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时的最适用量.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3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分别为1 μg/kg组(Ⅰ组),1.5 μg/kg组(Ⅱ组)和2 μg/kg组(Ⅲ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全麻患者60例,年龄60~80岁,ASAl或2级.按舒芬太尼用量不同分为6组(n=10):S1组0.1 μg/kg,S2组0.2 μg/kg,S3组0.3μg/kg,S4组0.4 μg/kg、S5组0.5 μg/kg和S6组0.6 μg/kg.顺序静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3 mg、顺阿曲库铵0.2 mg/kg和依托咪酯0.2 mg/kg,3 min后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安静时(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最低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最高MAP和HR值.采用Probit回归计算舒芬太尼阻断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的有效剂量(ED95).结果 舒芬太尼阻断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ED50为0.363 μg/kg (95%可信区间0.295,0.431),阻断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ED95为0.631 μg/kg (95%可信区间0.534,0.878).结论 老年人在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插管,舒芬太尼阻断气管插管反应的最佳剂量0.363-0.631 μ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行静脉诱导时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丙泊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合麻醉剂量.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芬太尼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开放静脉后,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为2.0 μg/mL,当丙泊酚达设定靶浓度时,各组经30 s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 μg/kg、0.4 μg/kg、0.6μg/kg,接着3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2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 (T3),插管后3 min(T4)的SBP、DBP、HR.结果 与T0比较,T1时刻3组SBP、DBP、HR均下降(P<0.05),C组较A、B组下降明显(P<0.05);SBP、DBP、HR在T2、T3、T4时点A组与B、C组相比上升明显(P<0.05),而B组和C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术前血压控制在160/100 mmHg以下的高血压患者中,0.4 μg/kg舒芬太尼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切除术中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ASAⅠ或Ⅱ级行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的患者,按舒芬太尼的诱导剂量随机分为Ⅰ组(0.2μg/kg)、Ⅱ(0.4μg/kg)、Ⅲ组(0.6μg/kg),每组20例。观察3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诱导插管前相比,3组病人的血压及心率均有所下降(P〈0.05),Ⅰ组病人插管时,插管后1、3min血压(BP)及心率(HR)较插管前有所升高(P〈0.05),插管后5min降至插管前水平。Ⅱ、Ⅲ组病人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在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全麻诱导插管中0.4μg/kg和0.6μg/kg舒芬太尼较0.2μg/kg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剂量。方法 ASA分级Ⅰ-Ⅱ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75岁,分Ⅰ组(芬太尼组,n=15)、Ⅱ组(舒芬太尼,0.2μg/kg,n=15)、Ⅲ组(舒芬太尼0.4μg/kg,n=15)、Ⅳ组(舒芬太尼0.6μg/kg,n=15),四组患者全麻诱导时均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0.8m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分别记录四组患者的在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1min T2、3min T3、5min T4,记录血压、心率变化。结果与T0相比,Ⅳ组BP在各时相均低于基础值,且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Ⅰ组和Ⅱ组BP在T2、T3、T4均超过基础值且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0.4μg/kg在全麻插管期间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麻醉前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估Ⅰ~Ⅱ级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时再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丙泊酚2.0mg/kg,维库溴胺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两组均持续输注丙泊酚,根据血压调整输注速度。术中根据需要可单次追加舒芬太尼5μg或芬太尼50μg。观察诱导前、诱导时、切皮时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时及离开手术室时、离开后1小时的意识状态评分。结果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麻醉期间维持血压更加稳定、有良好的中枢抑制效能、清醒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短、意识状态评分高。结论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镇静满意,苏醒质量高,非常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对瑞芬太尼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5~85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n=40).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完成后,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6 μg/kg;SP1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和舒芬太尼0.3 μg/kg;SP2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和舒芬太尼0.3 μg/kg.术中静脉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期间躁动和寒战的发生情况,以及意识恢复后5 min时的口述痛觉评分(VRS评分).分别于术后1 (T1)、2 (T2)、4 (T3)、8(T4)、12(T5)和24 h(T6)时,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静态和动态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VRS评分、MAP、HR、躁动、寒战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P1组T1~2时静态VAS评分升高,T1~6时动态VAS评分升高,SP2组T1~5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与SP1组比较,SP2组T1~6时静态VAS评分降低,T1~5时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复合舒芬太尼0.3 μg可减轻瑞芬太尼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且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诱发的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0.1μg/kg组(S0.1组)、舒芬太尼0.2μg/kg组(S0.2组)和舒芬太尼0.3μg/kg组(S0.3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观察诱导后、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值的变化。结果相对于诱导前,C组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MAP、HR显著升高(P〈0.05);S0.1组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MAP、HR没有显著变化(P〉0.05);S0.2组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 MAP和HR显著减少(P〈0.05);S0.3组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 MAP和HR显著减少(P〈0.05),气管插管不同时间MAP显著减低(P〈0.05)。S0.1组、S0.2组和S0.3组气管插管不同时间BIS值显著低于诱导前和C组(P〈0.05)。结论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附加使用舒芬太尼可以消除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BIS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内环口缝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20例,均于腹腔镜下行疝内环口缝扎术。术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和C组,每组40例。