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角色消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2例哮喘角色消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及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急性发作例数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好,急性发作及再入院次数少(P〈0.01)。结论:对哮喘角色消退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96例3~13岁的支气管哮喘儿童,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心理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伴发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伴发焦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康复训练,研究组口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观察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抗焦虑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68.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Х^2=4.16,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伴发焦虑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优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112例支气管哮喘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护理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结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74.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对哮喘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药物同时辅以心理护理措施,其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候燕 《当代护士》2013,(12):83-8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本院患者76例,按入组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敷贴和护理,观察2组治疗2周后疗效和出院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后疗效及随访半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好,且能有效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的家庭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抑郁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与家属同时接受集体与个别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抑郁治疗。观察1a。家庭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a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状况,家庭负担量表评定家属的护理负担,自编家属认知状况调查表评定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技能,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统计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心理干预后,研究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家庭负担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均〈0.01),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家属中94.05%认为家庭心理干预效果好,对抑郁症相关知识、药物治疗、护理技能等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年复发率及功能失调性状况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家庭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庭支持系统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呼吸内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出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双向随访给予规范的健康教育、哮喘控制(ACT)测试的应用、心理干预等综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间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院外遵医情况及哮喘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掌握疾病知识44例(86.3%)高于对照组19例(3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外遵医行为干预组坚持治疗45例(88.2%)高于对照组20例(39.2%),经常使用峰流速仪43例(84.3%)高于对照组13例(25.5%),定期门诊复查42例(82.4%)高于对照组12例(23.5%),干预组遵医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哮喘完全控制39例(76.5%)高于对照组16例(31.4%),干预组哮喘控制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院外遵医行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哮喘控制。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8年6月住院的64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使用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症状控制3d内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哮喘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入院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与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结合,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减少哮喘发作频率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长期规律使用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辅助,观察两组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一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长期规律使用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0.
许建国  马迎教 《临床荟萃》2009,24(14):1221-122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9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测定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并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评定情绪状态,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评定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出量(FEV,)、呼气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3.2±11.1)%VS(13.7±7.4)%,(33.8±14.1)%VS(18.5±5.9)%,(9.3±4.3)%VS(4.0±2.9)%(均P〈O.01);治疗后干预组的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和外向性激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O.01);经治疗后干预组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源反应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情绪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邓屏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21-152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抑郁和躯体症状的影响,为推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某院确诊的48例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地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总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scale,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RSD)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躯体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治疗前合并抑郁者占60%(48/80)。经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DS、HRS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的躯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合并抑郁,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抑郁症状,而且有益于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控制发作,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将2006年门诊治疗的哮喘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但坚持不够好的30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能坚持完成心理干预措施的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各项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临床症状控制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1)心理干预可减轻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并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行为异常;(2)心理干预明显改善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3)心理干预提高了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心理疏导疗法改善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促进作用。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心理疏导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方法。应用血压监测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均有下降,但干预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且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疗法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件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高血压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结果干预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转科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有显著疗效,可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有效的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和在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住院病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非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干预措施为支气管哮喘知识教育、放松技术训练、呼吸技术训练、个别心理疏导。治疗前后测量两组心理指标和生理指标,并观察疗效。[结果]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病人入院时一般情况和支气管哮喘疾病知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60例病人焦虑与抑郁的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治疗后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心理、生理指标、疾病知识、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情绪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转归作用较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焦虑症状,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使支气管哮喘发作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16.
唐娅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219-2221
【目的】探讨应用呋塞米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及通气雾化等专业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呋塞米+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照组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前后测定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EV1、P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做好雾化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差的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吸人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治疗不依从的原因,采取健康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1年后两组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及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0.0%与20.0%;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治疗不依从性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护理干预,可提高哮喘患者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从而控制患者哮喘发作和改善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特点及整体护理方案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干预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好于治疗前(P〈0.05);干预组治疗后躯体化、恐惧和人际关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DS和SAS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家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家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备50例,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家庭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需要重视冠心病患者家属的身心需要,缓解其家庭负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心理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理性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SAS、SDS评分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患者半年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患者心理性哮喘患者负性心理,显著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