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PACS平台"对提高医学实习生骨科读片能力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骨科实习的10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带教组)和实验组(传统代教+"PACS平台"读片训练组)。每位实习生在骨科实习入科和出科时分别进行骨科读片能力测试。比较两组成绩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入科成绩比较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科成绩比较P<0.05。出科时实验组读片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实习过程中,利用PACS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实习生的骨科读片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探讨基于PACS 平台结合以病例库为基础的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影像科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42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名,研究组采用基于PACS病例库的CBL案例构建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两组学生影像基础理论知识和影像读片能力的考试及学生自我评价调查问卷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发现研究组学生的影像基础理论成绩和影像读片能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ACS 病例库的CBL的案例构建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医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传统教学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PDCA教学法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核医学科实习的影像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带教,观察组用PDCA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临床实践及总的出科成绩;采用问卷评分获得理论小课、带教满意度及自我评价和总分等评分并比较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理论出科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临床实践和总的出科成绩,理论小课、带教满意度及自我评价和总分等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应用PDCA教学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专业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训练的带教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在口腔专业2014级进行综合实习和分科实习学生各16人,分别采用综合带教模式和分科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入科成绩和出科成绩。结果:综合组学生的出科成绩与分科组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强化综合能力的带教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心胸外科实习护生(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心胸外科实习护生32例作为实验组,实施形成性评价急性带教管理;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心胸外科实习护生3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法;评价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出科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均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心胸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出科成绩,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提高实习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变以往"以带教老师单纯授课为主"的带教模式,与护生共同探讨更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 2007~2008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47人为实验组,实习期间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带教法进行带教.2006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36人为对照组,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单纯授课模式带教.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带教法有利于护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拓展知识空间,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胸心外科的知识,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带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联合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影像科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对2017届、2018届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实习生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20人(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联合LBL教学法)、对照组(传统实习带教法)20人。在实习期结束时按照理论知识考试、阅片能力、问卷满意度调查3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评分,并对两组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联合LBL教学法)实习生的理论成绩、阅片能力以及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传统实习带教法)实习生(P <0.05)。结论以病例追踪讨论式教学联合传统的实习带教法能够让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在影像科实习阶段提高阅片能力及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助于提高带教效率和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泌尿系统实习教学,并与传统医学教学相比较。方法:对两组学生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结果:整合式实习教学学生对课程认可度高、教学启发性及临床分析能力有显著性提高,实习出科成绩整合式教学组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实习教学能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实习护生带教方法。方法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实习护生中随机选择10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程序化带教模式和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出科成绩、带教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成绩、带教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程序化带教模式可以收到更好的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神经外科实习的86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多媒体组43名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对照组43名采用传统的外科教学;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的受欢迎程度,比较2组出科考核成绩。结果: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得到95.5%同学的赞成,出科考核中多媒体组学生总分及案例分析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学生掌握神经外科理论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学科全貌,培养了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适合于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教学模式。方法将我校2008级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成多媒体与PACS系统见习教学组和多媒体与PACS系统与病例讨论结合见习教学组。分别进行见习带教,每章节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测试。共进行了8次阅片测试和1次期中综合能力测试。结果多媒体与PACS系统与病例讨论结合见习教学组各次阅片测试成绩及期中综合阅片能力测试成绩均高于多媒体与PACS系统见习教学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媒体与PACS系统与病例讨论结合见习教学法。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适合医学影像专业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临床见习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比较影像学教学法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五年制核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作用,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核医学科实习的70名大学四年级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实习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实习教学,实验组采用比较影像学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进行实习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成绩考试,并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表和教学意见反馈表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教学满意度也更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在核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中应用比较影像学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能积极推动核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PACS在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影像学实习的工作资料,并与非W.AS实习的学生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ACS组每天看片时间、书写报告数、观看到的病例数及下载(收藏)病例数明显高于非PACS组(P〈0.01),在实习结束后PACS组的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非PACS组(P〈0.01)。但PACS对提升学生书写报告的能力不明显,强调实习学生尽量不使用PACS报告模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8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法,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出科考试理论知识、病史询问、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较对照组好。结论临床路径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内化理论知识、建立规范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5.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2007年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医学生随机分为PBL组和传统教学组,分别实施PBL教学法和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法,通过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和临床工作能力评分。结果:PBL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临床工作能力评分上PBL组在病人处理、与同事沟通、团队精神、独立学习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134-137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生生产实习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生产实习的医学生2100名为研究对象,依照评价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试验组)、单纯形成性评价(对照组1)、单纯终结性评价(对照组2),每组各700名。比较三组出科成绩及医学生自我评价得分。结果三组出科考试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情况,试验组出科成绩集中在70~89分数段,同时降低了90分以上和6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且实验组出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出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价中,试验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推理及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同工作意识、态度与专业性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生生产实习带教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整体带教效果,并可以提升医学生的出科成绩、知识掌握应用、自主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临床实习护生分为路径组和传统组,路径组采用CP教学法,传统组沿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出科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能力测评路径组护生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P〈0.01),护生对CP教学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传统实习带教(P〈001)。结论CP教学有利于护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对临床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放射科RIS和PACS系统、终端图文工作站、Power Point 2003等硬、软件,建立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料库,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自学课件,专门开辟数字化阅片室。数字化教学形式包括多媒体幻灯讲课、课件自学、图文工作站读片、诊断报告书写及在线出科考试等。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出科考试及教学座谈会等形式评估。结果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料库中积累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近2,000例,教学课件30个,不同专业在线考试试卷30套。数字化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屏片实习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数字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医学影像学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为医学生今后的临床医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值得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春霞 《中外医疗》2013,32(10):157+159-157,15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出科成绩。结果循证组出科考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教育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NAPPS床边带教法联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60名护士,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实习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实习护士采用SNAPPS床边带教法联合CBL教学法。实习4周后比较两组成绩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绩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中运用SNAPPS床边带教法和CBL教学法,能很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课堂满足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