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疱性类天疱疮111例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BP治疗的最佳方案与合理用药,对1974~1994年之间治疗的111例BP进行了分析。根据皮损范围将病人分成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组,除10例采用氨苯砜或雷公藤多甙治疗外,其余101例均主要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氨苯砜和雷公藤多甙只适合于轻症或个别中症患者,且有时仍须合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才能控制病情。在101例激素治疗的BP中,轻、中、重三组患者控制病情所需的平均激素剂量(控制量)分别相当于强的松29.4±5.2mg、45.9±6.2mg和72.7±5.2mg,其中8例在减药中因病情出现小反复而配合使用了免疫抑制剂。对所有111例BP进行随访发现,27例(24%)痊愈,49例(44%)达到基本治愈,22例(20%)病情已控制但仍在治疗中,13例死亡。痊愈病人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年零9个月,死亡病人中有8例死于本病或激素副作用。在讨论中指出,BP治疗仍应首选强的松口服,推荐轻、中、重症患者的控制剂量分别为30mg/d、40mg/d、60~80mg/d,如治疗规则,本病预后良好,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2.
尽管常规大剂量皮质类固醇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可控制重症天疱疮的病情,但仍有少数病例反应欠佳。近来我们对3例平均泼尼松用量超过180mg/d仍不能控制病情的天疱疮患者采用超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50岁,病期6~7个月,入院前经临床诊断为天疱疮,给予泼尼松30~80mg/d治疗4~6个月不能控制病情。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3例患者的四肢、躯干均布满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其中2例胸背部受累较重,1例颈、腋窝及腹股沟等皱褶…  相似文献   

3.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联合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9例。冲击方法:环磷酰胺8~12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2小时滴完。每半月连续2天为一个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7例)或3个疗程(2例)冲击,环磷酰胺总量达2.0~3.6g,达到临床痊愈。除胃肠反应外未见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男54例,女41例。年龄6~75岁,<20岁79例(83%)。发病前有感染者3例,其余无明显诱因。病期4天~3个月,单纯型61例,关节型9例,胃肠型6例,肾型19例。治疗 95例均分别给予青霉素、头孢类等抗生素。3例有明显感染因素者,口服赛庚啶、维生素C治疗1~2周痊愈。92例均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量相当于强的松25~100mg/d。20例复发,肾型及单纯激素治疗欠佳者,加用免疫抑制剂(MTX2.5mg/d服7天停3天或环磷酰胺1~2mg/kg.d),5例病程较长的肾型紫癜加中药(滋阴凉血剂),3例胃肠型紫癜加止血芳酸静滴(0.2g/d)及输血治疗。治…  相似文献   

5.
艾洛松霜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自1997年3月起试用艾洛松霜治疗异位性皮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人选标准:3-14岁男女患儿,符合Hanifin’“及康克非’‘’对本病的诊断标准,表现为湿疹样损害。家长在经济上许可,治疗合作者。若合并明显细菌及/或真菌感染,人选前7天内曾外用其它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或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胶药、免疫抑制剂者;有严重内脏疾病和糖尿病、柯兴氏征者;有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史者,均不列人观察。1.2临床资料:共入选86例,其中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皮损呈亚急性湿疹者问例,慢性者28例…  相似文献   

6.
寻常型天疱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皮质类固醇大多数寻常型天疱疮 (PV)患者对小到中等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反应良好 ,一般为每日泼尼松 15~ 70mg,且发现口服地塞米松比静脉治疗生物利用率更高 ,故疗效更佳。皮质类固醇应用时推荐疗法为泼尼松联用一种辅助药物如环磷酰胺(CTX)、环孢菌素A(CSA)及抗变态反应药如曲尼司特 (tranilast)等 ,而尽量避免应用氨甲喋呤 (MTX) [1] 。皮质类固醇长期应用可引起许多副作用如诱发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近几年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疗法因可尽快达到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作用而避免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得以…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糖皮质类固醇和糖皮质类固醇合用环孢素治疗天疱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作者把初诊的33例寻常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方法:两组都先口服相同剂量的甲泼尼龙(相当于泼尼松1mg/kg),其中一组合用环孢素5mg/kg/d。甲泼尼龙每隔5-10天增加50%,直至控制病情(前3天仅出现1、2处新皮疹),并和环孢素维持至大多数(80%~90%)皮疹消失。如每天超过24mg泼尼松的糖皮质类固醇仍不能控制病情,则经静脉应用甲泼尼龙(1g/d,持续5天),或血浆置换治…  相似文献   

8.
UV-N光治疗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反跳的银屑病34例解放军第152医院皮肤科胡国召湖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胡卫彬A组34例为寻常型银屑病,曾应用进口丙酮缩去炎松,总量在120~280mg之间,停药后反跳。B组38例为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寻常型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及治疗情况.方法:对51例外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副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51例患者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潮红、粟丘疹、丘脓疱疹、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临床表现.在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又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水肿、灼热和瘙痒,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又可以控制症状.结论:长期外阴外用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激素渐退疗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213例皮肌炎临床和血清肌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科门诊定期就诊的皮肌炎患者临床和血清肌酶特征及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方法:分析213例皮肌炎的首发症状及病程中临床表现和血清肌酶分析情况,并按年龄、性别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和血清肌酶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首发症状为肌无力者占96.24%,成年组伴发恶性肿瘤者为23.94%。结论:儿童皮肌炎预后较好,而成人皮肌炎伴发肿瘤和肺部受累提示预后较差,皮质类固醇副作用以合并浅表真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1.
12.
Demonstration in situ of subsets of T-lymphocytes in sarcoido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ve biopsy specimens of skin, four of lung, and one of a lymph node were taken from nine patients with sarcoidosis. Monoclonal antibodies were applied to frozen sections of the specimens by an immunoperoxidase technique to test for the pres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ubsets of T-lymphocytes. T-cells expressing the suppressor/cytotoxic phenotype were found predominantly in lymphocytic mantles surrounding sarcoidal granulomas, whereas cells displaying the helper/inducer phenotype were distributed diffusely throughout granulomas. The ratio of helper to suppressor phenotypes in cutaneous sarcoidosis was 5.1 +/- 1.8. The microanatomic location of subpopulations of T-lymphocytes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granulomatous response of sarcoidosis.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一直是临床上一个头痛的问题。ICU收治患者中30%-50%是急性肾损伤,其中5%有明确的危险因子。有报道术后发生AKI患者的死亡率在24%-100%之间,重症监护室需要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为50%-70%。近年的研究认为,传统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标志物(管型、滤过钠排泄分数)对AKI的诊断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AKI的治疗迫切需要早期生物标记物。但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对64例鳞屑性红斑的主要表现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作了血液检测和螺旋霉素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血液中N,L,ANA,ASO,HBsAg,C3和C4检测值均为对照组的显著增高,合用螺旋霉素治疗组疗产优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别,患者合用螺旋霉素治疗前后,ANA,ASO,C3和C4测定值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潜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因素,这是该病发生,复发或加重的可能病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