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通过研究电针不同经脉对家兔胃动素 (motilinMTL)的影响 ,探讨经脉脏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 60只实验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 (生理盐水组 )、阿托品组、足三里组、阳陵泉组、四白组、承筋组 ,采用电针 3条不同经脉上 4个穴点的方法 ,观察其对胃运动抑制条件下血浆及组织MTL含量的影响。结果①电针足阳明经四白、足三里穴能使血浆及组织MTL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 ,达到或超过未被抑制时的水平 ;②电针足少阳经阳陵泉穴亦能使血浆及组织MTL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较之四白、足三里 2穴组 ,则其作用明显较弱 (P <0 .0 5或P <0 .0 1 ) ;③电针足太阳经穴点不能使血浆及组织MTL含量发生变化(P >0 .0 5 )。结论①足阳明经与胃相关具有相对特异性 ;②足少阳经与胃之间存在间接相关性 ,足太阳经与胃无明显相关性存在  相似文献   

3.
观察电针对家兔“足阳明经”穴内组织氧分压(Po2)的影响。选用新西半大耳白兔为对象,对“足阳明经”穴位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4穴及相应穴位左、右各旁开1cm对照线(点)共3组电针前后组织Po2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电针家兔“足阳明经”上述各穴点后其针后即刻与针前、针后15min与针前比较组织Po2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1)针刺能使经穴内的组织Po2明显降低,提示针刺作用的产生与所刺激穴位内氧的消耗加大、代谢旺盛密切相关;(2)经穴线与非经穴线比较其Po2的变化具有相对特异性,提示经络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紫菜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小鼠胃组织中前列腺素E2( PGE2)和一氧化氮(N0)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咪替丁组和紫菜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制作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胃溃疡指数及胃组织中PGE2,NO含量.结果 紫菜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胃溃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紫菜多糖高、中剂量组小鼠胃组织PGE2,NO高于模型组(P<0.05,P<0.01);紫菜多糖高剂量组胃组织PGE2高于紫菜多糖低剂量组(P<0.01).结论 紫菜多糖可能通过提高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小鼠胃组织中PGE2,NO含量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在促大鼠损伤胃黏膜修复过程中P-RAF-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针刺对照组;采用GUTH法检测溃疡指数,免疫印迹法检测P-RAF-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值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能RAF-1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梁门、四白穴可减轻无水乙醇灌胃造成的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具有修复作用,其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过程中与RAF-1蛋白磷酸化有关,并存在穴位特异性。提示电针足阳明经(穴)促胃黏膜损伤修复可能与RAF-1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液离子浓度的影响,选用新西兰大白兔,用G6805电针仪为刺激仪器,以胃液中K^+、Na^+、Cl^-、Ca^2+浓度为指标,对足阳明经穴位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及其左右旁开1cm对照点,同水平段中阔阴经对照穴阴都、肓俞、阴谷、太溪等4组针刺前后的胃液离子浓度变化作了动态观察。结果:①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液中Cl^-、Ca^2+浓度影响最为明显,且针刺前后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不同时辰与胃黏膜保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辰时电针组、戌时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成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与胃黏膜中PGE2的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上EGF与TGF-α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血浆PGE2与胃黏膜PGE2、EGF、TGF-α水平下降;辰时及戌时电针组电针4d后血浆PGE2与胃黏膜PGE2、EGF、TGF-α均水平升高,戌时电针组血浆中PGE2、EGF、TGF-α表达增高(P0.01)。结论急性胃黏膜损伤病变与内源性PGE2、EGF和TGF-α的协同保护作用有关,选择合适时辰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指导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鉴别生前伤、死后伤及推断损伤时间的方法。方法:运用ELISA检测大白鼠切割创缘皮肤内PGE3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生前损伤后10-70min,损伤组织中PGE2含量逐渐升高。生前伤PGE2含量与损伤时间有线性关系。结论:ELISA检测损伤皮肤中PGE2含量能鉴别生前伤及死后伤,推断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9.