3组患儿均采用静脉诱导,A、B、C组患儿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3、0.4、0.5?μg/kg)、咪哒唑仑(0.1?mg/kg)和丙泊酚(2.0?mg/kg)。术中采用顺苯磺阿曲库铵0.12?mg/(kg·h)和丙泊酚10 mg/(kg·h)维持,根据心率(HR)决定是否追加舒芬太尼。记录各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气腹建立时(T4)、气腹后5 min(T5)和气管拔管时(T6)的HR、收缩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3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舒芬太尼追加率、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Wong-Baker脸谱法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A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B和C两组(P?<0.05)。3组术中不同时间点的HR、SBP和SpO2有差异(P?<0.05)。3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和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评分高于B和C组,但镇静评分低于B和C组。结论 对行腹腔镜下疝内环口缝扎术的患儿,诱导麻醉选用0.4 μg/kg舒芬太尼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冠脉搭桥患者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影响。方法:择期冠脉搭桥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组,每组15例,分别以舒芬太尼0.5μg/kg、1.0μg/kg、1.5μg/kg麻醉诱导,记录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时(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5 min(T5)时的HR、MAP及儿茶酚胺水平。结果:Ⅰ、Ⅲ组各时段HR、MAP、儿茶酚胺水平变化较大,Ⅱ组相对平稳。结论:舒芬太尼1.0μg/kg在冠脉搭桥全麻诱导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不同靶浓度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期间意识消失及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丙泊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的适宜靶浓度。 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以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将患者随机分为0 ng/mL (Ⅰ组)、0.2 ng/mL( Ⅱ组)、0.4 ng/mL (Ⅲ组)、0.8 ng/mL (Ⅳ组) 4组,每组15例。舒芬太尼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开始TCI丙泊酚,丙泊酚初始靶浓度为0.50 μg/mL,每次增加0.50 μ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 基础值)、舒芬太尼达血浆-效应室平衡时(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意识消失时(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1 min(T5)、3 min(T6)、5 min(T7) 时SBP、DBP、HR值。 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第Ⅰ、Ⅱ组病人在气管插管前HR、SBP、DBP均降低,插管后均升高(P<0.05 ),除第Ⅲ组病人在气管插管前SBP降低外(P<0.05 ),第Ⅲ、Ⅳ组各时点HR、SBP、DBP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或Ⅱ组HR、SBP、DBP在气管插管前低于Ⅲ、Ⅳ组、插管后高于Ⅲ、Ⅳ组(P<0.05 ),而Ⅰ组与Ⅱ组相比各时点HR、SBP、DB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期间各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舒芬太尼靶浓度0.4~0.8 ng/mL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应用于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用药在困难气道清醒插管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我院选择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患者66例,66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在充分表面麻醉后,Ⅰ组(环甲膜穿刺组)环甲膜穿刺并注入2%利多卡因2 ml,而后行插管操作;Ⅱ组(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75μg/kg的一次剂量后以每分钟0.075μg/kg持续静脉注射;Ⅲ组(舒瑞芬太尼复合组)给予舒芬太尼0.75μg/kg的一次剂量后以瑞芬太尼0.075μg/kg持续静脉注射。记录3组患者在诱导前、插管过程中以及导管进入气管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3组均能够完成气管插管。Ⅲ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小于前两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表面麻醉基础上,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能更好的完成困难气道的清醒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更为安全,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46例。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效应室TCI舒芬太尼0.5 ng/ml和血浆TCI丙泊酚3 μg/ml,麻醉维持舒芬太尼0.3 ng/ml,丙泊酚3 μg/ml输注;瑞芬太尼组麻醉诱导血浆TCI瑞芬太尼4 ng/ml和血浆TCI丙泊酚3 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3 ng/ml,丙泊酚3 μg/ml输注。记录2组麻醉前(T0)、诱导后3 min(T1)、插管时(T2)、切皮(T3) 、腹腔镜探查时(T4)、拔管(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比较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统计2组丙泊酚的用量。结果:2组T1时心率比T0均显著降低(P<0.05),瑞芬太尼组T1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2组在T2、T3、T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停药至拔管的时间少于舒芬太尼组(P<0.05);2组丙泊酚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I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但术毕TCI瑞芬太尼的患者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对婴幼儿单侧I度唇裂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影响的适宜剂量,探讨此类手术舒芬太尼较佳的给药方案。方法选择ASAⅠ级施行单侧I度唇裂手术的婴幼儿81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舒芬太尼0.2μ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七氟醚4%全麻诱导,B组舒芬太尼0.3μ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七氟醚4%全麻诱导,C组舒芬太尼0.4μ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七氟醚4%全麻诱导。观察并记录三组患儿在插管前(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与气管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三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时CHW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患儿MAP及HR随着舒芬太尼诱导剂量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点,患儿MAP及HR达到高值。A、B两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拔管后C组CHW评分在0~2分有5例,与A组、B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婴幼儿单侧I度唇裂手术时,在七氟醚4%全麻诱导时,随着舒芬太尼剂量从0.2μg/kg增加到0.4μg/kg,小儿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在舒芬太尼0.4μg/kg时最差,因此建议诱导剂量不应大于0.4μg/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对心率变异性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12月间的30例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组气管插管操作均在1min内完成,均未见胸壁肌肉僵直发生。Ⅰ~Ⅲ组基础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在麻醉诱导后各观察时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均低于基础值。插管前和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3、5minⅢ组BIS值均明显低于I组。术后随访病人均无术中知晓。诱导和插管期间各组心率变异性(HRV)无明显变化。结论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差别,0.5~1.0μg/kg舒芬太尼更适合临床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6.
