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子宫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NGF在子宫发育及正常功能维持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半定量分析生后1天、7天、15天、60天及90天小鼠子宫组织中NGF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小鼠出生仅1天,其子宫组织即可表达NGFmRNA,随着出生时间的增加,子宫组织NGFmRNA的表达量增加,出生30天时达高峰;小鼠成年后子宫NGFmRNA的表达仍维持在一定水平.结论:子宫组织可以表达NGFmRNA,其表达量随鼠龄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
肾小管基底侧钠/二羧基转运蛋白随增龄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鼠及人类肾小管基底侧钠/二羧基转运蛋白(NaCD3)随增龄的表达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肾脏衰老变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Northern杂交、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从基因及蛋白质水平观察大鼠出生后1d、7d、1个月、3、12、24个月及少年、中青年、老年正常人肾组织NaDC3表达变化趋势,并利用生化方法测定大鼠血、尿枸椽酸。结果:(1)大鼠血及尿枸椽酸浓度随鼠龄增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大鼠肾组织Northern杂交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随鼠龄增长NaDC3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的趋势。(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aDC3表达于大鼠及人肾脏近端小管基底侧,从大鼠出生后7d开始表达,后随鼠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在人类随年龄增长也呈现表达逐渐增强的趋势。结论:NaDC3可能通过枸椽酸等物质的能量代谢机制参与了机体的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F344大鼠甲状腺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不同鼠龄改变规律,以及观察IGF-1在衰老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大鼠10周、45周、65周、100周、150周5个鼠龄组的甲状腺,用原代培养法的改良方法进行培养。45周、100周、150周的大鼠甲状腺细胞培养至14d抽提细胞内总的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甲状腺细胞IGF-1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各鼠龄组比较。【结果】各鼠龄组体外培养至14d的甲状腺细胞所抽提细胞内总的RNA量随着鼠龄增加而降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鼠龄组甲状腺细胞均检测到IGF-1的mRNA表达。IGF-1mRNA的表达量于10周的大鼠组较低,45周的大鼠组最高,之后随着鼠龄增加而逐步降低,其表达量与鼠龄明显相关。【结论】体外培养大鼠甲状腺细胞的总RNA量随着鼠龄增加而降低,各鼠龄组甲状腺细胞均表达IGF-1mRNA,其表达量随鼠龄增加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甲状腺细胞IGF-1 mRNA在大鼠增龄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F344大鼠甲状腺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不同鼠龄改变规律,以及观察IGF-1在衰老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大鼠10周、45周、65周、100周、150周5个鼠龄组的甲状腺,用原代培养法的改良方法进行培养。45周、100周、150周的大鼠甲状腺细胞培养至14d抽提细胞内总的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甲状腺细胞IGF-1 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各鼠龄组比较。【结果】各鼠龄组体外培养至14d的甲状腺细胞所抽提细胞内总的RNA量随着鼠龄增加而降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鼠龄组甲状腺细胞均检测到IGF-1的mRNA表达。IGF-1 mRNA的表达量于10周的大鼠组较低,45周的大鼠组最高,之后随着鼠龄增加而逐步降低,其表达量与鼠龄明显相关。【结论】体外培养大鼠甲状腺细胞的总RNA量随着鼠龄增加而降低,各鼠龄组甲状腺细胞均表达IGF-1 mRNA。其表达量随鼠龄增加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l-2及Bax在异丙肾上腺素(Isp)致心肌坏死模型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及注射Isp后12 h、1周和3周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皮下注射Isp(15 mg?kg-1体重),并于给药后12 h、1周和3周时取对应组大鼠心脏,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注射Isp后 12 h及1周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注射Isp后12 h、1周及3周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注射Isp后12 h、1周、3周后,各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RT-PCR结果显示,注射Isp后各组大鼠心肌组织Bax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在注射Isp后1周时,Bax mRNA表达量达到高峰;注射Isp后,各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在注射Isp后 12h及1周,各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比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心肌细胞的凋亡是心肌纤维化的病理基础,而Bcl-2家族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在此过程中起主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后癫痫模型大鼠海马中食欲素受体1(orexin receptor-1,OX1R)随时间演变的规律。方法实验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100只,体质量250~400 g,随机分为实验组(KA组)和对照组(NS组),实验组采用海人酸(kainic acid,K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的模型,在癫痫持续状态30 min后终止发作,分别于终止发作后4 h、1 d、1周、1个月、2个月处死大鼠,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处理同实验组,随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OX1R的变化。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提示实验组(KA组)和对照组(NS组)随着鼠龄(3~5个月)的增加,海马内OX1R表达均随呈上升趋势,在各个时间点KA组海马各区OX1R的表达均高于NS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持续状态大鼠及对照组大鼠中,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dentate gyrus,DG)OX1R的表达与癫痫发作无相关性,但随着鼠龄的增长海马各区OX1R的表达均随时间呈增多趋势,提示随鼠龄增加海马OX1R表达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测大鼠脑损伤后NGFmRNA表达变化及IL 1β对其的影响 ,探讨NGF及IL 1β在脑创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建立流体脑创伤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RT PCR、分子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 ,观测脑创伤后NGF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外源性IL 1β对其的影响。 结果 NGFmRNA在伤后 12h脑伤灶及其周围即出现表达的增加 ,在脑致伤后2 4h及 3dNGF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达到峰值 ,其后逐渐降低但表达仍然高于对照组。IL 1β处理组致伤后 3h即出现NGFmRNA表达的增加 ,NGF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单纯致伤组及对照组 (P <0 .0 1) ,并在伤后 2 4h达到峰值。结论 脑创伤后NGFmRNA表达的增加可能和创伤早期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和修复机制有关。