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中青年与老年面部创伤患者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UCLA孤独量表等心理学量表对88例面部创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结果 中青年患者焦虑评分[(50.96±6.21)分]、抑郁指数[(0.58±0.06)]明显高于老年患者[(40.45±5.29)分,(0.44±0.04)](P<0.01),老年患者的孤独评分[(60.62±5.43)分]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38.22±6.64)分](P<0.01).结论 不同年龄层次的面部创伤患者心理障碍情况有很大不同,在临床处理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考学生和家长考前焦虑的作用.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焦虑问卷(S-AI)、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高一学生315人和高三学生295人进行测试,同时对其父母进行SAS、S-AI测试;对高考学生57人及其父母102人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测试.结果 高三学生及其父母的SAS、S-AI评分明显高于高一学生及其父母(t=2.422-3.975,P<0.05,P<0.01);高三学生TAS评分高于高一学生(P<0.01).学生与父母的SAS、S-A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0.759,0.733,0.824,P<0.01).心理干预后高考学生的TAS得分明显下降,高考学生及家长的SAS、S-AI评分低于非干预的考生及家长[(41.12±10.13)分,(49.24±11.80)分;(43.05±9.97)分,(49.01±11.29)分;(53.28±9.87)分,(58.55±10.20)分;(52.47±9.91)分,(59.18±11.75)分,t=2.861~4.456,P<0.01].结论 高考学生及家长的焦虑程度较非高考学生及家长高;学生与家长的焦虑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对学生及其家长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缓解高考学生考前焦虑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学研究生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以便有效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 随机抽取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423名,以拖延行为问卷(GP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医学研究生拖延得分为(54.92±8.40)分,拖延率为60.99%,年级间拖延得分[(53.31±8.21)分,(55.90±8.30)分,(55.75±8.49)分,P=0.013]及拖延率(52.60%,66.09%,65.58%,P=0.02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抑郁总粗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31.24±7.40)分,(29.78±10.07)分.P=0.000;(34.89±8.11)分,(33.46±8.55)分,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4,P=0.000;r=0.369,P:0.000),相关性随年级增长而减弱,高拖延组、低拖延组和行为正常组焦虑情绪[(46.6±10.55)分,(44.01±10.12)分,(38.32±7.57)分,P=0.000]、抑郁情绪[(51.45±10.12)分,(47.81±10.78)分,(40.69±8.23)分,P=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学研究生焦虑、抑郁情绪较突出,与拖延行为密切相关,应予高度重视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夏伦保  夏炎 《安徽医学》2014,(7):940-94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情绪及注意偏向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治疗初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以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组(H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情绪词进行注意偏向的测试。所有被试者试验前分别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胃癌患者组在SAS,SDS得分[(51.51±6.38)分,(55.23±5.51)分]高于对照组[(41.05±8.66)分,(42.18±1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0,P=0.000;t=8.018,P=0.000);患者组在情绪词Stroop任务中负性词的正确率[(78.57±16.70)%]低于对照组[(85.05±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P=0.034)。SDS量表得分与负性词正确率呈负相关(r=-0.529,P=0.000)。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对负性相关信息具有显著的注意偏向,需加强胃癌患者注意偏向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催眠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罗马Ⅲ标准的7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进行每周1次、为期12周的催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评定2组焦虑白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F)得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7.20±12.46)分,(46.80±12.27)分,P<0.01;(39.83±10.36)分,(49.64±11.89)分,P<0.01];积极应对评分显著提高,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IBS-QOF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催眠治疗有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不良应埘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壮年癫痫患者人际关系敏感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 对87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壮年癫痫患者,依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3分,将患者分为高人际关系敏感组(研究组)、人际关系敏感正常组(对照组).再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的测评,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为(3.64±0.51)分,对照组为(2.73±0.43)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8.91,P<0.01).87例癫痫患者中人际关系敏感者47例,占54.02%.研究组SDS、SA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GWB得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GWB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与紧张(焦虑)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与SDS、SAS及GWB评分,除GWB的0因子外,均显著正相关.结论 人际关系敏感水平对青壮年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9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结果 网络游戏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受惩罚及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游戏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分别为(9.36±2.53)分,(19.95±3.48)分,(7.30±1.02)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2±2.44)分,(22.85±3.46)分,(7.92±1.5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所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及主观社会支持方面[分别为(8.38±3.57)分,(18.69±3.25)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6±2.14)分,(23.12±3.1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网络信息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丧失和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网络信息成瘾高倾向组在主观社会支持方面[(21.75±3.33)分],低于低倾向组[(22.87±2.9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确诊的35例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患者(研究组)及35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及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SDS、HAMD24、HAMA总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总分[(55.9±11.6)分]及HAMD24中体质量[(0.6±0.4)分]、认知障碍[(3.9±1.7)分]、昼夜变化[(0.69±0.28)分]因子分与对照组[分别为(50.1±12.3)分、(1.2±0.4)分、(5.1±1.9)分和(1.32±0.3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6.20、2.61和6.30,P<0.01).结论 帕金森病伴抑郁障碍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即无明显的生物学症状,焦虑症状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海军特训人员与舰员在个性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差异.