曹江北  米卫东  张宏 《北京医学》2009,31(10):605-60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丙泊酚及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患者行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时除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mg、氟哌利多1~2mg/kg及罗库溴铵0.5mg/kg以外,Ⅰ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5mg/kg,Ⅱ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mg/kg,Ⅲ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mg/kg。Ⅲ组患者在给予罗库溴铵和丙泊酚之前,经环甲膜穿刺并注射2%丁卡因2ml进行气管表面麻醉。3组患者均进行BIS监测,在BIS达最低值时,行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内插管。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平静时(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无创血压、心率及BIS值的变化,以及拔管时患者呛咳评分、术后24h随访患者对环甲膜穿刺及气管插管等操作的不良记忆情况。结果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及BIS值均显著下降,其中Ⅱ组BIS下降最显著,明显低于Ⅲ组(P〈0.05)。插管后即刻Ⅰ、Ⅱ组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明显高于Ⅲ组(P〈0.05);Ⅰ、Ⅱ组血压变化相似(P〉0.05),与入室后平静时相当,但Ⅰ组心率升高明显高于Ⅱ组(P〈0.05)。拔管时,Ⅰ、Ⅱ组呛咳反应评分明显高于Ⅲ组(0.85±0.75、0.75±0.79vs.0.14±0.45,P〈0.01)。术后3组患者对麻醉诱导期的环甲膜穿刺及气管插管等操作均无记忆。结论在咪达唑仑和氟哌利多辅助镇静的基础上,芬太尼2~3μg/kg、丙泊酚1.5mg/kg快速诱导麻醉即可较好抑制视可尼可视喉镜辅助气管内插管反应;若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则丙泊酚可降至1mg/kg,同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更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非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气管插管全麻,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抱入室.A组麻醉诱导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以丙泊酚50 μg/(kg·min)、氯胺酮50 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保留自主呼吸.B组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2 mg/kg、芬太尼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以瑞芬太尼0.05~0.1 μg/(kg·min)、顺阿曲库铵0.05~0.1 μg/(kg·min)、依托咪酯8~10μ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基础麻醉后、诱导后、置入导管、心内操作、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果:A、B两组血流动力学和SpO2均较平稳,心内操作时两组患儿HR、MAP均增加(P<0.05).A组呼吸抑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控制呼吸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术中呼吸抑制、呕吐等并发症,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指标的皮层功能状态以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理剂量。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心、脑疾患的乳腺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Ⅱ、Ⅲ、Ⅳ组分别接受舒芬太尼0.2μg/kg、0.4μg/kg、0.6μg/kg后,继之以输液泵持续输注丙泊酚使BIS值稳定在45±5,并维持3min后显露声门完成气管内插管。结果:诱导插管后,Ⅰ、Ⅱ组血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改变,Ⅲ、Ⅳ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插管刺激使Ⅰ、Ⅱ、Ⅲ组BIS值较插管前明显升高,而Ⅳ组BIS值升高却不明显。结论:丙泊酚与0.4μg/kg、0.6μg/kg的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减弱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且与0.6μg/kg的舒芬太尼还能抑制插管对皮层状态的激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等剂量的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160例择期手术全麻病人,分8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08 mg/kg、异丙酚1.5 mg/kg、瑞芬太尼(RF)或芬太尼(F)、阿曲库铵.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剂量分别是Ⅰ组1 μg/kg、Ⅱ组2μg/kg、Ⅲ组31 μg/kg、Ⅳ组4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窥喉前(T1)、导管插入即刻(T2)及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变化,观察有无胸腹肌肉僵硬等不良反应.结果①与基础值相比,麻醉诱导后各组HR、SBP、DBP均明显下降(P<0.01);从导管插入即刻起,血压、心率开始回升,除RFⅢ组、RFⅣ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3 min仍较低(P<0.05),以及FⅠ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 min较高(P<0.05)外,其余均恢复麻醉前水平(P>0.05).②相同剂量的RF、F组间比较:RF对SBP、DBP的抑制强于F(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比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0.
王润 《西部医学》2011,23(7):1304-130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组合瑞芬太尼-利多卡因-丙泊酚在无肌松药情况下行气管插管时对插管状态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组Ⅰ),瑞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2 mg/kg(组Ⅱ),瑞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 mg/kg(组Ⅲ),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3 mg/kg(组Ⅳ)。分别记录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前后的插管状态。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3、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前后,组Ⅱ、Ⅲ和Ⅳ比组I获得满意插管率更高(P〈0.05),Ⅱ、Ⅲ和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MAP和HR在麻醉诱导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联合使用瑞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2 mg/kg可能是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