IL 1βmRNA的表达增加早于脑创伤后NGFmRNA的表达增高。外源性IL 1β能提高脑创伤后NGF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中p38mRAN、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1、3、6、12h无痛处死大鼠并获取大鼠心肌组织;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大鼠开胸冠状动脉穿线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术后均无痛处死并获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组织p38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p38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大鼠各亚组心肌组织中p38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AMI组中不同时间点亚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量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于6h表达量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12h其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可能在心肌梗死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消渴灵浓缩液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消渴灵浓缩液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F-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鼠龄、体重相匹配的大鼠作为正常组。采用相对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病程8周后各组大鼠坐骨神经IGF-1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正常大鼠组坐骨神经IGF-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P=0.822,P=0.304);模型组坐骨神经IGF-1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与中药组、西药组、正常大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 mRNA表达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IGF-1 mRNA的表达下降,消渴灵浓缩液可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GF-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是消渴灵浓缩液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SNPH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分布情况,研究在精子发生中该基因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观察SNPH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方法 提取大鼠中脂肪、心脏、睾丸、脑组织中的蛋白,观察SNPH基因在各组织的表达水平。取出生后21个时间点的大鼠睾丸组织,每个时间点取三只,从中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借助RT-PCR技术检测SNPH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分析65日龄的睾丸组织,观察SNPH蛋白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SNPH蛋白在脑组织表达最高,其次是睾丸、脂肪,在心肌中表达最少;SNPH基因mRNA表达在第2-31天表达量少,基本不表达,从第35天开始逐渐增加,第45天表达急剧增加,到第65天转录表达最高;SNPH基因在65日龄睾丸生精小管中的精子细胞有阳性表达。结论 SNPH蛋白在脂肪、睾丸、脑、心肌中都有表达。在大鼠睾丸组织发育的后期,SNPH基因的转录表达逐渐升高,因此该基因可能参与精子成熟,且主要在精子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预处理(R IP)后心肌缺血再灌注(M IR)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35只,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M IR组、R IP+M IR组,后两组又分为缺血30m in、再灌注60m in、120m in等三个时相。取缺血心肌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CAM-1mRNA表达水平,检测血清(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进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与Sham组比较,M IR组和R IP+M IR组再灌注各时相ICAM-1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与M IR组再灌注对应时相比较,R IP+M IR组ICAM-1 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M IR组缺血30m in时相与Sham组相比NO、NOS无差异,再灌注后NO、NOS开始下降,随时间延长,NO、NOS逐渐减少。与M IR组再灌注对应时相比较,R IP+M IR组NO及NOS均显著增加。缺血后再灌注时随时间延长,PMN数量逐渐增加,缺血预处理干预后PMN数量显著下降。结论: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时有大量PMN浸润,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ICAM-1参与介导了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浸润和M IR的发生、发展,R IP通过减少ICAM-1 mRNA表达水平减轻M IR所致的心肌损伤。R IP通过增加NO,减少PMN浸润减轻随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 NGF基因表达的时间性变化。方法: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 ,半定量分析闭合性脑损伤后 0、3、6、12 h和 1、3、5、7、9、11d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 ) m RNA表达的时间性变化。 结果:大鼠正常脑组织中存在 NGF m RNA,但表达量较低。当发生闭合性脑损伤后 ,其脑组织NGF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3d后达到高峰 ,7d后开始下降 ,11d后则降至一般水平。结论:闭合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 NGF 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 ,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这对于重构犯罪过程、探索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海马组织中NGF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RT-PCR法,半定量分析2年龄大鼠海马组织中NGF及其受体p75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成年(3月龄)大鼠相比,2年龄大鼠海马组织NGF mRNA含量显著下降,而NGF受体p75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老年鼠海马NGF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而其受体p75的表达变化不明显。提示衰老可能与NGF基因表达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4.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制作SD大鼠心脏IRI动物模型,用同位素法测定正常及IRI心组织的NOS活性;用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PCR法分析eNOS和iNOS在IRI过程中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脏eNOS活性、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缺血再灌注2~6 h后均增高,3天后降低,21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心脏iNOS活性、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缺血再灌注12 h后开始表达,3天达高峰,然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单纯缺血并不引起NOS活性的明显变化,再灌注损伤使NOS的mRNA表达增加,酶的合成增多,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5.