方法 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特质量表(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疲劳量表(FS-14)和自编的意志品质量表对90名海军特训人员和82名舰员进行心理测量与调查.结果 海军特训人员在意志的果断性品质[(5.50±4.68)分]和意志品质总分[(20.32±16.50)分]上得分比舰员[(3.58±4.16)分,(14.54±13.30)分]要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舰员在16PF的紧张性特质[(7.06±1.59)分]上得分比海军特训人员[(6.40±2.01)分]要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海军特训人员在16PF的稳定性特质[(5.72±1.75)分]、自律性特质[(5.80±1.70)分]比舰员[(5.00±1.80)分,(5.01±1.58)分]得分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海军特训人员在16PF的心理健康因素[(21.49±5.41)分]等因素上得分比舰员(19.00±4.29)要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要更加关注舰员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剧治疗对癫痫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2组均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辅以心理剧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研究组经心理剧治疗后SDS[(52.61±9.65)分、(41.13±9.23)分]、SAS[(51.32±9.12)分、(41.62±9.10)分]及SCL -90各因子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而对照组各量表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理剧治疗能改善癫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对在校大学生364人进行方便取样问卷调查,以CIAS-R总分≥65分为网络成瘾的判断指标;同时调查有关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类型及父母的职业等情况。结果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09%,男性13.04%,女性11.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女性CIAS-R总分(54.10±9.94)明显高于男性(51.42±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32)。MPAI结果显示,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民主的家庭类型(OR=1.491, 95%CI=1.038~2.142)以及不良的学习成绩(OR=2.472, 95%CI=1.467~4.168)是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可能互为因果,非民主类型的家庭是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依赖及成瘾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白羽等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45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依赖及成瘾与非网络依赖及成瘾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父亲惩罚严厉(P<0.05)、母亲惩罚严厉(P<0.01)、父亲拒绝否定(P<0.01)、母亲拒绝否定(P<0.01)、父亲过分干涉(P<0.05)、父亲过度保护(P<0.05)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P<0.05)等方面。结论网络依赖及成瘾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他们的孩子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安徽某大学一、二年级大学生190名,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3%,其中男生8.1%,女生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为8.9%,高于一年级1.1%(P0.05);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6.8%,其中男生19.4%,女生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为19.8%,高于一年级13.5%(P0.05)。网络成瘾组及倾向组与正常组比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在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消极应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97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胸外科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他们的一般资料、人格特征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总分[( 153.28±41.98)分]、躯体化[(1.78±0.42)分]、强迫症状[(1.96±0.52)分]、抑郁[(1.77±0.67)分]、焦虑[(1.82±0.56)分]、敌对[(1.68±0.87)分]、恐怖[(1.44±0.75)分]、精神病性因子[(1.56±0.51)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问卷中P量表得分[( 10.96±2.65)分]高于国内常模[(5.84±3.27)分](P<0.001);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较差,人格方面喜欢独处,不关心他人,心理状态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和神经质维度可以预测负性心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家庭环境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400名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职业与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r=0.195,P<0.01;r=0.163,P<0.05);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家教方式与人际及健康、强迫性上网行为、时间管理维度有显著相关和预测(P<0.05,P<0.01),而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各维度没有显著相关和预测.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网络成瘾青少年应对方式与健康对照组青少年的应对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找出网络成瘾青少年应对方式特点,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78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瘾组)和90名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进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录入及统计用SPSS10.0软件,2组间数据比较用x2检验.结果 网络成瘾青少年组积极应对的各因子的均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网瘾组的消极应对的8个因子均分及总分都高于对照组,其中5个因子差异存在显著性.网瘾组与对照组的均分对比如下,生活中遇到不愉快事时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2.95±1.00)分Vs(2.17±1.10)分,P<0.01];遇烦恼事很容易想悄悄哭一场[(2.32±0.96)分Vs(2.23±1.29)分,P<0.01];如果与人发生冲突宁可长期不理对方[(2.71±1.22)分Vs(2.19±1.35)分,P<0.01];在很长时回忆遇到不愉快事[(2.55±1.00)分Vs(2.41±1.26)分,P<0.01];遇苦恼事喜欢一个人独处[(3.13±1.18)分Vs(3.01±1.45)分,P<0.05].结论 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中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网络成瘾修订版(CIAS-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孤独感量表(UCLA)对广州三所高职院校共l602名高职生进行研究。结果网络成瘾率为9.87%,网络依赖率为24.78%。其中男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于女生(χ2=19.775,P〈0.01)。高职生低领悟社会支持组与处于严重孤独水平组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得分均高于其他水平各组(P〈0.01)。网络成瘾倾向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r=-0.183,P〈0.01);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43,P〈0.01)。孤独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率为69.63%。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倾向问题应得到更多关注。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问题均可能增加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孤独感对网络成瘾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量标准对以网络成瘾为主诉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确诊网络成瘾者46例(研究组),同期抽取46例无上网经历的健康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研究组大学生EPQ中个性倾向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中研究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有个性内倾、抑郁及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