是处理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阻塞的最高准则。昏迷病人的上呼吸道梗阻是由于舌后坠阻塞咽部或/和会厌后坠阻塞喉部所致,必须采用提颏头倾斜法解除气道阻塞。1.2 介绍几种CPR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分二类:Guedel和Berman型,三种型号:身材高大者100mm(G5)、中等者90mm(G4),偏小者80mm(G3)。放置后听诊两肺,判断其放置是否正确,大小是否合适。鼻咽通气管-适用于口咽管放置有技术困难、牙关紧闭、口腔周围严重损伤或下颌骨缝合术后患者。根据身材大小选择不同口径(ID)的通气管:身材高大者8.0~9.0mm,中…  相似文献   

15.
<正>在急诊急救过程中,保证气道的通畅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开放气道是急救成功的关键。气管插管是公认的最有效的人工气道,有利于消除气道分泌物迅速气管内给药,有效供氧等。但对于浅昏迷,自主呼吸尚可的情况下不需要气管插管,手法开放气道不能达到通畅气道时,使用口咽通气管是一  相似文献   

16.
紧急气道开放是在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一项十分实用而重要的技术 ,运用适宜 ,将为逆转、诊治某些危重病人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心肺骤停需复苏者 ,呼吸道阻塞影响正常呼吸者 ,昏迷患者防室息者等等 ,在急诊医学中越来越广泛运用。其方法有经口气管内插管、经鼻气管内插管、紧急环甲膜穿刺置管、气管切开。在抢救危重病人中 ,经口气管内插管、经鼻气管内插关最为常用。现将经口气管内插管、经鼻气管内插管方法介绍如下 :1 操作方法1.1 经口气管插管 :是于直视下使用喉镜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仰卧位 ,枕部垫高 2 - 3cm ,向上向后牵颏部 ,轻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在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急救病人193例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气道方法,并比较两组气道置入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改善值及通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效果有效率96.94%,对照组有效率88.42%,观察组的通气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道置入时间明显缩短,SpO2改善值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次性口咽通气管快速通气,能迅速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间,适用于院前急救与转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院前急救中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2013年6月行院前急救患者15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气道管理、呼吸支持方法。结果:158例患者均行院前急救,其中23例在侧转头部并对口腔异物加以清除后呼吸充分、规律,50例由于呼吸微弱或呼吸骤停给予气管插管,24例患者进行口咽部通气管放置,其中18例由于呼吸慢、浅给予透明面罩气囊呼吸辅助。所有患者发绀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在现场急救后均顺利转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展开合理、阶梯性气道管理,给予患者有效、及时呼吸支持,可大幅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前抢救中呼吸道管理的要点。方法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院前急救病人2876人,其中紧急气道处理389人,占院前急救的14%。放置口咽管21例,加压球囊一面罩190例,气管插管178例,总结呼吸道管理的要点。结果全部抢救成功,无继发呼吸道衰竭和脑功能损害。结论急性呼吸道梗阻可发生在外科系统各个环节,急救处理时效性强,选择合理的急救措施,强化外科医生的呼吸道管理技术和心肺复苏水平,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应用新型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对困难气道全麻病人进行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需全麻的困难气道病人39例随机分为3组:A组(Levitan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组),B组(Shikani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组),C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每组13例.全麻麻醉诱导完成后观察插管成功率、完成插管时间、血压心率变化、有无损伤、术后有无咽喉痛和声音嘶哑及持续时间.结果 3种插管方法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插管成功率相似,但A组的第1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完成插管时间:A组最快,C组最慢.结论 对于可以行面罩通气的困难气道全麻病人,Levitan硬质可视纤维气管镜是一种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快捷可行的气管插管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