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3—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水痘突破病例的年龄分布,为完善蜀山区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6年蜀山区水痘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水痘的发病率、三间分布和聚集性疫情发生情况等。结果 2013—2016年蜀山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 700例,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年均发病率为56.59/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5月和11月—次年1月;男性发病率为65.24/10万,高于女性的47.62/10万(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5~19岁,共968例,占56.94%;1岁~组、5岁~组、10岁~组和15岁~组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职业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分别为1 012和176例,分别占59.53%和10.35%。2004—2012年出生的470例水痘病例中,突破病例189例,突破率为29.08/万。结论蜀山区水痘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和托幼儿童是蜀山区水痘流行和传播的主要人群,接种1针剂水痘疫苗保护效力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水痘疫苗两剂接种程序实施前后,水痘流行病学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以水痘两剂接种程序实施年为分界点,对比2009-2011与2013-2015水痘报告发病率与病例数。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告水痘病例7 024例,报告发病率为126.8/10万,2013-2015年共报告水痘病例4 010例,报告发病率为58.6/10万;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学生等重点防控人群病例构成比由2009-2011年的77.9%下降至2013-2015年的61.4%;水痘暴发疫情大幅下降。结论水痘两剂接种程序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人群发病水平,遏制集体单位暴发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3.
吕莉 《职业与健康》2014,(20):2962-2964
目的掌握沈阳市水痘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6—2013年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沈阳市2006—2013年共报告水痘发病47 0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6.82/10万,各年度水痘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4.26/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9.21/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1.25∶1,男性和女性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4岁年龄组水痘报告发病数占54.45%;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水痘发病数分别占水痘报告发病57.67%、15.88%、9.14%;4—6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的32.99%,1月及11、12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的37.09%。结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水痘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水痘高发场所,冬季和春末夏初是水痘高发季节。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提高人群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加强疫情监测,掌握水痘流行趋势并及时预警;做好水痘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海州区2009—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水痘报告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报告水痘病例6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95/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城区显著高于城乡接合部,农村最低;水痘的发病高峰为3—6月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9岁,占49.18%;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及散居儿童为主,占89%,。结论海州区近几年水痘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性别差异;幼托儿童和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10—2019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2010—2019年报告的水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江西省共报告水痘病例141756例,年均发病率为31.24/10万;赣州市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27228例,19.21%),景德镇市报告发病率最高(59.59/10万);病例呈明显季节性分布,高峰期出现在每年5-7月(40569例, 28.62%)和11月至次年1月(56899例, 40.14%); 15岁以下发病居多(82.42%),以学生、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为主,5~9岁组发病率最高(151.60/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34.58/10万)高于女性(27.70/10万);共报告暴发疫情27起,全部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 2010—2019年江西省水痘发病整体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分布;托幼机构和学校是水痘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建议将2剂次水痘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并持续保证第2剂次高水平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2013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2013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13年共报告水痘1 048例,年均发病率为21.32/10万;全年均有发病,呈现5~6月及11月至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水痘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7.60%(918/1 048)。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3.70%。结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水痘防控工作,提高重点人群水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6-2013年平顶山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当地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平顶山市水痘疫情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水痘防控工作现状。结果 2006-2013年平顶山市共报告水痘11 813例,年平均发病率29.83/10万;死亡2例,另外报告带状疱疹死亡1例。性别构成和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0~14岁病人占总数的89.60%;主要发病职业为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8年共发生暴发疫情20起,发病556人;以城市为主的区(市)平均发病率(71.14/10万)明显高于以农村为主的县(16.16/10万);每年5月份和12月份为发病高峰;2006年以来全市总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2010-2013年平顶山市托幼儿童累计接种水痘疫苗14.2万人,占2013年1~10岁儿童总数的18.56%,远达不到形成免疫保护屏障的效果。结论水痘是影响平顶山市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亟待将水痘列入免疫规划,控制水痘疫情的持续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8.
