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儿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并将防范措施运用到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患儿护理中,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纠纷发生率(7.14%)与对照组(23.81%)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2,P0.05)。结论:儿科病房护理中操作不规范、与患儿家属沟通不当等均容易导致护理纠纷,需要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做好与患儿家属间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2.
管辉琴 《当代医学》2016,(32):98-9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6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抽取4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43例为研究组行细节管理,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中操作评分(90.2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70.34±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4.65%(2/43)、满意率为97.67%(42/43),均优于对照组[20.93%(9/43)、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急诊科就诊的患儿10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往年同期的1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评估2组护理中的风险及管理对策。结果:儿科急诊存在护士风险意识弱、专业知识不足、“慎独”精神欠缺、沟通不到位以及责任心不强等风险因素。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较多,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风险事件。  相似文献   

4.
张云 《中外医疗》2013,(31):152+154-152,154
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策略。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67例需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为18.07%,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护理纠纷1例(1.19%)、投诉1例1.19%),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纠纷5例(6.02%)、投诉4例(4.82%),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护理纠纷及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及投诉现象,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16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2组愈合率均为100.%,2组单侧、双侧手术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皮下气肿2例,发生率为2.35%; 对照组发生皮下气肿4例,阴囊水肿2例,发生率为7.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1例,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缩短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袁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39-1540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10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施行细节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患纠纷发生率、静脉重注率及家属满意度,记录患儿疼痛程度及焦虑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为(1.80±0.37)分,焦虑状态评分为(28.14±5.3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重注率为20.0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细节护理,不仅可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重复穿刺,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及护患纠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8%,低于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6.5%,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21.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儿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对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为94.00%、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00%、护理满意度为98.00%、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为62.00%、并发症发生率为58.00%、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0.00%、护理满意度为78.00%、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0.00%;两组数据均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降低护理纠纷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时甲佳  倪娟  肖新华 《西部医学》2014,26(10):1377-137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减少耱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再住院次数及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疾病知识普及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地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住院次数,提高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科门诊治疗室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室患儿12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室患儿10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治疗室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可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根据小儿危重评分进行护理资源配置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小儿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研究组患儿入院后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定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及护理需求情况,然后安排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责任制小组护理模式.两组患儿入院时、入院1、3、7d均进行小儿危重评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并统计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多器官功能障碍(MSOF)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住P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入院时及入院1d的危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7d时研究组患儿危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MSOF发生率、住PICU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危重评分可有效指导PICU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对提高危重患儿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优质护理可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产生确切的满意度提升、经济节省、并发症发生较少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将10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给予观察组运用统一沟通、书面沟通、集体沟通、预防性沟通等多种类型沟通技巧,给予对照组运用常规沟通方式,对比两组矛盾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矛盾纠纷,发生率为3.92%,对照组出现9例矛盾纠纷,发生率为17.64%,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7%%,对照组满意度为80.39%,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善用沟通技巧能有效降低矛盾纠纷发生率,一定程度也能调动患儿参与治疗积极性,提高治疗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随访的哮喘缓解期患儿48例为对照组。对患儿进行鼻咽部分泌物检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者11例(22.92%),对照组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者2例(4.1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呼吸道感染者43例(89.58%),对照组发生呼吸道感染者9例(18.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在革兰阴性菌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在革兰阳性菌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有相关性,呼吸道细菌感染可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儿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合理应用展开相应的探讨。方法选取128例患儿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将其分成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6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不仅接受常规护理,且同时辅以有关沟通技巧的合理应用。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一是护理满意度,二是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2.19%(59例),而对照组为62.50%(40例),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56%(1例),而对照组为7.81%(5例),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合理应用不仅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护患纠纷发生率的降低,因而有必要予以深入探讨和研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舒适护理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8.89%,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71.1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遵医嘱率为91.11%,对照组遵医嘱率为75.5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通过舒适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和临床缓解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及肝脏、肾脏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160例腹泻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对照组为非轮状病毒感染患儿70例,入院后分别进行血清cTnⅠ、ALT、AST、Cr、BUN、CK-MB及β2-MG测定,比较两组患儿心肌、肝脏、肾脏损害发生率,并比较观察组不同月龄和不同脱水程度患儿心肌、肝脏、肾脏损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cTnⅠ、ALT、CK-MB、AST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BUN、Cr和β2-MG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肌损害、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肾脏损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2个月患儿心肌损害、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12个月患儿(P<0.05);观察组中,重度脱水患儿心肌、肝脏、肾脏损害发生率均高于轻度脱水患儿(P<0.05).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可能导致心肌、肝脏及肾脏的损害,发生率与患儿月龄及脱水情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丁彩平  周小红  王艳 《中外医疗》2014,(33):175-17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产妇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81.6%,观察组满意率为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效果相比,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观察组60(100%),对照组53(8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观察组57(95%),对照组49(81.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情况:观察组58(96.7%),对照组48(8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部护理合格情况:观察组54(90%),对照组44(7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抚触合格情况:观察组59(98.3%),对照组51(8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情绪调节良好情况:观察组53(88.3%),对照组41(6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剖宫产护理中可以避免护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及盲目性,使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及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剖宫产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48-151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2 月于我院就诊的36 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 例,所有患儿进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患儿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55.5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咳嗽,气喘、咳痰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韩朝霞  张劲松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38-139,142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201 1年1月~2012年12月收录的1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急诊护理,而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诊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为(10.32±3.53)min、(20.41±4.23)d、(0.65±0.01)万元,对照组的急诊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为(22.52±5.41)min、(24.53±5.82)d、(0.86±0.02)万元,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为96.0%,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为82.0%,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整个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