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减轻皮内注射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方法 将22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皮内注射法:选择在前臂屈面腕关节上6cm正中部位进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角,进针尖斜面一半后平行将斜面全部进入皮内,此时不换手固定,持针手固定注射器姿势不变,直接由持针手掌根部向前推动活塞推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注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皮内注射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疼痛,提高注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无针注射器和胰岛素笔两种方法对胰岛素实施注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3例对胰岛素实施注射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笔完成胰岛素注射,观察组采用无针注射器完成胰岛素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注射程度、药物残留等。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及药物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出现红肿硬结、出血或瘀斑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针注射器与胰岛素笔相比较,注射胰岛素产生的疼痛及药物残留情况较低,但容易引起患者注射点皮肤出现红肿硬结、出血或瘀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 PET /CT 检查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剂3种不同静脉注射法的穿刺成功率、药物注射残留量及工作人员射线接触时间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将240例 PET /CT 检查患者分为 A 、B 、C 3组,每组各80例,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头皮静脉针连接注射器(留置气泡)注射法进行注射,比较各组穿刺给药成功率、药物残留量、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药物时间,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皮静脉针连接注射器(留置气泡)注射法和留置针注射法比传统直接注射法穿刺成功率高、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药物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皮静脉针连接注射器(留置气泡)注射法比留置针注射法和传统直接注射法注射器内放射性药物残留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皮静脉针连接注射器(留置气泡)注射法显著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放射性药物残留,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射线接触时间,该方法在核素注射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密封瓶内抽取药物过程中药物的丢失量,提高用药剂量的准确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粉针剂100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50瓶,抽药时观察药液外渗的密封瓶数,抽药后用1ml注射器吸取密封瓶内残余药量并立即对比。结果改良组残余药量及药物外渗瓶数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组药液抽吸方法有效减少药物外渗及密封瓶内药物残余量,减少药液丢失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时避免将微量空气带入血管内的措施。方法:按住院号的单双,将318例静脉输液过程中推注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138例)和改良组(180例)。传统组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后,直接接在注射器进行药物推注;改良组则在接上注射器时,先捏紧头皮针栓下部,使针栓上部充满药液,驱除了针栓里面的空气,然后接注射器,输液管末端套入从注射器上分离出来的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后,稍回抽活塞,将注射器乳头内由于空吸作用而产生的微量空气吸进针筒里,然后再进行推注药液。对两组不同方法空气进入血管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组空气进入血管,明显少于传统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用改良法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推注药液,可明显减少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内,此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时避免将微量空气带入血管内的措施。方法:按住院号的单双,将318倒静脉输液过程中椎注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138例)和改良组(180例)。传统组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后,直接接在注射器进行药物推注;改良组则在接上注射器时,先捏紧头皮针栓下部,使针栓上部充满药液,驱除了针栓里面的空气,然后接注射器,输液管末端套入从注射器上分离出来的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后,稍回抽活塞,将注射器乳头内由于空吸作用而产生的微量空气吸进针筒里,然后再进行推注药液。对两组不同方法空气进入血管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组空气进入血管,明显少于传统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用改良法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推注药液,可明显减少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内,此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8,(3):212-213
目的观察无针注射和有针注射预混胰岛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行门冬胰岛素30药物强化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无针注射器和诺和笔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比较2种注射方式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人均低血糖次数、注射局部不良反应、注射体验等指标。受试者填写疼痛感受量表以评估注射体验。结果 2种注射方式强化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前指尖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2 h指尖血糖、1 h血糖、2 h血糖均低于诺和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人均低血糖次数、注射局部红点及皮下硬结次数均低于诺和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16名患者使用无针注射器疼痛感明显减轻。20名使用无针注射器的患者转为两餐前注射;17名使用有针注射器的患者转为两餐前注射,其余3名患者继续维持原方案。结论无针注射器注射强化治疗后控制血糖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选用不同注射器对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80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选用普通1 ml注射器,Ⅱ组选用预灌针剂,在患者腹壁脐周5~10 cm范围内,垂直进针,抽吸无回血推药,注射完毕停留5s后拔针,用棉签平行于进针方向按压穿刺点2~3 min,避免揉搓,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结果:与普通注射器相比,预灌针剂行腹壁皮下注射的疼痛程度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选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为了避免因注射造成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注射方法要正确,合适的注射器也很重要,通过本文,加深护理工作者对这一现状的认识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效西林无痛肌肉注射的临床技巧和效果。方法:将50例进行双侧臀部肌肉注射长效西林的梅毒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为25例。观察组以3ml生理盐水作为溶剂,并用XK96—4型微量震荡器帮助溶解,肌肉注射时,注射器抽吸长效西林药液后再混合2%利多卡因0.2ml来一起进行;对照组按传统操作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肌肉注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明显减低。两组注射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量震荡器结合小剂量利多卡因,在长效西林无痛肌肉注射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4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传统皮下注射方法(即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成30~40°刺入);观察组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即注射时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右手持针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壁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以及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托宁在腹腔镜术麻醉前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5例ASA Ⅰ-Ⅱ级外科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三组,观察组A:45例,给予长托宁0.01mg/kg,观察组B:45例,给予长托宁0.02mg/kg,对照组:35例,给予阿托品0.01mg/kg,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肌注前后腺体分泌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A药物注射30min后心率显著高于药物注射前(P<0.05),而对照组药物注射20min、30min、麻醉后心率均显著高于药物注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患者药物注射后10minSBP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前肌注长托宁可显著抑制腹腔镜术麻醉时腺体的分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腹腔镜术麻醉前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法的临床效果。