丁敏  陈松  李红 《职业与健康》2014,(22):3302-3304
目的掌握达州市水痘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达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6—2013年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达州市2006—2013年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52/10万,各年度水痘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6/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00/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1.45∶1,男性和女性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4岁年龄组水痘报告发病数占86.16%;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水痘发病数分别占水痘报告发病总数的49.97%、24.91%、18.46%;5、6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38.76%。结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水痘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水痘高发场所,春末夏初是水痘高发季节。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水痘疫情动态监控,准确掌握水痘流行趋势并及时预警;做好水痘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2009-2013年江西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开展相应的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3年江西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暴发疫情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江西省共报告水痘47055例,年平均发病率21.12/10万。景德镇市发病率最高,达45.39/10万,南昌市报告病例数最多占18.78%(8838/47055);6-7月份和11-12月份是全年发病高峰;14岁以下人群占病例报告数的95.91%。职业分布以学生构成最大。2009-2013年全省共报告水痘疫情5起,涉及病例118例。结论 儿童是发生水痘的主要人群,应制定水痘监测方案,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水痘疫情监测,开展水痘疫苗的常规接种和应急接种,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朱琳  肖丹  韩一楠 《职业与健康》2014,(21):3102-3105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6—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水痘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水痘24 0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7/10万,无死亡病例。冬春季为高发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高新园区(136.52/10万)、甘井子区(94.77/10万)和旅顺口区(75.47/10万);水痘病例主要集中于20岁以下年龄组,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5-9岁发病率最高,为308.52/10万;大于20岁的成人水痘发病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水痘暴发疫情共235起,其中有18起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大连市水痘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儿童为高发人群,加强监测,尽早开展水痘疫苗常规接种是降低水痘发病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寸英 《职业与健康》2015,(4):530-531,534
目的掌握迪庆藏族自治州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迪庆藏族自治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8—2013年水痘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迪庆藏族自治州2008—2013年水痘年均报告发病2 306例,发病率为97.64/10万,各年度水痘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2.50/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2.23/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1.24:1,男性和女性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9岁年龄组水痘报告发病数占70.38%;学生、农民、散居儿童报告水痘发病数分别占水痘报告发病总数的74.67%、10.19%、6.50%;1月及11、12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的45.49%,4—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的34.95%。结论水痘的高发人群是学生,水痘的高发场所是学校,水痘的高发季节是冬季和春末夏初。应加强水痘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相关疾病的防控意识及水平;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丁旭      任达飞    高前荣  宁乐婷  肖艳芳 《现代预防医学》2021,(18):3411-3414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铜仁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合适的水痘防控措施和免疫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铜仁市水痘发病疫情资料及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流行特征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0年铜仁市累计报告水痘17 2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80/10万,整体发病呈上升趋势(χ2 = 79.56,P<0.05),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23.06/10万(809例)上升到2019年的82.87/10万(2 626例),城区发病9 642例(55.87%)高于郊区7 616例(44.13%),每年春末夏初(5—7月)和冬季(11月—次年1月)为水痘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5岁以下人群,共报告16 650例,占总病例数的96.48%,4~6岁为高发年龄段。男性水痘年均发病率 ( 55.17/10 万) 高于女性( 44.15/10万),发病职业以学生8 950例(51.86%)、散居儿童3 644例(21.11%)、幼托儿童2 658例(15.40%)为主,全市水痘发病率与疫苗接种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铜仁市水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及人群发病特征,发病以学生或15岁以下人群为主,需继续加强第1剂水痘疫苗的接种,推广第2剂水痘疫苗的补充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枣庄市水痘的流行特征,为水痘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0—2016年现住址为枣庄市的所有水痘病例资料,从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05—2016年出生儿童水痘疫苗接种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6年枣庄市水痘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和水痘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2010—2016年枣庄市共报告水痘7 044例,年均发病率为25.95/10万,2010—2016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水痘发病呈双峰分布,高峰期为5—7月和12月—次年1月,病例数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6.85%和31.31%。男性水痘发病率为29.72/10万,高于女性的20.19/10万(P0.01);15岁报告病例5 852例,占83.08%,其中5岁~组病例数最多,占44.92%;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44.76%、27.53%和16.48%。下辖各区(市)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市中区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为55.39/10万;峄城区其次,为37.52/10万;滕州市最低,为14.71/10万。2005—2016年出生儿童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51.60%,滕州市最高,为66.28%;峄城区最低,为32.33%。结论枣庄市水痘冬、夏季高发,发病人群以5~10岁儿童为主,峄城区和市中区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较低而水痘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林芝地区水痘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林芝地区2010—2012年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年全地区共报告病例339例,年均发病率60.58/10万。总体上11~12月病例数最多(54.6%);发病以14岁儿童为主(71.4%),10~14岁组占55.8%;职业分布以学生占比最多(80.2%);全地区共报告水痘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罹患率9.6%~14.5%。结论林芝地区水痘疫情较严重,已成为在校儿童的高发病,建议部分地区将水痘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易感人群的接种是防控传染和流行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鑫 《中国校医》2014,(10):744-744