惠玲  蔡文琴  纪华  吕同德  杨金升  赵治华 《医学争鸣》2006,27(24):2209-2211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脑内LMO3的表达.方法:采用以SYBR Green I为荧光染料的定量RT-PCR及以地高辛标记的cR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LMO3基因在小鼠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FQ RT-PCR结果表明,LMO3在出生前高表达,P7d后表达水平急剧下降,至成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LMO3 mRNA在小鼠胚胎期E10.5d即有表达,但仅限于整个脑泡组织内,胚体其他区域均为阴性;E11.5d脑区信号逐渐加强,无核团及脑区的特异性,胚体其他部分仍为阴性;E15.5~P0d期LMO3阳性信号在几乎所有观察的脑区均有广泛而较强的着色;P7d LMO3阳性信号较出生前变弱,分布逐渐集中;P14~P60d LMO3 mRNA表达范围较P7d逐渐缩小,但仍有广泛表达,阳性信号主要集中于不同核团,表达有强弱之分.结论:LMO3基因可能与小鼠出生前脑的发育以及出生后特定脑区神经元的特化及特性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脑皮质发育期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TH)对发育关键期大鼠大脑皮质突触体素(syn)表达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用甲巯咪唑(MM)复制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模型,实验分成正常对照组(n=42)和甲减组两组(n=36),收集出生后第0,4,7,14,21,30,120天的正常、甲减组仔鼠脑组织。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发育关键期仔鼠大脑皮质突触体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syn mRNA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变化明显且具有层状分布的特点。生后第0天表达很低,在第4天表达最高。以后表达逐渐下降,至第30天表达水平基本接近于成年鼠水平(P120d)。甲减组synmRNA表达在各时点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甲减组syn mRNA表达高峰延迟3d,在出生后第7天达到高峰。结论在脑发育关键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改变了大脑皮质突触体素的表达,进一步影响了其突触的发生及相关神经回路的建立,出现神经元的旷置或错误神经通路,阻碍了脑发育与其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陈高  黄从新  赵庆彦  姚艳 《医学争鸣》2006,27(13):1202-1204
目的:研究大鼠ACE2的mRN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将36只SD雌性大鼠按时间段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每组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2个亚组(每组6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AMI后1,3,28 d左心室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ACE2 mRNA的表达,并以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在AMI后1 d,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梗死区及非梗死区ACE2 mRNA水平均无差异(P》0.05). 在AMI后3 d,与手术组非梗死区相比,手术组梗死区ACE2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 在AMI后28 d,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非梗死区ACE2 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 结论:AMI后ACE2 mRNA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DM)大鼠心肌组织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全反式维甲酸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法复制SD大鼠实验性1型DM模型,并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ATRA,20 mg/(kg.d)]处理组或非ATRA处理组。造模型后30 d及60 d测量空腹血糖、心重/体重比值,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的改变,并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iNOS表达水平。结果:30 d和60 d时,DM大鼠心肌内iNOS表达率增加(P<0.05);ATRA处理后可以使心肌内iNOS表达率下降(P<0.05),而DM组和ATRA组大鼠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M大鼠心肌内iNOS表达率增加,可能与高糖状态下心肌病变有关。ATRA处理后可以使心肌内iNOS表达率下降,这与延缓高糖状态下心肌病变有关。同时说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与iNOS再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猫体外循环时心肌caspase 3 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猫体外循环(CPB)时心肌caspase 3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根据人和鼠caspase 3 mRNA基因序列,利用DNASIS软件设计猫caspase 3基因的PCR引物,采用RT-PCR检测CPB过程中心肌caspase 3 mRNA的表达.结果:CPB主动脉阻断(ACC)过程中猫心肌caspase 3 mRNA的表达与ACC前相比未见明显增高,再灌注15 min时心肌caspase 3 mRNA的表达量较ACC前明显增加(P<0.01),再灌注90 min时心肌caspase 3 mRNA的表达量为ACC前的4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PB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心肌caspase 3基因表达增加,而再灌注过程可能是caspase 3 表达增加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