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口服阿昔洛韦片联合神经阻滞治疗56例带状疱疹,通过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止疱、止痛、结痂及痊愈时间上对比,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阻滞时间越早,疗效越高,缩短病程,减少疼痛,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65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同时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XYG-50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皮损区,比较2组止疱、止痛、结痂、痊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止疱、止痛、结痂、痊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疼痛,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联合美能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泛昔洛韦联合美能片,对照组38例口服阿昔洛韦,疗程10 d,随访4周,观察止疱、止痛、结痂及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 泛昔洛韦联合美能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昔洛韦(P<0.05),止疱、止痛、结痂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美能是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并减少神经痛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20)行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B组(n=20)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5、7、14、28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 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阻滞,观察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普鲁卡因,比较二者疼痛改善情况和止痛时间。结果观察组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缩短止痛时间,改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胸背部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A组)和阿昔洛韦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阿昔洛韦5mg/kg加入5%GS500ml静脉滴注3次/d;A组再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5~7d1次。于术后各时点观察VAS评分以及镇痛、止疱、结痂时间与痊愈率。结果两组间VAS评分、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痊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胸背部带状疱疹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同时给予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缩短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三顿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13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除与对照组同样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外,同时给以SUNDOM-300Ⅰ型半导体激光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止疱、结痂、疼痛缓解方面均显优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可以提高带状疱疹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VAS>7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组)和神经阻滞组(对照组),治疗组:将配制的止痛捺剂涂于痛点处,早晚各一次,5d为一个疗程,联合神经阻滞1次/3d.对照组: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1次/3d,治疗后观察止痛效果.结果: 对照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止痛效果(VAS),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皮内注射组,n=21)和Ⅱ组﹙神经阻滞组,n=19).两组均采用0.16%布比卡因镇痛液(0.5%布比卡因5 ml,弥可保500 μg,0.9%生理盐水10 ml).Ⅰ组沿皮损或色素沉着区周围行皮内注射.Ⅱ组根据疼痛部位和色素残留区的神经分布选择神经阻滞方法.两组均隔日1次,治疗3次后根据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每周治疗1~3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与治疗前比较,Ⅰ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 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镇痛迅速、简便易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疗程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肌注维生素B1、B12;外用炉甘石洗剂,疗程为9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泼尼松,观察其最佳有效疗程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止痛、止疱、结痂、皮损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疼痛缓解积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9天时两组的疼痛缓解积分则无差异性(P> 0.0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P> 0.05).结论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疗程以6天内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聚肌胞在治疗带状疱疹及后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症检查确诊为带状孢疹神经痛以及带状孢疹后神经痛。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神经阻滞联合聚肌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痛感消失时间、疱疹彻底消失时间及药物治疗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行神经阻滞联合聚肌胞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及LED光动力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183例急性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及LED光动力治疗,77例)和对照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106例).对2组疱疹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综合疗效及PHN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0 d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个月及3个月PHN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是否为对照组均为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及LED光动力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并且可以预防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带状疱疹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后遗神经痛,分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29例和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组50例。对79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并分析带状疱疹类型、就诊时间、皮肤受累面积、有无前驱疼痛与后遗神经痛的关系。 结果 带状疱疹就诊时间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5 d内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为13.3%,就诊时间超过5 d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为42.2%,5 d以上就诊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带状疱疹的皮肤受累面积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带状疱疹皮肤小面积受累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25.0%,带状疱疹皮肤大面积受累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51.4%,带状疱疹受累面积大时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增加;带状疱疹前驱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带状疱疹有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47.9%,带状疱疹无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19.4%,有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前驱疼痛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P<0.05)。 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和带状疱疹的类型无关,和带状疱疹的就诊时间、皮肤受累面积和前驱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刺络拔罐联合氦氖激光早期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观察。方法:将具有典型症状的带状疱疹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胶囊、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组除服用上述药外于病变处照氦氖激光并联合刺络拔罐。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后遗神经痛现象。结果:治疗结束时,对照组有效率为95.7%,治疗组有效率为97.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者后遗神经痛率分别为21.4%、8.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氦氖激光早期干预可明显减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5.
神经阻滞联合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合并重度疼痛患者86例,分别采用单纯药物治疗(I组)与合用神经阻滞(II组)治疗,观察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自觉疼痛缓解程度评分、睡眠改善程度评分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I、II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I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I组;合用神经阻滞治疗后自觉疼痛缓解程度评分、睡眠受影响比例均较治疗前及单纯药物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综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泼尼松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发病在4d内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泼尼松和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用阿昔洛韦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结果观察组皮疹愈合及水疱结痂、脱痂时间,神经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泼尼松和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综合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策略对病程较长的难治性PNH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3名临床诊断为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例。I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II组为神经阻滞配合超激光治疗组,III组为椎间孔神经根阻滞联合药物及超激光照射综合治疗组,疗程为25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10、15、20和25d进行VAPS及VASS评分,对患者治疗后25d进行疗效评价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测验。结果与I组、II组比较,III组治疗后5、10、15、20和25d时VAPS评分明显降低(P<0.01),VASS评分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25d,III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I组及II组(P<0.01),HAMD量表总分低于I组及II组(P<0.01)。结论椎间孔神经根阻滞联合药物及超激光照射是治疗病程较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彦  胡志远 《西部医学》2014,(2):232-233,236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A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治疗组(C组),分别给予电针、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进行治疗1疗程后,根据VAS尺与疼痛障碍指数(PDI)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在止痛方面,3组患者经1个疗程的对症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B、C两组患者疼痛减轻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后比较,C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A、B两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功能障碍方面,3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组间比较,C组患者功能恢复明显好于A组(P<0.05),而B与C组、A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治疗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明显优于单纯的电针或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比较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3种不同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结果 臭氧、硬膜外阻滞疗法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和疗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疗法较单纯运用臭氧或硬膜外阻滞疗法对疼痛评分改变值和治疗疗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臭氧、硬膜外阻滞及臭氧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均有疗效,但联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作用更强、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患者Treg/Th17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前生物化学指标,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Treg/Th17,分析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分析Treg/Th17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统计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分析带状疱疹患者Treg/Th17与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组Treg、Treg/Th17均高于中、重度组(P <0.05),Th17低于中、重度组(P <0.05);中度组Treg、Treg/Th17高于重度组(P <0.05),Th17低于重度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17[■=3.916(95%CI:1.611,9.516)]、Treg/Th17[■=4.289(95%CI:1.765,10.423)]是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P <0.05)。ROC曲线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