方法3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0例和对照组90例,均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法,对照组运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局部注射,观察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程度及消失时间,用疼痛VAS评分法记录术后1、3、5、7、9d时的评分,根据评分标准比较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1%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χ2=17.818, P <0.01);治疗组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 t =13.411,P <0.01)。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第1d( t =-6.847)和第7d( t =-5.94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术后第3d( t =-9.356)和第5d( t =-12.398),排便疼痛缓解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术后第9d ,排便疼痛评估无明显差异( t =1.351,P >0.05)。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组(139.57±23.61)h(约6d),明显优于对照组(165.38±23.26)h(约8d)( t =8.343,P <0.05)。结论混合痔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疼痛时间出现较晚,消失较早,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压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使用无针注射的治疗组和使用传统有针注射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药物(1%曲安奈德5mL+2.5%氟尿嘧啶0.6mL+2%利多卡因0.4mL)注射治疗。每周注射1次,4次为1疗程,一疗程结束后1个月评估疗效。结果使用传统有针注射和无针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均有效,治疗组有效率88.5%,对照组有效率为79.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度更高。结论低压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疗效,痛感更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治疗断肢再植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方法:断肢再植患者80例,观察组加例,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对照组40例,采取1针2管肌2注射(即1个针眼推入2管药物),以观察注射部位损伤的程度,如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肢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肌注最好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可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治疗断肢再植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方法:断肢再植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对照组40例,采取1针2管肌2注射(即1个针眼推入2管药物),以观察注射部位损伤的程度,如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硬结、紫斑、肿块、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肢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联合冬眠Ⅰ号肌注最好采取2针2管分开分次肌肉注射,可以减少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炎痛栓不同时间直肠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的效果。方法79例择期行 LC 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A 组、B 组和 C 组,排除术后使用静脉或硬膜外镇痛泵患者11例。 A 组(24例)术前1h 直肠给予消炎痛栓100mg ,B 组(22例)术后2h 直肠给予消炎痛栓100mg ,C 组(22例)术后疼痛要求用止痛剂时直肠给予消炎痛栓100mg 。于术后2 、4、6、8、12及24h 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记录使用其他止痛药的次数,采用 WHO 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判断术日、次日和术后第二天的舒适度,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相同时间点术后疼痛VAS 评分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术后使用其他止痛药比较:B 组与 C 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 B 组、A 组与 C 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术日、次日 A 组舒适度最高,B 组次之,C 组最差,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二天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A 组与B 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 C 组、A 组与 C 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术前1h 消炎痛栓直肠给药对 LC 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术后2h 和术后疼痛时给药,且术日、次日舒适度显著提高,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IUD的绝经后妇女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7d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mg/d,术前2~4h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μg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取环时疼痛程度、取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宫颈软化程度和取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取环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戊酸雌二醇片与米索前列醇阴道联合用药应用于绝经后取环中的疗效肯定,宫颈软化效果良好,减轻患者的痛苦,取环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减少,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效减少尼莫地平输注中药液残留的方法.方法:将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待茂菲氏滴管上段无药液流下,即更换药液瓶.实验组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待茂菲氏滴管上段无药液流下,下拉绿色针座插瓶针,使针头斜面至瓶塞口最低处,引出瓶内残留药液,再更换药液瓶.将2组取下的尼莫地平药液瓶启开后倒出瓶内残留药液于小药杯中,用1ml注射器抽取计量.结果:对照组药液瓶残留药液量为3.0±1.5ml,实验组药液瓶残留药液量为0.3±0.1ml,P<0.05.结论:更换药液瓶时采用实验组的方法,能有效减少药液瓶内残留药液,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找到最佳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3年1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首次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6组:A组(注射10 s, 不按压)、B组(注射10 s,按压5 min)、C组(注射10 s,按压10 min)、D组(注射30 s,不按压)、E组(注射30 s,按压5 min)、F组(注射30 s,按压10 min)。注射完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注射局部疼痛程度;注射后48 h用透明毫米软尺测量最大皮下出血直径。结果 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直径无交互效应(P>0.05)。注射时间对皮下出血直径主效应显著(P<0.05);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直径主效应显著(P<0.05)。不同按压时间下注射30 s皮下出血直径均小于注射10 s(P<0.05)。不同注射时间下按压5 min和按压10 min皮下出血直径均小于不按压(P<0.05);不同注射时间下按压5 min与按压10 min皮下出血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时间和按压时间对注射局部疼痛程度无交互效应(P>0.05)。注射时间对注射局部疼痛程度主效应显著(P<0.05);按压时间对注射局部疼痛程度主效应不显著(P>0.05)。不同按压时间下注射30 s注射局部疼痛程度均低于注射10 s(P<0.05)。不同注射时间下不按压、按压5 min、按压10 min注射局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减少皮下出血和注射局部疼痛的发生,同时节省护理人员的时间,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间应持续30 s,拔针后按压5 m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静脉输液加药两种不同进针方法对药物溶解和胶塞碎屑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输液加药密封瓶粉剂1800瓶,随机分成两组,传统法890瓶,采用以针梗与瓶塞呈垂直进针,针梗进瓶内2/3法,向瓶底方向注入液体.改进法910瓶,采用针梗与瓶塞呈70-80度角进针1/3,针尖斜面向下,向瓶侧壁朝下方向注入液体,在同等条件下两种方法操作药物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和发生胶塞碎屑的比率.结果 改进法药物完全溶解所需时间明显比传统法所需时间短,发生胶塞碎屑的比率低.结论 改进法药物完全溶解所需时间短,发生胶塞碎屑的比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