目的掌握东海县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强度,为制定防制措施控制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3年东海县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东海县共报告水痘425例,年均发病率为9.1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9岁以下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65.18%,其中以3~5岁组发病最多,占23.76%(101/425),男女发病比例为1.53∶1;发病居前3位的为散居儿童(35.53%,151/425)、学生(30.12%,128/425)、幼托儿童(16.71%,71/425);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牛山镇最多,104例(24.47%),南辰乡最少,4例(0.94%);除2010年4、9月以外,其余年份和月份均有病例发生,4—7月为发病高峰。结论水痘是可控制的传染病,针对幼托儿童、学龄前散居儿童及学生等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疫苗两剂接种程序实施前后,水痘的发病特征与流行趋势变化情况,为今后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水痘发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2012年(水痘2剂接种程序实施年)为分界点,比较2008—2011年与2013—2016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共报告水痘1 317例,报告发病率87.02/10万,2013—2016年共报告水痘病例773例,报告发病率47.94/10万;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学生这3类重点人群病例构成比由2008—2011年的81.25%降至2013—2016年的58.75%。结论水痘2剂次接种程序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人群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何寸英 《职业与健康》2014,(22):3305-3307
目的掌握迪庆藏族自治州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迪庆藏族自治州2009—2013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9.02/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5.57/10万,女性为41.70/10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49∶1。EV71病毒、Cox A16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实验室确诊病例的42.95%、32.55%、25.50%。4—6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5.10%。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8.59%、22.35%。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89.08%。结论迪庆藏族自治州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季节高峰明显;以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应做好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人群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和防控水平;重点做好医院规范化救治与医院感染控制;做好疫情动态监控,准确掌握手足口病高发趋势和聚集性,并及时预警;做好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西区2008~2011年的水痘疫情,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疫情信息系统中河西区2008~2011年的水痘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西区2008~2011年共报告水痘2 725例,2008~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87.86/10万、86.43/10万、104/10万、111/10万。水痘发病集中在5~20岁,男女性别比为1.38:1。水痘发病主要集中在1~5月及12月,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7.3%。在发病人群中,主要集中在托幼儿童及中小学生,占总病例数的70.82%。病例在各街道间分布不平衡,幼儿园、学校分布密集的街道发病率较高。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采取加强病例报告和防控力度、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控制措施,以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Excel 2003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处理,检索条件为按发病日期。结果 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累计报告5 745例,死亡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99/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5/10万;2009—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3/10万、21.83/10万、35.28/10万、39.89/10万和47.33/10万。男性累计报告发病3 481例,占发病总数的60.59%;女性累计报告发病2 264例,占发病总数的39.41%,男女性别比为1.54∶1。报告重症病例50例,聚集性疫情81起。2009—2013年全市各县(市、区)每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双峰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6.64%,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77.04%)为主。实验室确诊的594例病例中,EV71感染287例(48.32%),CoxA16阳性128例(21.5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79例(30.13%)。结论 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呈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点。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周爱庆  潘铭  马永法 《中国校医》2018,32(11):846-848
目的 分析盐都区2013—2017年水痘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盐都区2013—2017年水痘发病资料和水痘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 年盐都区共报告水痘2 169例,男性1 196例,女性973例,男女性别比为1.23∶1,高发病年龄组为5岁及以上、10岁以下儿童(43.7/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60.7 /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集中在5—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2月和8月较少;市区及城郊乡镇的年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发生5起聚集性疫情,均在学校、托幼机构,82 例病例中8例水痘突破病例;盐都区全人群水痘疫苗年均接种率1.15%,水痘疫苗接种率2014年最高(1.74%),2017年最低(0.34%)。结论 2013—2017年盐都区水痘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5岁及以上、10岁以下的学生为高发人群,发病有春夏季和冬季2个高峰,市区及城郊乡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水痘疫苗接种率自2016年开始急剧下降。今后应重点落实城郊地区适龄儿童家长水痘疫苗的告知工作,加强学校水痘防控知识宣传,将水痘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