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运动功能影响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电针足阳明经四白、梁门、足三里穴对胃运动的影响及腧穴特异性。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 5组 ,即四白组、梁门组、足三里组、非穴位组和模型组 ,观察正常及无水乙醇灌胃后胃运动的变化。结果造模前 ,四白穴组和足三里穴组电针后 ,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升高 ,与针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造模后 ,四白穴组电针后 ,振幅指数显著升高 ,与针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 ;梁门穴组造模前后电针胃运动振幅指数虽有所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四白、足三里穴能提高胃运动功能 ,其效应优于非穴位组 ;三穴中以四白穴最明显 ,足三里穴次之 ,梁门穴最弱 ,具有腧穴作用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运动影响及其与P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有运动的调整作用是否与脑肠肽中的P物质(SP)有关。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SP含量。结果显示:模型组胃运动频率和波幅呈抑制状态,胃窦SP含量降低,延髓SP含量升高;针刺四白、天枢、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运动恢复,且天枢、足三里组胃SP含量升高,延髓SP含量呈下降趋势,针刺非穴组对胃运动和SP影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电极法持续监测家兔胃液pH值,用阿托品灌胃造成胃酸分泌抑制模型。观察循经动态刺激体表足阳明经胸腹段对胃液pH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阿托品满足胃后30min胃液pH均较灌胃前升高,中阳明经刺激组则无明显升高,胃液pH变化率组间比较差异盯有非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针刺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俞组,中脘组,足三里组,梁丘组6组,每组7只,以无水乙醇灌胃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结束10 min后观察胃黏膜形态组织学变化,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梁丘组、足三里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下降,NO含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来说,远端穴位足三里、梁丘优于局部穴位胃俞、中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手术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及前列腺素E1(PGE1)对其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2年12月,16例成人心脏手术中,男10例,女6例。随机分成两组,PGE1组8人和对照组8人,PGE1从手术开始应用到研究结束,剂量每分钟0.02~0.05μg/kg。分别在术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前、阻升主后60min、开升主后60min、开升主后120min、开升主后180min取颈静脉血,检测IL—6、IL—8的变化。结果:两组中IL—6、IL—8的水平在术前、CPB前、阻升主后60min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开放循环后60min,120min,180min,IL—6、IL—8的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然而接受PGE1组病人在开放循环后60min、120min、180min,IL—6、IL—8增高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1)。结论:IL—6和IL—8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PGE1能减少IL—6和IL—8的产生,因此,PGE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刺足阳明经腧穴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刺足阳明经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梁丘6个穴位及其左右旁开对照点,用内镜测压术观察针刺前后幽门括约肌压力(振幅、频率)变化,结果表明,针刺经线能增强幽门括约肌压力,而对照点(线)变化不明显,但各穴位之间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针刺足厥阴经经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探讨足厥阴经经穴的特异性,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及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针刺足厥阴经经穴治疗偏头痛,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针刺足厥阴经经穴治疗偏头痛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症状,有效改善头痛强度等级、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指数,并对颅内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结论针刺足厥阴经经穴能有效地治疗偏头痛,并影响颅内血流动力学,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支配颅内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而调整颅内血管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针刺“足阳明经”胸腹段对家兔胃液酸度影响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电极法持续监测家兔胃液pH值,用阿托品灌胃造成胃酸分泌抑制模型。观察循经动态刺激体表足阳明经胸腹段对胃液pH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阿托品灌胃后30~min胃液pH均较灌胃前升高,足阳明经刺激组则无明显升高,胃液pH变化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说明循经逐点动态刺激足阳明经使胃酸偏离正常的水平降低,即对胃酸分泌有一定调整作用。刺激非经组其调整作用不明显。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体表足阳明经与胃分泌有相对特异相关性。体表节段刺激组对胃液pH变化率也有一定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对促进大鼠胃黏膜修复过程中相关蛋白磷酸化上调作用的研究.方法 将2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各组大鼠行胃黏膜损伤指数(UI)计数后,应用720磷酸化蛋白芯片对4组大鼠的胃黏膜细胞分别进行磷酸化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并分析.结果 胃黏膜损伤指数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针刺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磷酸化蛋白差异明显,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83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出现下调;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磷酸化水平出现上调的蛋白有65种,针刺对照磷酸化水平出现上调的蛋白有10种,针刺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在上调模型组的蛋白上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足阳明胃经(穴)可引起大鼠胃黏膜损伤后修复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发生上调变化,提示促进胃黏膜修复其机制与胃黏膜损伤后修复信号蛋白的磷酸化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五灵脂B1对大鼠胃壁结合黏液量及胃黏膜PGE2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研究五灵脂有效部位B1保护大鼠胃黏膜的机理.方法①64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B1(90 mg/kg)组,B1(90 mg/kg)+消炎痛组,B(60 mg/kg)组共4组,参照Coren等方法,测算胃壁结合黏液量.②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B1(45 mg/kg)组、B1(90 mg/kg)组、雷尼替丁组(3.0 mg/100g)共4组,按Shay方法结扎幽门,2 h后,处死大鼠,检测胃黏膜PGE2含量.结果五灵脂萃取物B190 mg/kg剂量可使胃壁结合黏液量由未处理时(1.717±0.406)mg增加至(2.871±0.413)mg(P<0.05),胃黏膜PGE2分泌量由未处理时(185.09±86.41)ng/mg增加至(555.16±546.02)ng/mg(P<0.05).结论五灵脂保护胃黏膜与增加胃壁结合黏液量及促进胃黏膜的PGE2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选大鼠48只分4组,3组用氨水造模后穴位贴敷及灌胃胃苏冲剂对照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胃黏膜血流量及前列腺素E2变化情况。结果:穴位贴敷较对照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穴位贴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